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鲁迅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社戏》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藤野严九郎(一八七四---一九四五)一九零四年至一九一五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教。
思考课文写了哪些重要事件,速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4、匿名信事件5、看电影事件6、我与藤野先生告别7、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藤野先生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
真诚关怀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典型事例文章通过以上四件事的描写,全面地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小结
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
思考其他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所作所为使我失望,促使我离开,为后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见埋下伏笔。由藤野先生订正讲义而来。用部分日本青年的狭隘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和心胸广阔。——为后文藤野先生更加感人的教诲与关怀作陪衬。——是我与藤野先生分别的原因。小结本文看似散乱,但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歌颂与怀念藤野先生这一中心来选择和组织材料。
形散神聚结构:第一部分:见藤野前,在东京
第二部分: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第三部分:对藤野的怀念赏读第一部分:1.如何理解“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无非”表示“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厌恶,为后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2.鲁迅为什么对东京产生失望、厌恶之情?(地?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盘辫子(比喻、夸张、反语)学跳舞(赶时髦)不学无术思想腐朽附庸风雅人!
这是日本上野樱花烂漫的时节问题拓展:1.作者为什么离开东京?2.为什么活画留学生的丑态?1.2.3对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东渡日本的鲁迅来说,东京居然也和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愤懑、厌恶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等种种复杂心绪,都包含在这感触良多的一句话里了。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他只好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仙台之行。小结第一部分:写见到藤野先生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赏读第二部分,自读,划分层次一、第一层:齐读,思考:1.从东京到仙台六七百里,所见甚多,但文章为什么只提到“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日暮里”联想到多灾多难的祖国,忧国之情“水户”崇敬朱舜水的爱国之情
从沿途只记得这两个地名,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而这正是作者转到仙台在藤野先生的指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2.我初到仙台受到哪些优待?如何理解我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因为我是唯一的留学生,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了衬托。(正衬)小结第一层:写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了衬托。第二层:记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的几件事,写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
(全文的重心)自读思考: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1.6~10段对藤野先生进行了那些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特点?文章首先从他的外貌描写(白描)入手,然后通过侧面描写(留级生的介绍),写藤野先生是一位严于治学而生活俭朴的老师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藤野严九郎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白描
2.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典型事例,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和品质?1.添改讲义
对工作认真负责和对“我”的无私关怀2.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3.关心解剖实习
关心我的学习、工作细致扎实4.了解女人裹脚
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生动的细节和精练的事例充分表现了藤野先生这样一位严谨治学的学者和循循善诱的教师的形象第三层写弃医从文,原因是什么?(难点)写了哪两件事?作用?与藤野先生有无联系?2.其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为什么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如何理解“也无怪他们疑惑”?第一件是匿名信事件。1.“爱国青年‘为何加引号,作用?课下注释+对藤野先生的反面衬托。深刻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写出作者在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第二件是观电影事件。作者在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文章的两个“中国人”特点?“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什么?“呜呼,无法可想”如何理解?
因愚昧而被杀,可悲;因愚昧和麻木而作围观的看客,更可悲。“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呜呼,无法可想”,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第二件事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成了作者弃医学文。第4层:写与藤野先生告别。第二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第三部分:写了作者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从藤野先生的精神品格中受到的鼓舞和激励。本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想一想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分组讨论在东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修辞:比喻、反语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爱国去仙台去仙台日暮里:水户:触发忧国之情反对满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爱国学生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爱国离开仙台,怀念先生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收藏讲义挂照片多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爱国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副词的作用,体会其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3.……居然睡安稳了。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2、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3.“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条件艰苦,作者却乐观处之,与上文清国留学生形成鲜明对照。“居然”加强了句子的幽默感。4.“当然”在这里是“理所当然”的意思,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对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的愤激之情和弱国子民的悲哀。5.“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关于字词运用的拓展练习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2.鲁迅先生收到讲义后,“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吃惊”是因为出乎意料,没想到藤野先生会仔细地给他改讲义,增加脱漏的地方,订正文法的错误。
“不安”是因为自己没有写好讲义感到羞愧。
“感激”是因为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心和帮助。
3.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他的脸色有些悲哀,想说话,但没有说。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4.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似乎”表明并未真地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但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主题思想以上几个问题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与课文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本课重点1、脉落分明,记叙有序,按照表现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
2
、抓住特征和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描绘人物,突出人物品质。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添改讲义,表现其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表现其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表现其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表现其求实精神。抓住特征。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睛,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学跳舞等细节反映他们庸俗的思想本质。清末,仁人志士以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只有盘起辫子。3、语言的感情色彩。①反语。反语,讽刺性强,可表达强烈的感情。如“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精通时事即讽刺那些满脑子装满无聊事情的人;写清国留学生盘的辫子“实在标致极了”,以辫子的“标致”讽刺他们庸俗无聊。这些反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留学生的鄙夷与反感。②引用。引用对方的语言,进一步归谬,同样可表达强烈的感情。如“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里引用帝国主义对弱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肿瘤放射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老年人卧床的护理措施
- 新疆农业大学《多元音乐文化与世界名曲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腰关中学初三下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纳米与高分子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地下工程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土力学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业大学《电路板设计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入团申请书纸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高考地理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收费站防雷电安全知识
- 2006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 2025年中国药学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机器学习(完整版课件)
- AEO贸易安全培训
- 《简历制作培训》课件
- 食品安全案例-课件-案例十二-苏丹红事件
- 肝硬化失代偿期
- 2023年非车险核保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396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