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监管,他们身心、学习、成长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的困境,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期,我们对全县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统计,并随机抽取3所中小学23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问卷调查,与局部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研讨。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汇报如下。一、留守儿童现状据对全县45所乡村中小学全面统计摸底和组织问卷调查,我县在校中小学生总人数51211人(职中、高中生除外),留守儿童1439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8.1%;其中女生6575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45.7%;83%的留守儿童常年由爷爷奶奶监管,9%的留守儿童由外公外婆监管,8%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亲戚代为监管。留守儿童的监管人经常与学校沟通的1151人,占8%,偶与学校沟通的9067人,占63%,从来不与学校沟通的人数4174人,占29%;留守三年以上的6476人,占45%;留守儿童父母一年以上不曾看望孩子的2447人,占17%;父母每周与孩子通的3454人,占24%;偶尔与孩子通的3742人,占26%;有事才与孩子通的7196人,占50%;留守儿童喜爱学习的4650人,占32%;不喜爱学习的4650人,占32%;想念父母亲的14104人,占98%;希望父母亲回到身边的14248人,占9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县留守儿童有四个明显特征:1、只管吃住的“放任型”。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一些监管人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精力教育管理小孩,对小孩基本实行“放养”状态。如有的祖父母身体尚可,天天忙于农活家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只帮小孩煮煮饭、洗洗衣,局限于给小孩吃饱穿暖。至于对小孩学习教育问题,很少过问,更谈不上辅导,放任自流。2、不管不问的“忽视型”。这种类型主要是一些监管人思想观念陈旧,认为“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自己小的时候,父母长辈对自己也没有怎么管。现在带的孙子女生活基本能自理,不需要管那么多,只要小孩是“读书的料”,自然会读得好,不是那块“料”,管也管不好,顺其自然。3、有求必应的“溺爱型”。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家庭,祖父母等长辈过于溺爱小孩,常常是小孩提出什么就给什么,没有从小孩的实际需求上合理引导,养成孩子娇气、任性、固执等性格,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就不罢休。这类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不“听话”、蛮横霸道、学习懒散等行为特点。4、无法监管的“自由型”。这种类型主要是留守儿童过于顽皮捣蛋,由祖父母等长辈照顾的,想管管不下、不会管,不知所措;由亲戚朋友代为照顾的,想管不便管、不好管,怕引起小孩父母误会,认为对他们小孩照顾不周,只要小孩不学坏、不出安全事故就行了,任其自由散漫。1、学习缺辅导。从走访调查中发现,隔代监管和亲友监管的,大多数对孩子学习教育的催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有相当一局部文化程度低的监管人,也根本辅导不了小孩的学习;有的小孩要帮助老人做家务,甚至干农活,学习时间保证不了,还有受“读书无用论”等影响,造成小孩学习成绩下降,小孩长时间跟不上学习,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初中阶段课程多、难度大,即使小孩想把成绩赶上来也很难了,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最终自暴自弃,在校混日子、长身体,等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有的甚至中途辍学。2、生活缺照料。从饮食上来说,祖父母们大多数过过苦日子,受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对留守儿童饮食营养结构搭配不科学、不合理,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从起居照顾上来说,有的祖父母年纪较大,有时留守儿童不仅得不到照顾,反而还需照顾年迈有病的祖父母,承当家务农活,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也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从医疗方面来说,一些留守儿童生病后,祖父母不会照顾,如对感冒发烧,有的认为熬一熬、挺一挺就过去了;有的采取一些简单、传统的方法治疗,觉得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治疗,导致贻误病情。3、亲情缺温暖。留守儿童一年中的大局部时间都见不到父母,联系不多,孩子与祖父母等长辈思想观念差异大、代沟深,很难交流沟通,使他们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内心很孤独。由于长期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了陌生感、隔阂,甚至是怨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甚至行为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少亲情、心理关怀以及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孩子容易形成忧郁、自闭、沉默寡言的性格。从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99%的留守儿童最渴望的是想和父母在一起。4、行为缺约束。由于父母缺位,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缺乏基本社会行为规范最直接的教育途径,很可能导致他们行为失范。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学校管理教育,有老人照顾日常生活,自己在经济上提供支持,就弥补了情感上对孩子的亏欠,因而无节制、无计划的给孩子零用钱。局部孩子由于缺少正确引导,养成不肯吃苦、不思进取、好吃懒做、自由散漫、聚众玩乐等不良习惯,甚至染上吸烟、喝酒、上网吧、玩电游等不良行为,有的还与社会不良少年勾肩搭背,出现违法犯罪的苗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危害。5、心理缺疏导。小学、初中年龄段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特别是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可塑性强、自制力差。留守儿童长期亲情缺失、监管缺位,使他们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有的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关爱很少,因而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进而导致心理上的对立和焦虑情绪,表现为任性、抑郁、不愿吐露心声,有的孩子还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还有少数儿童因缺乏父母的监护、缺少与同伴和监护人的交流而有被遗弃的感觉,形成孤僻、偏执、自私、冷淡等性格,这些问题对儿童成年后的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产生很不利影响。