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预热卷(二)-1_第1页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预热卷(二)-1_第2页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预热卷(二)-1_第3页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预热卷(二)-1_第4页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预热卷(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第02卷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原卷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这固然不错,桐城派向以文章著称,素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美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不尽然。桐城派从清初产生,延续有清一代,至民国依然余波不断,这三百年基业,显然不是单凭文章就可以支撑。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纯的文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皆成就斐然。纵观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历程,桐城派不仅诞生了方苞、方观承、陈用光、邓廷桢、姚莹、曾国藩等朝廷大员,在禁烟、禁酒、治河、戍边、保疆、治军、通商、洋务等各个方面卓有建树;也涌现出郭嵩焘、黎庶昌和薛福成等出使欧洲,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的一流外交家;并孕育出以姚鼐、吴德旋、祁寓藻、张裕钊等人为代表的书法碑帖艺术,与桐城文章交相辉映。同时,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桐城派实际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流派。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价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理念认同,是传统文化共同体生成的思想基础。共同体是人与人的群体集合,其彼此凝聚的基础是价值认同与思想归属。伊兹欧尼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外两点:一是彼此交织的紧密关系,二是共同的价值规范与意义。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而连接辞章与经世的理念是义法。义法最早是经史之学的通行概念,后来方苞把它引入辞章,开创“古文义法”。简单地讲义法,“义”就是言有物,“法”就是言有序,两者相合而成文。其所言之物,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自现实,寄托经世济民之宏愿;所序之文,也并非辞藻堆砌,而是字里行间流贯生命之气。义法既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后来刘大概发展了义法理论,强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林、道学与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晚清民国,严复、林纾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学术与立身相结合,把个体命运与时代家国相联结,与时俱进,觉世牖民。当然,考察桐城派三百年历史,不难发现,其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属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桐城派体量庞大难窥全豹。对于多数非桐城派学者而言,对桐城派的了解主要来自文章,因此视桐城派为文派。对于桐城派学人来说,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也很难触及桐城派全貌。(摘编自任雪山《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桐城派》)材料二:桐城派的文论滥觞于戴名世,其后方苞提出义法说,刘大櫆在继承方苞的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神气音节”和“品藻”说,至姚鼐集其大成,主张为文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而不可偏废。由此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学史绵延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文派。姚鼐所谓义理,主要是儒家经义,是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义理是思想内容,是道的层面;考据是基本功,是文献资料,用来佐证义理的;辞章是文辞,属于创作技巧,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三者是学术的三个层面,是一体三面,“辞章”亦即文章,只是学术的一面,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纯文学”。姚鼐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要追求思想,应当明“道”,所以“义理”最重要,放在第一位。“道”要通过辞章来传播,也要美,要写得平易畅达,不能像汉学家那样只讲考据。桐城派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崇奉程朱理学,所载之“道”为“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桐城派不单研究散文的创作技巧,还包括创作目的、材料选择、思想道义、学术倾向等等。桐城派文章不只是审美,还有审智,不只是抒情,还有说理,即重思想性。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在乾嘉时期,于汉学兴盛、摈斥宋明儒学的大背景下,将宋儒之性道与汉儒之经义相结合,考据与辞章相统一,现实针对性是很明显的。(摘编自方云龙《桐城派的文化品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桐城派既是文学流派,也是文化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绵延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覆盖领域广。B.桐城派成员方苞将经史之学的“义法”引入辞章,倡导为文既要“言有物”,又要“言有序”。C.桐城派的“义法”理论,强调格律与神气、德行与辞章、立言与立功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D.桐城派在乾嘉时期取得很大成就,姚鼐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其理论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大量列举桐城派在多个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体现了桐城派人才辈出,成就显著。B.桐城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长期以来,其传统文化共同体属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C.