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_第1页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_第2页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_第3页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_第4页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孔子看来,人对“利”的裁断不外乎三个方面:如何看待“富”与“贫”“贵”与“贱”“生”与“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认为“贫”“贱”“死”是有“害”的,因而常常会生出一种耻“贫”、厌“贱”、恶“死”之心。与此相对,“富”“贵”“生”则往往被认为是有“利”的,因而人们常常会存有一种爱“富”、喜“贵”、好“生”之心。进而言之,在“富”“贵”“生”三者之中,“生”更是被人视为最基本的“利”:有了肉体存在的“生”,人才有了对“富”与“贵”的求取;或者说,人对“富”与“贵”的求取,最终乃是为了维护最基本的“生”的权利与满足活得更为幸福的愿望。鉴于此,我们可以把人对“利”的求取进一步简化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富”与“贵”的求取,一个是对最为基本的“生”的求取。与此相应,孔子依据人所宜行的“仁”道而作的“义利之辨”也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个是对人在“富”与“贫”“贵”与“贱”之间进行取舍而作的“义”或“不义”的价值裁断,另一个是对人在“生”与“死”之间进行取舍而作的“义”或“不义”的价值裁断。

就第一个层面的裁断来看,孔子并没有从维护人的生存权利的意义上否认“富”与“贵”之于人的价值,因而也没有贬抑作为肉体存在的人对“富”与“贵”的欲求。《论语•里仁》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首先在人之常情的层面上肯定了人人都有欲求“富与贵”、嫌厌“贫与贱”之心。孔子超出常人之处在于,他对“富与贵”“贫与贱”的弃取设置了一个不得不遵循的前提,那就是必须依于“道”来裁断,而这个“道”自始至终都有其确然不移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人在任何境遇下都不可离弃的“仁”。如此看来,孔子“义利之辨”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人是否顺乎人之常情而对“富与贵”“贫与贱”有所取或有所弃,而只是在于人在有所取或有所弃的裁断与抉择中是否体现了“仁道”。

从第二个层面的裁断来看,孔子同常人一样也看重“生”。正因为如此,当子路就何谓“死”这一问题冒昧讨教时,他才会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样的反问式答复来予以指点。“生”是人所顾念的,“死”是人所嫌厌的,这乃人之常情。就日常处境而言,其实并不存在如何在“生”与“死”之间作取舍的问题。进而言之,在“生”与“道”并行不悖的情形下,根本就不存在舍“生”求“道”抑或贪“生”弃“道”的两难抉择。在孔子看来,只有当人面对不得不在“生”与“道”之间抉择其一的危境之际时,是否“弃生”才成为关乎人生大端的一个真问题。

孔子就这一人生难题所作的经典诲示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以“仁”立教,他所“志”与所“弘”的“道”说到底乃是以“仁”为价值底蕴的“仁道”。如果我们将“义利之辨”在其第二个层面的裁断归结为“生”与“道”之间的裁断的话,那么对“生”与“道”作裁断也就意味着对“生”与“仁”作裁断。在孔子这里,“生”诚然是人生最大的“利”,不过“生”的终极意义毕竟取决于“仁”,因此,“仁”便成为孔子用以裁断“生”的最高的“义”,“杀身以成仁”也由此成为孔子为人生价值弃取所作的最高裁断依据。

从根底处看,以价值裁断为其内在枢机的“义利之辨”显然不是一个诉诸思辨的知识论话题,而是一个诉诸生命践履且同人的生命意志与生命意义息息相关的价值论话题。(摘编自孙秀昌《孔子“义利之辨”的价值论分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相较于“生”,人们更重视求取“富”“贵”,这与后者更能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有关。

B.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都有求取财富和地位的欲望。

C.当对“生”的求取和“人之常情”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会在“生”与“义”之间做出取舍。

D.文中的“义”指的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利”指的是“能给人带来利益的身份地位”。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论述了“生”与“富”“贵”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将对“利”的求取概括为两个层面。

B.对“利”的求取受“义”的制约,甚至会因“义”弃“利”,《鱼我所欲也》体现了该观点。

C.孔子虽然认为“义”和“利”之间彼此对立,但他也承认“义”是求取“利”的前提和依据。

D.作者认为“义利之辨”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判断,并涉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属于价值论话题。3.下列是古代学者有关“义利”的观点,其中最接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______

A.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是犹欲寿而殇颈也。(荀子)

B.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

C.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程颢)

D.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陆九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全球每年大约会有上千人遇上雪崩,其中约有150人会因此丧生。雪崩还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甚至能堵截河流,导致洪灾。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其它严重的次生灾害。

积压在山上任何地方的雪都有移动的可能,但每个地方发生雪崩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山坡陡峭,雪则不会堆积过厚,很难发生雪崩。地表光滑的地方,雪也不会堆积过多,比如,雪崩很少在有草的山坡上发生。接近峰顶的平地也相对安全,雪会在此积累成厚厚的一层,但它相对稳定,如果其上方发生雪崩则会破坏这种稳定,这就是平坦区域只有在上面的坡上没有过厚积雪的情况下才会安全的原因。最危险的地方是坡度大约在30-40度的地方,这个坡度并不太缓,所以雪不会堆集得过厚,同时,这个坡度又并不太陡,可以保证雪层的相对稳定。

