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35 推拿手法_第1页
《中医学概论》35 推拿手法_第2页
《中医学概论》35 推拿手法_第3页
《中医学概论》35 推拿手法_第4页
《中医学概论》35 推拿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五章推拿手法第一节摆动类手法第二节摩擦类手法第三节振颤类手法第四节挤压类手法第五节叩击类手法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返回第一节摆动类手法摆动类手法是指以指或掌、鱼际部施力于体表,通过腕关节协调的连续摆动,使手法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操作部位的一类手法。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缠法、法和揉法等。一、一指禅推法【操作方法】手握空拳,拇指盖住拳眼,以拇指端或指面、偏峰着力,沉肩垂肘,手腕悬屈,以前臂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摆动幅度要均匀一致,每分钟120~160次,紧推慢移,做缓慢的直线或循经往返移动(见图6-35-1)。【作用与主治】下一页返回第一节摆动类手法本法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行气活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或部位,其中指峰推多用于四肢关节部和腰臀部;偏峰推多用于头面部;指面推多用于胸腹部和颈项部。二、㨰法【操作方法】以小鱼际及手背尺侧为着力面,沉肩、垂肘、立臂、竖掌,用前臂旋转摆动,带动腕部进行屈伸、外旋的连续不断的动作。要求压力均匀柔和,动时贴紧体表,动作协调、连续,每分钟120~160次(见图6-35-2)。【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功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摆动类手法广泛应用于颈、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常用于痹症、半身不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三、揉法【操作方法】揉法分鱼际揉、掌揉和指柔三种。1.鱼际揉大鱼际揉时,肘关节屈曲120°,肘、腕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腕关节稍背伸,尺侧缘在前,桡侧缘在后,拇指微内收置于第二掌骨之桡侧,余四指自然伸直,以大鱼际着力于施治部位,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手腕部作协调的环转揉动(见图6-35-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摆动类手法2.掌揉法包括掌根揉(见图6-35-4)、全掌揉。腕臂放松,腕关节略背伸,手指自然屈曲,以掌根部或手掌而着力于施治部位,作腕关节连动前臂的回旋揉动。3.指揉法以拇指或食、中、环指三指罗纹面吸定于体表,着力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作用与主治】本法着力面积有大有小,刺激缓和,柔软舒适,全身各部位均可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摆动类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缓解痉挛、消肿止痛、消积导滞、健脾和胃等作用。鱼际揉多用于头面、颈项和四肢部;掌揉多用于胸腹和腰背部;指揉多用于头面、胸腹和四肢部的穴位;肘臂揉多用于腰臀等肌肉丰厚的部位。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面瘫、便秘及腰背四肢软组织损伤等疾病。上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以掌、指或肘臂部附在体表作直线来回或环旋移动,使之产生摩擦的一类手法称为摩擦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手法。一、摩法摩法是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并的罗纹面或掌面为着力点,以腕关节为中心使之作环形而有节律地摩动的手法,分为掌摩法和指摩法两种。【操作方法】1.掌摩法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掌自然伸直,腕关节自然微微下垂,将手掌贴附在治疗部位,腕关节保持不动,以腕关节为中心,手掌在体表作轻柔的环旋运动,与之产生摩擦(见图6-35-5)。2.指摩法指掌部自然伸直,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其罗纹面自然贴附在体表,腕关节稍屈并保持不动,以腕关节为中心,三指做轻柔的环旋运动与体表产生摩擦(见图6-35-6)。【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提神醒脑、行气舒肝、温中和胃、消积导滞、温阳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患、呼吸道疾患、生殖系统疾患以及四肢痛症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二、擦法用指掌的一定部位附着于体表,稍向下用力,做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与体表发生摩擦产生热感的手法,称为擦法。【操作方法】1.掌擦法用掌面紧贴皮肤,手掌及腕关节自然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通过肘关节及肩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手掌做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体表产生热量(见图6-35-7)。2.小鱼际擦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掌指并拢稍用劲绷直,腕关节伸直稍桡偏,用小鱼际的尺侧缘紧贴皮肤,其余操作同掌擦法(见图6-35-8)。3.大鱼际擦法掌指并拢微屈,以大鱼际及掌根部桡侧缘紧贴皮肤,其余操作同掌擦法(见图6-35-9)。