姚鼐提出他的为文主张,跟乾嘉时期汉学盛行、宋明儒学被摈斥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D.两则材料都详细阐述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的为文理念,但侧重点完全不同。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姚鼐弟子姚椿曾写过《运米行》等文章,提议从四川贩米解决两江、两湖灾民以及其他民生问题,被林则徐认为是恤民长策。B.邓廷桢任安徽巡抚时,援引梅曾亮、管同、方东树、陆继辂、宋翔凤等桐城派成员人其幕府,建言献策,参赞政务,政绩斐然。C.桐城派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潜移默化的润泽。D.据查有关资料得知,明清两朝,桐城县画家就达一百多人。一县之中,能涌现如此众多之画家,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4.材料一作者认为,桐城派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请结合材料阐述其理由。(4分)5.曾国藩对姚鼐的思想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绣水夕阳查俊华我从武汉赶赴铜城,直奔铜城市中心医院。医院重症监护室是一位中老年女子在看护我爸。她自我介绍叫乔麦,三十五年前是我爸的学生。从乔麦、消防队员、医生和邻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像一张被撕碎的稿纸,我把它们慢慢地粘贴拢合。我爸虚岁八十,身体硬朗,他为这一点自豪和骄傲。爸爸一辈子当教师,习惯恬静、自律的生活,晚年生活更是有规则,所以我们子女平时并不担心他。爸爸打开煤气灶准备晚餐,没想到刨丝瓜的时候,有两片瓜皮掉在地板上,一脚踩在丝瓜皮上,一个趔趄撞到灶台,油盐酱醋打翻在地,各种液体洒了一地,窗帘被点燃了。他摔在地上,就再也动弹不得。摔倒的时候,手中的碗被重重地摔到身后墙壁上,将墙壁砸一个洞。火光通明之明,爸爸的手机响起来。乔麦跟我说,她门敲不开,就一直没有离开,及时报了火警。直至救出爸爸,在医院重症病房守护着爸爸。大哥做了临时分工,三兄弟在医院轮流值班,守护爸爸,我待在家里,做后勤保障,准备爸爸的后事。有什么准备的呢?寿衣店里各种款式型号的寿衣都有,公墓里的墓穴妈妈去世的时候就一起购买了,骨灰安放下去就是。我很不情愿地开始整理爸爸的衣物。爸爸是铜城市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热爱教育,性格温和,可谓桃李满天下。爸爸坚持写了四十多年日记。收拾爸爸书房,看到了爸爸摆放整齐的日记,整整占去大半个书柜。我随手抽出今年的两本日记,翻阅开来。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三)春节还没有过完,春雨和冬梅都返程了。春雨只在家里住了一天,冬梅住了三天。仲夏和秋生没有回家过年,一个孙子有事,一个公司有事,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了他们。2月28日真是倒霉透了,年还没有过完,后天才元宵节,一不小心感冒了。经过长廊去上厕所,刚跨入走廊,就有一个女子从身后过来,将我的吊瓶接了过去,热情地说,赵老师,我是您的学生,铜城一中八二级的,您教的一二三班的语文。不过我在四班,我特别爱听您讲析古诗词,经常混进您的班级听您讲课。也许爸爸上圈套了。3月1日(元宵节)昨天打了点滴,今天感觉好多了,烧退了,脑壳也没有那么沉了。乔麦八点钟准时来接我去医院。她还说,别见外,赵老师,我要为您负责到底。3月4日连续五天都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说我是铜城一中德高望重的老师,做这点小事,哪能收老师的钱。乔麦没有收我分文的报酬,我始终心存不安。我教学的年代,还真有活雷锋现世,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3月15日乔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上门来给我祝贺,还带了生日蛋糕来。乔麦来给我过生日,我感到惊讶,同时有些警惕起来。乔麦说,那天在医院我帮您排队结账,用了您身份证的,我记住了。我过了一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感谢乔麦同学!我合上日记,一阵难抑的愧疚涌上心头。爸爸生日我只微信祝福,并没有想到回家陪伴爸爸。一边又想,爸爸好像越陷越深。3月25日我们这个小区叫绣水名城,乔麦帮助小区的退休老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绣水夕阳”。乔麦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她在跟踪我的生活吗?我在狐疑中,乔麦开口了,她直白地对我说,她是做老年保健品业务的。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她说,一个月的剂量一千五百元,一年为一个疗程。我眼睛已经模糊。我们经常像教小学生那样给爸爸布置作业,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妈妈去世整整十年了,我们兄妹四个整齐地陪伴爸爸过春节,仅有一次,就是妈妈去世的那一年。我们围拢到爸爸的病榻前。爸爸整个身体起伏了一下,眼皮抖动了一下,却没有睁开。爸爸就这样,跟我们永别了。医院诊断的结果,爸爸是被浓烟窒息,因呼吸道严重感染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的。安葬了爸爸,我们带着悲伤回到爸爸居住的房子,我们童年的家。沉默良久,我说,我读过爸爸近两年的日记,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感谢一个人,爸爸的一个学生,叫乔麦,爸爸留下了一笔存款,我们给她十万,行不行?二哥说,少了,二十万吧。三嫂控制不住了,尖着嗓门说,有必要吗?她又不是爸爸的小老婆。三哥吼道,闭嘴!正争吵中,有人敲响。三哥去开门,竟然是乔麦。她低着头,轻声说,赵老师这样走,作为学生心里也难受,希望你们节哀。我今天来,是退还赵老师保健品的钱,赵老师长期用我的保健品,他付了一年的款,现在他用不着了,应该退还四千五百元,我已经打到了赵老师的微信里,请你们查收一下。我们听了,满屋久久沉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直奔”一词用语简洁明了,写出了“我”因父亲入院而焦急、不安的复杂心情。B.借助他人介绍,“我”“慢慢地粘贴拢合”父亲生活的相关情况,表明全文使用了倒叙手法。C.父亲的日记不只是简单叙述事件,还传神地刻画父亲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D.三嫂不同意给乔麦二十万,说话刻薄,与下文乔麦主动退还四千五百元形成鲜明对比。7.关于文中“我”看完父亲日记“眼睛已经模糊”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被已经退休父亲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遇及乔麦的种种表现所深深感动。B.作为子女的“我”通过阅读父亲的日记从而真正走进了父亲的生活和内心。C.兄妹四人悔恨没有关心过父亲的日常生活,没有能让父亲享受天伦之乐。D.此部分为“我”想感谢乔麦、补偿乔麦及乔麦来表达慰问和退费埋下伏笔。8.作者用了不少篇幅摘录父亲的日记,这种写法有怎样的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9.评论家说小说塑造人物要“于轻柔处表现人物刚强的性格”,请对文中的乔麦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①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后稷②,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③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④,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选自《国语·祭公谏穆王征犬戎》)注:①櫜(gāo):古时收藏弓箭的袋子。