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城市传统民居形态与保护发展调研报告2018.10中国建筑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2018年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希望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保护和发展好我国的传统民居,是乡村振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就保护传统建筑,传承建筑文化,深挖乡村特色文化符号,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做重点论述和安排。我国传统民居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比如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四川吊脚楼、福建土楼等,都体现了所在地区典型的气候、文化习俗等地域特征。山东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受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区差异显著的特征。引言目录12山东传统民居概况邹城市村落分类3邹城传统民居4当代演变及其特征5传统民居面临的考验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特点民居概况中国建筑民居即百姓居住之所,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山东传统民居主要分为齐派民居和鲁派民居。(1)鲁派民居主要存在于鲁西南和鲁北平原地区地区,北部为黄河下游冲积而成的平原,西部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地势平坦,传统民居建筑深受运河、黄河文化的滋养,具有浓郁的鲁文化色彩,民居注重造型的美观和功能的实用,建筑形象多方正规则,注重空间序列和建筑秩序的营造,轴线规划特征鲜明。(济南四合院)(影壁)(雕刻)民居的雕刻主要有砖、石、木雕三部分,其中石雕手法多样内容也最为丰富。民居砖石木雕常用的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线刻等,在民居中往往是多种雕刻手法一起运用,艺术效果十分丰富。影壁是民居中最具装饰性的地方,大多与厢房的山墙相结合,既生长又突出于山墙,四周则为精美的砖石雕刻,影壁上方大都有高高跃起的花脊,与门楼的花脊相照应。鲁派民居多采用的是北方系的四合院布局形制,由于居住的多为平民百姓,所以多以一进院的简单形制布局为主。传统民居因受阳宅堪舆思想的影响,平面组织变化极少。但少数民居因地形或建造时间的延续会产生丰富的演变。突出的几个细部特点:雕刻、影壁、门楼、瓦饰(板瓦锁链-波浪形)(板瓦锁链与筒瓦金钱纹组合)门楼是四合院的一大亮点。它的形体深厚,造型质朴,体量高大完整。门楼的屋脊、瓦檐等细部处理线条优美,轻盈舒展的形象与整体的厚重形成对比。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中极具特色和情趣的装饰手法还体现在建筑立面和屋脊上的瓦的叠砌艺术。在古代,建筑立面的花墙被称为响墙,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可用于防盗。(门楼)(烟台牟氏庄园)(威海荣成海草房)(2)齐派民居主要处在胶东半岛地区,受依海而居的地缘因素影响,齐文化中的海洋文化特征显著,民居建筑往往随形就势,不刻意讲求中轴线的对称布置,并且也不一定采用正南正北的朝向,古朴厚拙的海草房便是其典型代表。(齐派民居)风格特点以套院式布局为主,大院套小院,院与院之间由偏离中轴线的一条过道来联系,为四合院的一种变体。(抱鼓石)(圆窗)(二道门石雕)鲁西南地区的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吸收凝练了多元文化内涵,孕育了包含儒家文化、鲁班文化、泰山文(邹城上九山村)(沂南县石头房)(单县朱家大院)化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当地民居往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水宅相依,宅院相连,依山就势而建,通过开山采石,伐木取材等方式获取建筑原材料,形成了结构特征明显的石木民居建筑。目录12山东传统民居概况邹城市村落分类3邹城传统民居4当代演变及其特征5传统民居面临的考验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特点村落分类中国建筑“孟子故里”—邹城是拥有三千年文明历史的圣地名城,纳凫峄之灵气,汲洙泗之膏泽,邹鲁之地是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儒学发祥地之一。邹城的传统民居主要属于鲁派民居的一支,其传统民居以村落为主。平面一般以长方形为多,道路与房屋朝向一般都是正南正北,使村落呈现网格状布局,符合儒家礼制的“中”“正”思想。受地形因素影响,邹城有平原地区村落和丘陵地区村落两种。(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在邹城的平原地区,聚落规整,村庄的布局和规划都体现出了较强的地域共同体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1)平原地区的村落1.村落多是由家族、亲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以单一家族村落、亲族联合体村落居多,所以多以姓氏作为村名。居住空间方面,“村庄多聚集一处,散居的情况很少见”,村庄中的房屋“多相田比连,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对户而居,只隔一街”,这种模式有利于村落内的居民形成比较紧密的地缘关系。2.村落的选址、用材与当地环境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邹城本地土质优沃,植物繁多,农民建房时就地取材、烧砖制瓦、伐木做梁,建造起砖木结构的民居。选址以避风向阳、依山傍水、交通方便为首选。房屋多为石材、木料和泥土混合物而筑,屋壁、屋顶和院墙有一层较厚的泥土来保护室内温度。