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新人教必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 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新人教必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 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新人教必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 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新人教必修2_第4页
高中化学 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新人教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及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利用。2.了解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3.通过学习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学习重点1.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利用。2.通过学习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自主预习】一、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有机物碳HONS、、、(2)煤的综合利用。隔绝空气H2、CH4、C2H4、CO苯、甲苯苯、甲苯、萘、酚类可燃性气体C(s)+H2O(g)CO(g)+H2(g)高温

H2甲醇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CH4甲醇合成氨3.石油的综合利用:(1)组成:石油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多种碳氢化合物(2)综合利用。沸点轻质油链状烃环状烃、苯或甲苯4.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例:乙烯制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3)高分子化合物①的有关概念:小分子化合物CH2=CH2最小重复结构单元—CH2—CH2—链节的数目n二、环境保护②和绿色化学废气废水废渣、、减少和消除100%【自我小测】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1.(判一判)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即为煤的干馏。()提示:煤的干馏必须隔绝空气,否则煤燃烧生成其他物质。2.通过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粗苯,那么煤中含有苯等芳香烃吗?提示: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不直接含有苯等芳香烃,而是在干馏时生成了芳香烃。×3.(判一判)石油是混合物,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提示:石油分馏得到的产物是沸点接近的烃的混合物。4.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聚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吗?提示:聚乙烯分子结构中没有双键,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5.(判一判)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提示:乙烯和聚乙烯的含碳量、含氢量都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6.(判一判)CO2能引起温室效应,故CO2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

()提示: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是指大气中危害人类和环境的人为污染物和天然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其他有害物质等。×7.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可以把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与NO催化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CO2和N2,这种尾气处理的方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吗?提示: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而此处理污染是被动地治理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释义链接】①高分子化合物a.概念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很高(一般大于10000)的化合物,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用于聚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则被称为“单体”。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所以在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上与低分子化合物有很大差异。b.结构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组成并不复杂,它们的分子往往都是由特定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多次重复连接而成。c.特点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所含的链节数并不相同,所以高分子化合物实质上是由许多链节结构相同而聚合度不同的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与聚合度都是平均值。②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宣传教育的、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等。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一、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1.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物理变化吗?提示:煤的干馏是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是复杂的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碳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水煤气,是化学变化。煤的直接液化是使煤与氢气反应生成液体燃料,煤的间接液化是使煤先转化为CO和H2,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都是化学变化。2.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提示: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将石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的过程,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是将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碳原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石油的裂解是深度裂化,所以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3.如何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提示:直馏汽油是由石油经常压蒸馏制得的。主要含C5~C11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裂化汽油是由重油经热裂化或催化裂化制得的。主要含C5~C11的烷烃、烯烃、二烯烃等。可利用不饱和烃的性质来鉴别,如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裂化汽油,不褪色的是直馏汽油。【探究提升】【知识点睛】煤和石油综合利用中的五个问题(1)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裂解均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2)煤的气化和液化的目的是把煤变成清洁能源,提高煤的燃烧效率。(3)石油的分馏目的是将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与重油分离,提高石油的利用率。(4)石油的裂化是将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重油)断裂为碳原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烃(轻质油)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的产率。(5)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基本原料。【误区警示】煤和石油的加工中的易错点(1)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气态或液态化合物,而一般物质的气化或液化仅是物质的状态变化,没有物质种类的变化。(2)分馏与蒸馏相似,是利用沸点的不同分离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的过程;而干馏是将煤或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3)裂化、裂解是由大分子断裂为小分子。裂化和裂解反应条件和反应产物均不同,裂解是更深度的裂化。