这里用作动词。②稷,谷物泛称;后稷,传说中的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世泛指农官,相传周族的先祖曾长期担任此职。③不窋(zhú):古代周族部落首领。④大毕、伯士、树:相传为犬戎族的首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B.先王之于民也/想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C.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D.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载,在本处是句首或句中语助词,与《氓》中“载笑载言”的“载”字意思一样。B.忝,意为“辱没”,该字在本文中的用法与成语“忝列门墙”中的“忝”字不同。C.荒服,古代“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D.让,此处意为“责备”,与《鸿门宴》中“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字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穆王野心勃勃,想要出兵征讨犬戎,祭公谋父为了制止他的错误行为,从“先王耀德不观兵”的基本观点出发进行劝谏,引经据典,很具说服力。B.祭公谋父为了说服周穆王,列举了先王端正品行、敦厚爱民的实例,主张用礼法去教化百姓,最终让百姓感激天子的恩德而畏惧威刑,从而壮大王业。C.商纣王昏庸无道,残害百姓,人民无法忍受,揭竿而起,和周武王一起发动正义的战争,在牧野打败商朝军队,这不是崇尚武力,而是体恤百姓、为国除害。D.祭公谋父认为犬戎的首领一直履行朝见职责,周朝贸然出征讨伐,是废弃先王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周穆王不听劝告,最终只落得荒服诸侯不再来朝见的结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2)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14.请简要概括祭公在劝谏周穆王时引用周文公颂诗的目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题冷泉亭①辛弃疾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误。山木润,琅玕②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③,今为客。【注】①冷泉亭:亭在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的深水潭中,为西湖名胜之一。②琅玕(láng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③吾家,指作者的家乡历城(今济南),素有“泉城”美誉。15.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冷泉亭附近的风景,下片写游亭的活动及由此生发的感情。B.开头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路两旁树木整齐挺立的雄伟之势。C.“谁信”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想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D.整首词托物言志,借“翠竹”“鸾凤”等意象表达词人高洁的情操、美好的理想。16.此词的词眼为“恨”,词中体现了哪些“恨”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孔子提出了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形象作镜鉴的修养方法。(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古以来,梅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借写梅花抒发高洁的情志或隐逸的情怀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作为最能体现程派表演风格和唱腔特色的扛鼎之作,京剧《锁麟囊》问世八十余载,久演不衰,传承至今,是①的经典。近日,北京京剧院程派名家郭玮在长安大戏院震撼上演《锁麟囊》,让古老的中华戏曲艺术再次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锁麟囊》的特点是人物生动传神,叙事起伏跌宕,情节丰富婉转。在唱腔设计上更是独具匠心、②。郭玮的行腔圆润婉转,音质明净甘醇,娴熟自如,抑扬顿挫,用声音强弱和节奏的变化精准把控抒发人物的内心情绪。时而荡气回肠、意气磅礴,时而凄炎哀婉、催人泪下;情急时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情缓时声声入耳、字字含情:将人物表现得③、鲜活灵动,显出较高的艺术造诣。《锁麟囊》是经多位艺术大家精彩演绎且艺术风格早已深入人心的程派经典之作。如何寻求突破、在守正中有所创新和发展,成为程派传承人必须思考和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程派传人,郭玮深谙艺无止境的艺术真谛,善于从每次演出中汲取经验,认真揣摩人物,精心研磨唱腔,深刻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将声腔演唱和身段功架化为刻画表现人物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驾驭把控和表现人物的能力。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外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四大名著”传播情况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圈的传播情况差异较大,亚洲国家内的四大名著传播情况较为乐观,尤其是在日韩的传播最为广泛。而在欧美国家,除了对中国文化有较深理解的汉学家们,①,其中《红楼梦》的影响力远低于另外三部。究其原因,《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宗法家族式情节,甚至是中国传统的物品、餐饮等内容都成为传播的障碍。在传播方面,②,还可以通过说唱、影视或游戏等方式来传播。其中,从游戏的角度来看,对《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改编的形象最多,并广泛流传于国外。相比较来说,我们很难发现有对《红楼梦》改编的游戏或形象。而在文本的传播过程中,③,四大名著就不可能广泛流传于国外。然而,翻译难,尤其是翻译《红楼梦》这样的名著更难。这不仅牵涉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更是《红楼梦》本身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我国汉族文化与欧美文化之间,存在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以至地理环境的差别,整体文化差异是很大的。因此,由于翻译与交流欠缺的问题,大量《红楼梦》的研究著述没有流传到国外。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被称为中国航天员“超级替补”的邓清明,在2022年11月29日终于圆梦太空。这一年他56岁。他的航天梦坚持了25载,很瑰丽,很漫长,很执着,也真的很不容易。2006年,邓清明的女儿看着同学的爸爸费俊龙、聂海胜成功飞天。哭着问邓清明:“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啊?”2016年邓清明再次失败,而他的战友景海鹏将第三次飞上太空。