山上的雪层一般相对稳定。如果发生移动,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恰巧破坏了它的稳定。

急剧的升温会引起不稳定。山上较高处的雪融化后,汇成一股水流沿坡而下,水渗透到山下的雪中,会溶解部分同地表接触的雪。这不仅使雪同地表分离并让地表更加润滑。虽然从表面上看并无明显的变化,但此时雪层已经不稳固了。

雪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在温度较高时,底层的雪会升华,在升华过程中,水蒸气会沉积为冰,因此部分雪层会从紧密包裹状变成霜状。在霜状雪层中,雪粒间的结合部比其他类型的雪层都要脆弱,所以这时候,雪层已经失去了部分的凝聚力。当你走在上面时,它会吱嘎作响,这是雪变得不再稳固的迹象之一。

如果雪的重量达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发生动摇。铺在山坡上的雪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摩擦力和地心引力。摩擦力一般阻止直接同地表接触的雪层的运动,而地心引力却与摩擦力相反,它更喜欢把雪从山坡上“拉”下来。如果雪要保持稳定,那么摩擦力必须克服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此刻作用于整体的雪层,雪层增大、地心引力也随之增强。雪层间的凝聚力会让整个深层的雪开始一起移动。结果,移动的雪层越来越大,最后只能彻底崩溃。

当空气经过峰顶,地表的不规则性会引起旋风,旋风夹带着雪在山顶盘旋或是冲下背风的一面,导致背风坡累积更多的雪,这些只是发生在高处的雪地上。尽管此时山下天气依然晴朗,能见度高,然而,滑雪者和登山者却并不知道他们头顶上的积雪已经轰轰欲动了。

当雪层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下,一声枪响,或是滑雪而过的呼啸声,人们招呼远处朋友的喊声,树枝忽然折断的劈啪声……都足以引起雪崩。如果雪是干燥和粉状的,开始也许只有少量的雪粒被扰动。它们滚动着,跳跃着,一点点地移动着。然后,就像卡通片中的雪球一样,当滚下山坡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雪地此刻已经乱作一团。越来越多的雪加入到洪流之中。这种现象我们叫做“点状释放雪崩”。

不过,这种雪崩与湿雪崩相比,危险性要小一些。湿雪崩的雪呈现块状。湿雪崩通常发生在气温上升时,因表面雪层融化后又渗入到下层雪并重新冻结,形成湿雪层,而因为气温升高,使得新的湿雪层不容易吸附在密度更小的原有冰雪之上,于是向下滑动,从而产生雪崩。湿雪崩重量较大、速度慢、质地密,在其滑落过程中,会带起沿途的树木和岩石,从而产生更大的危害。

许多著名的冬季旅游胜地都有近距离监控设施。在积雪较厚并极有可能发生雪崩的地方还装有可控引爆装置,它利用爆破引发小型的雪崩以防止随后较大雪崩的发生。作为游客,你要牢记当地的安全警示,不要到规定以外的区域游玩。(摘编自《耀眼的暴风雪》)材料二:

雪崩究竟有多恐怖,1999年阿尔卑斯山大雪崩会告诉你答案。1999年1月份,奥地利著名的滑雪胜地加尔蒂,迎来了自己的滑雪旺季。当年加尔蒂1月29日到2月4日,阳光异常充足,这样的天气虽然反常,但是却给滑雪爱好者们,带来了极佳的滑雪体验。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也正是这种反常的天气,给他们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好天气过后,加尔蒂却迎来了一场十年一遇的大暴雪,这场暴雪整整持续了两周时间。同时遭遇了高达120公里/小时的大风。2月23日下午3点59分,厚重的积雪开始滑落,约20万吨的积雪以4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山下袭来,直奔加尔蒂小镇。(摘编自《阿尔卑斯山雪崩,3分钟摧毁了半个村庄》)4.材料一中的图片是阿尔卑斯山脉某山峰的右侧山势图,下面是从该图片得出的相关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c处是三处中最不安全的地方,但该处如果是草地,则发生雪崩的几率将会降低很多。

B.即使天气晴朗,d处也可能遇到雪崩,因为在旋风作用下,山上可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雪。

C.相较于ab两处,旅游胜地一般会选择在c处安装可控引爆装置来预防较大雪崩的发生。

D.b处比a处更易发生雪崩;如果地形相近,从左侧登山比从右侧遇到雪崩的可能性要小。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霜状雪层比紧密包裹状的雪层更易发生雪崩,是因为霜状雪层中雪粒间的结合部是所有雪层中最脆弱的,这致使雪层失去部分凝聚力。

B.在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的凝聚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时,雪便向下滑动,这时如有像声音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就有可能引发雪崩。

C.材料一介绍了雪崩的相关知识,生动形象,如用“卡通片中的雪球”来形容“点状释放雪崩”,这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特征。

D.作者在材料一的开篇简述了雪崩的巨大危害,之后介绍了雪崩发生的原因和雪崩的分类,最后为游客给出了在雪山旅游时的安全建议。6.材料二中加尔蒂小镇遭遇的异常天气为什么会导致该地发生大雪崩?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致母亲的信

冼星海妈妈:

上海“八一三”的炮声使整个中华民族有血气的民众觉悟了、团结了!从此以后,国土四周都布满着敌人的火焰,每个中国人都免不掉危险。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我还没有忘记,如今又遭遇到更大的浩劫、更残忍的屠杀了。在这关头,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国民再没有第二句话,“只有保卫国土来参加这伟大而神圣的战争!”我们并不赞颂战争,可是没有战争就失掉自由和博爱的存在!

