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常考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1.gif)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常考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2.gif)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常考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3.gif)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常考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4.gif)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常考点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ecd51f0859b9170daffd91b90d9cd62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关于这三个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催化剂B.都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都生成氧化物D.生成等量的O2消耗KMnO4的质量最大答案:D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此选项错误;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成﹣2价和0价,此选项错误;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没有氧化物生成,此选项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
可知,生成等量的O2消耗KMnO4的质量最大,此选项正确。故选D。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均有相同的分子,则参与反应的分子如图:A.
此反应为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错误;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不是混合物,错误。故选A。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CO+CuOCu+CO2↑B.2P+5O22P2O5C.3Fe+2O2Fe3O4D.Al+2HCl=AlCl2+H2↑答案:C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不符合题意;B、磷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不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e3O4,符合题意;D、铝和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Al+6HCl=2AlCl3+3H2↑,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各选项数据关系错误的是选项前者后者数据AS2-S电子层数相等B1g氮气1g氧气分子数前者大于后者CaL水b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a+b)LDmg硫n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m+n)g二氧化硫A.AB.BC.CD.D答案:DA、硫离子是硫元素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两者电子层数均为3层,正确;B、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32,则等质量N2、O2的分子数前者大于后者,正确;C、分子之间有间隔,两者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当m=n时,两者恰好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质量为(m+n)g,若两者不恰好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硫质量小于(m+n)g,错误。故选D。5、工业上可以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氯气、氢气及另外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X+Cl2+H2方程式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为
A.HClB.NaOHC.NaClOD.答案: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X+Cl2+H2,反应前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4、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OH。故选B。6、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01055反应后的质量/g24m3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0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丙一定作催化剂答案:C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物质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丁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30+10+5+5=2+4+39+m,m=5,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A、由分析可知,m=5,不符合题意;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0-2):(10-4)=28:6=14:3,不符合题意;C、甲、乙是反应物,丁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
的值等于
0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
8:1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g+0.5g+0g+0g=23g+X+24g+3g,X=0.5。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0g-23g=27g,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3g。该反应是:甲→丙+丁。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X
的值等于
0.5,故A错误;B、甲发生分解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3=
8:1,故C正确;D、该反应是:甲→丙+丁,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A。小提示: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答案:AA、由图可知,反应方程式为:
A2+B2=2AB,故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选项A不正确;B、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B正确;C、由图可知,物质丙中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C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选项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8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D.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BA、该反应可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2):32=7:4,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答案:B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符合题意;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答案:D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氢元素一定来源于有机物,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氢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确的叙述;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是正确的叙述;C.有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可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11.2g/32):(5.4g/18)=7:6,是正确的叙述;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g/12):(0.6g/1)=1:3,故是错误的叙述,故选D。12、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是31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答案: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20+20+20+20=13+16+20+x,x=31,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A、由分析可知,x的值是31,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20-13):(31-20)=7:11,如果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不符合题意;C、甲、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丁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丁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0-13):(20-16)=7:4,不符合题意。故选C。13、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A.H2B.Cl2C.NaOHD.NaNO3答案: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H、O,没有N元素,无法生成NaNO3。故选D。14、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值为12B.丁属于化合物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答案:D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0g+6g+10g=8g+a+6g+0g,丁的质量a的值为12,选项正确;
B、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增加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10g,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2g,是生成物,反应的表达式为:丁→甲+乙,丁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0,当丁为5g时,反应掉的丁为5g,容器中乙的质量增加1g,乙的总质量为11g,选项正确;D、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10,当甲为2g时,反应掉丁的质量为2.5g,剩余丁的质量为7.5g,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7.5=4:5,选项错误。故选D。15、实验室里一般不能制得氧气的物质是A.高锰酸钾B.氯酸钾C.氯化钠D.过氧化氢答案:C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不符合题意;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不含氧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后不可能生成氧气,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多选题16、Fe2(SO4)3溶液用于脱除H2S,并由反应Ⅱ再生,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S、O和Fe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理论上每生成16gS,需补充200g
