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公开课_第1页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公开课_第2页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公开课_第3页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公开课_第4页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素材一、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财富分配和人们争逐股票利润的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社会生产确实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里。1925年,美国16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3%。国民收入分配日益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整个20年代,占美国总人口5%的大富翁攫取了全部国民收入的1/3。1929年时,大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能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2000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不足24%。更为严重的有2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这些都不能不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20世纪20年代,购买股票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投机而不是投资。操纵股市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他们通过抬高股价而获取高额利润。例如,有一家证券公司,用每股20美分的价格购买了某家公司的股票,然后让这种股票上市,在此期间,这家证券公司故意在股市上抢购自己的股票,哄抬股价,最后以52美元的高价抛出,大赚一笔。有些银行家为股票的利润所吸引,他们常常不顾风险,利用储户的存款炒股,牟取厚利。当时,纽约的股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股市,许多外国人把数亿美元投到这里进行炒股。因此,当1929年10月,股市崩溃时,一些银行失去在股市投下的巨额资金,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美国老百姓也大多认为股票投机能赚大钱,这是因为那些在幕后操纵股市的大投机商告诉他们,任何人只要每星期节省几美元,购买股票就可以有发大财的机会。这些加入股市的平民百姓,他们在股市兴旺时用自己的几乎全部积蓄购买股票。通常,他们在花100美元购买的股票涨到值1000美元时,并不急于抛出,还等着再涨。但同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了1000元储蓄了,因而可以分期付款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了,如汽车、家具等。可是,当股市崩溃时,手中的股票便变得一钱不值,而且也无法按期付款了。于是,他们就陷入了破产的境地。二、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美国1932年夏天,全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下降了55.6%,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下降了65.6%到96.3%不等。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情况更糟,下降了95%。农产品价格也从1930年春天起连续下跌,农民入不敷出,纷纷破产。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锐减。危机期间,美国有一万多家银行倒闭,破产的企业更多,全国劳动人口的1/4,即大约1300万人失业,广大工人的实际工资比危机前下降了1/4左右。德国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降低了40.6%,仅次于美国。农业生产下降了30%。财政金融状况极其糟糕,银行或者倒闭,或者合并,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3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于总崩溃的边缘。由于当时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被剥夺了全部的殖民地,德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落千丈,据统计,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70.8%和69.1%。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1932年,全国只有1/3多一点的工人能够完全就业,其余的人要么完全失业,要么处于半失业状态。每年毕业的2.6万名大学毕业生,只有大约1万人能勉强找到工作。英国1930~1932年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跌了34%,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造成农业生产萎缩,英国不得不向国外大量采购粮食,当时人们称英国是“世界各国倾销剩余粮食的市场”。1933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16.5%,因为英国20年代的经济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繁荣,这种下降显得更加明显。1934年,全英国有超过总数1/4的工人失业。同时,英国的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巨额赤字,1931年,英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超过1亿英镑,大批黄金外流,黄金储备急剧下降,不得不宣布放弃英镑金本位。法国法国经济危机开始较晚,当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1929年和1930年发生经济危机时,法国的经济却仍然很繁荣。正当法国朝野为自己的独家繁荣而倍感乐观时,1930年11月,法国经济危机开始了。大批企业和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对外贸易萎缩,工业生产下降。1933年,法国的工业生产比危机前下降了28.4%。1933年,当其他国家开始从经济危机中复苏时,法国却陷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1935年,法国的钢和铁产量减少了1/2和1/3,棉花和汽车的产量也都减少了35%,此外还有1.3万多家中小企业破产。日本经济危机首先使世界市场萎缩,日本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1930年和1931年,日本的出口分别比前一年下降了32%和53%,进口下降了30%和57%。当时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的价格,1929年平均每捆为1350日元,到第二年9月下降到每捆500日元。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外贸的缩减直接影响了工农业生产,一些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只有50%。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丰收,但是,由于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有些农作物价格甚至抵偿不了运输费,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丰收饥馑”现象,农民普遍负债。