亲爱的妈妈,我是在上海开火五天后离开那素称安逸的上海的,沿一条弯曲的苏州河向前进。一路上四处炮声,头上也都是敌机盘旋。同行十四人一样地不顾一切向前,为着踏上一条大路,竟没有顾到目前所坐的拖粪小船的臭味和肚里的饥饿。但,妈妈,你得明白我们并不是逃难,我们十四个都是救亡的勇士。虽然还没有实现我们预期的愿望,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明了自己对国家应负的责任。从出发到今天已经是四个多月了,国土又不知沦陷多少,同胞又不知被屠杀多少!但我们并不悲观,也许我们失去了的土地会被炸成一片焦土,但到最后胜利在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收复已失的土地,更可以重建新的建筑、新的社会。伟大的先驱告诉我们:“没有破坏便没有建设。”只有赶走了敌人,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现在我已到武汉了,并且不久又快去重庆。在这漫漫黑夜,感觉四周凄凉冰冷,我耳边好像有无数的失去了儿子的母亲和失去了母亲的儿子在哀诉。那不能告诉人的潜伏般的音乐,很沉重地打动我,使我不能不又想起了我唯一的你——妈妈。我想在每一个母亲想念着她自己的儿子出发为国宣劳的时候,或许会更恳切些吧!是的,或许会更恳切的!因此,我半夜没有酣睡。但想念着国家的前途和自己应负的责任,我又好像不得不要暂时忘记你了,忘记一切留恋。但我并不是忘记了你伟大的慈爱和过去五十多年的飘零生活,我更不是忍心地来抛弃你去走千百万里的长程。可是我明了自己的责任,明了中华民族谋自由、独立解放的急切。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的伟大任务,希望借宏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负伤的英勇战士,团结起那一切苦难的人们。但,妈妈,我常感到自己能力的薄弱和自己实际生活的缺乏,虽然有时站立在整千整万的民众面前,领导着他们高歌,但有时我总有战栗,因为我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又想念到遥远的妈妈了!可是当我每到一个地方的时候都被民众歌咏的情感所征服,令我不仅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你,而且又更加紧我的工作。我常常感到民众的力量最伟大,民众对音乐的需要,尤其在战时,那使我不能不忍痛地离开你而站立在民众当中。他们热烈地爱着我,而我也热烈地爱护他们。

自我离开上海后,妈妈必定感到很寂寞,没有亲近的人在你身旁,连可靠的亲友也逃避到香港了。但我很希望妈妈放心,这次抗战是必定得到胜利的,只要能长期抵抗下去。妈妈!我更有一件事情可以安慰你的,就是现在我已开始写《中国兵》了。这作品是继《民族交响乐》之后的,是纯用音乐来描写中国士兵抗战的英勇,保卫国土的决心。那伟大士兵的抗战精神,已打动每一个父母的心。我曾和伤兵们谈话,我也听过很多士兵冲锋和游击军的故事。可是我还得亲历其境,并且要参加作战,才能更明了中国兵的伟大。我除写作之外,我还想走遍后方,作救亡歌咏宣传运动。

在武汉七天后,我们预备去重庆各处担任后方宣传工作。我想在这远程的旅途中,我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得许多作曲的材料。我虽然时常地要想起妈妈,但理智会克服我,而且我自己知道在这动乱的大时代里,没有一个被侵略的人民不是存着至死不屈的精神。如果将来中国打胜仗以后,那所有的母亲们和儿子们都能有团叙的一天。国家如果被敌人亡了的话,即使侥幸保存性命,但贪生怕死的生活和不纯洁的灵魂带来的痛苦,比一切肉体的痛苦更甚。为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我希望所有的母亲们和儿子们都勇敢地向前。中国民族解放的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们的纯洁的爱给国家,同心合力在民族斗争里产生一个新中国。

别了,亲爱的妈妈!祖国的孩子们正在争取洗刷没有祖国的孩子的耻辱,让那青春的战斗的力量支持那有数千年文化的祖国。我们在祖国养育之下正如在母胎哺养恩赐一样,为着要生存,我们就得一齐努力,去保卫那比自己母亲更伟大的祖国。

妈妈看了这封信以后,我想,在您的皱纹的脸上应该会漾出一丝安慰的微笑吧。再见了,孩子在征途中永远祝福着您!星海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开篇提到了“上海‘八一三’的炮声”使得“有血气的民众觉悟了、团结了”,既点出了时代背景,也暗含了终将胜利的信心。

