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匮要略讲义大题_第1页
2023年金匮要略讲义大题_第2页
2023年金匮要略讲义大题_第3页
2023年金匮要略讲义大题_第4页
2023年金匮要略讲义大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匮要略讲义》

前言:《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最早一部诊治杂

病的专书。金匮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辩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其基本理论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

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

1、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大题)

在杂病上治疗提出治疗和防止的原则性措施

(1)治未病

未病先防:【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有病早治:【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既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虚实异治、表里分缓急

【问曰,病有急当救表救里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

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3)新久有先后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4)攻邪当随其所得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第三个原则

(5)根据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护理。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

必发热也。】

2、痉湿喝病

(1)痉: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目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日柔痉】

①表证

柔痉:括楼桂枝汤【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恬姜桂枝汤主之楼

欲作刚痉:葛根汤【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②里证

邪入阳明,热盛动风:大承气汤【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普介齿,可与大承气汤】

(2)湿: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病是湿邪侵及肌肉、关节,以发热、身重、身体及骨节炀疼为主证的一种疾患。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①表实证

表实证在头中寒湿:纳药在鼻中(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湿家身烦疼:麻黄加术汤【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J|t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风湿在表:麻杏慧甘汤【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

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一—甘草汤】

②表虚证

风湿表虚证:防己黄黄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

③表里阳虚

表阳虚:桂枝附子汤(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清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

里阳虚:白术附子汤(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Jit汤主之)

表里阳气俱虚:甘草附子汤(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

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⑶喝:

暑热偏重:白虎加人参汤【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暑邪夹湿:一物瓜蒂散(太阳中喝,身热疼重,而脉薄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

该主之。)

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1)、百合: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特性: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病机:心肺阴虚内热,百脉不合

正治:百合地黄汤【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误汗吐下: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黄汤

久变渴者:百合洗方、括楼牡蛎散(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病,渴不差

者,用后方(枯篓牡蛎散)主之。)

变发热:百合滑石散(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2)、狐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

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内治:甘草泻心汤【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赤小豆当归散【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

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外治(下部):苦参汤洗、雄黄熏【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3)、阴阳毒

阳毒:升麻鳖甲汤【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升麻鳖甲汤主

之。】

阴毒: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

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4、疟病(略)

5、中风历节病

(1)中风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2)历节:由肝肾两脏先虚

风湿偏胜:桂枝芍药知母扬【诸肢节疼痛,身体延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喝喝欲吐,桂枝芍药知

母汤主之。1

寒湿偏胜:乌头汤【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6、血痹虚劳

(1)血痹

病机:因气血局限性,感受风邪,血行阻滞。

轻证:针刺(脉自微清,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稍重:黄茂桂枝五物汤【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黄耆桂枝五物汤主之】

(2)虚劳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一►阴虚之虚劳

①阴虚

肝阴虚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②阴阳两虚

虚劳失精: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乳迟,为清

毂亡血失精。脉得诸而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

牡蛎汤主之】

甚者:天雄散

阴阳两虚,寒热错杂:小建中汤【虚劳里急,悸佃,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

偏于气虚:黄茜建中汤【虚劳里急诸局限性,黄耆建中汤主之】

肾虚兼小便不利:肾气丸【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风气:薯莪丸【虚劳诸局限性,风气百疾,薯一丸方主之】

③虚劳夹瘀

虚劳干血:大黄蟋虫丸【五劳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食伤、忧伤、饮伤、房

室伤,饥伤,(祛瘀生新法)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大黄蜿虫丸主之。]

7、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1)肺痿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

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虚热:(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

虚寒:甘草干姜汤.【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

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

消渴】

(2)肺痈

初期:辛温解表(银翘散)

后期:酿脓期:孽芮大枣泻肺汤①【肺痈,喘不得卧,―一大枣泻肺汤主之】

②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软

逆上气,喘鸣迫塞,一一大枣泻肺汤主之

溃脓期:桔梗扬【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3)咳嗽上气

虚:虚火上炎:麦门冬汤【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痰壅实:寒饮郁肺:射干麻黄汤【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痰浊壅盛:皂英丸【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一丸主之】

寒饮夹热:厚朴麻黄汤【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水盛正虚:泽漆汤(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肺胀:外感风热:越婢加半夏扬【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