这次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结束了20年代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各国国内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各国国内,首先,经济危机激起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反对资本主义的罢工运动、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其次,危机推动了法西斯运动的发展,原有的法西斯组织迅速壮大,新的法西斯组织纷纷产生。其中,德、日的法西斯组织、势力发展得最快,并先后控制了国家政权。最后,危机严重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危机打击下,各国统治阶级纷纷寻找出路,无论是以罗斯福新政为表现形式的民主型,还是以日德为代表的法西斯型,均是大规模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关系领域,首先,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转嫁危机的斗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反帝高潮。其次,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了摆脱危机,各国之间开展了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经济战的结果是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分化,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发生重新组合。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相互靠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充足的英法美在面临法西斯国家的争夺之际,逐渐捐弃前嫌,主动调节相互间的经济矛盾。最后,危机严重恶化了30年代的国际关系,从而不仅延长了经济危机,而且延长了危机后的萧条,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特种萧条”。三、经济危机期间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纳粹党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但是,在整个20年代,总的来说,德国的政治、经济局势还比较稳定,纳粹运动在德国没有太大的市场,发展相当缓慢。1928年,纳粹党在国会的491个议席中只占有12席,无足轻重。此后,随着德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广大中下层人民饱受失业和破产之苦,对魏玛政权非常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纳粹党乘机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强大的宣传运动,攻击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腐败无能,许诺自己执政后一定能振兴德国,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纳粹党的宣传蒙骗了很大一部分城乡小资产阶级和失业工人,支持率迅速上升。同时,纳粹党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工作,在1930年9月的大选中,纳粹党共得到了640多万张选票,获得了107个席位,从国会中原来位居第九的最小党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社会民主党的第二大党。纳粹党的党员人数也迅速增加,据统计,1928年,纳粹党党员人数只有8万人,1929年9月增至15万人,1930年11月再增至35万人。同时,纳粹党加强了同德国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联系,希特勒向他们许诺将坚决维护他们的利益;纳粹运动也逐渐得到军界、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庇护,势力进一步膨胀。而经济危机的冲击,又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现政府的不满,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日益强烈,纳粹势力迅速崛起。在1932年7月举行的新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了国会全部608个席位的230个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纳粹党党员人数达到近百万(也有人说是85万)。五、纳粹党上台的原因从历史上看,德国是一个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1918年十一月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之后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封建残余意识、军国主义传统并没有被肃清,一有机会就顽强地表现出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惩罚,激化了德国国内的狭隘民族沙文主义意识和复仇主义情绪。30年代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德国,使完全丧失殖民地、金融力量薄弱而又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德国濒于总崩溃的边缘,中下层民众和统治阶级对魏玛政府的无能日益不满,魏玛共和国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在蛊惑人心的欺诈宣传下,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得到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到1932年已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议会选举中,是惟一能够战胜共产党和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有组织的力量。所以,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主和国防军均认可纳粹党,从各方面支持纳粹党当权。与此同时,各资产阶级政党对群众的影响已严重削弱,缺乏有能力、有远见、能够吸引群众的政治领导人。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互相仇视,由来已久。而且,双方均低估了纳粹党上台的可能性,认为在具有悠久的工人运动传统的德国,法西斯主义不会取得胜利。他们对德国工会分裂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社会民主党工会、保守党工会、共产党工会、基督教工会,没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而也就未能阻止纳粹分子攫取政权。这样,在1932年的政府危机中,骗取了中下层民众支持的纳粹党,被统治阶级推上了权力中心,得以上台执政。六、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的道路取得政权而建立起来的。而日本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像德国那样全国性的法西斯党,只有一些民间法西斯小团体,所以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军部取代政党内阁的过程,建立了以军部为主体的法西斯政体,具有军国主义色彩。