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 论文_第1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 论文_第2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 论文_第3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 论文_第4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

与分析摘要:新时代教育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片面追求高

分数、升学率转变为培养一批有道德、有素质、对国家有益且有用的人才。该教学目标的转变,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育人理念,也促使了当下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

方式的改革。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学科,其对学生品行的塑造、道德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就要充分的挖掘历史课本中潜在的品质,

循序渐进地引导,继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品质。本文分析了立德树人产生的背景以及意义,阐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融入的现状,提出基于立德树

人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关键词:高中历史;立德树人;策略

引言: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高中教师,除了要教书,更要发挥出育人的作用。历史属于人文社会型学科,其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优秀以及

健康品质的责任。但是就目前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还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也导致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做

出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历史这门学科,挖掘其中的积极情感及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一、立德树人产生的背景以及意义1.立德树人产生的背景

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当前的教育任务是以德育人,培养有道德、有素养、有能力的人才。在五中全会中我党再次强调要以德治国,故在未来的国家治理以

及教育上都要将德育放在中心位置。高中是学生成长以及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以成绩为主的衡量以及评价方式,凸显出人本化的教学理

念,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的精神、道德、健全的人格,为社会输出[1]

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打下基础。.立德树人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的意义

历史是高中阶段必考的科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以及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将立德树人融入历史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

将立德树人融入其中,符合了历史这门课程的本质化特征。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发生事件的一种记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发展的过程,同时,其中所渗透

的一些名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值得当下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其次,有利于转变传统的育人的方式和目标。在应试教育背景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主要采

用的是一言堂模式,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立德树人就打破了传统教育存在的局限。其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在此背

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就会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元素,确立生本位的教学理念,融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在无形中便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正确的三观等。综

合言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将立德树人融合其中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变,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指明灯。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融入的现状1.教师缺乏对立德树人的正确认知

高中是一个特殊阶段,学生学习多年以来的成果均会在高考中呈现。高考成绩的高低也意味着学生能否考取一个好的大学。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

比较重视这个阶段各科的学习,尤其是能否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高分数。虽然,在素质育人的背景之下,很多高中教师都开始转变传统的育人方法,融入了信息化

教育手段、趣味化教学方法等,但是育人的理念并未真正改变,还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为主,对立德树人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这与学校以学生的成绩为唯

一衡量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挖掘历史课本中品德要素手段较为单一

立德树人的理念被提出之后,一些学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改革。比如很多教师在教案的制作中,也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列为教学目标之一。但

是在真正教学的过程中,品德要素所挖掘的时间是比较少的。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讲历史发生的背景,中间涉及到的人物、故事和结果。对于人物的一些品格、

素养等事宜均是以叙述性的方式一带而过,很难达到对学生启发,提升学生品德[2]

和素养的目的。三、基于立德树人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1.转变传统育人观念,营造立德树人氛围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唯分数论的观念一直难以改变。无论是社会、教师、家长或者是学生看重的都是分数,仿佛分数就是评判一个人好坏以及是否能够出人

头地的唯一标准,却忽略了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品德、素养以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新时代教师必须要转变旧的教学方法,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教师在整个教育中承担的是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教师要学会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

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当然除了要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从高中历史教师自身开始就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历史教学

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地分配这部分教育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分析、探究每一个文本中所渗透的品德和素养,继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树

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创设教学情境,渗透“仁”、“爱”品质

历史这门课程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其是非常有趣的一门学科。但是一直以来一些历史教师在不断的强调历史发生的背景、时间、人物和故事,让学生进行

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这门课程开始厌恶,也影响了育人的效果。创设情境是一种将历史故事转变为视频或者是动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缓解在课堂中用文

字讲解的枯燥性,也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兴趣。比如,《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这一内容,讲述了秦朝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朝的农民起义以及快速

灭亡。针对该节课程,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观看一则短视频,在短视频中将秦朝在统一之后实行的暴政呈现出来,如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筑

长城、修订严苛刑法,民不聊生,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播放了该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秦朝统一之后实行了哪些暴政行为?并试想假设自己在秦朝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大多数学生给的回答都是反抗。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统治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够统一好一

个国家?联系孔子的儒家思想,学生给出了“仁”、“爱”的答案。这就是借助于[3]

课本教学内容,融入多样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做一个宽容、仁慈、友爱的人。3.借助历史事件和人物,渗透爱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爱国情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每一个爱国人士都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们

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为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但是就当下的高中生而言,生活在太平盛世,家国情怀思想淡漠,甚至在西方不良思

想的冲击下,对国家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基于此教师就要借助历史课本中的爱国人物,向学生传递爱国情怀。比如,《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内容,该内容

发生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大的历史事件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通过挖掘本节课程中的历史人物,从历史人物身上可以感

受到爱国情怀,以及对民族的一种热情,进而逐步渗透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比如义和团运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会发生义和团运

动?第二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什么?第三你如何看待“扶清灭洋”这个口号?从问题的探究中学生了解到,之所以会发生义和团运动,是因为在甲午战争之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外国教会在华的势力日益猖獗。这也激起了一大批爱国人士的反抗,但是由于这是一起农民起义的运动,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也导致最终起义失败。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挽救民族危亡这场战争中所出现的爱国人士,以及爱国人士所做的一系列爱国的运动。虽然,结果是

失败的,但是却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也粉碎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迷梦,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4.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优秀的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亲身的经历,去感受某种优秀的品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是比较少的,很难有足够的亲身

经历去体验道德素养。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传递知识,同时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比如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将其组建成一个

小短剧,在模拟小短剧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每一个人物的品质素养。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内容为例,将学生分为6人一小组,基于五四运

动的前因后果进行角色扮演,有人扮演中国代表团,有人扮演反抗的学生,有人扮演旁白,将这整个历史内容用演的方式呈现,既可以让学生清晰的掌握五四运

[4]

动的内容,又能够渗透五四运动中学生的优秀品质。结语: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其中,符合了历史这门课程

的特征,也能够为高中生树立优秀的品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在渗透立德树人的相关理念时,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的氛围,转变传

统的育人观念,融入多样化的历史教学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借助历史的事件和人物等,渗透仁爱等相关品质,让学生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

提升素养和能力。参考文献:

[1]冯飘雪: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