“比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这一生总是在主动或被动地和他人比较。面对“比较”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绝密★考试结束前第02卷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这固然不错,桐城派向以文章著称,素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美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不尽然。桐城派从清初产生,延续有清一代,至民国依然余波不断,这三百年基业,显然不是单凭文章就可以支撑。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纯的文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皆成就斐然。纵观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历程,桐城派不仅诞生了方苞、方观承、陈用光、邓廷桢、姚莹、曾国藩等朝廷大员,在禁烟、禁酒、治河、戍边、保疆、治军、通商、洋务等各个方面卓有建树;也涌现出郭嵩焘、黎庶昌和薛福成等出使欧洲,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的一流外交家;并孕育出以姚鼐、吴德旋、祁寓藻、张裕钊等人为代表的书法碑帖艺术,与桐城文章交相辉映。同时,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桐城派实际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流派。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价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理念认同,是传统文化共同体生成的思想基础。共同体是人与人的群体集合,其彼此凝聚的基础是价值认同与思想归属。伊兹欧尼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外两点:一是彼此交织的紧密关系,二是共同的价值规范与意义。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而连接辞章与经世的理念是义法。义法最早是经史之学的通行概念,后来方苞把它引入辞章,开创“古文义法”。简单地讲义法,“义”就是言有物,“法”就是言有序,两者相合而成文。其所言之物,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自现实,寄托经世济民之宏愿;所序之文,也并非辞藻堆砌,而是字里行间流贯生命之气。义法既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后来刘大概发展了义法理论,强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林、道学与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晚清民国,严复、林纾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学术与立身相结合,把个体命运与时代家国相联结,与时俱进,觉世牖民。当然,考察桐城派三百年历史,不难发现,其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属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桐城派体量庞大难窥全豹。对于多数非桐城派学者而言,对桐城派的了解主要来自文章,因此视桐城派为文派。对于桐城派学人来说,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也很难触及桐城派全貌。(摘编自任雪山《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桐城派》)材料二:桐城派的文论滥觞于戴名世,其后方苞提出义法说,刘大櫆在继承方苞的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神气音节”和“品藻”说,至姚鼐集其大成,主张为文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而不可偏废。由此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学史绵延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文派。姚鼐所谓义理,主要是儒家经义,是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义理是思想内容,是道的层面;考据是基本功,是文献资料,用来佐证义理的;辞章是文辞,属于创作技巧,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三者是学术的三个层面,是一体三面,“辞章”亦即文章,只是学术的一面,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纯文学”。姚鼐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要追求思想,应当明“道”,所以“义理”最重要,放在第一位。“道”要通过辞章来传播,也要美,要写得平易畅达,不能像汉学家那样只讲考据。桐城派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崇奉程朱理学,所载之“道”为“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桐城派不单研究散文的创作技巧,还包括创作目的、材料选择、思想道义、学术倾向等等。桐城派文章不只是审美,还有审智,不只是抒情,还有说理,即重思想性。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在乾嘉时期,于汉学兴盛、摈斥宋明儒学的大背景下,将宋儒之性道与汉儒之经义相结合,考据与辞章相统一,现实针对性是很明显的。(摘编自方云龙《桐城派的文化品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桐城派既是文学流派,也是文化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绵延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覆盖领域广。B.桐城派成员方苞将经史之学的“义法”引入辞章,倡导为文既要“言有物”,又要“言有序”。C.桐城派的“义法”理论,强调格律与神气、德行与辞章、立言与立功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D.桐城派在乾嘉时期取得很大成就,姚鼐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其理论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大量列举桐城派在多个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体现了桐城派人才辈出,成就显著。B.桐城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长期以来,其传统文化共同体属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C.姚鼐提出他的为文主张,跟乾嘉时期汉学盛行、宋明儒学被摈斥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D.两则材料都详细阐述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的为文理念,但侧重点完全不同。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姚鼐弟子姚椿曾写过《运米行》等文章,提议从四川贩米解决两江、两湖灾民以及其他民生问题,被林则徐认为是恤民长策。