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第九章 景观环境_第1页
《环境学》第九章 景观环境_第2页
《环境学》第九章 景观环境_第3页
《环境学》第九章 景观环境_第4页
《环境学》第九章 景观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景观环境第一节景观环境的概念及作用第二节自然景观第三节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景观的定义

普通意义上的景观: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人们观察周围环境的视觉总体。环境学概念中的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景观概念及其发展景观的原意—风景景观作为地学概念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景观概念

作为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与"风景"同意

作为地学概念与"地形"、"地物"同意

作为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以景观为对象的研究

作为审美对象,是风景诗,风景画,及园林风景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地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从空间结构和历史演化上研究是景观生态学及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但从空间结构及其历史演替上,更重要的是从功能上研究景观环境所谓景观环境,是指由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所组成的,具有观赏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空间关系。我们对景观环境的研究更侧重于其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简单的说,在这里我们更关注景观的美学价值。

美学小知识美的形态分类美的形式因素景观环境的美学原则美的形态分类意境美——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客体的形象、内涵、神韵等激发出情感的联想与共鸣从而感受到的美。

形式美——生活中、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包括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有规律组合而产生的美的样式。比例美的形式因素线条色彩尺度节奏韵律线条直线曲线折线面线体色彩红—热情、激昂、愤怒、兴奋黄—明朗、欢乐、柔和、智慧蓝—平稳、优雅、深沉、凉爽绿—平静、和平、健康、生机紫—富贵、幽婉、神秘、抑郁黑—严肃、稳健、庄重、悲凉比例对称节奏质料景观环境的美学原则多样统一原则调和对比原则对称均衡原则韵律节奏原则

山水天象气象生物山水生物

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也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鱼类和昆虫等等,赋予自然以生机和活力,使自然景观美得有生气,美得有灵性。干枯的荒山不美,一旦披上绿装,就美了。活泼的流水之所以美,因为那是“活”水,而污浊的死水就不美。要是没有了森林,没有了鲜花和绿草,没有了苍鹰和麋鹿……自然就会一片死寂,还有什么美可言?大自然的美,就在于它总是生机盎然,是一切生命现象的发祥地。气象

气象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在自然美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风、霜、雨、雪、云、雾都可以构成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云、雾奇景发生于温暖湿润地区或暖湿季节。云、雾时聚时散,时飘时停,时浓时淡,时厚时薄,奇幻莫测,给人以遐思和美的感受。淡云、薄雾好似奇妙的轻纱,赋予大自然一种朦胧美,使人产生恍入仙境般的虚幻、神秘美感,让人思绪绵绵。

天象

天象是自然景观中最富于神秘性的审美对象。黄山日出,一轮红日从云雾岚霭中喷薄而出,峰云相间,霞光万丈,气象万千。海边日出,一轮红日从海平线上冉冉升起,水天一色,金光万道,光彩夺目。自然景观的分类地质地貌景观如峻岭、瀑布、山涧、断崖、怪石、奇峰、山峦、岩洞、幽谷等;植物生态景观如森林、园林、草场、奇树、异草、特种植物等;动物生态景观如鸟类、兽类、昆虫等;瞬时气象景观如晚霞、云海、春雨、冬雪、海市蜃楼等。

大自然的形象美

“形象”是指自然景观在空间上所显示的感性形式。“形象美”是风景最显著的特征。烟波浩渺、渔帆万点,清泉潺潺、瀑布飞溅,奇峰壁立、峰峦叠起,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一弯新月俏立梢头……

大自然的形象美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雄

雄伟、雄奇、雄浑的自然景观常引起游人的赞叹、惊撼和崇敬:天地何其大,人类何其小。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曾用“具备万象,横绝太空”的诗句形容诗歌的雄浑之美,如果借用来描述自然形象的“雄”的特点,则给人以空间的崇高之感,时间的永恒之感。巍巍高山,莽莽森林,奔腾的大江,辽阔的大海,浩瀚的沙漠,广漠的草原,都显示出雄伟或雄奇之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唐)伊瓜苏瀑布南美第一奇观、世界五大名瀑奇

奇异、奇特、奇怪,作为自然形象之美的另一种形态,意味着高度的独特性,稀有,罕见,出人意表,迥异于寻常的事物。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

韩愈(唐)

深信黄山天下奇

——

郭沫若险

惊险是一种惊心动魄之美,孤峰绝壁、急流险滩、万丈深谷,都对人有独特的魅力。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碧桃满树,风日水滨”,“绿树野屋,落日气清”,“雾余水畔,红杏在林”,司空图的这些诗句,描述的都是秀美的境界。优美、恬静、柔和、秀丽,赏心悦目。山青水秀,小桥流水,稻畦竹林,桑麻鸡犬,粉墙黛瓦的农舍在晨雾中升起袅袅炊烟……,这是我们熟悉的江南水乡。波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

