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村东线路以东,金山大道以北,南村大道以西,兴业大道以东,与时代倾城小区相邻。本项目为3号路,属于科创组团园区的西部区域,是其内部路网的组成部分。道路全长约0.46km,道路呈东西走向,西起南村东线路(规划市新路),东至在建南村幼儿园,道路红线宽度15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20km/h。二、设计的范围、内容和组成本次设计的内容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绿化景观工程。其他专业具体分册如下:第一册道路工程(本册)第二册交通工程第三册给排水工程第四册电气工程第五册绿化景观工程三、技术标准和设计依据、规范3.1设计依据《番禺区基建办关于番禺区南村镇科创组团园区3号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委托书》《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南岸科创综合组团城市设计》《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广州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修订版);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沿线实测地形图及周边勘察资料。3.1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程、标准3.3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技术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采用值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车道数双向两车道3主线设计行车速度km/h40、30、20204路面标准轴载KNBZZ-100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年10106行车净高m≥4.5≥4.57停车视距m20208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703509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40-10圆曲线最小长度m2038.38211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0-12最大纵坡推荐值%80.713最小坡长m60191.23014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m150-15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m150500016标准车道宽度m3.5,3.253.517路拱横坡%1~2218最大超高横坡度%4-19整体式路基宽m1520坐标系统广州2000坐标系统21高程系统广州城建高程系统四、对方案设计相关职能部门意见执行情况说明4.1关于征询方案设计意见的复函-广州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1、本项目区域为中心城区,应设置公交中途站,并按照《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T15-2011》要求进行设计。执行情况:根据本片区规划设计文本,本次设计道路范围无规划公交站内容。同时结合道路起点处为现状公交站,本项目道路较短,暂不设置公交站。2、应处理好与沿线规划道路的交叉设计,并预留人行道与车行道衔接条件。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3、请遵照《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要求完善无障碍设施专项设计。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4、请遵照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海绵型道路建设技术指引(试行)》和《广州市海绵城市工程与质量验收标准(道路工程)(试行)的通知要求,对生态树池、绿化带、溢流口、立缘石开口等设施等海绵城市设计专篇及设计图。执行情况:本道路宽度较窄,红线宽度仅12m、15m,无法设置立缘石、树池及绿化带等相关海绵城市内容。4.2关于征询方案设计意见的复函-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番禺大队1、第五章总体设计中2.2总体设计内容设计车速20km/h与技术指标表中30km/h不符,建议明确。执行情况:按意见明确,本项目的设计车速为20km/h。2、建议设置非机动车道。执行情况:由于本项目道路红线宽度较窄,按照双向两车道布置车行道后,无多余空间设置非机动车专用空间,本设计按照人行道与非机动车共面设置。
五、建设条件5.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主要为剥蚀残丘地貌单元、冲积平地等地貌单元,目前多为空地、山路地势起伏较大,勘察期间,测得沿线区间内各钻孔孔口地面标高介于12.40~27.60m,最大高差15.20m。5.2气候1、气象项目所经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比较温暖。2、气温广州市地处低纬度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南高北低,各地平均气温差别不大。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2.9~13.5℃,极端最低气温达-2.6℃(从化1963.1.16);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8.4~28.7℃。3、降水广州市年降水量在1612~1909毫米之间,地区分布为北多南少,丘陵多于平原。广州市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年雨量的80%以上,其中前汛期(4~6月)占年雨量的40%~50%,后汛期(7~9月)占年雨量的30%~40%。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少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20%左右。广州市降雨量虽然丰沛,但很不稳定,年际变化大。最多雨年和最少雨年降雨量相差2倍多。4、风广州市受季风环流控制,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9月至翌年3月)处于大陆冷高压的东南侧,盛吹偏北风,其频率基本在15%~40%;夏半年(4~8月)经常受副热带高压西部及南部支槽与西南低压槽的交替影响,常吹偏南风,其频率大致在15%~25%。5.3地表水系与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地处珠江流域,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珠江年均河川径流总量为3360亿立方米,其中东江238亿立方米。珠江水资源丰富,全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0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7倍,但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致使流域洪、涝、旱、咸等自然灾害频繁。5.4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基土构成及岩性特征根据野外钻探揭露的地层特征,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沉积时代及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洪积层(Q4al)、第四系残积层Q4el。