Fe2(SO4)3C.理论上每生成32gS,同时有16gO2参与反应D.理论上反应Ⅱ中每生成18gH2O,同时消耗152
g
FeSO4答案:ACA、反应过程中,反生I的化学方程式:,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S、O和Fe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正确;B、硫酸铁溶液用于脱除硫化氢,并由反应Ⅱ再生,可以循环利用,无需补充硫酸铁,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由反应可得:每有32份质量的硫生成,就有16g氧气参与反应,说法正确;D、由可知:每有36份质量的水生成,需要消耗608g硫酸亚铁,理论上反应Ⅱ中每生成18gH2O,同时消耗304g硫酸亚铁,说法错误;AC。17、将
16g
纯净物
R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
g
二氧化碳和
36g
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
只含碳、氢元素B.消耗氧气
32gC.R
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答案:AD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R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12g+4g=16g,故R中不含氧元素,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不符合题意;C、由A可知,R中只含碳、氢元素,不符合题意;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故选AD。18、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4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CO2+H2O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AB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A.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A正确;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C、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故C不正确;D、反应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AB。小提示: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19、下列说法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氯气反应生成2体积的氯化氢气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C.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保持不变D.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少了答案:AC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A、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但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体积不存在守恒,故A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散到空气中,所以质量减小,故B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C、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针对的是化学变化,故C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D、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质量总和,因氧气逸出,所以剩余固体质量变少,故D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AC。小提示: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不存在体积守恒;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生成,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20、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30368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m424A.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相同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答案:AC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m的数值为3。A、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和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由质量守恒定律,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和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甲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是:AC21、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A.CO2和COB.CO2和O2C.CO和O2D.CO2和C答案:AC分析: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有CO、CO2和O2,其中CO、CO2中碳与氧的质量比分别是3:4和3:8,所以不可能是某一种物质,也不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物,因为那会使碳氧的质量比小于3:5.,也就是混合物中必然是一个的比小于3:5而另一个大于3:5。A、CO、CO2中碳与氧的质量比分别是3:4和3:8,混合物中碳与氧的质量一个的比大于3:5,而另一个小于3:5,故该组气体有可能,故选项正确;B、CO2中碳与氧的质量比是3:8,与氧气的混合物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一定小于3:5,故该组气体不可能,故选项错误;C、CO中碳与氧的质量比是3:4,与氧气的混合物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有可能为3:5,故该组气体有可能,故选项正确;D、碳单质是固体,不是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C。22、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锌,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指针偏向右盘B.实验结束后,指针偏向左盘C.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左盘加入8.2g镁D.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加
入8.2g镁答案:BD解:天平的左边增加的质量为x,则:
,
x=12.6g;天平的右边增加的质量为y,则:
,y=4.4g<12.6g;所以,实验结束后,指针偏向左盘,要使天平平衡,天平的右边应增重12.6g-4.4g=8.2g,由于镁与硫酸恰好反应,加入8.2g镁没有硫酸与之反应,天平增重8.2g,天平会平衡;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BD正确。故选BD。小提示:加入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一端增加的质量=加入固体质量-放出气体的质量,只有加入物质与放出气体质量均相等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2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答案:ADA、物质Q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与该反应无关,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X=18+1+2+32-26-2-12=13,故B正确;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6-1)g:(32-12)g=5:4,故C正确;D、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M、P为反应物,生成物是N,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AD。2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
/
g103900反应后质量
/
g3.23待测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答案:C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g,Y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该反应可以表示为;A、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Y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g,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D。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图中X的数值为4答案:ACD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2H2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6×2):(32×5)=13:40,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中x的数值为4,符合题意。故选ACD。填空题26、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液化石油气(LNG)是洛阳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答案:
CH4+2O2CO2+2H2O
2NO+2CO2CO2+N2
MgH2+2H2O===Mg(OH)2+2H2↑(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是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2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天平平衡
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
SO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数目和种类不变(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平衡或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质量为72.6g或指针左右等幅摆动;,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或气体逸出了。(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①X的化学式是SO2,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场馆停车场改造协议
- 主题餐厅装修分包合同模板
- 4S店装修补贴合同协议
- 宠物店装修合同标准格式
- 展览馆装修终止合同协议书
- 游轮卫生间装修合同标准
- 工程项目材料运输合同
- 广告传媒居间服务协议
- 无人机领域股权居间合同
- 达州市联考高一数学试卷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股票基础知识(入市必读)-PPT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七章运动技能的协调控制
- 节后复工吊篮验收表格
- 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DB11_T1713-202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 压缩空气系统管道阻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