汤主之】

外寒内饮夹热:小青龙加石膏汤【肺胀,软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

遨主之】

8、奔豚气病(略)

奔豚汤

桂枝加桂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9、胸痹心痛短气病

(1)胸痹

【师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

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上焦阳气不振以致阴寒邪气乘虚上乘胸阳之位,凝聚于心胸,痞结阳气

典型:括篓瘫白白酒汤【胸痹之病,喘息软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括篓瘫

白白酒汤主之】

夹痰:枯楼蓬白半夏汤【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括篓萩白半夏汤主之】

急实:枳实萩白桂枝汤【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筵白桂枝汤主之:人参

远亦主之】

缓虚:人参汤

饮重:茯苓杏仁甘草汤病机:饮邪偏盛阻肺

气滞:橘枳姜汤(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急危:慧荻附子散【胸痹缓急者,意技附子散主之】

(2)心痛

轻:桂枝生姜枳实汤【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重:乌头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10、腹满寒疝宿食病

(1)腹满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着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①实热证:

里实表邪仍在:厚朴七物汤【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病例)

气滞胀痛:厚朴三物扬【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生之】

少阳枢阻,阳明里实:大柴胡汤【按之心下满痛,有潮热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痛胀俱重:大承气汤【腹满不减,减局限性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②虚寒证:

脾胃阳虚水停:附子粳米汤【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脾胃阳虚寒冲:大建中汤【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

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脾肾阳虚水盛:赤丸(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寒疝属虚寒性:可用此三方治疗

③寒实结::大黄附子汤【胁下满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主

之】

(2)寒疝【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阳虚寒盛,阴寒内结:大乌头煎【寒疝绕脐痛苦,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大乌头煎主之】

内寒兼有表寒:乌头桂枝汤【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痛,炙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与

头桂枝汤主之】血虚内寒:当归生姜羊肉汤【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其脉沉紧者,当

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3)宿食治法:吐法、苦寒泻下

在上:瓜蒂散(宿食在上脱,当吐之,宜瓜蒂散)

在肠:大承气汤(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潜,尺中亦大而满,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

之)

11、五脏风寒积聚病

(1)五脏病

肝着:

气郁血滞,阳气痹结:旋覆花汤【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畤,但欲欧熟,旋覆花汤主之】

肾着:

阳气不行,寒湿留肾:甘姜苓术汤【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

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

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脾约:

胃强脾弱,燥热伤津:麻子仁丸【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

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三焦病

(3)积聚(上股下禾)气

12、痰饮咳嗽病

痰饮

【师日: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师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

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行如肿,谓之支

饮】

各饮停留部位:痰饮(胃肠);悬饮(胁下);溢饮(四肢肌肤);支饮(胸膈)

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大题因素)

(1)痰饮

①阳虚水泛

脾虚水停:苓桂术甘汤【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Jtt甘汤主之】

肾虚微饮:肾气丸【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Jit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饮停中下:五苓散【假令病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②饮结成实

饮恋心下:甘遂半夏汤【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虽利心下续坚满,

甘遂半夏汤主之】

肠饮聚实:己椒防黄丸【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防黄丸主之】

(2)悬饮:十枣汤【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3)溢饮:

风寒郁热:大青龙汤【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风寒内饮:小青龙汤

(4)支饮:

①饮邪偏盛

饮停冒眩:泽泻汤【心卜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上之】

饮停作呕:小半夏汤【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饮邪较重:小半夏加茯苓汤【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②饮积成实

聚胸腑实:厚朴大黄汤(支饮腹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饮邪壅肺:季芮大枣泻肺汤【支饮不得息,一一大枣泻肺汤主之】

水饮实致咳:十枣汤(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③气虚饮结

饮热郁胸气虚:木防己汤【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焦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

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

饮盛内结: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

苓、芒硝汤主之】

④体虚误治后

体虚饮聚兼冲气上逆:桂苓五味甘草汤治法:治痰饮病冲气上逆

体虚寒饮郁肺:苓甘五味姜辛汤

13、消渴小便利淋病

(1)消渴

肺胃热盛(上中消):白虎加人参汤【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肾气亏虚(下消):肾气丸【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2)小便不利

