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万宁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2.西周时期,周王分封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产生了众多卿大夫的采邑,采邑又被分成无数大大小小的禄田。诸侯国、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名字转变成了“氏”,中国人的姓氏遍地开花。材料反映出A.周王室注重强化宗法影响 B.宗法制削弱了分封制影响C.中国的姓氏起源于分封制 D.分封制深刻影响姓氏文化3.《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A.宗法关系开始成为西周基本的政治关系B.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宗法制和分封制受儒家治国思想的影响D.周的政治制度体现出政权和族权的结合4.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墨子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 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5.《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承认土地私有B.打击旧的贵族C.革除陈规陋习D.强化社会控制6.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即周文王。当时商王命其为西方诸侯之长)阴(暗地里)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诉讼)不能决,乃入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材料体现了A.周礼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B.商代方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C.谦让、尊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D.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已初步形成7.《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8.秦朝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每年地方向中央报告情况,其中包括人口、垦田、刑狱、赋役等数字。由此可知,上计的作用是①加强基层控制②监督农业生产③平抑地方物价④保证赋役征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0.针对“百家异说”的局面,《荀子·解蔽》中认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武断,原因是人们往往“蔽于一曲”,认识片面,主张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11.东汉尚书陈忠说,旧时“三公”地位高、权力大,百官崇敬,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三公”虽有丞相之名,但实权在尚书手中,遇到大灾时,却又将之归罪“三公”,甚至罢免。这说明当时汉朝A.官员考核惩罚严格 B.抑制权臣打击专横C汉承秦制矛盾凸显 D.转移相权加强皇权12.自汉武帝以来,在“通经致仕”制度下,大批儒士逐渐走上政治舞台,实现与皇权的紧密结合,并日益发展成一支庞大的政治力量。这一现象A.反映出人伦对朝政的影响扩大 B.表明官员的办事效率得到提高C.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说明儒士已经掌控了朝政13.“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均有差异。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隋代洞窟中带状飞天环宜四壁一周,飞天千姿百态、飘逸秀美,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飞动之美变化无穷,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A.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多元特性 B.说明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C.根源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D.是研究时代变迁的第二手资料14.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②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④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唐代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材料说明()A.王谢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了基础B.晋书专为当时世家大族歌功颂德C.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D.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全面繁荣1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B.苏州和湖州成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7.驱傩是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的祭祀活动,在宋代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民间广泛参与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寻常百姓和皇帝都来观赏大傩活动。由此可知宋代()A.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 B.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C.民间娱乐活动没有等级差别 D.商业经营方式丰富多样18.据《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至明仁宗,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反映出明代A.内阁始终不是中央正式机构 B.内阁严重威胁到专制皇权C.大学土地位呈逐渐提高之势 D.内阁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19.明朝时期,内阁首辅李东阳曾云:“今之仕也异于古,皆取之乎科目舍科目则不得仕,仕亦不显。故凡称有志于天下者,不得不由此出焉。”据此可知,明代()A.内阁决策机制发生变化 B.文官地位空前提高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异变 D.科举考试备受重视20.宋代流行“榜下捉婿”,即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苏东坡有诗云:“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王安石也说,“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理学思想成熟 B.商品经济繁荣C.社会阶层流动 D.女性地位提高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史记·商君列传》(1)概括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2)汉初,中央政府面临怎样的威胁?到汉武帝时,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棉花种植。《农书》记载,棉花“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元以后,历代统治者积极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万历时,织工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因而织出了高质量的棉布。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摘编自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材料二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到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准确地描述道,这个行业“在规模和效用上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可以比拟”。……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或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或通过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获得,这些土地都非常适宜棉花种植。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以来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纺织原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后棉花种植推广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棉花帝国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忽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随之减弱。理学家提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他们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的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句话的理解。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1-5:BDDCB6-10:CCBCC11-15:DADDC16-20:DACDC21.【答案】(1)措施:按军功授予爵位,以农业为本,鼓励农业生产。影响: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2)威胁:诸侯国控制了全国较大的地盘,自己任命官吏、收取赋税、编定法律,在政治、经济、官吏任免和法律制定等方面威胁着汉朝皇帝的统治地位。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颁布法律,歧视王国的官吏,并限制读书人与王国的交往。还在地方设置刺史监察郡国,加强中央集权。22.【答案】(1)原因:棉花在种植和保暖方面的优越性;统治者的重视与政府的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与创新。影响:使棉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推动了棉纺织业的进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税收政策的转型。(2)相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水平;进行殖民扩张,侵略掠夺;开拓市场;发展奴隶贸易和奴隶劳动从中获利。影响:推动了近代棉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速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流动;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加大了对亚非拉地区的经济掠夺。23.【答案】(1)形象: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备诸多美德;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宋代理学吸收佛道思想精髓,将“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形成哲学体系;理学将天理和社会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强化了伦理道德;理学摒弃佛道中彼岸世界思想,肯定现实生活,促进了儒学伦理道德的世俗化;理学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24.【答案】示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与不变”
自西汉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当中,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其历史地位,直到晚清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数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社会性人才测试题及答案
- 病房交接班制度与护理查房
- 2025年淄博十中美术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地安管人员试题及答案
- 发热儿童护理监测与评估查房
- 疼痛管理中的安全操作流程
- 2025年社工专业研究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ps平面设计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精神病症状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一级Ms office考试复习题库500题(含答案)
- 安全使用电脑和互联网
- 会计师事务所培训
- 班主任安全管理培训
- 护理查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
- 多元智能测评
- 中职英语 基础模块2 Unit 1 Travel
- 鹤岗市昌瑞污、废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全面解读PPT
- DB22-T 3474-2023羊草菌根化育苗栽培技术规程
- 金蝶KIS旗舰版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