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戏剧对聋生的积极影响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浅谈教育戏剧对聋生的积极影响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浅谈教育戏剧对聋生的积极影响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浅谈教育戏剧对聋生的积极影响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教育戏剧对聋生的积极影响获奖科研报告【关键词】卢梭;原创戏剧;教育戏剧

一、《找耳朵》戏剧简介

原创聋人戏剧《找耳朵》是一个时长8分钟的以聋人为主要演员的聋健融合舞台表演剧。该剧讲述了,在1988年,一个8岁的先天失聪女孩婷婷艰难求学的经历。婷婷的母亲带着婷婷多次到普通小学求学,普小的校长们皆因婷婷先天听力残疾为由拒绝了她入学,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也因佩戴助听器而受到歧视和欺凌。后来经人介绍,她随妈妈来到了专为残疾人创办的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篇章。故事的主人公婷婷是以湛江市聋人协会主席刘婷为原型,编剧经过调查访问了多位刘婷的老师,搜集了大量文字和图片素材,将真实感人的师生故事还原到银幕上。

二、创作历程

1.第一阶段——破壳而出

2018年5月,在一次和黄校长的交谈中,萌发了创作戏剧的想法。当时,戏剧教学这一模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尚未普及,虽然教育戏剧在欧美国家已有近百年的经验累积,但中国的戏剧教育从1995年才刚刚萌芽。《找耳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初有雏形,并第一次踉踉跄跄参加了我校“童心向党,梦想起航”文艺汇演的首次演出。在2018年6月参与了“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六一晚会”演出,这是《找耳朵》的第二次登台亮相。

2.第二阶段——千锤百炼

前两次的登台亮相让在场的师生赞不绝口,同时也受到了许多修改建议,如:聋人表演没有语言,但台下的健听人观众需要听,否则很难融入剧情;演员在舞台上的站位及走位,一定要面部朝向观众等等。得到了诸多好的建议,于是我决定再次出发,让更多的人通过《找耳朵》了解聋人群体。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沉浸在研磨剧本—请教校长—修改—再研磨的循环中。在修改剧本的同时,也着手排练,从排练中发现问题,再修改剧本。但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单枪匹马,是无法完成排练的,仅凭一个人的智慧,也是无法让《找耳朵》再上一个新台阶的。于是我重新制定了《找耳朵》的编排方案:

(1)选指导老师。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编排戏剧需要牺牲许多个人的时间,指导聋人排练的老师需要具备手语能力、能调动聋人积极性、并对戏剧有一定兴趣又有风险精神的老师。经过深思熟虑,询问多位老师是否愿意加入团队,最终确定了以曹阳、黄岱为编剧,覃雅、洪婷、郭娅、李徐来为指导老师的六人团队。

(2)选演员。作为《找耳朵》的发起人,我凡事亲力亲为,从聋校三年级至高三年级中,逐个班级走访、学生试演,最终挑选出17名年纪和听力程度不一的演员。

(3)服装道具。剧中演员涉及多种身份,有校长、教师、学生和妈妈。服装颜色的搭配、教室、窗户、桌椅、书包、发型和娃娃等道具,这些道具有借来的、有买来的、也有自己动手制作的。这同样是耗时耗精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4)排练。指导老师和演员全部共有23人,人数多加上跨年级、跨班级,每个人的时间不易协调。经过与校领导、班主任协商,结合学校作息情况,最终确定每周四练,每次从19:00—21:00两个小时。

(5)背景视频、录音和音乐。一部完整的戏剧离不开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在强烈的追求完美的劲头下,我开始了自己动手制作视频和剪切音乐的工作。从搜集旧照片到寻找适合的音乐,从剪辑到与演员卡时间配合播放,我进行了几十次的修改。为了达到贴近聋童发音的效果,我专门录制了一位做了人工耳蜗的6岁孩子的说话声。最终才将视频和音乐与演出配合的恰到好处。

(6)邀请戏剧专家欧宗耀进行专业指导。

戏剧于我们而言,还是陌生的。在自己的摸索下,我们仍然如井底之蛙。幸好湛江市有这样一位做着戏剧研究的专家,在我们开拓创新的路上给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

3.第三阶段——化茧成蝶

2018年湛江市特殊教育學校30年校庆,是一次契机。在经过几个月的千锤百炼后,《找耳朵》的演员们第三次站到了舞台上,主角林荣英的表演更加深情动人,配上用泛黄的老旧照片做成的背景视频,整个故事牵动着台下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们的心,将大家拉回到了三十年前。

4.第四阶段——华丽问世

2019年,迎来了“首届广东省特殊教育艺术展演”,我们原班人马再次发出集结号,历时4个月,在原版剧本的基础上再次改动,加入了原创动画元素,专业的美术和配音,以全新的形式,将作品上报,最终取得了“广东省特殊教育艺术展演”戏剧类比赛银奖。2020年再次报送“湛江市中小学心理剧大赛”,荣获一等奖。

三、校内影响

本剧由本校六位教师为主要指导教师——曹阳创编和指导,覃雅、郭娅等五位教师协助指导排练。

(一)在编排和视频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本剧加入了原创动画、背景音乐和图片,结合语文、美术、体育、计算机等多学科共同创编,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专业技术上,充分发挥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创作的过程中,各学科的知识交融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一项高品质作品,也让我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参演人员的收获

1.参与表演的演员包括学龄前儿童、小学、初中、高中以及我校教师,表演不分年龄及职业,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发挥出不同的创作灵感,不同的灵感相互切磋,能将表演升华;

2.聋人缺乏语言表达,肢体语言丰富的他们在表演中如鱼得水,可以说,戏剧给了聋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3.师生共同表演,艺术形式多样,师生、聋健融合表演,互动性高。

四、社会影响

该戏剧参加了四次舞台表演,面向的观众群体包括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以及戏剧专家,在校内外,乃至广东省,引起高度好评,三年磨一剑,三年的反复捶打研究,也让本剧取得了一定社会地位,充分说明了校园戏剧正逐步在社会中扩大影响。

在戏剧普遍衰微的今天,校园戏剧却在校园里蓬勃兴起。演出程序从剧本、舞台、音乐到演员,全部由师生共同完成,发挥了师生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了教师的写作、统筹和舞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