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进行的,是通过取缔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一切政党而建立起来的法西斯一党专政。而日本法西斯政权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形成的,是在军部与政党内阁以及军部内部的斗争中实现的。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其首先针对的目标是国内的革命力量。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求而建立的,日本是首先发动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七、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中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又同日本统治下的朝鲜相邻,同日本的贸易联系密切,日本早就对中国东北地区抱有侵略野心。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进口货物中67%的豆类、64%的煤、46%的铁都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同时,日本出口商品中37%的机械、14%的糖,也都输往该地区。而且,日本在华投资的60%~70%也在这里。但是,张学良在东北执政以后,打算更多地利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资本进行东北建设,日本的利益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中国东北还是日本实现其北上侵略苏联和南下占领整个中国和东南亚的“跳板”。因此,日本对中国东北志在必得。于是,日本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并于次年3月1日炮制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八、学术观点(一)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除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基本的矛盾外,一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也与危机的爆发密切相关。具体而言:(1)战后科技的发展和垄断资本程度的提高,使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种种矛盾和不平衡状态加深。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贫富差距的加大,有限的大众购买力与高比率的投资能力二者之间的矛盾直接促成生产过剩危机的来临;另一方面,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加剧,工业飞速发展,农业处于慢性危机,即使是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国际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来越多,这些都为危机的到来准备了条件。(2)战后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债权国,雄踞世界金融霸主宝座,而且,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资贷款,这就使世界经济严重依赖美国这根支柱,所以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迅速波及他国,世界经济很快受到巨大冲击。(3)经济繁荣使地产和股票的投机活动空前猖獗,极大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不可避免。由于危机根源的特殊性,这次经济危机前所未有。这次危机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二)对日本法西斯的研究建国初期,刘思慕、李纯青、陈桥驿等人的论著,均涉及了日本法西斯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直至战败崩溃等问题。后来的大学教材中亦概述了日本法西斯形成及其内外政策。开始较为集中研究日本法西斯问题的是万峰的《日本军国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一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日本法西斯问题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出了相当一批成果。从总体上进行宏观研究的有吕万和的《简明日本近代史》。该著作阐述了日本法西斯从出笼到猖獗一时、最后走向崩溃的全过程,并对日本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斗争作了具体的叙述。万峰在《论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特征》(《学习与思考》1982年第6期)和《有关军国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的几个问题》(《日本问题》1987年第6期)两文中,归纳总结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基本历史特征。在对日本法西斯的根本特征和本质的概括方面,万峰认为日本法西斯是军国主义法西斯。持天皇制法西斯说的是刘天纯的《论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专政》(《世界史论文集》社会科学战线丛刊1981年第1辑)一文。作者从考察天皇制的产生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日本法西斯化的历史过程入手,剖析了日本法西斯专政的本质和特征,论证了日本法西斯专政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就是天皇制法西斯专政。另有周希奋提出的日本天皇制军阀法西斯说。他在《法西斯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的典型──试论30年代日本法西斯化的特点》(《世界现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一文中阐述了“天皇制的法西斯主义”、“以‘军部专政’为内容的法西斯化”、“军部专政就是法西斯专政”之后,指出:“日本天皇制军阀专政也就是法西斯专政,但是它具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在天皇制的政治躯壳中实现了向法西斯化的演变,而这一点正完全体现了法西斯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结合。”此外还有一批相当深入的研究成果。俞辛焞考察了在日本工人运动领域中,法西斯劳工团体是如何建立的,它与社会上的法西斯运动的关系、它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以及法西斯劳工运动与群众的关系,与改良主义、沙文主义工会的区别等问题。李玉在《30年代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形成及其特点》(《世界历史》1984年第6期)一文中,集中探讨了30年代日本法西斯政权形成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特点。他认为,日本是通过自上而下地、局部地改变原有的统治机构、加强天皇制机构的主要支柱──军部的地位与作用,最后建立了军部法西斯专政即天皇制法西斯专政。他还将日本法西斯的特点概括为三个:军部起主要的推动作用,民间法西斯势力只起了辅助作用;法西斯专政是伴随着战争而进行,是通过统治集团内部,特别是军部统制派、皇道派之间激烈斗争而形成的。李玉的观点与周希奋观点的共同点是,将军部法西斯说与天皇制法西斯说等同起来,合二而一,不承认两种对立观点有什么区别。金相春专文阐述了日本法西斯化与战争,特别是侵华战争的密切关系。