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醛和酮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醛和酮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醛和酮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醛和酮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醛和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官能团羰基

第十章醛和酮,醛基酰基可写成-CHO但不能写成-COH10.1羰基的特征

2231.习惯命名法

(适用简单的醛、酮)(1)醛与伯醇相似,只需把“醇”字改为“醛”字即可.

正丁醛

蚁醛肉桂醛水杨醛(由蚁酸而来)(由肉桂酸而来)(由水杨酸而来)10.2醛和酮的命名

异丁醛俗名:苯甲醛4(2)简单的酮可按羰基上连接的两个烃基根据“次序规则”称为某(基)某(基)甲酮。

二甲基(甲)酮甲基乙基(甲)酮(二甲酮)(甲乙酮)

苯基乙烯基(甲)酮芳基和脂基的混酮,要把芳基写在前面52.系统命名法(1)选取主链: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不饱和醛酮的命名,主链须包含不饱和键。芳香族醛酮命名时,把脂链作主链,芳环作取代基。(2)编号:从距羰基最近的一端编号。主链编号也可用希腊字母α、β、γ……表示。(3)命名:将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和名称放在母体名称前。6

4-苯基-2-戊酮

4-戊烯-2-酮

4-甲基-2-戊酮

2-甲基丙醛(α-甲基丙醛)7

羰基在环内的脂环酮,称为“环某酮”,如羰基在环外,则将环作为取代基。3-甲基环己酮

1,4-环己二酮

命名芳香醛、酮时,把芳香烃基作为取代基

4-甲基环己基甲醛1-苯基-2-丙酮

苯乙酮3-苯基丙烯醛10.3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沸点:与分子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

b.p:醇>醛、酮>醚>烃。为什么?8原因:a.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醛、酮分子间不能;

b.醛、酮的偶极矩大于醚、烃的偶极矩:

与醇相似。低级醛、酮可溶于水;高级醛、酮不溶于水。因为醇、醛、酮都可与水形成氢键。溶解度:910.4醛和酮的化学性质1010.4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醛的氧化反应

羰基的还原反应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α-H的反应羟醛缩合卤代吐伦试剂菲林试剂HCNNaHSO3ROHRMgXH2N-Y还原为醇还原为烃催化加氢金属氢化物克莱门森法黄鸣龙法SP2δ+

δ-

11有双键,可以加成10.4.1羰基的亲核加成

COCONuE+->所以亲核试剂首先进攻,即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稳定性?是醛酮的共性E+可用亲核试剂:HCN、NaHSO3、ROH、RMgX、H2N-Y

极性和中间体的稳定性12

1、与氢氰酸加成(P269)

醛、酮与氢氰酸作用,生成α-羟基腈,反应是可逆的。

该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α-羟基腈(氰醇)HCN剧毒,挥发性大,实际用NaCN,KCN滴加无机酸。H2O13⑵适用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⑴机理:不加OH-,3-4h,反应一半

加OH-,2min反应完全

加H+,几天也不反应⑶应用:工业上制有机玻璃(P270)14

2、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⑴适用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和C8以下环酮饱和(40﹪)COHR(CH3)HSO3Na(无色晶体)RCO+H(CH3)HSO3Na‥COCH3=O例√×α-羟基磺酸钠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和饱和NaHSO3溶液15例1:i)鉴别醛酮:⑵应用:16

3.与醇加成

在干燥氯化氢的催化下,醛与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半缩醛又能继续与过量的醇作用,脱水生成缩醛。

(1)适用范围:醛、少数酮。(2)醇是弱的亲核试剂,与羰基加成的活性很低,需无水氯化氢催化。17(4)缩醛对碱或氧化剂较稳定,在稀酸溶液中很容易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

(3)酮也能与醇生成缩酮,但反应困难。而与二元醇比较容易形成环状缩酮。18(5)*应用:用于保护醛酮中羰基.例2:例1:19例3:(自学)分析:分子内羰基将参与反应,应先保护。20合成:碱性下稳定4.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P273)21I)加RMgX