寒水结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热水结伤阴蓄水证:猪苓汤【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肾阳虚下寒上燥:括楼瞿麦丸【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一篓瞿麦丸主之】

下焦湿热瘀热互结:蒲灰散和滑石白鱼散(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成盐汤并

主之)

脾肾两虚湿盛热微:茯苓戎盐汤

(3)淋病(后世分为五淋,热淋、血淋、石淋、膏淋、劳淋)

14、水气病

治水三法:发汗,利尿,逐水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

脉亦浮,外证的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

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

致痈脓】

【脉得诸沉,当则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

可下之】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1)风水

风水表虚:防己黄黄汤【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风水夹热:越婢汤【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恶

风加附子】

风袭表肺失宣:杏子汤(脉浮)

(2)皮水

皮水夹热:越婢加术汤【里(皮)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

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皮水郁表:甘草麻黄汤【里(皮)水,越婢加Jit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皮水脾虚:防己茯苓汤【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皮水阳郁:蒲灰散【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3)正水

肾阳虚水溢:麻黄附子汤(脉沉)

(4)石水肾阳衰寒水凝

(5)黄汗

水湿郁表:桂枝加黄茜汤

湿热郁及营:甚芍桂酒汤(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汤主之)

(6)气分病

阳虚水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

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牌虚气滞: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Tit汤主之】

15、黄疸病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则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

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

曰谷疸】

(1)湿热

湿热并重:茵陈蒿汤【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

陈蒿汤主之】

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黄疸病,小便不利,茵陈五苓散主之】

热重于湿:桅子大黄汤【酒黄疸,心中懊(左心右农)或热痛,桅子大黄汤主之】

大黄硝石汤【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

透】

反侮胆经:小柴胡汤【诸黄,腹满而呕者,宜柴胡汤】

(2)兼瘀

女劳疸兼瘀:硝石矶石散(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

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澹,此女劳之

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矶石散主之)

(3)兼表

黄疸兼表:桂枝加黄英汤(诸黄家病,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耆汤主

之)

(4)燥结

黄疸燥结:猪膏发煎(诸黄,猪一发煎主之)

(5)萎黄

萎黄或气血虚:小建中汤(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同治,小建中汤主之)

(6)寒湿

误治致呕:小半夏汤(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啰,啰者小半

夏汤主之)

16、惊悸吐逆下血胸满瘀血

(1)惊悸

火劫心阳虚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

之)

寒饮凌心心下悸:半夏麻黄汤(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2)血证

①吐蚓下血

吐血中寒不能摄血:柏叶汤【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用治虚寒吐血

吐、蝴血心火亢盛:泻心汤【心气不定,吐血,蝴血,泻心汤主之】

远血(脾寒先便后血的下血):黄土汤【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温中健脾止血

近血(肠热先血后便的下血):赤小豆当归散【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②瘀血

【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

有瘀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17、呕吐啰下利

(1)呕吐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日: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

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分析)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呕吐分为寒性呕吐、热性呕吐、寒热错杂性呕吐、水饮呕吐。

①虚寒呕吐:

肝胃虚寒:吴茱萸汤【①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脾肾阳虚,阴盛格阳:四逆汤【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胃虚气逆,肠燥津亏:大半夏汤【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②实热呕吐:

少阳郁热,肝胃不和:小柴胡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胃肠热积,下闭上逆:大黄甘草汤【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肠热内迫,胃气上逆:黄苓加半夏生姜汤(干呕而利者,黄苓加半夏生姜汤生之)

③寒热错杂呕吐

寒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调: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寒热错杂

④饮阻气逆呕吐

寒饮内停:小半夏汤【诸呕吐,毅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半夏干姜散【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中阳局限性,寒饮上逆

寒饮搏结胸胃:生姜半夏汤【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啰不啰,彻心中愦愦无奈者,生姜半

夏汤主之】

饮阻气逆,呕渴并见:茯苓泽泻汤(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吐后思水,饮邪已去:猪苓散(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吐后贪饮:文蛤散(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微风脉紧头痛外有表邪,文蛤汤主之)

(2)啰

胃寒气逆:橘皮汤【干呕啰,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胃虚夹热:橘皮竹茹汤【啰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实热积聚:通利二便。啰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水湿阻滞:通利小便

实积阻滞:通腑导滞

(3)下利

①泄泻

(虚寒)