B.作者离开上海的途中,并未意识到“拖粪小船的臭味和肚里的饥饿”,既为了表现其旅途的狼狈,也为了表现战争给民众带来的伤害。

C.作者意识到音乐在抗战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安慰伤员,还可以唤醒和团结百姓,因此他坚持创作民众所需要的音乐。

D.“祖国的孩子”指的是团结一心、为抵抗侵略者而斗争的广大民众,“没有祖国的孩子”指的是那些遭受侵略者侵凌的沦陷地区民众。8.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妈妈”在看完信后,“脸上应该会漾出一丝安慰的微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与那些宏大叙事相比,书信更能体现出写作者在特殊环境下,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本文体现了冼星海哪些“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尔朱荣字天宝,北地秀容人也。世为第一领民酋长,博陵郡公。部落八千余家,家有马数万匹,富等天府。武泰元年二月中,帝崩,无子,立临洮王世子钊以绍大业,年三岁。太后贪秉朝政,故以立之。荣谓并州刺史元天穆曰:“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况今奉未言之儿,以临天下,而望升平,其可得乎?吾世荷国恩,不能坐看成败,今欲以铁马五千,赴哀山陵。兼问侍臣帝崩之由,君竟谓何如?”穆曰:“明公世跨并、肆,雄才杰出,部落之民,控弦一万。若能行废立之事,伊霍复见于今日。”荣即共穆结异姓兄弟,穆年大,荣兄事之。荣为盟主,穆亦拜荣。于是密议长君诸王之中,不知谁应当璧。遂于晋阳,人各铸像不成,唯长乐王子攸像光相具足,端严特妙。是以荣意在长乐。遣苍头王丰入洛约以为主长乐即许之共克期契

荣三军皓素,扬旌南出。太后闻荣举兵,召王公议之。时胡氏专宠,皇宗怨望,入议者莫肯致言。唯黄门侍郎徐纥曰:“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今宿卫文武,足得一战,但守河桥,观其意趣。荣悬军千里,兵老师弊,以逸待劳,破之必矣。”后然纥言,即遣都督李神轨、郑季明等领众五千,镇河桥。四月十一日荣过河内,至高头驿。长乐王从雷陂北渡赴荣军所。神轨、季明等见长乐王往,遂开门降。十二日,荣军于芒山之北,河阴之野。十四日,车驾入城,大赦天下,改号为建义元年,是为庄帝。(节选自《洛阳伽蓝记•卷第一》,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标记。

遣A苍B头C王D丰E入F洛G约H以I为J主K长L乐M即N许O之P共Q克R期S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春秋十九”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苏武传》)中的“春秋”含义相同。

B.“唯长乐王子攸像光相具足”与“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中“唯”含义相同。

C.“兵老师弊”与“廉颇老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老”含义不同。

D.“以逸待劳,破之必矣”与“犹有所待者也”(《逍遥游》)中的“待”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尔朱荣出身不凡,其家族世代均担任第一领民酋长,他所率领的部落有八千户之多,家中更是有马匹数万之巨。

B.武泰元年,皇帝驾崩,因为无子继承皇位,加之当时太后留恋朝政,所以立年仅三岁的临洮王世子来继承大业。

C.尔朱荣同元天穆结成异姓兄弟,尔朱荣担任盟主,两人不知应从诸王中推举谁当皇帝,后通过铸像选择了长乐王。

D.太后听闻尔朱荣起事,便召集王公商议对策,但大家因惧怕尔朱荣而不肯发言,只有徐纥表示可以打败尔朱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今奉未言之儿,以临天下,而望升平,其可得乎?

②今宿卫文武,足得一战,但守河桥,观其意趣。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问题。西斋小松二首(其二)

唐•元稹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笠渐依条,短莎①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

千岁盘老龙②,修鳞③自兹始。

赠从弟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①莎:同“蓑”,雨具名,用草或棕织成,拔在身上以防雨,此处喻指蓑状松枝。②老龙:盘曲如龙的老松。③修鳞:积蓄力量。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元诗中的“纤纤”和“素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斋小松枝叶的形态,富有美感。

B.刘诗中的“瑟瑟”写出了山谷中风的声音,“冰霜”则展现了松树所处环境的恶劣。

C.刘诗中“一何”有“多么”之意,不仅突出风的猛烈,更表现了松枝的刚劲坚韧。

D.两首诗善用细节描写展现松之形态,元诗表现松树之“小”,刘诗突出松树之“高”。15.两首诗均以松树寄托感情,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善用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2)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冥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世界,变乱交织,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变局中,人们迫切希望有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来推动世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作为新时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800字。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贫乏童年赋予我顶高兴的事——跟随父亲沿乡庄川坝去看戏。庙会的戏从二月二“龙抬头”时开场,一出接一出。唱“大戏”的秦腔戏组表演专业。开午戏前,先唱一出折子戏,唱完后,戏场里已经①。戏场里除了合围戏台的人群,还站满了贩卖各种小吃的商贩。

黄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喜欢吼两声秦腔。生活在这里的人从小②,会唱戏者多,男的起唱,女的随韵,群口齐唱一阵社火小曲,若觉得还不够过瘾,就摆阵打擂台,吼秦腔,不论是谁清吼两句,听起来都像模像样。

