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中高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1.gif)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中高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2.gif)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中高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3.gif)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中高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4.gif)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中高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1005295056551ae06224fd14d6c91b2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2022—2023学年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流通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2.13世纪中后期,英国封建制度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A.采邑制的创立 B.城市的大规模复兴C.教会绝对专权 D.等级君主制的建立3.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习惯用宗教性质的“地图·世界”来作为装饰用的地图。但到了1300年以后,装饰用的地图变成了波托兰海图。波托兰海图的中心方位总是指南针磁针所指的北方,与以“东方”为中心的“地图·世界”完全不同。这一变化A.展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 B.推动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C.反映了欧洲人世界观的转变 D.根源于海上新航路的开辟4.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主张——社会契约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经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三大社会契约理论家对古老契约思想作出重新阐释,发展到完备形态,使其重新绽放生机。这一生机(
)A.复兴了古希腊思想文化 B.否定了君主立宪制度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内涵 D.根除了专制主义思想5.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6.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是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是错误的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其结果已经证明C.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D.十月革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7.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8.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9.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颜延之《庭诰》等,最典型者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由此可以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形成 B.士族文化影响扩大C.宗法制度社会基础得到巩固 D.印刷技术快速发展10.据赵翼统计:“明朝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后加紧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该现象体现了这一时期(
)A.皇权受到严格制约 B.内阁大臣彼此牵制C.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D.内阁政治相对稳定11.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12.辛亥革命时期,各党派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它们纷纷以标榜“共和”为宗旨。《申报》评论说:“不问党内宗旨如何,争相入党,以为运动机关”,“人党以后,悬挂徽章,猝然被人质问党旨,茫无以对”。这表明当时A.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B.政党政治确立C.民众思想觉悟迅速提升 D.政治参与活跃13.1924年国民党由一个被视为隐秘的,封闭的、个人领导的“暴民”党,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孙中山思想的改变 B.帝国主义侵略加剧C.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D.国民党改组的完成14.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粑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 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C.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15.图1、图2是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新建工业分布示意图。这两幅图反映当时我国(
)A.工业的区域分布重心已经发生转移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实行战略调整以应对严峻国际形势D.调整工业布局以期推进西部大开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中国国情与道路探索材料一
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建议以国家资本主义为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使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三个阶段逐步完成。1953年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自1954年1月起,国家开始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公私合营企业中,国家同资本家的合作深入企业内部,企业的生产关系由原来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变为国家和资本家共同占有。1955年11月起,中共中央作出逐业、分期分批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决定,这样,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使用、管理和支配。——摘编自齐鹏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明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并在四川选定了100家企业进行扩权试点。1979年,国务院对试点企业在经营权方面做出了调整,如在生产上可以一方面进行适当的选择品种结构,一方面进行适当的计划外生产,试制新产品、价格可浮动;同时在分配体制上变“企业基金"(企业可从年工资总额中提取5%用于福利和奖励)为“利.润留成”,从而实现企业激励,提升积极性。国务院的文件下达后,试点范围迅速扩大,到1980年底发展为6000多家,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16%。——摘编自李莉佳《国企改革与政府职能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在工业企业领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并指出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后到80年代初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意义。1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白银的跨大陆流动大潮中,中国和欧洲的金银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金银价一直高于欧洲,早年是1:3甚至更低,明初大概是1:6-1:5,随后到1:8-1:7,直到清代仍旧高于欧洲,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10,甚至更高(按照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1934年的数据,1643~1650年金银价为1:15)。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根据学者德科民的统计,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子共计4比索,其中的1/4-1/2流入中国。白银的流入,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王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材料二
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虽然得不到有关全球状况的统计数字,但据一位经济学家估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生活水平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更准确地说,我们知道,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其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西欧其他国家在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白银流动的原因,并指出这种流动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积极作用。18.(11分)材料一
以一人之统治为君主政体,少数人之统治为贵族政体,多数人之统治为民主政体。——亚里士多德材料二(1)结合材料一,说出古斯巴达、雅典、罗马共和国分别属于什么政体。(2)指出古代欧洲这四种政体的共同点。指出与中国古代政体相比,欧洲政体的突出特点。(3)对近代欧洲政体影响较大的是哪一类型,简述原因。19.(15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革命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科技创新与社会变迁”为视角,评述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5DDCCA6-10CDBBD11-15DDDDC16.(14分)(1)特点:和平性,国家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渐进性,由初级到高级(如答计划性、阶段性参照给分);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6本质:生产关系的变革(或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2(2)意义: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提升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新时期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打破了旧的不合理的管理和分配休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改革打下了基础;完善了政府职能;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任答三点)6(15分)(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欧洲对亚洲商品的大量需求(亚欧贸易的发展);金银比价差异下的巨大利润吸引。6影响:对欧洲:大量白银流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西欧出现了“价格革命”。对中国:促进了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出现了白银货币化。对世界: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和经济交流;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一体化。6(2)积极作用:欧洲经济迅猛发展,欧洲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欧洲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更进一步加强。3(11分)(1)斯巴达寡头制;雅典民主制;罗马共和国从贵族制到元首制。3共同点:都有公民大会;欧洲政体的突出特点是王权相对较弱,受公民大会制约。4(3)雅典民主制;近代英美法德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避免和限制独裁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投资协议例文(三篇)
- 洗涤剂原料氨水配送合同
- 咖啡厅装修合作协议样本
- 专卖店装修分包合同
- 足球场地施工方案
- 建筑工程资金周转居间合同
- 体育场馆食堂装修合同
- 咨询服务办公空间改造协议
- 工业园区改造维修合同
- 家电配送安装一体化合同
- 彭大军桥牌约定卡
- 烟气管道阻力计算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迎接重大节日、活动的保障措施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 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论证方法课件15张
- 2022医学课件前列腺炎指南模板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教材课件(完整)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课版)(第4版)》全册电子教案
- 职业卫生教学课件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 降“四高”健康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