他在《日本法西斯化与侵华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大体经历了法西斯势力的抬头、急剧发展和法西斯体制完成的三阶段,而每个阶段均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最后随着侵略战争的惨败,法西斯政权也就彻底崩溃了。孙仁宗接连发表两篇论文,对日本法西斯运动作了分析。他指出,二三十年代日本青年将校的“国家改造运动”是日本下层法西斯运动的重要部分。他分析了发生这一运动的两大原因,并概括了这一运动的三大特征。他认为,这一运动及其成员的作用和结局是:加速自上而下的法西斯化进程,充当军部上层法西斯的垫脚石和法西斯化的奠祭品。他进一步探讨了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及其主观意图,分析了法西斯化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特点。李玉在孙仁宗探讨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与中间阶层关系问题之后,又专文探讨了这一问题。他在《30年代日本急进的法西斯主义运动与中间阶层》(《世界历史》1987年第3期)一文中,剖析了中间阶层倒向急进法西斯主义运动,成为其支持者或社会基础的原因。他认为,不能把急进法西斯主义运动看成小资产阶级运动,急进法西斯主义运动实际上是为日本统治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以使日本资本主义摆脱危机,寻找出路为宗旨的。武寅阐述了财阀与法西斯的关系问题。她在《30年代日本财阀与法西斯势力的关系》(《世界历史》1985年第11期)一文中认为,日本通向法西斯政权的道路是采取了“渐变”的方式,由军部带头,一面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一面以此为动力在全国逐步实现法西斯独裁统治。而日本财阀与法西斯势力的关系也就显现出错综复杂的现象。她以1934年下半年为界,将财阀与法西斯势力的关系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财阀与法西斯运动的关系表现出种种矛盾乃至正面冲突;在第二阶段,财阀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完成了与军部法西斯的勾结。高兴祖在《关于日本法西斯化的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日本法西斯化的基本因素有二:一是强烈要求对外侵略,与列强争夺亚洲霸权;二是为摆脱危机,要求国内改造,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政党政治与议会主义解决不了这一危机,于是法西斯势力取而代之,建立起军部法西斯专政。徐平从近代社会结构方面探讨了军部法西斯体制确立的特点。他在《日本近代社会结构与军部法西斯体制》(《辽宁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体制的确立,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日本近代社会结构确立的一些特点最终导致的。日本的法西斯化,不是通过组建法西斯政党来攫取政权,而是以军部为主导,逐步干预政治,控制现有政权,最后建立起军部法西斯独裁体制的。李树藩对日本法西斯化的标志“二二六”事件作了阐述。他在《论二二六事件》(《外国问题研究》1987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二二六”事件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是日本法西斯逐步上台执政的起点。皇道派青年军官们所要求的由军部掌握国家大权的天皇制法西斯专政政权,却由镇压了他们的统制派法西斯军阀建立起来了。李泉岳、宋继和、范宝臣撰文阐述了武士道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的后果及种种表现。他们在《论日本武士道》(《日本问题》1987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武士道成为绝对效忠天皇和对外侵略的精神武器,而使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具有了更疯狂的侵略性和嗜血的野蛮性。李威周、牛建科、李志江则从思想史角度探讨了日本法西斯失败的意义。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失败的思想史意义》(《日本研究》1986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日本法西斯主义以维护天皇制的军事专制为特点,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极端形式,在对外扩张侵略、对内实行残酷的法西斯专制方面,与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完全相同。赵哲对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中极为重要的两个人物北一辉和大川周明作了研究。他在《北一辉思想及其对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的影响初探》(《日本研究》1985年第3期)一文中着重分析了北一辉的思想和著作,并阐述了北一辉在法西斯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他在《大川周明与日本法西斯主义》(《日本研究》1986年第2期)一文中,剖析了大川周明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活动,阐述了天皇制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要求进一步加强天皇专制体制,完全服从特权资产阶级对内加强统治,对外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需要;除了进行宣传、鼓吹和其他公开活动以外,对从事问鼎枢要的政治阴谋活动,表现了极大的狂热。(三)关于日本的“南进”、“北进”战略问题的研究日本的“南进”、“北进”战略问题是研究太平洋战争和日本外交史的综合性课题。受到我国史学界的重视。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日本对外侵略是存在“南进”、“北进”两种战略的,而且是先采取“北进”,后来才转而采取“南进”政策的。但在确定何时采取“南进”政策问题上却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是试图明确确定日本采取“南进”政策的时间。任众将从“北进”到“南进”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他在《试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转变》(《北方论丛》1980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从日俄战争到1922年是“北进”时期,主要是日本与俄国争夺中国的“满蒙”(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将俄国列为第一个“想定敌国”;第二阶段从1923~1936年,这是从“北进”到“南进”的战略转变时期;1936~1941年则是战略“南进”时期,1936年8月,日本广田内阁制定“国策基准”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方向由‘北进’最终转向‘南进’的标志”。洪育沂、罗荣渠在各自的著作中则认为,1936年8月制定的“国策基准”所规定的日本战略是“南北并进”,只是在1938~1939年日本在张鼓峰和诺蒙坎两次事件中均遭失败,北上受阻,“南进”倾向相应加强。到1939年欧战爆发初期,德国席卷西欧的巨大胜利,才大大助长了日本“南进”冒险的野心,转而确定了“南进”战略。王幼麟、李安华、金仁芳等人认为,“国策基准”虽然规定了“南北并进”,但“实际上先是‘北进’而后‘南进’,继而转变为‘北守南进’,直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即到1940年后德国闪击苏联之时,日本仍是“北守南进”,而促使日本转向“南进”的因素有四个:日本在中国战场上走投无路,北进试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