不论是《长坂坡》《火焰驹》,还是《窦娥冤》《铡美案》,只要慕布拉开,哪怕是短短的一折,都能升华成天籁,令听者③却又格外清醒。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喝腔熨平了心中的皱纹,内心的愁苦消散在粗犷、朴实的秦腔中。

在这八百里秦川上生活的粗犷而质朴的人们“不听秦腔,肉菜不香”。任何时候,当生活的重担压在人们身上的时候,总需要找到一些宣泄的出口,秦腔应该就是这样,生存的压力有多大,就有多么疯狂的呐喊。开着拖拉机奔跑在山道上的汉子,尽着嗓门儿吼起秦腔,吼来了山风、山雨和晨露,吼走了遍野逃窜的灌田鼠,吼回了颗粒归仓的五谷丰登。贾平凹曾说“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劳作的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能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段中第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递进。

B.第二段中的“不论”一词也可改为“不管”。

C.“羌笛何须怨杨柳”与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最后一段第一处引号后的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内。20.画横线处的句子连用两个“只有也只能有”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花粉过敏是人体接触到某种花粉后所引起的过敏性的一种疾病,且发病逐年上升,其症状主要为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等,严重损坏人类健康。春天里,桃树、杏树等树木的花,①,因为它们都是“虫媒花”,花粉颗粒大而重,在空中飘散的较少;杨树、柳树、榆树等树木的花,比较容易导致过敏,因为它们属于“风媒花”,花粉颗粒小且轻,随风飘散的数量多。如果花粉过敏的症状比较轻,而且没有哮喘史,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比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但是,如果症状比较明显,②,建议大家及时到医院就诊。花粉过敏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只能相对改善,而不能绝对根治。应对花粉过敏,③,比如使用花粉阻隔剂,不让花粉接触到鼻黏膜;二是用药控制,在过敏时吃药控制症状;三是进行免疫治疗,就是大家所说的脱敏治疗。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和解析1~3.【答案】B、C、A【解析】(1)A.“人们更重视求取‘富’‘贵’”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进而言之,在‘富’‘贵’‘生’三者之中,……或者说,人对‘富’与‘贵’的求取,最终乃是为了维护最基本的‘生’的权利与满足活得更为幸福的愿望”可知,是“生”是人们更视为基本的,更重视的。

C.不合逻辑。根据原文第三段“‘生’是人所顾念的,‘死’是人所嫌厌的,这乃人之常情”可知,“对‘生’的求取”属于“人之常情”,二者不存在冲突。另外,根据原文第三段“如果我们将‘义利之辨’在其第二个层面的裁断归结为生‘生’与‘道’之间的裁断的话,那么对‘生’与‘道’作裁断也就意味着对‘生’与‘仁’作裁断。在孔子这里,‘生’诚然是人生最大的‘利’,不过‘生’的终极意义毕竟取决于‘仁’,因此,‘仁’便成为孔子用以裁断‘生’的最高的‘义’”可知,不是在“‘生’与‘义’之间做出取舍”,而是在“‘生’与‘仁’之间做出取舍”,所谓的“义”便是“杀身以成仁”。

D.“‘利’指的是‘能给人带来利益的身份地位’”表述片面。原文第一段“一个是对‘富’与‘贵’的求取,一个是对最为基本的‘生’的求取”,“身份地位”归属于“富”与“贵”。

故选:B。

(2)C.“‘义’和‘利’之间彼此对立”错。原文第二段“孔子首先在人之常情的层面上肯定了人人都有欲求‘富与贵’、嫌厌‘贫与贱’之心”“就日常处境而言,其实并不存在如何在‘生’与‘死’之间作取舍的问题。进而言之,在‘生’与‘道”并行不悖的情形下,根本就不存在舍‘生’求‘道’抑或贪‘生’弃‘道’的两难抉择”可知,两者并未对立。

(3)本文的观点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

A.选项意为:人们如果只知道珍重生命、喜欢安定而抛弃了礼义,拿它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是想长寿而割断脖子一样。从反面论证了本文观点。

B.选项意为: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不符合本文观点。

C.选项意为:一个人行了义,就会得到利,相反,出了利也会得到义。选项强调的是“义”与“利”的对立,不符合本文观点。

D.选项意为:如果志向在于道义,那么他的学习内容就合乎道义;如果他的志向在于利欲,那么他的学习就一定在利欲上。该项强调“义”与“利”对“学习”的重要影响,不符合本文观点。

故选:A。

答案:

(1)B

(2)C

(3)A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文中相关观点,然后再分析选项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6.【答案】D、B、【解析】(1)D.“b处比a处更易发生雪崩”错,材料一原文为“如果山坡陡峭,雪则不会堆积过厚,很难发生雪崩。地表光滑的地方,雪也不会堆积过多,比如,雪崩很少在有草的山坡上发生。接近峰顶的平地也相对安全,雪会在此积累成厚厚的一层,但它相对稳定”,根据图片a处是接近峰顶的平地,相对安全;b处山坡陡峭,很难发生雪崩。