人工填土层主要由素填土、组成,第四系冲积层主要由淤泥质土、粗砂组成,第四系残积层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其工程地质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现将钻孔揭露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综合描述如下,岩土层性状详见各钻孔柱状图。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地质条件,场地地基土分析如下:1层素填土,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含少量砂粒,局部含少许碎石,稍湿~湿,未压实,不均一,稳定性差,未经处理,该层不宜直接作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2-1层淤泥质土:物理力学性质差,且不均匀,稳定性极差,为场地内浅层软土层,具有承载力低、高压缩性、高灵敏度、抗剪能力差等特点,拟建场区偶有分布,厚度较小,清表挖除处理即可。2-2层中砂:局部分布,稍密,饱和,工程力学性质比较好,可作为路基础持力层下卧层。3层粉质粘土:褐红色、硬可塑,稳定性较好,工程力学性质比较高,埋深较深,可作为路基础持力层下卧层。(二)特殊性岩土本场地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土。1、人工填土本次勘察揭露的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素填土颜色较杂,素填土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黏土、中粗砂等,大部分欠压实,为近五年人工堆填而成,稍湿~湿。本层在水平方向上路基地段,层厚0.5~3.3m。2、软土根据本次勘察查明,场区软土主要有2-1层淤泥质土,仅1个钻孔有分布,埋藏较浅,埋深2.1m,成鸡窝状分布,厚度2.0m,工程性质不稳定,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等特点,其工程地质特性如下:(1)震陷性:当原状土受到震动后,土层结构很容易受到扰动,强度迅速降低,会很快变成稀释状态,易产生侧向滑动、沉降及基底变形等现象。(2)流变性:软土除排水固结引起变形外,在剪应力的作用下还会产生缓慢及长久的剪切变形。这对建筑地基沉降及地基稳定性均有不利影响。(3)高压缩性:软土属于高压缩性土,极易因其体积的压缩而导致地面及建筑物的沉降。(4)低渗透性:因其具有低渗透性及高持水性,对地基的排水固结不利,不仅影响地基的强度,而且也延长地基固结稳定的时间。(5)低强度和不均匀性:软土分布区地基强度很低,且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3、风化岩及残积土残积土局部残留未完全风化的岩石碎块,均匀性差。残积土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设计时应予以注意。(三)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建议根据地质纵断面及设计标高,该段路基表层地层主要为素填土1及粉质粘土3,素填土为欠压实状,成分及状态具不均匀性、非稳定性,必须进行清表、改良、换填等方式合理处理。建议对该路段厚度小的填土进行全部换填,对填土厚度大的进行部分换填,再进行分层压实或夯实回填,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并控制机械碾压速度,保证分层压实度能够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表8.4.1的规定,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六、工程方案设计6.1道路平面设计3号路道路全长约0.46km,东西走向,道路全线设置1个交点,圆曲线最小半径为350m。本标段主要交叉口为起点南村东线路。6.2道路纵断面设计此次纵断面设计中,按规划标高、现状地坪标高考虑。主要控制点为现状南村东线路标高18.72m,规划一纵路标高20m,已设计的南村幼儿园出入口标高19.3m。本标段最小纵坡为0.6%,最大纵坡为0.7%,最小坡长为191.230m。6.3道路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3.5m(非机动车道含1.2m树池)+8m(机动车道)+3.5m(人行道含1.2m树池)=15m。6.4路面工程(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68cm)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下面层:8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C)封层:1cm同步沥青碎石下封层基层:2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15cm级配碎石(2)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度:33cm)面层:6cm灰色透水砖找平层:2cm1:2干硬性水泥砂浆基层:15cmC20水泥混凝土底基层:10cm级配碎石(3)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35cm)上面层:4cmC30天蓝色强固透水混凝土(粒径2~4mm)下面层:6cmC30原色透水混凝土(粒径10mm)基层:15cmC20水泥混凝土底基层:10cm级配碎石(4)路缘石路缘石(侧石、平石)和人行道、树池压条均采用花岗岩材质,机动车道低侧石、平石与压条采用芝麻白机切面。低侧石采用100x30x15cm;平石规格为100x25x12cm,人行道压条规格为100x15x15cm,树池压条规格为120x15x15cm(压条四周边角需采用“海棠角”进行切割拼接)。小半径(R<20)时侧平石不允许采用直线切割,应采用定制的弧位侧平石。侧石、平石、压条底座,统一采用C20砼现场浇筑。(5)石材防反碱措施 本项目中,对于花岗岩路缘石、压条等石材,需采用防反碱措施。具体防治措施:(1)采用花岗岩砖铺装路段,尽量减少水泥砂浆层中的水泥含量,在水泥中掺和高效低碱膨胀剂(代替10~12%的水泥,用量1.08kg/m2);(2)作业前做好防水措施,不可大量对石材面淋水;(3)石材安装前对石材进行有机硅防水剂浸泡处理.。(6)透水渗沟为体现海绵城市概念,在透水铺装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混凝土基层,设置碎石盲沟和纵向透水管,收集面层下渗的雨水。每隔30m设置横向塑料排水管,接入道路的雨水口。(7)现状路面拆除本项目起点南村东线路区域,需拆除部分现状人行道、车行道、路缘石。具体位置详见《DL-21软基处理平面图》。①现状需拆除人行道路面结构如下:面层:6cm灰色透水砖找平层:2cm1:2干硬性水泥砂浆基层:15cmC20水泥混凝土底基层:10cm级配碎石②拆除水泥路面按24cm厚度考虑。③拆除低侧石为砼材质,尺寸100x30x15cm;拆除高侧石为砼材质,尺寸100x55x15cm。
6.5路基工程(1)路基填土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0mm。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为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抵抗路面荷载下传产生变形的能力,保证路基、路面的综合服务水平,严禁使用淤泥土、杂土等不良填料。机动车道路槽底面土基的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人行道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本工程填方量较大,需要外借土方。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要求。路基压实度及最小强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路床0~80≥92510上路堤80~150≥91315下路堤>150≥90215零填方及挖方路堑0~30≥9251030~80≥92310(2)一般路基处理一般填方路基及浅挖方路基,需清表再进行后续施工,清表的土方不能作为路基填土使用(具体详见软基处理篇章)。原状地面斜坡陡于1:5,路基底部应挖成宽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设2%向内倾斜的坡度。