表里俱急:先用四逆汤温里,再用桂枝汤解表(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

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阴盛格阳,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下利清毅,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实积)

热结肠胃:大承气汤(①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②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③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内有燥屎,热结旁流:小承气汤(下利澹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湿热)

(气利)

气利属湿郁气滞:当利小便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气虚滑脱:诃梨勒散(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②痢疾

热利下重,便脓血:白头翁汤【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利后余热未尽:桅子豉汤(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桅子豉汤主之)

虚寒久利,便脓血:桃花汤【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下利胸痛:紫参汤

18、疮痈肠痈浸淫病

(1)肠痈

已成脓:意或附子败酱散【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

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一一附子败酱散主之】

未成脓:大黄牡丹汤【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

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

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2)金疮:王不留行(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排脓散

排脓汤

(3)浸淫疮:黄连粉

19、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蚊虫病

(1)趺蹶

(2)手指臂肿:藜芦甘草汤(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喝喝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3)转筋:鸡屎白散(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

主之)

(4)阴狐疝:蜘蛛散(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5)蛔虫

蛔动剧痛:甘草粉蜜汤(蜕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蛔厥:乌梅丸(蜕厥者,乌梅丸主之)

20、妇人妊娠病

(1)恶阻呕吐:

初病:桂枝汤

呕吐不止,脾胃虚寒兼饮:干姜人参半夏丸【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2)腹痛

阳虚寒盛:附子汤【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

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

冲任虚寒:胶艾汤【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

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肝脾失调:当归芍药散【妇人怀娠,腹中疗(读jiao)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3)下血

瘤病瘀实:桂枝茯苓丸【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者,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怀也,所以

血局限性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茶丸主之】

冲任失调虚寒:胶艾汤【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

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4)小便病变

血虚有热,气郁化燥:当归贝母苦参丸(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气化阻有水气:葵子茯苓散(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

主之)

(5)安胎养胎

血虚湿热胎动不安:当归散(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脾虚寒湿胎动不安:白术散(妊娠养胎,白Jit散主之)

21、妇人产后病:痉病、郁冒、大便难(三证)

(1)腹痛

血虚里寒: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妇腹中口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局限

性】

气虚郁滞:枳实芍药散【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瘀阻兼阳明里实:下瘀血汤【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

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瘀血加阳明里热:大承气汤【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热在里,结在

膀胱也,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发热,日晡时,烦躁者,

不食,食则澹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

(2)产后胃实不大便:大承气汤

(3)产后中风:阳旦汤(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

虽久但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中风阳虚:竹叶汤【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4)产后虚热烦呕吐:竹皮大丸

(5)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产后下利极虚,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22、妇人杂病

(1)月经病

瘀血所致:土瓜根(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抵挡汤(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水血并结血室闭:大黄甘遂汤(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

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2)崩漏

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温经扬【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

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

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虚寒陷经:胶姜汤(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半产漏下:旋复花汤

(3)腹痛

风邪袭入腹血气刺痛:红蓝花酒(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肝脾不调加湿停:当归芍药散【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中焦脾胃虚寒: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4)情志病

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有如炙衡,半夏厚朴汤主之】

脏阴局限性,气郁化火:甘麦大枣汤【妇人藏躁,喜悲哀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

逊主之】

(5)带下病

湿热:矶石丸(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矶石丸主之)

寒湿:蛇床子散(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6)转胞:肾气丸【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

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乖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7)阴吹:猪膏发煎(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8)阴疮:狼牙汤(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附录一:重点方剂药物组成

1、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

仲景桂芍知母汤,麻黄附子防风镶;更加生姜并甘草,风湿历节速安康。

2、黄黄桂枝五物汤

黄茂、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黄茂桂枝芍姜枣,五物并治血痹高;补益气血温卫阳,散寒除痹功效超。

3、孽茄大枣泻肺汤

孽茄子大枣

4、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荒、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

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5、括楼萩白半夏汤

括楼蓬白半夏白酒

6、厚朴七物汤

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

7、五苓散

泽泻、茯苓、桂枝、猪苓、白术

8、越婢汤

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

9、黄土汤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苓、灶心土

10、吴茱萸汤

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11、桃花汤

赤石脂、干姜、粳米

12、白头翁汤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13、酸枣仁汤

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萼二两

1.小青龙汤:麻黄、芍药、五味子、干姜、甘草、细辛、桂枝、半夏。

2.附子粳米汤: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

3.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4.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5.旋覆花汤:旋覆花、葱、新绛。