(宋)幽

幽深、幽远、幽静、清幽深深的竹林,寂静的山谷,密林深处的弯弯小溪,群山怀抱中的小小茅舍,都给人以“幽”的感觉。当曙光初起,或夜幕低垂,走在乡间小道上,听风声习习,晨鸟飞鸣,或虫声唧唧,都会有清幽之感。奥

深不可测、隐秘曲折乃至不见天日是奥的意境,奥秘之处也恰恰奥妙无穷,愈“奥”愈妙,愈“奥”愈奇。人迹不到的深山巨谷的最深处,巨石或巨木掩盖的深不可测的洞穴,离奇曲折、洞中有洞、层出不穷的石灰岩溶洞等等,都是最典型的“奥”境。

旷有阔、远、朗等含义。辽阔的原野,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泊,登高望远,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一览无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宋)大自然的色彩美自然景观的色彩万象纷呈,极其丰富。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乃至令人振奋和神往。大诗人杜甫有首著名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各种景象构成,还写出了大自然的丰富色调。旭日初升夕阳晚照春夏秋冬大自然的朦胧美

灯下看美人,月下看花,追求的是一种朦胧美。景妙在模糊,美在朦胧。模模糊糊,虚虚实实,若隐若现,令人捉摸不定,于是产生幽邃、神秘、玄妙之感,引人许多遐想。当大海朦胧时,水天一色,茫茫一片,舟行海上,不知是在水里游,还是在云里行;当群山朦胧时,烟云漫漫,虚无飘渺,不知是在山中行,还是在云里游。大自然的声音美

大自然充溢着声音之美:风声、雨声、泉声、涛声、鸟语、虫鸣……。假如把大自然视为一架钢琴,把山谷、冈峦、植物视为琴键,那么,风则是拨动这些琴键的乐师。风忽大忽小,忽高忽低,忽东忽西,弹奏出刚健有力的狂欢曲,飘渺轻扬的幻想曲,或者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曲……

大自然的气息美

自然景观的气息美中最典型、最普通的是花香,其实植物的茎、叶、果,甚至皮都有发出香气的。以“香”字命名的植物不下数十种,如香兰、丁香、香茅等。植物之香历来为人称颂,唐太宗李世民赞兰花“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元代画家王冕赞梅花“只留清气满乾坤”;清淡的植物香沁人心脾,清新提神;浓烈的植物花香令人陶醉。大自然的寓意美

自然景观的寓意是自然景观的内在美,包括我国传说审美观念中的“比德”的思想。“比德”把自然物象比附人的道德,使自然物象“人格化”为具有伦理价值的意象。如把山比附为“厚重不迁”的仁德,把水比附成“周流无滞”的智慧就是如此。此外,寓意美还包括把一些自然景物赋予深刻的含义。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寓意生于恶劣环境而品格高尚的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宋)千磨万击方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产业观光景观田园聚落景观工程设施景观人文小品景观林地景观城市景观—城市建筑城市建筑是城市人工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主体。城市建筑是构成城市轮廓线的基本因素。建筑的高度集中是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显著区别,因而也是城市景观中最富特色的部分。绘画通过颜色和线条表现形象

音乐通过音阶和旋律表现形象建筑遵循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美学原则,通过空间、形、线、色彩、质感、光影来表现形象,从而形成建筑艺术。建筑艺术一般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和生产建筑等建筑具有空间造型的形体美建筑具有音乐美建筑结构的重复美同形重复同形重复异形重复距离重复建筑线条的韵律美直线韵律单纯明朗

曲线韵律复杂多样

城市的和谐美城市的形态美城市的色彩美城市的人文美城市的形态美

城市景观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城市空间环境严整有序的总体布局。建筑体形和空间组织的变化和谐、多样统一、对立互补,是形成城市景观美的基本形式法则。澳大利亚·堪培拉意大利·米兰城市的色彩美

色彩是城市景观美的主要因素。密集的涂有色彩的建筑群,将构成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自己独特的城市风貌。每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其历史、自然风土、建筑技术等社会和自然的原因,会形成独特的并为人民所习惯的色彩。

冰岛·雷克雅未克莫斯科红场俄罗斯·圣彼德堡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古巴·哈瓦那西班牙·马德里意大利·圣马可广场澳门城市的人文美

城市景观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地方的物质生活,也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地方的精神生活。这诸多方面的事例统一,便形成为城市的意境或意象。以意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人文美,可以表现为吸收、继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