(3)路基填挖交界处理为保证填挖过渡段路基的整体稳定,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采用冲击碾压、挖台阶、设置土工格栅或结合采用的综合处理措施。为减少填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路面整体稳定和强度,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路基底部应挖成宽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设2%向内倾斜的坡度。6.6防护工程1、路基边坡坡率填方路段,当填高H≤8m时,采用一级放坡,坡率为1:1.5。当填高H>8m时,采用一级分坡率放坡,上部8m边坡坡率为1:1.5,下部边坡坡率为1:1.75。挖方路段,当填高H≤8m时,采用一级放坡,坡率为1:1。2、边坡防护(1)填方路基。路基填方高度:A、当填高H≤4m时,采用喷播植草皮防护;B、当填高4<H≤8m时,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2)挖方路基。路基挖方高度:A、当挖高H≤4m时,采用喷播植草皮防护;B、当挖高4<H≤10m时,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6.7路基、路面排水工程1、路基排水为保证路基稳定,需设置边沟。填方路段在坡脚处设置矩形浆砌片石排水沟;挖方路段设置矩形暗埋式边沟,部分挖方路段坡顶还需设置梯形截水沟。边沟汇集的水排至道路两侧的沟渠、水塘,排水困难路段通过的收水井排至市政管网。2、路面排水一般路段路面水通过道路纵横坡汇至道路雨水口,汇集到市政雨水管网。6.8软基处理工程1、软基处理要求路基处理交工面承载力需≥120KPa,挡土墙基础处理交工面承载力需≥120KPa。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值桥台与路堤相邻处涵洞处一般路段车行道人行及非机动车道≤10cm≤20cm≤30cm≤30cm2、主要不良地质根据勘察报告,沿线地质情况较好,本次处理主要针对农田范围进行浅层软基处理。3、处理方式本设计浅层软基处理采用换填法和抛石挤淤法。(1)换填路基土(适用于浅层素填土路段)将现状地面以下0.92m~1.1m的杂填土、素填土清除。回填相同厚度路基土。具体换填厚度详见《软基处理纵断面设计图》。(2)抛填片石(适用于浅层淤泥路段)挖除表层平均1.3m厚素填土,对下层淤泥进行抛片石挤淤,抛石厚度1.5m,再回填碎石砂0.5m,最后回填路基土0.5m。换填材料碎石砂比例为7:3,碎石采用级配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5%。抛填材料片石应采用不易风化石料,石料中尺寸小于30cm粒径的含量不得超过20%。4、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的过渡道路纵向、横向不同软基处理方式之间,或一般路基段与需软基处理路段之间,分界面前后10m范围满铺土工格栅一层,以均化路基应力,降低不同处理方式相接处的沉降差。软土路基的分布及处理方式一览表序号起迄桩号软土类型长度处理措施平均处理(加固)深度1K0+012.031~K0+039.870杂填土27.839m换填土0.92m2K0+266.700~K0+364.400杂填土97.7m换填土1.1m3K0+343.400~K0+401.600杂填土、淤泥58.2m抛填片石2.5m6.9无障碍通道设计(1)道路无障碍设计原则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人行道上设置方便残疾人通行设施。具体范围包括人行道、人行横道、公交车站。本工程全线均考虑无障碍设计。盲道的位置和走向根据规范要求设计,以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为目的。(2)道路无障碍设计本方案采用全宽式无障碍通道,坡度小于等于1:20,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小于等于2cm。盲道按作用分行进盲道、提示盲道,盲道的位置的一般在人行道绿带边0.5m处,设置宽度为0.5m。提示盲道设在行进盲道的起、终点、人行横道人口和转弯处。沿线的公交站站台处,盲道按规范要求设置。平交口设置人行斑马线,斑马线宽度3~5m,部分与支路相交或地块开口处可设置为3m,道路的人行道上设置连续的导盲带。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对应的人行道及被路缘石隔断的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通道。(3)车止石无障碍通道缘石坡道出入口设车止石,间距约1.5米(中至中)布置,车止石位置不得遮挡盲道。车止石采用芝麻白火烧面花岗岩车止石,规格为70x25x25cm,外露40cm。七、材料参数及技术要求7.1沥青面层技术要求7.1.1原材料技术要求(1)沥青面层基质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基质沥青应满足下表的技术要求。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指标单位等级沥青标号试验方法70号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T0604适用的气候分区1-4附录A针入度指数PIA-1.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A46T0606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A180T062010℃延度[2]不小于cmA15T060515℃延度不小于cmA、B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A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T0610或T0609质量变化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A61T0604残留延度(10℃cmA6T0605(2)粗集料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黏附性,黏附性不宜低于5级,对于沥青上面层,须选用抗滑、耐磨的辉绿岩骨料。其石料磨光值应不小于42,压碎值应不大于20%,石料应为方形。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比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指标值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0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02.50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210151815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0.8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3)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可选用机制砂、石屑配置,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不得使用天然砂,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SMA面层混合料中不得采用天然砂。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项目单位指标值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0333砂当量,不小于%65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4)矿粉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为增强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可以采用磨细消石灰代替部分矿粉作为剥落剂,磨细消石灰用量不宜过多,设计建议不超过矿料总量的1%~2%。