(2)B.“当积雪的凝聚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时”错,根据材料一原文“铺在山坡上的雪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摩擦力和地心引力”“如果雪要保持稳定,那么摩擦力必须克服地心引力”“雪层间的凝聚力会让整个深层的雪开始一起移动。结果,移动的雪层越来越大,最后只能彻底崩溃”可知,雪崩和摩擦力、地心引力有有关,而积雪的凝聚力与地面摩擦力无直接关系。

(3)材料二原文“当年加尔蒂1月29日到2月4日,阳光异常充足”和材料一所述形成雪崩的原因“急剧的升温会引起不稳定”“在温度较高时,底层的雪会升华,在升华过程中,水蒸气会沉积为冰,因此部分雪层会从紧密包裹状变成霜状”一致,由此可知:加尔蒂发生雪崩的原因是持续晴天,导致气温急剧升高,雪在升华过程中,导致积雪状态不稳定。

材料二原文“加尔蒂却迎来了一场十年一遇的大暴雪,这场暴雪整整持续了两周时间”材料一所述形成雪崩的原因“如果雪的重量达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发生动摇”“如果雪要保持稳定,那么摩擦力必须克服地心引力”一致,由此可知:加尔蒂发生雪崩的原因是持续降雪带来雪量的增加,使雪的重量达到一定的极限地心引力大于摩擦力,最终导致雪崩。

材料二原文“遭遇了高达120公里/小时的大风”和材料一所述雪崩的原因“当空气经过峰顶,地表的不规则性会引起旋风,旋风夹带着雪在山顶盘旋或是冲下背风的一面,导致背风坡累积更多的雪,这些只是发生在高处的雪地上”一致,由此可知:贝尔蒂发生雪崩的原因是猛烈的大风,导致背风坡的积雪增多。

答案:

(1)D

(2)B

(3)①气温升高:持续晴天,温度升高,雪与地表分离;升华改变了雪层内部结构,变得脆弱。

②持续暴雪:持续暴雪增加了山上积雪的重量,使雪层的地心引力大于摩擦力,极易雪崩。

③风力强劲:罕见大风(120公里/小时)将大量的雪吹向背风坡,导致背风坡的积雪增多。

(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7~9.【答案】B、、【解析】(1)B.“既为了表现其旅途的狼狈,也为了表现战争给民众带来的伤害”说法错误。并未意识到“拖粪小船的臭味和肚里的饥饿”是为了表现“我们”为了“踏上一条大路”的勇往无前的精神。

故选:B。

(2)根据文中“但我并不是忘记了你伟大的慈爱和过去五十多年的飘零生活,我更不是忍心地来抛弃你去走千百万里的长程”“因为我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又想念到遥远的妈妈了”“自我离开上海后,妈妈必定感到很寂寞,没有亲近的人在你身旁,连可靠的亲友也逃避到香港了”可知,儿子虽投身于抗战,但在信中仍未忘记关心自己,这让母亲颇感安慰。

根据文中“妈妈!我更有一件事情可以安慰你的,就是现在我已开始写《中国兵》了。这作品是继《民族交响乐》之后的,是纯用音乐来描写中国士兵抗战的英勇,保卫国土的决心。……我除写作之外,我还想走遍后方,作救亡歌咏宣传运动”可知,儿子满怀救国之热忱写出音乐作品,以实际行动鼓舞民众,这让母亲由衷欣慰。

根据文中“但我很希望妈妈放心,这次抗战是必定得到胜利的,只要能长期抵抗下去”“祖国的孩子们正在争取洗刷没有祖国的孩子的耻辱,让那青春的战斗的力量支持那有数千年文化的祖国。我们在祖国养育之下正如在母胎哺养恩赐一样,为着要生存,我们就得一齐努力,去保卫那比自己母亲更伟大的祖国”可知,中华民族渐渐觉醒,中华儿女们正在英勇顽强地齐心抗战,抗战形势向好,这让母亲看到希望。

(3)由“我们并不赞颂战争,可是没有战争就失掉自由和博爱的存在”“同行十四人一样地不顾一切向前,为着踏上一条大路,竟没有顾到目前所坐的拖粪小船的臭味和肚里的饥饿”可知,作者内心抵触战争,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又积极地投身抗战。

由“从出发到今天已经是四个多月了,国土又不知沦陷多少,同胞又不知被屠杀多少!但我们并不悲观,也许我们失去了的土地会被炸成一片焦土,但到最后胜利在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收复已失的土地,更可以重建新的建筑、新的社会”可知,作者时时感到沮丧,但又充满信心;由“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的伟大任务,希望借宏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负伤的英勇战士,团结起那一切苦难的人们”可知,作者坚信音乐能在抗战中发挥作用。

由“但想念着国家的前途和自己应负的责任,我又好像不得不要暂时忘记你了,忘记一切留恋。……可是我明了自己的责任,明了中华民族谋自由、独立解放的急切。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的伟大任务”可知,作者思念牵挂母亲,但为了抗战胜利,需加紧创作,只能暂时忘记。

答案:

