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培训讲义演示文稿_第1页
热敏灸培训讲义演示文稿_第2页
热敏灸培训讲义演示文稿_第3页
热敏灸培训讲义演示文稿_第4页
热敏灸培训讲义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敏灸培训讲义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灸法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租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目前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艾灸的作用温散寒邪回阳固脱消瘀散结活血逐痹温通经络目前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灸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目前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灸的特点灸感不同灸位不同灸量不同灸效不同

小艾条、新疗法、大天地!目前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疾病反应点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燃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目前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疾病反应点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等。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的规律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健康状态——静息态,皮肤表面和局部温热感疾病状态——敏化态,热敏六感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目前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的规律动态性热敏穴位的出现部位呈现时变特征,随病情变化而变化,热敏穴位的动态性与经穴的固定性具有不一致性。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灵枢背腧》“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目前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的规律腧穴热敏化类型、部位、面积、强度的动态性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目前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的规律证候相关性热敏穴位分布的高发区与中医证候高度相关。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目前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病例数分布穴区(频次)123周围性面瘫50翳风(30)下关(28)风府(31)功能性便秘50大肠俞(31)上巨虚(24)天枢(18)支气管哮喘50风门(35)次髎(30)至阳(24)排卵障碍性不孕50子宫(24)卵巢(22)关元(14)痛经50次髎(40)关元(39)子宫(37)感冒50上印堂(32)太阳(30)风池(20)过敏性鼻炎50上印堂(41)肺俞(36)大肠俞(35)结果表明,不同疾病时腧穴热敏化有其不同的高发区域。目前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的规律经气感传具有高效性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经脉感传(90%的出现率)热敏穴位能高效发动经气感传,实现“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目前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发生经脉感传,甚至直达病所目前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病种病例数热敏化腧穴压痛点感传/总数感传激发率(%)感传/总数感传激发率(%)面瘫4362/6693.945/2321.74三叉神经痛3871/7792.219/4520.00颈椎病4043/4987.768/3622.22腰椎间盘突出症4465/6797.0110/3925.6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43/4693.4810/4820.8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668/7195.779/5117.65慢性支气管炎3978/8196.303/1127.27支气管哮喘4084/8895.453/1323.08非溃疡性消化不良3144/4891.676/2821.43功能性便秘3845/4795.757/2626.92肠易激综合征2645/5188.247/3122.58排卵障碍性不孕4265/6698.485/1338.46痛经4371/7298.616/1833.33勃起功能障碍3250/5886.214/1040.00合计540834/88794.02**92/39223.47各病种不同穴点灸性感传激发率注:**热敏化腧穴与压痛点的激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热敏化腧穴与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病种的热敏化腧穴之间的灸性感传激发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目前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的规律基于上述腧穴热敏化新规律,出现了探敏取穴、辨敏施灸的新灸法。目前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腧穴热敏六态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即为热敏穴位目前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目前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目前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目前二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灸操作要诀探感定位(准确定位)辨敏施灸(择优选穴)保证施灸部位的关键量因人异(个体化灸量)敏消量足(饱和灸量)保证灸量的关键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艾灸剂量三要素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艾灸时间是变量,艾灸强度与面积是定量,目的在于达到最佳个体化施灸剂量—由热敏态转化为消敏态(非热敏状态)。每次给予艾热刺激的量最终取决于热敏化穴位的消敏或脱敏量。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选择三原则首选与后选(主选与次选)出现热感经过或直达病位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出现非热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又以痛感优于酸胀感出现较强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探查二步法热敏穴位的粗定位指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的高概率大致区域——疾病相关性热敏穴位的细定位指在粗定位的狭小区域内对热敏穴位的准确定位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细定法回旋灸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循经往返灸疏通经络,激发经气雀啄灸加强敏化,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传奠定基础温和灸进一步激发经气,发动感传目前三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的探查手法回旋、往返、雀啄灸按次序施灸,每种手法1分钟,反复重复上述手法2—3遍,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患者细心、凝神感受灸感,一旦出现及时告知告,标记热敏穴位。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强化经气催发敏化慢病稳定期,穴位热敏化可能为迟发型强化经气,温补元气神阙、关元、大椎、肾腧、足三里每次施灸4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五天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关键操作技术调定灸态确定灸位选择灸法施足灸量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调定灸态灸态就是艾灸时的状态,它包括环境、患者和医生三方面因素。概括来说就是静、松、匀、守四个字。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静: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生都必须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络感传。松:指患者肌肉的放松。使机体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有利于激发经络感传。匀:指患者呼吸匀而慢。均匀的呼吸有利于调整机体内环境,有利于增加机体反应的敏感性。守:即意守施灸点。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患者应意守施灸点以利于经络感传的发生,二是指医者必须将艾热固守在热敏化穴上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确定灸位灸位是指艾灸施术部位,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的技术关键。热敏化穴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的最佳作用部位。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选择灸法先回旋打基础继往返通经络再雀啄激经气后温灸导感传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灸施灸方法单手双点灸双手双点灸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角灸T形灸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悬灸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热敏灸施灸方法三角灸适合部位为颈项部、腰背部、胸腹部如风池与大椎、肾腧与腰阳关、天枢与关元。接力温和灸可以延长感传距离循经往返灸既是探穴方法,又是治疗手法,适用于正气不足,感传较弱者,如中风偏瘫一侧。距离皮肤3cm,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施足灸量

