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标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故事荡气回肠、凄美绝伦,千载传诵不衰。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有关艺术的专题原来有所涉及,但由一个单元的形式出现是第一次。本次专题有关音乐、绘画、戏剧等,原来有所涉及的有四年级上册的对祖国古典建筑的《颐和园》、《长城》等。另外,个别课文也对一些艺术领域有所涉及,如五年级下册的《彩色的非洲》。在六年级下册也有对民俗艺术的介绍。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而《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一是能让学生欣赏音乐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可以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文言文教学和评价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建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评价的具体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第三学段的文言文教学内容无非是三个方面,即有感情地朗读、词句篇章积累和文意理解。由此可见,本节课的教学朗读是一大特点,因而教学中首先注重了朗读指导。其次注重古文教学中遣词造句之美。第三合理利用文外资源,发挥工具书的作用,正确理解文意,用心叩击文中人物的情感。《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有关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宋代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再如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些诗都是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等。有关友情的文章我们之前也有所涉及。如三下的《她是我的朋友》,六上的《少年闰土》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材分析一、教材位置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艺术的魅力”专题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专题是“艺术的魅力”,围绕这一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本专题这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作为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知音典范之作——《伯牙绝弦》,被定为本组教材的开篇之作,其一大缘由就在于无穷的音乐艺术魅力。这魅力就在于高山流水,就在于伯牙的“善鼓”、钟子期的“善听”,就在于他俩陶醉于美妙乐曲之中的其乐融融和子期死伯牙悲而摔琴的巨响之声。二、教材特点《伯牙绝弦》作为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虽然仅有77个字,凝练的笔力,凄美的结局,典型的句式美,体现文言文特色的语气词尽显其中,更为赞叹的是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知遇之情。77个字讲述着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读文本让我明白这节课如果只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这篇文言文真正的美感,真正的价值将荡然无存。所以要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感受人物心理,感悟艺术的魅力,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三、学习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的启示,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5、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结合注音读通文言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借助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预习。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伯牙悼子期》的音乐,《伯牙绝弦》的课件以及自主学习任务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学情分析《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第二篇古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从文字上看,又是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学生虽然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字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具体落实以下目标: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中,准备了自主学习单、相关的乐曲和教学课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的启示,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5、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伯牙悼子期》的音乐,《伯牙绝弦》的课件以及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准备:结合注音读通文言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借助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预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高山流水》:请大家边听边想象,一会儿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这就是音乐艺术的魅力,其实这不仅是一首好听的乐曲,它的背后还记载着一个同样动人的故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3、伯牙绝弦什么意思?⑴:绝字可以理解为断绝。课件出示篆书的“绝”字以及伯牙所弹的古琴,感悟绝弦的坚决。师总结:为什么这么决绝,这么义无反顾地把琴给断了,相信在文章的学习中一定可以读懂。二、初读课文1、检查并指导朗读的停顿。(预设:朗读比较流利,感情不够充分)第一遍读成这样很了不起。师:【出示停顿】要读好这篇文言文,首先应注意适当停顿。借助老师的提示自己试着练一练!(学生自由练习,并展示)2、指导语气词的朗读【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在文言文朗读语气词时要先延长再停顿。(教师范读、学生自读)3、诵读整篇文言文。三、初解文意1、结合任务单,把这个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给大家听?