水解H+H+H+实验室制备醇常用的方法。22例1:用格氏反应制备3-甲基-2-丁醇

方法a:用途:制1°、2°、3°醇ab方法b:由于乙醛及2-溴丙烷都很容易得到,故方法a较为合理。

例2

以苯及C3以下的醇为原料合成2-苯基-2-丙醇

()

23①②24II)与炔化物的加成(生成炔基醇)例如25

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反应Y:

OH

NO2NH2NH

NHNO2反应一般控制在弱酸性溶液(醋酸)中进行。

亲核加成失水(消去)2627Note:1.弱酸作为催化剂。

2.鉴别和分离提纯醛酮。

3.可逆反应(稀酸或稀碱都可使反应逆向)。282,4-二硝基苯肼被称为羰基试剂。2,4-二硝基苯肼鉴别和分离醛酮转变回原反应物反应实例:29例一:例二:例三:—30小结:1.醛、酮中C=O

加成反应均为亲核加成常用亲核试剂:HCN、NaHSO3、ROH、RMgX、H2N-Y

各反应的适用范围,用途等要掌握.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活性顺序为:

为什么有此规律?

甲醛〉脂肪醛〉芳醛〉脂肪酮〉环酮〉芳酮与电子效应有关,更与空间效应有关311.将以下羰基化合物按亲核加成的活性排列成序:习题:2.答:b>a>c>d下列化合物与HCN反应速率大小顺序:a.b.c.答:a>b>c3.下列化合物和HCN亲核加成反应速度顺序32答:a>b>c4.下述化合物与NaHSO3反应速度大小次序答:a>b>c。与NaHSO3反应为亲核加成,醛的反应速度大于酮;丁烯酮的共轭减少了羰基碳的正电性,减慢了亲核加成速度。5.P293,10-7331.b2、在有机合成中保护羰基的常用试剂是()

D10.3.2α-氢原子的活泼性34亲核加成的场所(甲)酮-烯醇互变异构

(乙)羟醛缩合反应

(丙)卤化反应和卤仿反应羰基的作用:使α-H酸性增加,更活泼

醛、酮分子中的α-H原子受羰基的影响,酸性有所增强,α-H活性增加。

35

1、酮-烯醇互变异构36pKaC2H650C2H444NH334C2H225CH3COCH320C2H5OH15.9H2O15.74Ph-OH10H2CO36.5醛酮的α-氢酸性

醛、酮有许多反应是通过碳负离子进行的。37

2、羟醛缩合反应

在稀碱催化下,两分子含α-H的醛(酮)发生分子间的亲核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在加热下很容易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这类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ββααβα符合查氏规律10%NaOH

反应机理38亲核加成39

关于羟醛缩合反应的几点说明:1)含α-H的醛、酮均可发生羟醛缩合反应,但酮比醛难进行.OCCH3

(CH2)2

CH3OCNaOH

,

H2O100℃OCH3二羰基化合物能发生分子内的缩合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可用特殊装置,将产物不断由平衡体系中移去,则可使酮大部分转化为β-羟基酮。403)交叉缩合-----两种不同含有α-H的醛或酮的缩合,在合成上无意义.因可得到四种羟醛缩合产物的混合物2)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同种分子间反应,碳数成倍增加.10%OH-4)交叉缩合时,只要一种醛或酮不含α-H或不宜自身缩合,则可得到收率好的单一产物。------合成上有意义41

可采取下列措施:

a.将无α-H的醛先与稀碱混合;

b.再将有α-H的醛滴入,则产物有意义。42

(1)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的反应

酸催化可控制反应在一卤代阶段。引入卤原子的吸电子效应,使羰基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再质子化形成烯醇要比未卤代时困难。机理:(了解)3、卤化反应和卤仿反应(2)碱催化的卤代反应43

因为有卤仿生成,故称为卤仿反应。

反应很难停留在一卤代阶段,这是由于α-H被卤素取代后,卤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还没有取代的α-氢更活泼,更容易被取代。机理:(了解)44卤仿卤仿总反应:α-C上有甲基的仲醇也能被碘的氢氧化钠(NaOI)溶液氧化为相应羰基化合物,也可发生碘仿反应。

当卤素是碘时,生成黄色结晶碘仿,称为碘仿反应

。黄色结晶(碘仿)减少一个碳的羧酸45⑴适用范围:凡含有结构,且直接与C或H相连的化合物方可发生此反应,二者缺一不可.OCH3-C-、CH3-C-OH例1COCH3CH3I2NaOHCH3CI3CONaOHCHI3+CH3COONa黄⑵用途:

a.可用于鉴别.