【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温阳散寒、宽胸理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肺气肿、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胃下垂、软组织肿痛、风湿痹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女子不孕、头痛、眩晕、高血压等疾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三、推法用指、掌、拳、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经络上,紧贴体表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的手法称为推法。【操作方法】1.指推法用两手或单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其余四指自然分开固定于体表,腕关节微屈,拇指向四指的方向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见图6-35-10)。2.掌推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全手掌按压于施治部位,五指微分开自然伸直,以全手掌的掌指面为着力面,通过前臂向前斜下方的主动施力,带动手掌向指端方向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见图6-35-11)。3.肘推法屈肘,将肘关节鹰嘴部着力于施治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通过上臂部向前斜下方的主动施力,带动肘关节鹰嘴部做较缓慢的单方向直线推动(见图6-35-12)。【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经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理筋整复的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及气机阻滞的各类疾患,如风湿痹痛、腰腿痛、软组织损伤、局部肿痛、胸胁胀闷不舒,以及烦躁易怒、高血压、头痛、头昏、失眠、腹胀、便秘、食积不化等病症。四、搓法用双手指、掌或指掌相对紧贴于受术部位或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作方向相反、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的手法,称为搓法。【操作方法】用双手指、掌或掌指相对用力夹住操作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肩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带动双上肢做快速的相反方向的搓动,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见图6-35-1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经通络、活血止痛、调和气血、祛风散寒、舒筋解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肢体痹痛、肩背酸痛、关节活动不利等症。五、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或掌面紧贴皮肤,在体表做上下、左右往返抹动或弧形曲线的抹动的手法,称为抹法。【操作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操作部位,其余手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作固定,通过拇指掌指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带动拇指做上下或左右、直线或弧形曲线的抹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摩擦类手法可根据施术部位的不同而灵活采取不同的抹动(见图6-35-14)。【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活络、开窍醒神、舒肝解郁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头昏、失眠、面瘫、高血压以及肢体疼痛等病证。上一页返回第三节振颤类手法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交替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使受术部位产生震动感觉的手法,称为振动类手法。常用于结束手法,与搓法常配伍使用。一、抖法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静止,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使肌肉、关节有轻松感,达到放松肌肉、关节的目的,频率要快(见图6-35-15)。【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活络、滑利关节、活血祛瘀的作用。下一页返回第三节振颤类手法常用于治疗四肢以及腰部的疼痛疾患,如肩周炎、颈椎病、髋部伤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扭伤、腰椎下关节滑膜嵌顿等腰腿疼痛性疾病。二、振法将指端或手掌紧贴体表上,通过前臂和手部的肌肉进行强力的静止性用力,做持续性快速振动,使治疗部位产生高速振动的手法,称为振法。【操作方法】1.指振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振颤类手法食指或中指指端垂直放于体表治疗部位,其余手指自然并拢,注意力集中于指端,通过上臂屈肌群和伸肌群交替的强直性静止用力,产生快速的振动,使受术部位产生温热感、松动感(见图6-35-16)。2.掌振法以掌面紧贴于治疗部位,腕关节自然背伸,注意力集中于掌部,通过前上臂屈肌群和伸肌群交替的强直性静止用力,产生快速的振动,使受术部位产生温热感、松动感(见图6-35-17)。【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镇静安神、温中散寒、行气消积、升举阳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焦虑、消化不良、胃脘痛、胃下垂、咳嗽、气喘、痛经、月经不调、宫冷不孕等。上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按压或对称性地挤压体表的一类手法。此类手法包括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等。一、按法指、掌部着力于体表,用力由轻到重逐渐按压,按而留之的手法称为按法。【操作方法】1.指按法用拇指指峰、罗纹面或整个指腹按压在体表,其余四指自然伸直置于相应的位置,固定助力,腕关节屈曲40°~60°,拇指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下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用力从轻到重,到最大力时停顿片刻,渐减压力,再重复加压,使整个动作过程既平稳又富有节奏性(见图6-35-18)。