(1)B

(2)①信中有对自己的关心。儿子虽投身于抗战,但仍未忘记关心自己,这让母亲颇感安慰。

②儿子满怀救国之热忱。儿子写出音乐作品,以实际行动鼓舞民众,这让母亲由衷欣慰。

③言语中表明形势向好。中华民族渐渐觉醒,英勇顽强地齐心抗战,这让母亲看到希望。

(3)①作者内心抵触战争,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又积极地投身抗战。

②作者时时感到沮丧,但又充满信心,坚信音乐能在抗战中发挥作用。

③作者思念牵挂母亲,但为了抗战胜利,需加紧创作,只能暂时忘记。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散文通常在结尾部分会对写作目的和主题进行暗示或升华,要重视散文的结尾;另外文中表露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也要筛选出来,综合理解。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10~13.【答案】B、D、、【解析】(1)“遣苍头王丰入洛”是完整的句子,“苍头王丰”是人名,不能断开,且作“遣”的宾语,“入洛”的动作是“苍头王丰”发出的,也不能断开,这是兼语句,故应在H处断开;“约以为主”后停顿,“以为主”作“约”的宾语,不能断开,“长乐”是下一句的主语,故应在L处断开;“长乐即许之”句子结构完整,“长乐”作主语,“许”是谓语,“之”是宾语,故应在Q处断开。译文:派苍头王丰前往洛阳,约定长乐王做君主。长乐王立即应允,共同订立誓约。

(2)B.“含义相同”说法错误,“唯长乐王子攸像光相具足”的“唯”解释为“只有”;“唯君图之”的“唯”解释为“希望”。译文:只有长乐王元子攸的像光彩相貌圆满;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故选:B。

(3)D.“但大家因惧怕尔朱荣而不肯发言”说法错误,依据原文“时胡氏专宠,皇宗怨望,入议者莫肯致言”可知,大家不肯发言是因为当时胡太后独占宠爱,皇族心里怨恨她。

故选:D。

(4)①“奉”,尊奉;“临”,治理;“升平”,太平;“其”,难道。译文:何况现在尊奉尚不能说话的小孩,来治理天下,却指望天下太平,难道能够实现吗?

②“宿卫”,值宿宫禁,保卫皇宫;“但”,只;“意趣”,意图动向。译文:现今保卫皇宫的文武大臣,足够和他们一战,只需守住河桥,观察对方的意图动向(就行了)。

答案:

(1)HLQ

(2)B

(3)D

(4)①何况现在尊奉尚不能说话的小孩,来治理天下,却指望天下太平,难道能够实现吗?

②现今保卫皇宫的文武大臣,足够和他们一战,只需守住河桥,观察对方的意图动向(就行了)。

参考译文:

尔朱荣字天宝,北地秀容人。世代做第一领民酋长,封博陵郡公。部落八千多,家有马几万匹,富裕如同天府。武泰元年二月里,皇帝驾崩,无子,立临洮王世子元钊来继承大业,时年三岁。胡太后贪心执掌朝廷政事,所以立他。尔朱荣对并州刺史元天穆说:“皇帝晏驾,只十九岁,国内的士民况且说他是年幼的君主。何况现在尊奉尚不能说话的小孩,来治理天下,却指望天下太平,难道能够实现吗?我几代承受国家的恩典,不能坐看国家的败落,我现在要调用铁骑五千,前往哀悼陵墓,同时问问侍候的臣子们皇帝死去的原因。你说怎么样?”元天穆说:“明公代代跨有并州、肆州,雄才杰出,部落的百姓,拉弓的有一万。倘能进行废立的事情,那就是伊尹、霍光干见于今日了。”尔朱荣就同元天穆结成异姓兄弟,元天穆年纪大,尔朱荣把他当兄长。尔朱荣做盟主,元天穆也拜伏他。于是秘密商议诸王中间不知谁应当做长君。就在晋阳为诸王每人塑造铸像,没有成功,只有长乐王元子攸的像光彩相貌圆满,端庄严谨特别妙。因此尔朱荣意在长乐王。派苍头王丰前往洛阳,约定长乐王做君主。长乐王立即应允,共同订立誓约。

尔朱荣三军身穿素服,扬起旗子向南出发。太后听说尔朱荣起兵,召集王公商议对策。当时胡太后独占宠爱,皇族心里怨恨她,来议事的没有人肯发言。只有黄门侍郎徐纥说:“尔朱荣是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用长戟指向宫廷,所谓穷困的车辙抵挡车轮,积蓄的柴薪等候燃烧!现今保卫皇宫的文武大臣,足够和他们一战,只需守住河桥,观察对方的意图动向(就行了)。尔朱荣悬军千里,兵困军弊,我方以逸待劳,击破它是势在必然的了。”太后同意徐纥的话,随即派都督李神轨、郑季明等率兵五千,镇守河桥。四月十一日,尔朱荣过河内,到达高头驿。长乐王从雷陂北渡,直赴尔朱荣军营内。李神轨、郑季明等见长乐王投奔了尔朱荣,于是都打开城门投降。十二日,尔朱荣驻军在芒山的北面、河阴的野地。十四日,皇帝驾车入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义元年,他就是庄帝。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个考点。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4~15.【答案】D、【解析】(1)D.“两首诗善用细节描写”错。刘诗无细节描写,元诗前四句为细节描写。“刘诗突出松树之‘高’”错,刘诗所写松树在高处,是为凸显松树不畏劲风的坚韧。