6、安全缺保障。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的教育、提醒、留意,他们思想单纯,区分是非以及自我防护的能力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特别是更容易发生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火灾等意外事故,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如,xx年6月11日钟水乡大路口发生6名女生溺亡事故;xx年6月21日**中学发生2名女生溺亡事故;xx年9月9日**中学发生3名男生溺亡事故;xx年10月13日**镇丰塘村11岁的“小**”被车撞后导致截肢残疾;发生这些事故的大都是留守儿童。新闻媒体上公布的侵害留守儿童的案件也屡见不鲜,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1、家长要承当教育小孩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体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要重视小孩的学习生活。家长要摒弃“读书无用论”的狭隘思想,树立孩子教育是“最有价值的投资”的理念,重视小孩学习生活,时刻关注小孩的日常表现,自己或要求监管人辅导好小孩的学习,照顾好小孩的生活;有条件、有技能的家长要尽量就近务工,方便照顾小孩,让小孩感受到更多的亲情温暖。二要引导小孩养成良好习惯。家长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实际需求,更要加强小孩日常行为的教育和监管,规范小孩行为举止、待人接物,促进小孩养成老实守信、善良正直的品格,引导小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小孩全面开展。三要保持与小孩和学校的密切联系。家长尽可能多抽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哪怕是在外务工也应抽时间回家看望孩子,确实不能经常回家的,也要经常和孩子沟通或书信联系,和班主任老师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小孩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小孩出现的问题,确保存守儿童健康成长。2、学校要履行教育学生的基本义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主角作用。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要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呵护。一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要以学校为单位,进一步摸准留守儿童的底子,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载明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帮扶措施等内容。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催促指导,明确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并纳入教师绩效考评内容,严格实行奖优罚劣制度。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乡村师资队伍弱化现象,教育部门要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在学习上鼓励与监督,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并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予以帮扶,及时向家长、监护人反应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密切家校联系。三要建立完善学校寄宿制度。实行学校寄宿制度,是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对初中阶段学校要推行寄宿制度,让留守儿童住校学习生活,鼓励同学用班集体的温暖去感染他们,学校要对住校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住校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家长缺位对他们生活成长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四要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培训和思想疏导,让留守儿童烦恼有地方倾诉,为他们翻开“心结”,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县委、县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引进一批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鼓励局部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建设一支心理咨询专业队伍。五要加强学校文体设施建设。广泛培养留守儿童的业余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加大学校文体设施建设投入,建设完善体育活动场所,成立图书室、阅览室,组建学生合唱团、乐器队、舞蹈队、运动队、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文学社团等,定期不定期举办文体比赛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利用学校电脑室,组建班级“qq群”,在校内开通“亲情亭”,方便留守儿童与家长视频交流和联系。3、各级要尽到帮扶学生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关爱花朵”主导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把关爱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一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力度。文化、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联合开展校园周边治理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电游室、小摊贩、音像制品和出版物等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对容留未成年人上网、打电游,贩卖“三无”食品,出售不健康音像制品和读物的,依法依程序予以处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对学校寄宿制建设,要由财政给予适当奖补。按物价部门核定的农村中小学生就餐最高标准3元/餐、2.7元/餐,目前中小学生难已吃到营养饭菜,要对所有就餐学生提高补贴标准,每人提高补贴0.5-1元/餐。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二次公交时,要对中小学生乘坐公交车,给予减免或补贴,并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加开车次,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同时,要大力兴建青少年宫,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三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各乡镇司法所要认真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普法教育和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