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值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100T0351<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观无团粒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5)改性剂改性剂采用SBS类I-D型,具体要求见下表。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SBS类(=1\*ROMANI类)试验方法=1\*ROMANI-D针入度25℃,100g,5sd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70T0606运动粘度[1]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不小于%90T0662粘韧性不小于N·m-T0624韧性不小于N·m-T0624贮存稳定性[2]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0T0661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T0604延度5℃,不小于cm15T06057.1.2、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要求(1)沥青面层混合技术要求1)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如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试验指标单位技术要求夏炎热区(1-1、1-2、1-3、1-4区)重载交通击实次数(双面)次75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4~6[注2]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不小于kN8流值FLmm1.5~4矿料间隙率VMA(%)设计空隙率(%)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及VFA技术要求(%)26.519不小于2101131112412135131461415沥青饱和度VFA(%)55~7065~75注1:对空隙率大于5%的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路段,施工时应至少提高压实度1%注2:当设计的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注3: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适当放宽2)车辙试验要求沥青混合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301.夏炎热区1-4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1000T0719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800SMA混合料改性不小于50003)水稳定性要求沥青混合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年降雨量(mm)及气候分区>1000500~10001.潮湿区2.湿润区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80T0709改性沥青混合料85SMA混合料改性沥青85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75T0729改性沥青混合料85SMA混合料改性沥青854)渗水试验要求沥青混合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级配类型渗水系数要求(ml/min)试验方法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不大于1205)沥青路面上面层抗滑性能上面层抗滑性能以横向力系数SFC60和路面宏观构造深度TD(mm)为主要指标,其抗滑技术指标宜符合下表的要求。名称竣工验收值横向力系数SFC摆值Fb(BPN)构造深度TD(mm)指标范围≥54≥58≥0.556)集料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的级配。沥青级配表见下: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粒式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中粒式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细粒式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沥青混合料矿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13C13.22.36<40AC-20C194.75<45AC-25C26.54.75<40根据规范,本路面工程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类底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类基层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表类型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19.09.504.752.360.60.075骨架密实型10068~8638~5822~3216~288~150~37.1.3、粘层、透层、封层材料参数沥青各面层间应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3,用量为0.6L/m2。水稳基层顶面必须喷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PC-2,用量为1.5L/m2。并在面层基层之间设置一层1cm厚同步沥青碎石下封层。气温低于10℃(1)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铺筑上层前,其下层的沥青已被污染。(2)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的侧面。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项目种类PC-2PC-3试验方法破乳速度试验慢裂快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带正电(+)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粘度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8-20T0621恩格拉度E251~6T0622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T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0.1mm)50~30045~150T0604残留延度比(15℃)不小于(cm)4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储存稳定性5d不大于(%)5T06551d不大于(%)1T065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低温储存稳定性(-5℃)无粗颗粒或结块T0656用途透层油用粘层油用同步沥青碎石下封层集料要求如下: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碎石必须进行预裹附,以加强与沥青的粘结性(裹附温度在120℃1)集料级配范围集料级配范围如下表集料范围方筛孔尺寸(mm)级配13.21009.51006.30~150.0750~0.52)集料技术要求集料技术要求见下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4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视密度(t/m3)不小于2.6吸水率(%)不大于2.