2.掌按法双手或单手手掌掌面紧贴体表,手指自然伸直放于体表,腕关节背伸,肘关节微屈,上半身前倾,将上半身的重量渐通过肩、肘传至手掌面,垂直向下按压,用力方式同指按法(见图6-35-19)。【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通络、解痉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痹症等各种痛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二、点法指端、指间关节着力于患者体表,持续地向下进行点压的手法,称为点法。【操作方法】1.指端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着力于患处或穴位,其余手指自然屈曲握空拳,肩肘放松,上臂主动用力下压,通过肘、腕关节传导,使指端持续向下点压(见图6-35-20)。2.屈指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屈曲的近节指间关节背侧着力于操作部位,其余手指自然屈曲握实拳,肩肘放松,上臂主动用力下压,通过肘、腕关节传导,使指间关节屈曲面持续向下点压(见图6-35-21)。【作用与主治】舒筋活络、调经通气、活血化瘀、解痉止痛。常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如头痛、颈痛、落枕等。头痛,点风池、太阳、鱼腰、百会等穴;颈痛、落枕,点风池、华佗夹脊穴、天宗、拇指根部等。三、捏法以拇指和其他手指相对用力,在操作部位做有节律的、一紧一松的挤捏,并作匀速上下移动的手法称之为捏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操作方法】用拇指与食、中指的指面,或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指面自然贴附在体表的两侧,相对用力挤捏,随即放松,再用力挤捏、放松,反复重复挤捏和放松动作,并循序匀速移动(见图6-35-22)。【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消炎利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疲劳性四肢酸痛、四肢关节疼痛、颈痛等痛症。四、拿法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的手法,称为拿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操作方法】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在挤捏肌肤的同时用腕关节的力量向上提起肌肤,继而放下,并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施以揉动,持续有节律地进行以上手法的重复操作(见图6-35-23)。【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发散风寒、升举阳气、行气活血、消积导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落枕、颈椎病、肩周炎、偏瘫、四肢酸痛、感冒、头痛身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五、捻法【操作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用拇指罗纹面与食指桡侧缘或罗纹面相对捏住施术部位,稍用力做对称的、快速的捻线状的搓揉动作,并做上下往返移动(见图6-35-24)。【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理筋通络、消肿止痛、活血祛瘀、滑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指间关节扭伤、类风湿关节炎、屈指肌腱腱鞘炎等筋伤疾患。六、踩跷法【操作方法】患者俯卧,在胸部和大腿部各垫3~4个枕头,使腰部腾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挤压类手法医者双手扶住预先设置好的横木,以控制自身体重和踩踏时的力量,同时用脚踩踏患者腰部并做适当的弹跳动作,弹跳时足尖不要离开患者腰部(见图6-35-25)。根据患者体质,可逐渐加重踩踏力量和弹跳幅度,同时嘱患者随着弹跳的起落,配合呼吸:跳起时患者吸气,踩踏时患者呼气,切忌屏气。踩踏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解痉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膜劳损、颈椎病、头痛等。上一页返回第五节叩击类手法用手掌、拳背、手指或特制的器械叩击体表的手法为叩击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拍法、击法、叩法和弹法等手法。一、拍法五指并拢,用虚掌拍击体表的手法,称为拍法。【操作方法】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自然微屈,使掌心空虚,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肘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带动虚掌有弹性、有节奏平稳地拍击施术部位(见图6-35-26)。【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益气升阳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痛症、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症。下一页返回第五节叩击类手法二、击法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击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击法。【操作方法】1.拳击法以单手或双手握拳,在臂力的带动下击打施治部位(见图6-35-27)。2.掌击法手指自然放松,腕伸直,用掌根部着力于施治部位,做一起一落有节奏的击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叩击类手法3.侧击法手指自然伸直,腕略背伸,以单手或双手小鱼际部位击打施治部位(见图6-35-28)。【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颈椎病、四肢痹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偏瘫、截瘫等疾病的治疗。