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剂量。最佳剂量是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灸量。不管时间长短,热敏灸感消失所需的时间,就是一次艾灸所需的剂量。目前四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穴位热敏高发区粗定位(以经穴为参考坐标)热敏穴位细定位(以热敏灸感反应为判断标准)是否出现热觉灸感指向、经过或到达病变部位是否出现非热灸感(酸胀等)指向、经过或到达病变部位择优选择热敏穴位热敏悬灸(以热敏灸感为个体化灸量指标)灸至热敏灸感消失一次灸疗结束探感定位(准确定位)辨敏施灸(择优选穴)量随人异(个体化灸量)敏消量足(饱和灸量)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盆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热敏灸的适应症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感冒热敏高发部位上印堂、太阳、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穴鼻塞流涕前额痛的上印堂单点灸,太阳双点灸头项强痛的大椎、风池三角灸恶风、恶寒发热全身乏力的分别按序对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穴循经往返灸和接力灸疗程每天两次,灸至症状消失。一般1—2天即可。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慢性支气管炎热敏高发部位大椎、至阳、命门、中府、肺俞、脾俞操作大椎、至阳、命门循经往返和接力灸中府、肺俞、脾俞双点温和灸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支气管哮喘热敏高发部位大椎、至阳、命门、肺俞、神阙操作大椎、至阳、命门循经往返灸和接力灸,肺俞双点灸;神阙单点灸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消化性溃疡热敏高发部位中脘、天枢、胃俞、阴陵泉操作中脘单点灸;天枢、胃俞双点灸;阴陵泉双点灸使灸感上传到腹部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热敏高发部位天枢、中脘、关元、肝俞、膈俞、上巨虚操作天枢、肝俞、膈俞、上巨虚双点灸;中脘、关元单点灸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肠易激综合症热敏高发部位关元、天枢、大肠俞、命门、足三里操作关元、天枢三角温和灸;大肠俞、命门三角温和灸;足三里双点温和灸使灸感上传到腹部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

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功能性便秘热敏高发部位天枢、大肠俞、次髎、上巨虚操作天枢、大肠俞、次髎、上巨虚双点温和灸使灸感上传到腹部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