故选D。

(2)刘诗“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写出了松树不畏劲风的坚韧,“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尽管冰霜正寒,但是松树却长年保持高洁,写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坚韧与坚贞。最后一句“松柏有本性”更是写出松柏的坚贞自守。结合意象的含义,以及题目“赠从弟”可以判断,诗人是以松柏来勉励从弟,希望他能够像松柏一样坚贞自守,坚韧不拔。诗歌属于托物言志,应该也是一种自我勉励,希望自己也能有松柏一样的气节。

元诗写“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即使自身渺小,也要有远大志向;千岁松树也由小松长成。表明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需立志高远,而且从小积蓄力量。

答案:

(1)D

(2)①刘诗写谷中青松刚劲且不畏劣境,表明自己志向坚贞,同时也借以勉励从弟。

②元诗写千岁松树也由小松长成,表明如想有所成就,需立志高远且从小积蓄力量。

译文:

(二)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赏析:

(二)

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凤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

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灭,与人无关。但一旦诗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雷电,与自然界中某些同人类相通的特征一撞击,便会爆发出动人的火花。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刘桢之前有屈原的桔颂,刘桢之后,则更是屡见不鲜,且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

刘桢如果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虽“不着一字”,但味外之旨却更耐人品尝。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6.【答案】【小题1】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小题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小题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故答案为:

(1)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重点字:机)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重点字:抟)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7.【答案】乱世风云出我辈,时代芳华有担当

君不见俄乌冲突,生灵涂炭,战火硝烟,民生凋敝;君不见某科技强国,恃强凌弱,霸权主义,盛嚣尘上;君不见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为之停顿三年,罪魁祸首,依然逍遥法外。面对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不公平与不正义的事实,敢怒而不敢言者,比比皆是。这不禁令人疑惑,早已奔向宇宙的人类为何还在互相残害,血肉相食呢?在不确定的大变局中,世界呼唤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带领早已历尽沧桑的人类走向和平,奔向希望。窃以为,乱世危机丛生,我辈青年自当奋发图强,承担历史重责,担起人类的希望。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道路从来崎岖泥泞。

纵观人类近代历史,社会进步总是以人性的灾难为代价。近几十年的和平,即是大规模人性灾难换取而来的。数百万犹太人死于德国“雅利安神话”;上千万中国人死于“大东亚共荣圈”;我们不禁追问:那些“美好”词汇背后牺牲了多少冤魂?人性在某些群体利益踩踏下,早已面目全非。幸好人类迷途知返,战后迅速找回了丧失了的人性。惨痛的教训让人痛彻心扉,希望人类在未来世界摆脱奴役、伤害同类的怪圈。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前途和希望。

尽管时代危机重重,和平稳定人心所向。

发展道路再崎岖,时代危机再重大,人类天然地要生存、要发展,和平稳定是每个人的理想。二战后各国经济强力复苏,日本走出军国主义泥淖;德国承认了历史罪行;和平的春风飘荡在人类世界,五十多年的和平让人类忘记了那段令人难以启齿的历史。世界和平是人心所向,世界发展是历史趋势。正是因为和平才能有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与物质丰裕的现代生活。人性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张扬,世界在前进中成长,人类进一步成熟。

世界属于青年一代,我辈理应勇于担当。

细数历史上的波折,再看今朝世界局势,和平发展大方向没有改变,但是世界局部依然动荡——地缘战争、粮食饥荒、全球瘟疫、经济衰退……无数不确定因素游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很可能在某个契机之下转化为动荡的根源。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我辈青年应该以时代的主人翁精神去理解时代的变迁,勇于承担时代的责任,用自己实际行动参与身边的小事,发展自身能力,为时代芳华尽一点力,发一份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第一句话介绍了人类社会面临着变动与混乱——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三个词可以归结为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危机的根源。第二句话着重点在世界需要确定性力量来引领世界走向和谐与美好。因此可以将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变动与混乱,和谐与美好作为写作关键词,嵌入标题,渗透进文章各个段落。

出题者试图引导学生睁开眼睛看世界——地缘政治与军事冲突、中美贸易战胶着、世界能源危机、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等危机。只要学生不是完全埋头读书,总是能够找到相应的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危机”,危险之中有机会。世界也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稳定动荡局势,实现世界大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和平崛起、东南亚工业异军突起、欧盟经济复苏、全球对环境、气候等的重视等等。这一切都在说明世界在寻找着一种变动不居之中的秩序。只要学生打开思路,不局限在自我情绪包裹之中,必定能够从极大的视野中看待不稳定性与稳定性之间二元关系问题。

参考立意:

(1)世界风云变幻,我辈青年担当。

(2)不确定的未来,确定的担当。

(3)于变乱中奋进,为未来而搏击。

(4)勇于破局,不断创新。

(5)胸怀世界,勇于前行。

(6)变局不可怕,破局应奋发。

(7)何惧一蓑烟雨,未来必是晴天。

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18~20.【答案】B、、【解析】(1)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