上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使患者关节做生理活动范围内的屈伸、旋转、内收或外展等被动活动的手法,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一、摇法使关节做被动的和缓回旋运动的手法,称为摇法。【操作方法】1.颈项摇法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颌部,两手臂协调运动,使头颈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转摇动,反复摇转数次。2.肩关节摇法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用一手握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做环转摇动(详见图6-35-29、图6-35-30和图6-35-31)。3.髋关节摇法一手扶按于患者屈曲的膝关节前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踝部或足跟部,将髋、膝关节屈曲的角度维持在90°左右,然后两手做协调运动,使其髋关节做被动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见图6-35-32)。4.踝关节摇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用一手握住患者足踝部上方,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稍向上牵拉时,做水平位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摇运动;或患者俯卧位,受术下肢屈膝,术者用一手扶按于其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两手协调运动,做垂直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环摇运动(见图6-35-33)。【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解痉止痛、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损伤、肩关节周围炎、肩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腰背筋膜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期、髋关节扭伤、髋关节滑膜嵌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以及肘、腕、膝、踝关节扭挫伤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二、背法将患者背起以牵伸腰部的方法,称为背法。背法可分为反背法、正背法及侧背法,现临床多用的是反背法,即背靠背操作的背法,其他两种已非常少用。【操作方法】术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以两肘关节勾套住患者两肘部,然后弯腰、屈膝、挺臀,将患者反背起,使其双足离地,短暂维持一会儿,以牵引患者腰脊柱;然后术者腰臀部用力做小幅度的左右摆动或上下抖动,以使患者腰部放松;待其腰部放松后,做快速的伸膝挺臀动作,同时以臀部着力轻度颤动或摇动患者腰部(见图6-35-3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整复脱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腰脊柱的疾病,如腰椎后关节紊乱、滑膜嵌顿、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三、扳法术者用双手握住受术关节两端,沿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在病理位或功能位之后的“扳机点”处,做瞬间、快速、有控制的相反方向用力,使被扳动的关节从最大病理位扳至功能位,或从功能位扳至生理位,这种手法称为扳法。【操作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1.颈项斜扳法患者端坐,颈部略前屈,医生一手托住下颌,一手扶其后顶,两手协同用力使头部向一侧缓慢旋转,当旋转到有明显阻力时,略停顿一下,随即用力再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旋转幅度(5°~10°)的快速扳动(见图6-35-35)。2.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上面的腿屈髋约90°,下面的腿伸直。医生对面站立,用一肘压住其肩前部位,一肘压住其臀部,同时用力使其腰部被动扭转,当旋转到有明显阻力时,再做一个增大幅度的突然扳动,此时常听到“咔嗒”响声,表示手法成功(见图6-35-3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3.腰部后伸扳法患者俯卧,医生一手按压其腰部,另一手托起其下肢,并用力向上扳动,使腰部产生过度后伸(见图6-35-37)。4.肩部扳法一手扶住患者肩部,一手托住其肘部,做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的扳动(见图6-35-38)。【作用与主治】本法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失常等作用。常用于关节错位和关节功能障碍等病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四、拔伸法沿组成关节相邻肢体环节的纵轴方向,术者在受术关节两端施以相反方向的拉伸力,使关节的相对面做分离运动,从而使关节间隙增宽的一类被动运动手法,称为拔伸法。【操作方法】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拉另一端的方法称拔伸法。要求依据不同部位和病情的要求,适当选择拔伸方向和力度,拔伸用力要持续、均匀。拔伸使用的部位不同,操作方法也不相同。1.颈部拔伸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运动关节类手法患者端坐,医生一手托住其下颌,一手托住其枕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见图6-35-39)。2.肩关节拔伸法患者坐于矮凳上,医生双手握其腕和肘部,逐渐用力牵拉,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与牵拉之力对抗(见图6-35-40)。3.指间关节拔伸法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一手捏住其指端,双手同时用力拔伸(见图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