(双选)(2013·长沙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获得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C.煤干馏后可以得到粗苯D.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解析】选C、D。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液体物质的方法,石油分馏时得到的每一种馏分仍为混合物,A错误;石油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断裂为含碳原子数较少,相对分子质量较少的烃的过程,属化学变化,B错误;煤干馏可以得到粗苯、煤焦油等物质,C正确;石油裂解产物为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D正确。【变式训练】(2013·长春高一检测)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实验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实验后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是粗苯等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液体Y是一种混合物【解析】选A。煤的干馏发生的是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物有粗氨水(使水溶液pH>7),粗苯(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上层;煤焦油(包括苯、酚类、沥青等物质)为液体Y,焦炉气(包括H2、CH4、CO、C2H4)易燃,能还原CuO。【知识拓展】化学“六气”的主要成分高炉煤气:CO、CO2;水煤气:H2、CO;天然气:CH4;液化石油气:C3H8、C4H10;焦炉气:H2、CH4、C2H4、CO;裂解气:C2H4、C3H6、C4H8、CH4。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1.我们学过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哪种?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有哪种?提示: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为100%。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符合,有机化学反应中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符合。2.“绿色化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1)开发绿色反应,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100%。(2)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3)开发绿色工艺。(4)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

【探究提升】【知识点睛】(1)绿色化学的含义:绿色化学的目的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①从科学观点看,它是化学科学基础内容的更新。②从环境观点看,它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③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2)绿色化学的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即防治优于治理。(3)原子经济: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规律方法】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的要求(2013·厦门高一检测)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酸雨可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我国长江流域以燃烧煤炭为主的地区,其酸雨为硫酸型,广东沿海地区以燃烧石油为主的地区,其酸雨为硝酸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两份不同地区酸雨样本(标为1号和2号)进行酸度分析,分析方法是每隔1小时测定其pH,测得结果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2)1号酸雨属于

型,2号酸雨属于

型(填“硫酸”或“硝酸”)型。理由是

。【解析】硫酸型酸雨,是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形成硫酸有两种方式:①SO2SO3H2SO4,②SO2H2SO3H2SO4,由于H2SO3H2SO4,从弱酸变为强酸,pH减小。硝酸型酸雨,是氮氧化物、水和氧气反应形成硝酸,其pH相对稳定。所以1号样本应是硫酸型酸雨。

O2

H2O

H2O

O2

O2

答案:(1)S+O2SO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或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2)硫酸硝酸硫酸型酸雨有亚硫酸转化成硫酸的反应,放置过程中有酸性逐渐增强的变化阶段,而硝酸型酸雨的酸性基本不变

点燃====点燃====催化剂====【变式训练】(2013·福州高一检测)“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MgMg(NO3)2B.MgMgCl2Mg(OH)2Mg(NO3)2C.MgMgOMg(NO3)2D.MgMgSO4Mg(NO3)2HNO3