一般屋顶铺层泥后盖上瓦,墙壁涂层材质选用沙灰、石灰。3.大多数自然村落都有公共设施。水井、石碾、围墙和土地庙等在传统村落中是必备的,有些村庄甚至以井命名。“水井是中国乡村庄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农村中的饮用水井多是公共水井,在公共水井周围往往会形成较亲密的村民生活共同体。(水井)(石碾)(土地庙围墙)在邹城丘陵地区的民居院落多以三合院为主,因地制宜、布局自由、注重实用。房屋多以石头垒成,整个院落从门楼到围墙,从台阶到墙身,都用大大(二)丘陵地区的村落邹城市西南的上九山古村落是是典型的石头村落。上九山村的建筑与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村庄呈东北西南方形布局,顺山建在山腰,周边连山环绕,“枕山、绕水、面屏”,呈“人”字形布局,村内池塘相配,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据统计,古村现有300多口房屋旧貌遗迹保存完好,村庄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青白色的石头,人称“牧山石海”。古村有3条主要石街巷,均建于明清时期,取材于自然,和谐地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上九山村集中反映出明清时代鲁西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古村落中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全石墙居民建筑群,被誉为地方“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民俗文化博物馆”,是邹城的一张具有历史魅力的文化名片。小小的石板、石块砌成。这种石砌民居加上木门窗构件给人以质朴、粗犷的感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上九山石头房)目录12山东传统民居概况邹城市村落分类3邹城传统民居4当代演变及其特征5传统民居面临的考验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特点主要特点中国建筑(一)院落布局邹城民居院落多以单进三合院、二合院为主,少量的四合院。院落较大,一般为3间北屋、2间厢房,院落内另搭建牲口棚、猪圈等生活设施。邹城一般人家的庭院多为二合院格局,院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较规整,有的地方有三合院,部分生活条件较好的做四合院。三合院与四合院大致相同,仅缺一间配房,南屋与堂屋南北相对称。四合院的堂屋体量最大,体现了尊卑长幼的区别,与传统社会的宗法礼教制度相符。四合院多为一进。宅院的格局受到当地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主次有序,布局紧凑,结构和谐自然,更具朴素的营造风格和艺术特色。三进院落的四合院是明清时期最标准的四合院结构,布局最为合理、紧凑,是民居中大量采用的形式。延展:1、正房:正房一般分为三间,供家庭年长者居住,布局形式“一明两暗”,明间开间较大于两个次间;明间为堂屋,也叫做正屋,堂屋中间摆放祖宗排位,是全宅中地位最高的房间,位于整个四合院轴线位置。古时以左为贵,正房左边的东屋,被认为是除堂屋外最好的房间,一般由年长者居住,为其卧室。(一明两暗)(二)建筑空间的基本构成建筑空间主要由正房、耳房、东西厢房、院墙等围合而成。2、耳房:正房两侧大都建有耳房。一样是坐北朝南,房屋高度要低于正房,房间进深也要小于正房,且耳房的室内一般都有门与正房的次间相通。一般院落没有后罩房,未出阁的女儿,一般住在正耳房。←耳房3、厢房:东西厢房是给家中晚辈居住的,并以东厢房为贵,一般长子住在东厢房。东西厢房高度小于正房,且地基高度为正房大于东厢房,东厢房大于西厢房。←东厢房←西厢房4、辅助用房:厨房一般设在东侧,位于东厢房的最南端,厕所一般设置在西南位置,从使用方面来看,鲁西南地区常年刮东北风,厕所设置在这个位置,位于下风位,且西南方向日照较长,符合居住卫生。←厨房←厕所邹城的二合院、三合院基本是在此基础上简配布置而成的。(三)卷棚硬山顶屋顶形式为硬山顶与卷棚顶的混合形式,因其房屋山墙顶端有中国传统卷棚顶,山墙上的线脚则类似硬山顶,笔直而坚挺,并且正面屋顶上没有屋脊,因此,这种屋顶称为卷棚硬山顶。(新农村改造——尚寨)(孟林小镇)(五)立面元素当地民居立面大体分为下碱、上身和屋顶3部分。台基部分不明显,多高出地面15-20cm左右,其上用清水砖或是天然石料砌筑,高度80-90cm,富裕人家在临街的院墙上,镶有“拴马石”。下碱:墙腰带至屋檐以下的部分,高度110-150cm,大多数民居是在石砌下碱的基础上改用清水砖砌筑上身。上身:屋顶:山墙面往上砌筑至屋脊三角部分称“山尖”,当地山尖主要是尖山式.山尖部位全部砌砖或砌石,称之为“平口山墙”。目录12山东传统民居概况邹城市村落分类3邹城传统民居4当代演变及其特征5传统民居面临的考验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特点演变特征中国建筑邹城传统民居近几十年中在屋顶形式、材质与结构、功能空间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而其院落、精神空间、大门情结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传统做法。(一)传承与延续1.院落情结:从民居1到民居4,所有的民居在形式上都有一个相应的院子,这已然转变成居民思想中的不可或缺的院子情结。2.香台依旧:伴随着祭祖等传统习俗与尊卑等道德思想的传承,邹城民居中的堂屋和香台依然存在,并继续承担着他们原有的功能。3.大门情结:除了在屋顶形式与材料上有所变化,一个气派的大门仍是民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材质及结构随着建筑材料的进步,民居中地面做法、承重结构、维护结构、屋面系统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夯土、砖墙已经被水泥、混凝土所取代。3.功能空间在平面图可以看出,这些民居已经从一开始单一房间的多功能空间逐渐演变为承担各个功能的多房间空间,直至大空间的使用,更让平面的划分具有灵活性。(二)变异与发展1.坡屋顶到平顶在建筑施工建造技术的进步下,传统民居中的坡屋顶逐渐从90年代左右开始被平屋顶取代。