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坚固性(%)不大于12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0.6软石含量(%)不大于3.07.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要求路面基层采用5%,路面底基层采用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石料应由坚硬、耐磨、干净的无风化砾石或岩石轧制而成,颗粒形状具有棱角,接近立方体。碎石中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不得含有软质集料和其他杂质。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其压碎值不大于30%,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压实含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级配碎石级配范围应满足下表要求:用做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37.531.519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68~8638~5822~3216~288~150~3用做底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37.531.519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3~10075~9050~7029~5015~356~200~5基层、底基层均为水泥稳定类材料,材料的压实度、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重、中交通集料所规定范围的要求,且不超过高限。混合料时间成型宜采用振动成型方法。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与7d龄期抗压强度表层位稳定类型特重交通压实度(%)抗压强度(MPa)基层集料≥973.5细土粒--底基层集料≥96≥1.5细土粒≥957.3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应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级配碎石级配应按照上述规范的级配范围执行,最大粒径控制在26.5mm以下。级配碎石垫层压碎值<30%,碎石中软弱颗粒含量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小于20%。需用压路机反复碾压,碾压至缝隙嵌挤应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轮迹小于2cm,压实度不小于95%。7.4人行道施工技术要求及材料参数人行道砖吸水率<8%,渗透系数≥0.1mm/s,抗压强度≥Cc35,抗折强度≥Cf6.0,人行道砖混凝土等级为C35,防滑等级为R2,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70。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顺、抗滑、耐磨、美观;表面应平整,角边齐全,厚度均匀,色泽一致。人行道铺装、盲道铺装的施工质量要求如下表:
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高程(mm)±10施工单元点数≥2.5平整度(mm)≤510X10m1<1坡度±0.3%且不反坡20m1洛杉矶法<25井框与面层高差(mm)≤4每座1质量损失≤15相邻块高差(mm)≤210X10m1<3纵、横缝直顺度(mm)≤1040X40m1≥6缝宽(mm)+3-240X40m1≥1207.5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是以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为基料,配以多种助剂增加强度与粘结力组成的粉状料,并可按工程需要加入无机耐候颜料,使其和碎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严格参照《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的相关规定执行。(1)设计要求透水混凝土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C30强度等级,抗折强度≥3.5MPa。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不得小于16%,透水系数1.5mm/s以上,防滑性能(BPN)≥80。透水水泥混凝土应进行切缝处理,横缝的间距应以长宽比控制,长宽比不宜大于1.3,2m人行道宽度切缝每2.5m一条;2.5m人行道宽度切缝每3m一条;3m人行道宽度切缝每3.5m一条;4m人行道宽度切缝每5m一条;当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长度超过30m时,应设置胀缝。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与建筑物、雨水口、铺面的砌块等其他构造物连接处,应设置胀缝。透水水泥混凝土表面层抗滑指标:构造深度TD≥0.5mm。(2)材料要求:①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28d龄期抗压强度应大于42.5MPa,抗折强度应大于6.5MPa。②粗骨料碎石:上面层用2-4mm粒径碎石。③其它配套材料要求:水用普通自来水;加强剂(矿物掺合料)符合GB/T18736—2002;稳定剂:主要指标应满足:氨含量≤0.1,抗压强度比≥85%(28d),压力沁水率≤95%;双丙聚氨酯密封胶:双组分,固体份>40%,进口固化剂,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要求。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活动计划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
- 体育新学期工作计划
- 初二寒假学习计划
- 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 暑假装饰公司社会实践报告暑假计划
- 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计划
- 养成教育与劳动的计划方案
- 广告业务部工作计划业务部工作计划总结
- 2024有关平面设计师的工作计划
- 2024年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和目标
- 2021年最新改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精练习题(一课一练)附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
- 35kV线路工程电杆组立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 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动员会上的讲话
- 隧道暗挖风水电布置及设计
- Q∕GDW 11421-2020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计量
- 连二亚硫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护理交接班制度PPT (2)
- TCDHA 503-2021 供热规划标准
- (完整版)马来西亚建筑规范
-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代背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