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原发性痛经热敏高发部位关元、子宫、次髎、三阴交操作关元、子宫三角温和灸;次髎、三阴交双点温和灸使灸感上传到腹部疗程每次选取两组穴位,每天一次,月经前三天开始,连续5天一疗程,共3个月经周期。目前五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盆腔炎症热敏高发部位腰阳关、次髎、关元、子宫、三阴交、阴陵泉操作腰阳关、次髎三角温和灸;关元、子宫三角温和灸;三阴交、阴陵泉双点温和灸使灸感上传到腹部疗程每次选两组穴位,每日一次,连续十天一疗程,共3—5疗程。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阳痿热敏高发部位关元、气冲、肾俞、腰阳关、血海操作关元、气冲三角温和灸;肾俞、腰阳关T字灸、血海双点温和灸使灸感上传到腹部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慢性前列腺炎热敏高发部位关元、中极、肾俞、命门、次髎操作关元、中极双点温和灸;肾俞双点温和灸;命门、次髎三角温和灸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偏头痛热敏高发部位风池、率谷、日月、阳陵泉、足窍阴操作均双点温和灸,阳陵泉、足窍阴使灸感上传到头面部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面瘫热敏高发部位翳风、阳白、下关、颊车、大椎、神阙、足三里操作急性期:翳风双点温和灸、阳白、下关、颊车、大椎单点温和灸恢复期阳白、下关、颊车、大椎、神阙单点温和灸;足三里双点温和灸疗程每次选取2—3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三叉神经痛热敏高发部位下关、四白、夹承浆、风池、鱼腰操作侧下关、四白、夹承浆鱼腰单点温和灸风池双点温和灸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面肌痉挛热敏高发部位风池、下关、手三里、阳陵泉操作风池双点温和灸;下关单点灸;手三里、阳陵泉患侧单点温和灸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枕神经痛热敏高发部位枕部压痛点、风池、玉枕、阳陵泉操作枕部压痛点、患侧玉枕、患侧阳陵泉单点温和灸;风池双点温和灸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疱疹后神经痛热敏高发部位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同神经节段背腧穴、至阳、膈俞、阳陵泉操作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同神经节段背腧穴、至阳单点温和灸;膈俞、阳陵泉双点温和灸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缺血性中风热敏高发部位百会、风池、手三里、阳陵泉操作百会、手三里、阳陵泉单点温和灸;手三里、阳陵泉要求接力温和灸使灸感到头部;风池双点温和灸目前六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失眠热敏高发部位百会、心俞、至阳、神阙、涌泉操作百会、至阳、神阙单点温和灸;心俞、涌泉双点温和灸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过敏性鼻炎热敏高发部位上印堂、通天、风池、肺俞、神阙操作通天、风池、肺俞双点温和灸;上印堂、神阙单点温和灸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荨麻疹热敏高发部位肺俞、至阳、神阙、曲池、血海、三阴交操作肺俞双点温和灸;至阳、神阙单点温和灸;曲池、血海、三阴交双点温和灸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腰椎间盘突出症热敏高发部位腰俞、命门、至阳、关元俞、腰部压痛点、委中、承伏、阳陵泉、昆仑操作腰俞、命门、至阳循经往返和接力灸;腰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关元俞患侧单点温和灸,接力委中、承伏、阳陵泉、昆仑使灸感到脚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肩周炎热敏高发部位肩部压痛点、膏肓俞、肩井、手三里操作肩部压痛点、膏肓俞单点温和灸;肩井、手三里单点温和灸使灸感到手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热敏高发部位局部压痛点、内外膝眼、梁丘、阴陵泉、血海、阳陵泉操作局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内外膝眼双点温和灸;梁丘、血海双点温和灸;阳陵泉、阴陵泉双点温和灸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肌筋膜炎热敏高发部位局部压痛点、胸夹脊穴、膏肓俞、至阳、腰阳关、大肠俞、手三里、阳陵泉操作颈背部局部压痛点、至阳单点灸;患侧膏肓俞单点灸使灸感到腕关节腰骶部局部压痛点、腰阳关单点灸;患侧大肠俞单点灸使灸感到踝关节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网球肘热敏高发部位局部压痛点、厥阴俞、手三里、健侧阳陵泉操作局部压痛点手三里、健侧阳陵泉单点灸、厥阴俞双点灸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脑保健热敏高发部位百会、风池、命门、关元操作百会、命门、关元单点灸;风池双点灸疗程每次选取2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十次,以后每月保健灸4次。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前列腺保健热敏高发部位中极、关元、阴陵泉、命门操作中极、关元、命门单点灸;阴陵泉双点灸,使灸感上传到小腹疗程每次选取两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15次,以后每月保健灸4次。目前七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男性性功能保健热敏高发部位关元、气冲、肾俞、腰阳关、血海操作关元、气冲三角灸;肾俞双点灸;腰阳关单点灸;血海双点灸,使灸感上传到小腹疗程每次两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15次,以后每月保健4次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卵巢保健热敏高发部位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操作关元单点灸;归来、肾俞双点灸;三阴交双点灸,使灸感上传到小腹疗程每次选取2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十五次,以后每月保健灸4次,月经期间暂停。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乳腺保健热敏高发部位膻中、天池、中脘、膈俞、肝俞、肩贞操作膻中、中脘单点灸;天池、膈俞、肝俞、肩贞双点灸疗程每次选取2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十五次,以后每月保健灸4次。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心脏保健热敏高发部位至阳、心俞、内关操作至阳单点灸;心俞、内关双点灸疗程每次选取1—2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十次,以后每月保健灸4次。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血脂保健热敏高发部位天枢、胃俞、内关、阴陵泉、丰隆操作天枢、胃俞、内关、阴陵泉、丰隆双点灸疗程每次选取一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十次,以后每月保健四次。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血压保健热敏高发部位气海、人迎、足三里、内关、涌泉操作气海单点灸;人迎、足三里、内关、涌泉双点灸疗程每次选取一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十次,以后每月保健四次。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血糖保健热敏高发部位神阙、脾俞、胰俞、三阴交操作神阙单点灸;脾俞、胰俞、三阴交双点灸疗程每次选取二组穴位,每两天一次,共十次,以后每月保健四次。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热敏灸法与传统灸法的异同传统灸法基于腧穴热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