B.邓廷桢任安徽巡抚时,援引梅曾亮、管同、方东树、陆继辂、宋翔凤等桐城派成员人其幕府,建言献策,参赞政务,政绩斐然。C.桐城派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潜移默化的润泽。D.据查有关资料得知,明清两朝,桐城县画家就达一百多人。一县之中,能涌现如此众多之画家,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4.材料一作者认为,桐城派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请结合材料阐述其理由。(4分)5.曾国藩对姚鼐的思想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答案】1.C2.D3.C4.①桐城派三百年来秉持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相结合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导向。②桐城派成员之间声气相通,后代成员在继承前辈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本派理论,与时俱进,觉世牖民。5.①继承:曾国藩继承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并以“义理”为重的为文理念。②发展:姚鼐所重视的“义理”是“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而曾国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经济之学,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强调格律与神气、德行与辞章、立言与立功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义法既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可知,“义法”理论强调的是三个方面的统一,分别是格律和神气、德行与辞章、立言与立功。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都详细阐述”错误,材料一阐述得相对简略。“但侧重点完全不同”表述不准确,两则材料都重点论述了“义理、考据、辞章”这一为文理念的内涵。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可以支撑材料一桐城派坚持以古文辞章和经世济民为思想基础的观点。BD两项可以支撑材料一中桐城派在诸多领域成就斐然的观点。C.“桐城派对后世影响深远”于文无据,材料一中没有关于桐城派对后世影响的论述,反而是“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故此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价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和“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可概括出:桐城派三百年来秉持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相结合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导向。根据“后来刘大概发展了义法理论,强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晚清民国,严复、林纾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学术与立身相结合,把个体命运与时代家国相联结,与时俱进,觉世牖民”,可概括出:桐城派成员之间声气相通,后代成员在继承前辈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本派理论,与时俱进,觉世牖民。【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继承:根据材料三“至姚鼐集其大成,主张为文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而不可偏废”“姚鼐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要追求思想,应当明‘道’,所以‘义理’最重要,放在第一位”,材料二“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可概括出:曾国藩继承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并以“义理”为重的为文理念。②发展:根据材料三“姚鼐所谓义理,主要是儒家经义,是以程朱理学为核心”“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可概括出:姚鼐所重视的“义理”是“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而曾国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经济之学,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绣水夕阳查俊华我从武汉赶赴铜城,直奔铜城市中心医院。医院重症监护室是一位中老年女子在看护我爸。她自我介绍叫乔麦,三十五年前是我爸的学生。从乔麦、消防队员、医生和邻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像一张被撕碎的稿纸,我把它们慢慢地粘贴拢合。我爸虚岁八十,身体硬朗,他为这一点自豪和骄傲。爸爸一辈子当教师,习惯恬静、自律的生活,晚年生活更是有规则,所以我们子女平时并不担心他。爸爸打开煤气灶准备晚餐,没想到刨丝瓜的时候,有两片瓜皮掉在地板上,一脚踩在丝瓜皮上,一个趔趄撞到灶台,油盐酱醋打翻在地,各种液体洒了一地,窗帘被点燃了。他摔在地上,就再也动弹不得。摔倒的时候,手中的碗被重重地摔到身后墙壁上,将墙壁砸一个洞。火光通明之明,爸爸的手机响起来。乔麦跟我说,她门敲不开,就一直没有离开,及时报了火警。直至救出爸爸,在医院重症病房守护着爸爸。大哥做了临时分工,三兄弟在医院轮流值班,守护爸爸,我待在家里,做后勤保障,准备爸爸的后事。有什么准备的呢?寿衣店里各种款式型号的寿衣都有,公墓里的墓穴妈妈去世的时候就一起购买了,骨灰安放下去就是。我很不情愿地开始整理爸爸的衣物。爸爸是铜城市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热爱教育,性格温和,可谓桃李满天下。爸爸坚持写了四十多年日记。收拾爸爸书房,看到了爸爸摆放整齐的日记,整整占去大半个书柜。我随手抽出今年的两本日记,翻阅开来。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三)春节还没有过完,春雨和冬梅都返程了。春雨只在家里住了一天,冬梅住了三天。仲夏和秋生没有回家过年,一个孙子有事,一个公司有事,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了他们。2月28日真是倒霉透了,年还没有过完,后天才元宵节,一不小心感冒了。经过长廊去上厕所,刚跨入走廊,就有一个女子从身后过来,将我的吊瓶接了过去,热情地说,赵老师,我是您的学生,铜城一中八二级的,您教的一二三班的语文。不过我在四班,我特别爱听您讲析古诗词,经常混进您的班级听您讲课。也许爸爸上圈套了。3月1日(元宵节)昨天打了点滴,今天感觉好多了,烧退了,脑壳也没有那么沉了。乔麦八点钟准时来接我去医院。她还说,别见外,赵老师,我要为您负责到底。3月4日连续五天都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说我是铜城一中德高望重的老师,做这点小事,哪能收老师的钱。乔麦没有收我分文的报酬,我始终心存不安。我教学的年代,还真有活雷锋现世,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3月15日乔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上门来给我祝贺,还带了生日蛋糕来。