目录12山东传统民居概况邹城市村落分类3邹城传统民居4当代演变及其特征5传统民居面临的考验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特点考验发展中国建筑传统民居是物质环境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民居样式、质料如何,都是本土建筑文化的历史传承。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各地民居形制一脉相承、变化不大,而现在,传统民居的存在和发展开始面临考验。与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新技术、新观念对传统文化与建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的旧民居翻新重盖,土还房、石头房改建成了砖房、混凝土房,小院子整修扩大成大院子;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土地,涌入城市;极个别镇村急功近利,忽略文化保护,农民被迁离生活多年的宅院,原有的土地建起了新式住宅小区。于是,新的整齐划一的房子建造起来,农村民居变得千篇一律,原有的居住格局被打破,一些具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逐渐消亡,地域特色不复存在、建筑文化遗产流失严重。(现状农村建筑——千篇一律)近一二十年来,农村民居的改建令不少个性鲜明的城镇、乡村变得相似和雷同,变成了“无个性、无历史、无中心、无规划”。虽然建筑的新旧更替似乎属于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但他们的存在对于我们的意义却值得探讨。1、科学价值:传统民居是当地居民与自然的不断协调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其中凝聚着前人的智慧,蕴含着当年的科学精神,不论是单体建筑的结构造型、细部装饰还是建筑组群、村镇的选址、布局都有今天借鉴的地方。2、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人们对待自己的居宅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历史态度的另一种诠释。(孟府)护传统民居既是保护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遗产,又是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价值,采取各种方式积极保护和发展传统民居。1.在维持居住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民居改造。提倡利用改造的方式,既保留原有的建筑特色,又能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原有的传统民居院落重新被利用。最为有名和成功的是吴良镛先生的北京四合院片区改造——菊儿胡同改造,现在的菊儿胡同仍然居住着原本生活于此的人们,老旧的街区成了城市的新名片。这在邹城的传统村落改造保护工程中,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改造前)(改造后的菊儿胡同)菊儿胡同住宅楼设计参照了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又吸收了公寓式住宅楼的私密性的优点,整个布局错落有致。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基本院落”,是新四合院体系的要素。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利用连接体和小跨院,与传统四合院形成群体,保留了中国传统住宅重视邻里情谊的精神内核。邹城当地改造案例:孟林小镇,小镇位于邹城西北部,由云山、四基山、孟林将小镇围绕,现状多为砖房,大部分相对完好,小镇内有两座明代历史建筑。小镇现状自然环境较差,新旧建筑杂乱无章。(现状情况较差)根据现状,将建筑的年代归类,(1)明朝时期(2)建国初期(3)近二十年新建建筑。按照建筑风貌划分为,(1)一类风貌:明朝时期建造的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建筑(2)二类风貌:具有一定历史以及当地建筑特色的建筑(3)三类风貌:新建的红砖及灰砖带坡顶民居,对村镇的整体风貌影响不大(4)四类:从外观、色彩、材料等影响村镇整体风貌的,违章搭建的简易建筑。按照建筑质量划分为,(1)一类质量:良好(2)二类质量:较好(3)三类质量:较差(4)四类质量:极差。根据以上几个分类,确定建筑的规划方法,(1)保留:针对历史建筑,恢复其历史格局,将功能更新为文化展览或商业,针对二类风貌的恢复局部破损部分,清洗墙面,恢复原有风格。(2)改造:针对80年代后新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二十世纪西方文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5月三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SAS与统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乌海二十二中学2025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延安市延长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南开大学《商务英语视听说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床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解读
- 二零二五最简单山林租赁合同书
- 商场门面商铺租赁合同书范例
- sbs改性沥青加工工艺
- 生物的种群动态与物种演变
- GB 4351-2023手提式灭火器
- 供电局标准用电手续办理流程(课件)
- 《行政强制法》课件
- 《清水混凝土技术》课件
- 合同自动续签模板
- JCT170-2012 E玻璃纤维布标准
- 地表沉降监测典型报告
-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 基于单片机的噪声检测报警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