6.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蜜。

7.木防己汤:木防己、石膏、桂枝、人参。

8.己椒茄黄汤:防己、椒目、草荡、大黄、蜜。

9.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芍药、干草、蜜。

10.桅子大黄汤:桅子、大黄、枳实、豉

11.柏叶汤:柏叶、干姜、艾、马通叶。

12.十枣汤:芫花、甘遂、大、大枣。

13.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14.茯苓泽泻汤:茯苓、泽泻、甘草、桂枝、白术、生姜。

15.橘皮汤:橘皮、生姜。

16.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

17.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瓜篓仁、芒硝。

18.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蜜。

19.梧篓瞿麦丸:括篓仁、茯苓、薯荔、附子、瞿麦、蜜。

附录二:重点病例分析方剂

1、射干麻黄汤

诊断(咳嗽上气病)

辨证分析(素有饮邪内伏,感受风寒,寒饮郁肺,肺失宣发肃降,故见……)

证型:寒饮郁肺

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饮。)

方药:射干12麻黄10生姜6细辛3紫荒12款冬花12五味子10大枣12法半夏12

2、厚朴七物汤

金匮病名:腹满病(5分)

证型:里实腹满兼表证未解(3分)

病机分析:要点一一外感风寒邪气,表邪未尽解,部分邪气入于阳明,热迫于肠,实热内结,腑气壅

滞。(6分)

治则:攻下里实,兼解其表(3分)

方药:厚朴七物汤(3分)

3、五苓散

诊断:小便不利

辨证分析:寒水互结,气化受阻,下焦蓄水,上干于胃

治则:通阳降逆,化气利水

方药:泽泻15猪苓15茯苓15白术15桂枝12

4、黄土汤

诊断:金匮病名一一下血;证型一一虚寒便血。

辨证分析:要点一一中焦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血渗于下。

治则治法:温脾摄血

黄土汤:甘草6干地黄6白术6附子6阿胶6黄苓6灶心土15

5、白头翁汤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大肠,蒸腐血络,气机阻滞,故见……

中医诊断(证型):湿热蕴结大肠。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止利。

方药:白头翁汤

白头翁30黄连5黄柏15秦皮12

附录三:重点需要比较的方证

1、半夏泻心汤证与黄苓加半夏生姜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与黄苓加半夏生姜汤证都有咽而工剋的见症,但前者是寒热互结中焦,气机升降

失常,症以心下痞为主,兼见呕吐、肠鸣下利,故用半夏泻心汤主治胃而兼治肠;后者为肠热而

胃不和,症以下利为主,兼见干呕或呕吐,故用黄苔加半夏生姜汤主治肠而兼治胃。

类别半夏泻心汤黄苓加半夏生姜汤

证候呕吐肠鸣,心下痞满甚至下利干呕,下利赤白,腹痛,肛门灼热,苔黄脉数

病位重在胃重在肠

主证心下痞下利

病机寒热互结,升降失常邪热下迫,胃气上逆

治则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以开结消痞,和胃降逆清热止利,和胃降逆

2、简述越婢汤证与防己黄芭汤证的异同

主证汗出恶风

类别病机治则药物

同异因素

口一身悉肿热蒸风邪风水表实挟肺发越水气,兼清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

越婢汤汗出袭表胃郁热郁热。草。

身重腰以气虚表气风水表虚不固益气固表,除湿防己,黄茜,白术,生姜,大

防己黄黄汤

恶风下肿无大汗出虚利水。枣,甘草。

附录四:重要论述题

1、在杂病的论治方面,仲景强调了:①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后初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原文第1

条第1段。②虚实当异治,原文第14条。③表里分缓急,原文第14条。④新久有先后,原文第15条。

⑤攻邪当随其所得,审因论治,原文第17条。⑥根据病人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进行护理,原文第16

条。

2、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

体现在:(1)未病先防:“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2)有病早治:“适中经络,未流传

脏腑,即医治之。"(3)己病防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治疗杂病的原则

(1)原文(1)(引用部分原文):治未病、已病防传、整体调节、虚实异治原则。(3分)

(2)原文(14)(引用原文):表里同病时的先后缓急治则。(4分)【问曰,病有急当救表救里者,何谓也?