乔麦来给我过生日,我感到惊讶,同时有些警惕起来。乔麦说,那天在医院我帮您排队结账,用了您身份证的,我记住了。我过了一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感谢乔麦同学!我合上日记,一阵难抑的愧疚涌上心头。爸爸生日我只微信祝福,并没有想到回家陪伴爸爸。一边又想,爸爸好像越陷越深。3月25日我们这个小区叫绣水名城,乔麦帮助小区的退休老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绣水夕阳”。乔麦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她在跟踪我的生活吗?我在狐疑中,乔麦开口了,她直白地对我说,她是做老年保健品业务的。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她说,一个月的剂量一千五百元,一年为一个疗程。我眼睛已经模糊。我们经常像教小学生那样给爸爸布置作业,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妈妈去世整整十年了,我们兄妹四个整齐地陪伴爸爸过春节,仅有一次,就是妈妈去世的那一年。我们围拢到爸爸的病榻前。爸爸整个身体起伏了一下,眼皮抖动了一下,却没有睁开。爸爸就这样,跟我们永别了。医院诊断的结果,爸爸是被浓烟窒息,因呼吸道严重感染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的。安葬了爸爸,我们带着悲伤回到爸爸居住的房子,我们童年的家。沉默良久,我说,我读过爸爸近两年的日记,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感谢一个人,爸爸的一个学生,叫乔麦,爸爸留下了一笔存款,我们给她十万,行不行?二哥说,少了,二十万吧。三嫂控制不住了,尖着嗓门说,有必要吗?她又不是爸爸的小老婆。三哥吼道,闭嘴!正争吵中,有人敲响。三哥去开门,竟然是乔麦。她低着头,轻声说,赵老师这样走,作为学生心里也难受,希望你们节哀。我今天来,是退还赵老师保健品的钱,赵老师长期用我的保健品,他付了一年的款,现在他用不着了,应该退还四千五百元,我已经打到了赵老师的微信里,请你们查收一下。我们听了,满屋久久沉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直奔”一词用语简洁明了,写出了“我”因父亲入院而焦急、不安的复杂心情。B.借助他人介绍,“我”“慢慢地粘贴拢合”父亲生活的相关情况,表明全文使用了倒叙手法。C.父亲的日记不只是简单叙述事件,还传神地刻画父亲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D.三嫂不同意给乔麦二十万,说话刻薄,与下文乔麦主动退还四千五百元形成鲜明对比。7.关于文中“我”看完父亲日记“眼睛已经模糊”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被已经退休父亲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遇及乔麦的种种表现所深深感动。B.作为子女的“我”通过阅读父亲的日记从而真正走进了父亲的生活和内心。C.兄妹四人悔恨没有关心过父亲的日常生活,没有能让父亲享受天伦之乐。D.此部分为“我”想感谢乔麦、补偿乔麦及乔麦来表达慰问和退费埋下伏笔。8.作者用了不少篇幅摘录父亲的日记,这种写法有怎样的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9.评论家说小说塑造人物要“于轻柔处表现人物刚强的性格”,请对文中的乔麦分析。(6分)【答案】6.C7.C8.①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一个老年人难为人知的晚年孤独生活,增强了真实性;

②片断式写法,选材自由,交待的相关内容为故事情节的突转打下伏笔;

③更加丰富了父亲和乔麦的人物形象;

④勾勒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子女、社会应该如何养老。9.①塑造的人物性格温和轻柔中透出刚强,乔麦在温和中有独自面对生活的刚强;

②乔麦和爸爸关于工作的对话直白平和,却表现了她为生活奔波的刚强;

③整个作品叙事和缓平淡,却能表现乔麦的坚定刚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动作、神态、语言”错误。父亲的日记中,没有刻画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情节作用的能力。C.“兄妹四人悔恨没有关心过父亲的日常生活”错误。兄妹四人不是不关心,而是没有真正关心陪伴,只是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由“春节还没有过完,春雨和冬梅都返程了。春雨只在家里住了一天,冬梅住了三天。仲夏和秋生没有回家过年,一个孙子有事,一个公司有事,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了他们”“我过了一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可知,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一个老年人难为人知的晚年孤独生活,增强了真实性;日记采用片断式写法,选材自由,交待的相关内容为故事情节的突转打下伏笔:如“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她说,一个月的剂量一千五百元,一年为一个疗程”等乔麦卖保健品的情节为后文乔麦主动退还四千五百元的情节突转打下伏笔。由“刚跨入走廊,就有一个女子从身后过来,将我的吊瓶接了过去,热情地说,赵老师,我是您的学生,铜城一中八二级的,您教的一二三班的语文。不过我在四班,我特别爱听您讲析古诗词,经常混进您的班级听您讲课”“乔麦说,那天在医院我帮您排队结账,用了您身份证的,我记住了。我过了一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连续五天都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说我是铜城一中德高望重的老师,做这点小事,哪能收老师的钱”可知,更加丰富了父亲和乔麦的人物形象;由“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了他们”“我教学的年代,还真有活雷锋现世,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我感到惊讶,同时有些警惕起来”“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可知,勾勒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子女、社会应该如何养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特征以及描写手法的能力。由“乔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上门来给我祝贺,还带了生日蛋糕来”“连续五天都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可知,塑造的人物性格温和轻柔中透出刚强,乔麦在温和中有独自面对生活的刚强;由“乔麦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她在跟踪我的生活吗?”“我在狐疑中,乔麦开口了,她直白地对我说,她是做老年保健品业务的”可知,乔麦和爸爸关于工作的对话直白平和,却表现了她为生活奔波的刚强;整个作品叙事和缓平淡,但表现出了人物刚强的性格,由“正争吵中,有人敲响。三哥去开门,竟然是乔麦。她低着头,轻声说,赵老师这样走,作为学生心里也难受,希望你们节哀。我今天来,是退还赵老师保健品的钱,赵老师长期用我的保健品,他付了一年的款,现在他用不着了,应该退还四千五百元,我已经打到了赵老师的微信里,请你们查收一下”可知,生活不易,但乔麦仍然退换钱款,表现乔麦的坚定刚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①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后稷②,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③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④,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选自《国语·祭公谏穆王征犬戎》)注:①櫜(gāo):古时收藏弓箭的袋子。