乙醛、甲基酮以及具有C(H)

结构的醇。例3×例2×46b.合成:比原料醛或酮少了一个碳原子的羧酸例4例5例647

注意:

卤仿反应与卤化反应的区别卤仿反应:一般在碱性条件下,必须含有3个α-H,才可发生

卤化反应:一般在酸性或近中性条件下,只要含有α-H就可发生思考:P29310-8思考: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2-己醇,2-己酮,3-己酮和己醛48

1、氧化反应

醛羰基碳上连有氢原子,所以醛很容易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酮一般不被氧化,只有环酮可被强氧化剂氧化,在与α-C间断裂

使用弱氧化剂,则醛能被氧化成酸,而酮不被氧化,这是实验室区别醛、酮的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10.3.3氧化和还原

尼龙-66的原料49(1)吐仑(Tollens)试剂(硝酸银的氨溶液)

反应称为银镜反应。吐仑试剂可氧化脂肪醛,又可氧化芳香醛,但不可氧化酮。(2)菲林(Fehling)试剂(由硫酸铜与酒石酸钾钠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的蓝色溶液)

菲林试剂可氧化脂肪醛,不氧化酮及芳香醛。②选择性氧化剂:即对碳碳重键不作用。50

应用:

①鉴别:

H+OH51(1).还原成醇①催化加氢CH3CH

CHCHOCH3CH2

CH2CH2OHNiH2例

2、还原反应(可还原为醇或烃)52②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金属氢化物(NaBH4、LiAlH4等)做还原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CH3CH

CHCHONaBH4CH3CH

CHCH2OHH+

相同之处:不还原C=C、C≡C。不同之处:①LiAlH4的还原性比NaBH4强

。LiAlH4不仅可还原醛酮,还可还原-COOR、

-C≡N、-COOH、-X、-NO2等。②

LiAlH4遇水分解,需在乙醚等非质子溶剂中使用

NaBH4不与水、质子溶剂作用。53(2)、还原成烃

①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该反应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的。

制备直链烷基苯的方法。例54

醛或酮与水合肼在高沸点溶剂(如二甘醇、三甘醇等)中与碱共热,羰基被还原成亚甲基。该反应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的。②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1945年改进)(Wolff-Kishner-Huangminglong)还原

注:Wolff-Kishner:先将醛酮与无水H2NNH2,后在高压釜中与NaOEt/无水EtOH,加热180℃进行还原。(HOCH2CH2)2O(主要起相转移催化作用,使效率提高,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此法对羰基的还原有选择性,碳碳双键不受影响。

1945年在美国从事凯西纳-沃尔夫还原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国际上称之为黄鸣龙还原法。领导了用七步法合成可的松的研究,并协助工业部门投入了生产。领导研制了甲地孕酮等计划生育药物,为建立甾体药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关于甾体合成和甾体反应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论文百余篇。55黄鸣龙(1898-1979),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人。1945年,黄鸣龙应美国著名的甾体化学家L.F.Fieser教授的邀请去哈佛大学化学系做研究工作。一次在做Kishner-Wokff还原反应时,出现了意外情况,但黄鸣龙并未弃之不顾,而是继续做下去,结果得到出乎意外的好产率。于是,他仔细分析原因,又通过一系列反应条件中的实验,终于对羰基还原为次甲基的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现此法简称黄鸣龙还原法,在国际上已广泛采用,并被写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56不含α-氢的醛与浓碱共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