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

表也。】

(3)原文(15)(引用原文):痼疾加卒病的先后缓急治则。(4分)【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

后乃治其痼疾也。】

(4)原文(17)(引用原文):治疗杂病应掌握疾病的^结所在而审因论治。(4分)【夫诸病在脏欲攻之,

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4、仲景微汗法的适应病证是什么?为什么?请举例说明。(10分)

答:仲景微汗法合用于湿病、历节病的治疗。微汗法仲景用于风湿在表的治疗,湿病、历节病为风湿

或风寒湿邪侵入肌表、关节所致,可从汗表解,但发汗不可峻猛,宜微汗而解。因风为阳邪,其性轻

扬开泄,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大发其汗,则风邪虽除而湿邪仍留滞不去,

不仅不能愈病,且可耗伤卫阳。若微发其汗,则顺应了湿邪之致病特点,使阳气充斥于肌媵表里之间,

缓缓蒸发,则营卫通畅,风湿之邪才干俱去。如麻黄加术汤用于治疗寒湿在表见恶寒发热、身重、骨

节疼痛、无汗等症,一般认为,麻黄汤得术,则虽发汗但不致过汗;术得麻黄汤,则能行表里之湿

5、历节病的成因、分类、证型、治法、方药

成由于肝肾气血局限性,风寒湿邪内侵。历节病分为风湿历节和寒湿历节。风湿历节证见:身体魁羸,

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证属风湿化热伤阴;治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兼滋阴清热:方用桂

枝芍药知母汤。(5分)寒湿历节证见: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证属寒湿痹阻关节;治以温经散寒,除

湿止痛;方用乌头汤。(5分

6、小建中汤用于治疗阴阳两虚偏于阳虚为主的虚劳里急腹痛证。

症见:腹痛里急,悸,tt,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从症状上可见阴阳两虚的情况:一是阳虚生内寒而见里急,腹中痛:二是阴虚生内热见悸、做,手

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如是阴阳两虚,寒热夹杂,治疗时若补阳则损阴,养阴则碍阳。

因此,必须调补脾胃,建立中气才干调和阴阳。

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虚弱,势必影响气血的生成,气血局限性,是导致阴

阳失调的重要因素。中气立,则能化气愤血,气血生则阴阳可以协调,寒热错杂之证可以消失。

本方是甘温与甘酸合用的方剂,而以甘温为主。甘温可助阳,酸甘可以化阴,故其作用可平调阴阳。

小建中汤乃建中气之方,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所成。方中重用饴糖为君,以建中气,温中补

虚;芍药酸甘,滋阴敛营,补阴之虚又可助饴糖缓急止痛;桂枝温阳通阳,得饴糖辛甘养阳,与芍药

同用可和营卫,调理阴阳;生姜、大枣调营卫;甘草补中调脾胃,与芍药同用甘酸化阴。

综观全方有温中补虚,和阴阳,调营卫之功。其目的在于,调补脾胃,建立中气,化气愤血,并能

得以四运,又能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使阴阳得以协调,寒热之证因而消失

7、治疗阴阳两虚虚劳

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主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脉落,脉极虚我迟,为清谷、,

亡血、失精。脉得诸花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3分)2、小建中汤。主症:虚劳里急,悸,蚓,

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3分)3、黄茂建中汤。主症:虚劳里急,诸局限

性。(3分)4、八味肾气丸。主症:虚老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3分)5、薯薪丸。主症:虚