(小组内交流并展示)2、“善”在这篇文言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前两个是善于、擅长的意思,后两个是好,妙的意思。)一字多义,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师:文中还有两个字,是不同的两个字,但意思一样,发现了吗?(“志”和“念”的意思都是心里想到。)这也是古汉语的有趣之处。3、对主人公有哪些了解?(学生结合预习自由说)师:俞伯牙,著名宫庭乐师,官至晋国上大夫。钟子期,楚国人,打柴樵夫。尽管地位不同,却一个善鼓,一个善听。4、文中哪些描写写出了伯牙善鼓,子期善听?画出有关的句子,体会伯牙如何善鼓,子期如何善听。(生自由说)5、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感悟伯牙所念,子期必得。⑴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这些美好的景物都可能透过伯牙的琴声流露出来。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赞叹道(“善哉,皎皎兮若明月!”)⑵仿照这样的句式接着说?师总结:不论是高山流水,明月清风,白雪杨柳……伯牙心中所想到的,善听的子期都能心领神会。这才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6、伯牙所想到的高山、流水,真的只是自然界的景物吗?它还代表什么?借助古诗理解高山、流水的隐喻义。(高山代表的是志向,流水代表的是情怀。)师总结:伯牙那峨峨泰山一般高远的志向,只有子期能懂。伯牙那洋洋江河一样宽广的胸怀,也只有子期能懂。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这分明是一对──知音!四、相遇知音1、作为当时楚国最著名的琴师,伯牙并不缺少赞美,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呢?(生借助资料谈。)2、一位宫廷乐师,一位村野樵夫,地位悬殊,身份不同,却可以成为知音,这一切都源于什么?(生自由谈)一段音乐,一种艺术,成就了一对知音。齐读课文前四句。五、深悟绝弦1、传说这一次知音相遇让他们相见恨晚,他们相约来年再会。终于等到第二年的中秋,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只可惜天意弄人!(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伯牙写下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课件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体会到了伯牙此时什么心情?(心痛欲绝,万念俱灰。)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一起读。【课件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师总结:绝得不仅仅是手上拿的弦,绝的分明是自己的心弦!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都因此而断绝了!六、回味绝弦1、艺术不遥远,也不神秘,却就是这样神奇。时至今日,我们还常用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伴着那高山流水的旋律再读这个千古佳话。(学生诵读全文)2、故事选自明代小说冯梦龙《警世通言》的开篇之作《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建议大家读一读。板书设计:25伯牙绝弦俞伯牙志向艺术知音钟子期情怀评测练习伯牙绝弦年级班姓名一、课文我会补伯牙,钟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终身不复鼓。二、词语我会解绝:善鼓琴:善哉:志在高山:三、句子我会译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四、巩固我会填1.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自己试着写一写。2.今人用“高山流水”比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效果分析本组课文是这册书最后一组课文。因此,设计教学时,我在精心钻研教材教参、认真细致分析学情基础上,还注重了学生对已有的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运用。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对文中隐含的喻义不够清楚,且对学生们来说,伯牙绝弦的故事比较久远,再加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言文故事情境有距离,在理解个别字词上有些许困难。学生对于本课的理解,我不盲目追求深透,而把重点确立在“读懂后有所感悟”。基于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同样,课后练习检测题的设计也是依据是否落实教学目标设计的,同时也是对课堂效果的直观反馈。第一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的积累。这不仅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对本课学习目标要求“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进行落实测评。第二、三题,考查的是文中重点的词语、句子理解,同时也是对本课学习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及学习重难点“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落实情况的测评。第四题,考察的是对这篇文言文人文内涵的体会,同时也是对本课学习目标“理解故事的启示,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及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落实情况的测评。结合同学们的作答情况来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文言文的掌握情况较好。第一题绝大多数同学作答准确,说明教学设计中的“反复吟诵”环节起到了良好的巩固作用。第二、三题的作答,准确率也较高。因为我的课堂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难点展开的,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也给予同学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与文本对话,做学习的主人。第四题的作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解读着对故事的感悟,对知音的理解。此外,课后的评测也能让我更加明确这节课的知识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够真正掌握,我今后还需要做哪些努力。例如:学生在翻译“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时有个别学生表述的不是很完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对“谓”“世”“乃”等重点词语进行提示,学生再借助提示连起来说一说就会好很多了。 我相信只要我时刻明确课堂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我在前行,并不孤独——有效课堂之征途本学期,学校为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教研的力量,促进教师打造有效课堂,在开学伊始就提出了本学期教学研究的专题是“强化有效教研,构建有效课堂”。我们六年级教研组在教研组长带领下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从集体教研抓起,从商讨备课思路着手,以课例为载体,将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落实于平时的课堂教学。