这里用作动词。②稷,谷物泛称;后稷,传说中的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世泛指农官,相传周族的先祖曾长期担任此职。③不窋(zhú):古代周族部落首领。④大毕、伯士、树:相传为犬戎族的首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B.先王之于民也/想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C.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D.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载,在本处是句首或句中语助词,与《氓》中“载笑载言”的“载”字意思一样。B.忝,意为“辱没”,该字在本文中的用法与成语“忝列门墙”中的“忝”字不同。C.荒服,古代“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D.让,此处意为“责备”,与《鸿门宴》中“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字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穆王野心勃勃,想要出兵征讨犬戎,祭公谋父为了制止他的错误行为,从“先王耀德不观兵”的基本观点出发进行劝谏,引经据典,很具说服力。B.祭公谋父为了说服周穆王,列举了先王端正品行、敦厚爱民的实例,主张用礼法去教化百姓,最终让百姓感激天子的恩德而畏惧威刑,从而壮大王业。C.商纣王昏庸无道,残害百姓,人民无法忍受,揭竿而起,和周武王一起发动正义的战争,在牧野打败商朝军队,这不是崇尚武力,而是体恤百姓、为国除害。D.祭公谋父认为犬戎的首领一直履行朝见职责,周朝贸然出征讨伐,是废弃先王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周穆王不听劝告,最终只落得荒服诸侯不再来朝见的结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2)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14.请简要概括祭公在劝谏周穆王时引用周文公颂诗的目的。(3分)【答案】10.B11.D12.C13.①到了武王时,昭显先人光明的德行而且加上仁慈和善(把仁慈和善增加上去),侍奉神灵,保护百姓,没有谁不欢欣喜悦。②如果颁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做到的,那就进一步修养德行而不劳役百姓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处的诸王也没有不信服的。14.①希望国君收起干戈,不要用武力对外征讨。②施行仁政,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才能让国之基业发展壮大。

【解析】【10题详解】句意:先王对于百姓,努力端正他们的德行,使他们的性情更加宽厚;扩大他们的财源,改进他们的工具;指明利害的方向,用礼法整顿他们,使他们追求利益而避免祸害,怀念恩德而畏惧威力,所以能保证周王室世代相承,日益壮大。【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句意:将兵器好好收藏。/边笑边说话。B.忝:辱没;谦辞,有愧。句意:不辱前人。/自己愧在师门。D.“意义不同”错误,都是“责备”之意。句意:责备不进岁贡。/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和周武王一起发动正义的战争”错误,原文为“欣戴武王”,是欣然拥戴武王。【13题详解】①“至于”,到了;“昭”,昭显,发扬;“光明”,光明的德行;“慈和”,仁慈与温和;“事”,事奉。②“布”,发布;“陈”,公布;“勤民”,劳役百姓;“服”,信服。参考译文:周穆王将要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可以这样做。先王耀明文德而不炫耀兵威。兵威平时敛藏而只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一动用才会显示出威力,而炫耀就会被轻视,被轻视便失去了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长保封疆。’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增加百姓的财富,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的方向,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农官,尽心为虞、夏做事。到夏朝衰落时,废去了农官而不重视农事,我们的先王不窋因为失去官职,只好自己躲藏到戎、狄的地方,他不敢荒废先人的基业,时时论叙先人的德行,继承先人的事业,修撰他们的教训典籍,时刻恭敬勤勉,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奉,累世奉修德行,不辱没先人。到了武王时,昭显先人的光明德行而且加上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没有谁不欢欣喜悦。商王帝辛,则为民众深恶痛绝,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欣然拥戴武王,武王才出兵商郊牧野。这说明先王并非崇尚武力,而是体恤百姓的忧患而除去他们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属甸服的供日祭,属侯服的供月祀,属宾服的供时享,属要服的供岁贡,属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的朝见天子之礼,这都是先王定下的规诫。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就应修治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自己的号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名号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义务的,天子就要修治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修治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装备、谴责的法令、晓谕的文辞。如果颁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做到的,那就进一步修养德行而不劳役百姓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处的诸侯也没有不信服的。“如今,自从大毕、伯士去世以后,犬戎的新君一直按照荒服的职责来朝见。天子说:‘我将以不享的罪名去讨伐他们,并以此向他们炫耀武力。’这难道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王业危败吗?我听说犬戎新君树,敦厚纯朴,遵守先人的德行,遵守荒服之礼不变,他们是有抵御我们的理由的。”周穆王不听劝告,去征讨犬戎,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题冷泉亭①辛弃疾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误。山木润,琅玕②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③,今为客。【注】①冷泉亭:亭在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的深水潭中,为西湖名胜之一。②琅玕(láng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③吾家,指作者的家乡历城(今济南),素有“泉城”美誉。15.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冷泉亭附近的风景,下片写游亭的活动及由此生发的感情。B.开头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路两旁树木整齐挺立的雄伟之势。C.“谁信”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想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D.整首词托物言志,借“翠竹”“鸾凤”等意象表达词人高洁的情操、美好的理想。16.此词的词眼为“恨”,词中体现了哪些“恨”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16.①思念故乡的伤感。“风物本吾家”句,作者由冷泉亭周围景物触发了对与此相似的家乡的思念,以及归不得的伤感之情。