劳诸局限性,风气百疾。(3分

8、治疗虚劳的特点

①五脏虚损上重视脾胃,尤重于脾。小建汤原文第13条。②在病情上重视阴阳两虚及因虚挟实。这是由

于阴阳互根,极虚又易招邪致瘀,原文8、13、14、15。③在辨证上以脉为纲,脉证合参。因虚劳内损。

初期似如平人,故以脉参证,详析病机有其特殊意义。原文第3条。④在治法上侧重甘温扶阳,体现了

《内经》“阴阳之要,阳秘乃固'’的思想。九方中有六方即以甘温为主。如原文13,14条。⑤善用调补。

凡以补为主的各方,无一用填补、呆补者,故能达成既充实元真,又促进其通畅的目的,如肾气丸。

9、痰饮病的治则是“当以温药和之”。痰饮所成,阳气不运为其本。饮由津聚,其性属阴,遇寒则凝,得

温则行。既成之后,最易伤阳。若阳能运化,饮亦自消。故病痰饮者,当用温药调和之。温药有振奋阳

气、开发媵理、通行水道之功;“和之”表达温而不可太过,亦非专于温补,寓有温药调和之意。此乃

痰饮病治本的法则。

10、胸痹成因及主证

成因:上焦阳气不振,以至阴寒邪气乘虚上乘胸阳之位,凝聚于心胸,痞塞阳气而成,原文第1条。

主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主方瓜篓迷白白酒汤主之,原文第3条。

11、热性呕吐分型及治疗

①胃肠实热,大黄甘草汤,原文第17条。②热郁少阳,小柴胡汤,原文第15条。③热利兼呕,黄苓

加半夏生姜汤,原文第11条。

1、痉病、湿病的辨证治疗,既病防变。

痉病辨证:

柔痉,发热、汗出、恶寒、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解水祛邪,润燥缓急(括篓桂枝汤);

刚痉,太阳病、无汗、小便少、气上冲胸、口不得语。温经散邪(葛根汤);

里热痉病,胸满、口噤断齿、脚挛急、卧不着席。攻下实热,急下存阴(大承气汤)

湿病辨证:

头中寒湿,身痉、发热、头痛、鼻塞、气喘、脉大。(纳药鼻中);

寒湿在表,身烦疼、无汗。发汗散热、温经止痛(麻黄加术汤);

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解表化湿(麻杏葭甘汤);

风湿兼气虚,身重、汗出、恶风、脉浮。益气除湿(防己黄黄汤);

风湿兼表阳虚,身烦疼、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通阳化湿(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风湿表里阴虚,骨节疼烦、挈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祛风散塞除湿(甘草附子汤)。

2、百合病的主证、主方。

主证:欲食不食,欲卧不卧,精神恍惚,欲行不行,欲饮食或有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

热无热,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主方:百合地黄汤一一百合,生地黄汁,泉水。

3、.以小建中汤或肾气丸为例谈谈仲景异病同治的思想。

肾气丸

在《金贵要略》中可治疗:(1)虚劳病的“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2)痰饮病的“短气有微

饮”;(3)消渴病的“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4)妇人杂病的转胞''妇人饮食如故,

烦热不得眠,而反倚息”,“不得溺”等病症。虽主治病症不同,但病机皆与肾阳局限性有关。故均用肾气

丸治疗,体现了张仲景异病同治的学术观点。

小建中汤

在《金贵要略》中可治疗:(1)虚劳病的“虚劳里急,悸,做,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2)黄疸的虚黄“男子黄,小便自利”;(3)妇人杂病的腹痛”妇人腹中痛”等病症。虽主治

病症不同,但病机皆与中焦脾虚有关。故均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来治疗,体现了仲景异病同治的学术观点。

4、寒疝的定义、历节的定义、奔豚气的定义。

(1)寒疝:是以腹中寒气攻冲作痛为重要临床特点的阴寒性腹痛病症。疼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虽阵发

性,由于疼痛剧烈,常伴手足逆冷,出冷汗等。

(2)历节:因肝肾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而致关节疼痛、肿大变形甚至僵硬不得屈伸为主证的疾病。

(3)奔豚气:以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重要临床特点的一种阵发性发作的病证。

5、痰饮病的分类、主证、主方、

痰饮:素盛今瘦,肠间沥沥有声一一苓桂术甘汤一一温阴化饮、健脾利水。

悬饮:咳唾肋下引痛——十枣汤一一攻破逐水。

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不汗出,身体疼重一一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一一木防已汤

6、妊娠腹痛的辨证论治。

(1)阳虚寒盛:腹痛恶寒,少腹如扇,其胎愈胀,脉弦发热一一温阳散寒,暖宫安胎一一附子汤

(2)肝脾失调:腹中痛,小便不利,足跑肿胀一一养血疏肝,健脾利湿——当归芍药散

(3)冲任虚寒:腹中痛,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