3月,学校要组织“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我执教了《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是有效的,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执教老师的我,对于教材的理解与落实也是着眼于扎实、有效。课讲完了,得到了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但是静下心了反思整节课的研究过程,对于如何成就精彩、有效课堂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一、文本解读,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一师一优课讲完时,领导、老师亲切地说:“课堂的效果很好,师生合作很融洽,目标落实的很扎实!”虽然仅仅是这样简短的评价,但是让我甚是欣慰。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说:“这节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都体现于课堂,有张有弛,扎实而有效。”听了这样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成就这节精彩课堂的根本源于充分的文本解读。(一)反复诵读,老师也要预习。《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把文言文讲明白,把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也许就失去了这篇文章为什么作为第八组开篇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思考这节课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一单元究竟都写什么?这组文章如果我不是老师,只是一个读者,一个学生我能从中感受到什么?一个晚上我在家里什么也没有做,只是静静地、反复的去读,学着学生的样子去预习,应该说我的收获是很大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文字美,更找到了许多需要思考好久才能想明白的点,也发现了许多需要借助资料才能体会到的点,从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触摸到了艺术自身的魅力及对于不同人的产生的影响。正是这些工作为我“读懂”文本奠定了基础。(二)研究文本,“读懂”文本。我这里的“读懂”与我们平时所讲的并不相同,我所讲的是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角色,时代的环境去体验文本。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就是要真正的去把文章还原于那个年代去了解这个传说故事,了解它的内涵,把自己置身于伯牙和子期的立场和他们心与心的交流。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仅有77个字,凝练的笔力,凄美的结局,典型的句式美,体现文言文特色的语气词尽显其中,更为赞叹的是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知遇之情。虽然仅有7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读懂”文本让我懂得了,如果这节课只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这篇文言文真正的美感,真正的价值将荡然无存。所以要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文外资源利用,走进这场悲剧,感受人物心理,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二、有效目标,成就有效的语文课堂有效课堂的前提是制定切实的课堂目标,当然目标一定要体现三维落实教学参考书的要求,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特点。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好文言句式,读懂文言文的内容上借助个别字词的讲解体会文言文用字的特点,初步理解文章大意,解读“知音”。具体的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四各方面: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为了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在课堂设计中注重了以下三点:(一)古文教学,朗读是一大特点。朗读成诵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因而教学中注重了朗读。从读课题强调“弦”的读音,到指导语气词“哉”和“兮”的读法,教给学生怎样读好语气词。在怎样借助停顿读好文言文时,特别是对难读的三句话:“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朗读古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在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幸福;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试着背诵课文,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二)古文教学,遣词造句别样的美。古文之所以叫做古文,就是因为它其中有许多难懂而又古今差别巨大的词,再就是它拥有自己独特而规范的格式。这些即是学习的难点同样也是学好文言文的重点。因而借助于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去读懂这些关键字词,并在学者运用文言句式,变成了我们实现有效课堂的目标之一。基于这样的目的,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伯牙绝弦”展开思考,尤其处理了“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钨基高比重合金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标的转让技术的技术资料3篇
- 2024南通单位劳动合同员工福利待遇及晋升机制合同3篇
- 2024年度农药产品仓储与物流配送服务合同范本2篇
- 基于2024年度薪酬调整的员工劳动合同5篇
- 2024商业大楼瓷砖清包工施工协议模板版
- 2024年度木地板老化测试及评估合同3篇
- 2024年智能家居系统研发和销售合同
- 2024年度融资租赁合同原件2篇
- 2024年度男女同居期间财产分割与离婚后财产转移协议3篇
- 盐城工学院《算法与数据结构》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模拟法庭课件教学课件
- 面食市场营销策略方案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2024
-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专项训练字词(含答案)(部编版)
- 街道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吉林师范大学《微积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诊疗2024课件
- 2024-2030年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GB/T 7948-2024滑动轴承塑料轴套极限PV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