新灸法基于热敏化腧穴热刺激以激发经气运行的一种治疗方法腧穴热刺激1.热敏化腧穴2.激发经气运行相同点不同点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始动环节中间环节终端环节以热敏化腧穴为切入点发动灸性感传提高疗效

以腧穴为治疗点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热敏灸治疗颈椎病目前八十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一、概述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组以头颈肩背及上、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总称。中医对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项筋急”和“项肩痛”中。认为本病是因年老气血渐衰不能濡养筋骨,或感受风寒,或颈项部创伤,导致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二、诊断要点1.颈型:颈部症状如枕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僵硬,头颈受限等和局部压痛点;X线提示生理曲度变化及不稳;除外颈部其他疾患。2.神经根型:其主要症状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或颈枕痛及枕部麻木等;在颈5以下者可见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3.椎动脉型:常见症状为当头颈活动到某一位置时,突然发生眩晕及下肢麻木无力而摔到,意识往往清楚。椎动脉造影对诊断有帮助。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4.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主观症状,如枕部疼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心慌、胸闷、肢凉或手足发热、四肢酸胀等。5.脊髓型:其临床表现可见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酸软无力,颈颤臂抖,甚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至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四肢僵硬等。6.其他型颈椎病:其它型如食道型颈椎病,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难等。此经食道钡剂造影可证实。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三、适应症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中的风寒型或气滞血瘀型。目前八十四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四、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项、背、肩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颈夹脊、神庭、风府、风池、大椎、肺俞、肩井穴等区域。有时也出现在百会、天柱、手三里、阳陵泉穴等区域。目前八十五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五、灸疗操作

风府、大椎、至阳循经往返灸10-15分钟以温热局部气血,加强敏化,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1.颈型:(1)颈夹脊穴痛点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项背部并向四周扩散或自觉项背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2)肩井穴痛点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项背部及上肢扩散或自觉肩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3)风池、大椎穴三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沿督脉传至项背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目前八十六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2.神经根型:(1)颈夹脊穴痛点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项背部并向四周扩散或自觉项背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2)肩井穴痛点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项背部及上肢扩散或自觉肩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3)肺腧、大椎三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向项背部及上肢扩散传导至肘部如感传不能至腕部,可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远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腕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目前八十七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3.椎动脉型神庭、大椎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穴位深部或发生扩热,传热。灸至热敏灸感消失;4.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目前八十八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注意事项施灸时,应向患者详细交待热敏灸疗法的操作过程,打消患者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施灸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施灸剂量应根据热敏灸感是否消失为度,不应拘泥时间长短。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目前八十九页\总数九十七页\编于九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