②家国之痛。当时北方的中国在异族统治之下,作者“本吾家”“今为客”之叹,饱含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叹了。

③壮志难酬的苦闷“醉舞”两句,作者以鸾凤自比,表明自己正直高尚,才华横溢,却只能借酒浇愁,排遣苦闷,寄居江南,不能收复失地,壮志难酬。【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整首词托物言志”错。此词还采用借景抒情手法,词人借冷泉亭周围与家乡相似的景物抒发思乡之情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哀叹。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思念故乡的伤感。“风物本吾家”句,词人因看到冷泉亭周围的景物有与家乡相似的地方,而词人家乡已被金人占领,故联想到被金人占领的北方失地,以及归不得的伤感之情。因此,这里的“恨”有词人的思乡之“恨”。家国之痛。借景抒情,词人借冷泉亭周围与家乡相似的景物抒发思乡之情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哀叹,当时北方的中国在异族统治之下,作者“本吾家”“今为客”之叹,饱含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叹了。壮志难酬的苦闷。“醉舞”两句,“鸾凤”汉族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良、俊美的人,这里喻诗人怀才,但为什么“醉舞”?那只能是怀才不遇,难以实现理想,所以诗人应是怀才不遇,难以实现理想的形象,于是解酒消愁。作者以鸾凤自比,表明自己正直高尚,才华横溢,却只能借酒浇愁,排遣苦闷,寄居江南,不能收复失地,壮志难酬。(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孔子提出了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形象作镜鉴的修养方法。(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古以来,梅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借写梅花抒发高洁的情志或隐逸的情怀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作为最能体现程派表演风格和唱腔特色的扛鼎之作,京剧《锁麟囊》问世八十余载,久演不衰,传承至今,是①的经典。近日,北京京剧院程派名家郭玮在长安大戏院震撼上演《锁麟囊》,让古老的中华戏曲艺术再次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锁麟囊》的特点是人物生动传神,叙事起伏跌宕,情节丰富婉转。在唱腔设计上更是独具匠心、②。郭玮的行腔圆润婉转,音质明净甘醇,娴熟自如,抑扬顿挫,用声音强弱和节奏的变化精准把控抒发人物的内心情绪。时而荡气回肠、意气磅礴,时而凄炎哀婉、催人泪下;情急时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情缓时声声入耳、字字含情:将人物表现得③、鲜活灵动,显出较高的艺术造诣。《锁麟囊》是经多位艺术大家精彩演绎且艺术风格早已深入人心的程派经典之作。如何寻求突破、在守正中有所创新和发展,成为程派传承人必须思考和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程派传人,郭玮深谙艺无止境的艺术真谛,善于从每次演出中汲取经验,认真揣摩人物,精心研磨唱腔,深刻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将声腔演唱和身段功架化为刻画表现人物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驾驭把控和表现人物的能力。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案】18.①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家喻户晓②别出心裁

③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19.《锁麟囊》是程派的经典之作,又经多位艺术大家精彩演绎,其艺术风格早已深入人心。20.①四个句子两两构成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匀称,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②既写出了唱腔刚柔并济、生动传神的特点,又写出了郭玮的技艺高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应突出这出戏的流传之久和知名度之高,故可填入“经久不衰”或“历久弥新”或“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历久弥新:经过长久的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第二空:根据语境来看,此处应填入“独具匠心”的近义词,强调《锁麟囊》唱腔设计的独特性,故可填入“别出心裁”。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第三空:根据前后文来看,此处想要表达郭玮将《锁麟囊》中的人物演绎得生动传神,故可填入“活灵活现”或“惟妙惟肖”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要根据文中长句讲述的内容,将句子的主干提炼出来,然后把剩余的修饰内容整理成独立的短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可以增删个别语词,使之连贯、通畅。主干:《锁麟囊》是程派经典之作;定语“经多位艺术大家精彩演绎”“艺术风格早已深入人心”加入连缀成分或主语单独成句。【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时而荡气回肠、意气磅礴”与“时而凄炎哀婉、催人泪下”,“情急时跌宕起伏、错落有致”与“情缓时声声入耳、字字含情”,四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匀称,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两两构成对偶。四个句子以整齐的句式,概括出了《锁麟囊》唱腔设计上刚柔并济、生动传神的特点,又写出了郭玮的技艺高超。(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外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四大名著”传播情况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圈的传播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