Cl2

NaOH溶液

稀硝酸

O2稀硝酸浓硫酸

Ba(NO3)2溶液【解析】选C。A方案虽然步骤少,但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污染空气,另外消耗原料也多,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B方案步骤繁琐,原料种类多,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C方案步骤较少,节约原料,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D方案消耗原料较多,在第一步还会产生大量的SO2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知识拓展】几种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方法(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1.(2013·梅州高一检测)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A.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C.将煤制成蜂窝煤作燃料D.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解析】选C。A项煤的干馏和B项煤的液化属于煤的综合利用,而将煤制成蜂窝煤作燃料是为了使煤燃烧更充分,不属于综合利用,D项石油裂解属于石油的综合利用,故选C。2.(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为化学变化B.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是“三态”变化C.以煤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甲醇D.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不能与溴水反应而褪色【解析】选A、C。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主要原理是其中的碳元素与H2O(g)反应:C(s)+H2O(g)CO(g)+H2(g);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也发生了化学变化,如将煤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生成液体燃料,故煤的气化和液化不仅是状态上的变化,而且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因含有乙烯故能使溴水褪色,则B、D错。高温3.下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向大气中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造成的是()A.气候变暖(温室效应)B.臭氧层破坏(臭氧空洞)C.酸雨D.赤潮和水华【解析】选A。酸雨与人们排放的SO2有关;赤潮和水华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含量过多造成的;臭氧空洞与氟氯烃(即氟利昂)有关;温室效应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有关。4.(2013·沈阳高一检测)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解析】选D。A项,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B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项,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发新能源;D项,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合理地回收利用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5.现有两种烯烃:CH2=CH2和CH2=CR2(R为烃基),它们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产物中可能含有()A.①⑤B.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⑤【解析】选D。根据乙烯的聚合反应,两种烯烃双键打开后的结构为—CH2—CH2—、—CH2—CR2—,当相同的结构发生聚合时得到的产物分别是;当两种结构相互聚合时得到的产物为或,发生聚合时烃基R的位置不变,故得不到产物④。6.(2013·徐州高一检测)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⑥、操作⑦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2)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A.汽油B.煤油C.柴油D.重油(3)在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4)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F________。(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环境污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石油经过分馏可生产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而上述产品再经过高温裂解可制得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而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故E为乙烯,则F为聚乙烯,B为乙醇。由框图知C为乙醇与酸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且A为家庭中常见有机物,故A为乙酸,C为乙酸乙酯,其他答案可依次推出。答案:(1)分馏裂解(2)D(3)①②③④⑤(4)CH3COOH(5)CH3COOCH2CH3+OH-CH3COO-+C2H5OH(6)白色污染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课程标准导航1.了解人类对配合物结构认识的历史。2.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3.掌握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4.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新知初探自学导引自主学习(2)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叫配位键。配位键可用A→B形式表示,A是_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叫做电子对给予体,B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叫接受体。(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提供孤电子对接受孤电子对①有能够提供_______________的原子,如______________等。②另一原子具有能够接受__________的空轨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孤电子对N、O、F孤电子对Fe3+、Cu2+、Zn2+、Ag+想一想1.在水溶液中,Cu2+与氨分子是如何结合成[Cu(NH3)4]2+的呢?2.配位化合物(1)写出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整个过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2)[Cu(NH3)4]SO4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外界为__________,内界为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为______,配位体为_______分子,配位数为_______。(3)配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位体的配合物,若配位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就能形成不同几何构型的配合物,如Pt(NH3)2Cl2存在______和______两种异构体。硫酸四氨合铜[Cu(NH3)4]2+Cu2+NH34空间的排列方式顺式反式想一想2.顺式Pt(NH3)2Cl2和反式Pt(NH3)2Cl2的化学式相同,它们的性质也相似吗?提示:不同,由于结构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相同。二、配合物的应用1.在实验研究中,人们常用形成配合物的方法来检验__________、分离物质、定量测定物质的组成。(1)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配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离子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再溶解[Ag(NH3)2]OH(2)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配合物是______________。2.在生产中,配合物被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域。3.生命体中的许多金属元素都以配合物形式存在。4.配合物在医疗方面应用也很广泛。5.模拟生物固氮也与配合物有关。有血红色溶液出现Fe(SCN)3染色电镀硬水软化金属冶炼自主体验1.配合物[Zn(NH3)4]Cl2的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A.2 B.3C.4 D.5解析:选C。配合物[Zn(NH3)4]Cl2的中心原子是Zn2+,配位体是NH3,配位数是4。2.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Ag+、NH3 B.H2O、H+C.Co3+、CO D.Ag+、H+解析:选D。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必须是一方能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能提供空轨道,A、B、C三项中,Ag+、H+、Co3+能提供空轨道,NH3、H2O、CO能提供孤电子对,所以能形成配位键,而D项Ag+与H+都只能提供空轨道,而无法提供孤电子对,所以不能形成配位键。3.下列不属于配离子的是()A.[Ag(NH3)2]+ B.[Cu(CN)4]2-C.[Fe(SCN)6]3- D.MnO-4解析:选D。MnO-4无配位原子。4.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A.[Co(NH3)4Cl2]Cl B.[Co(NH3)3Cl3]C.[Co(NH3)6]Cl3 D.[Co(NH3)5Cl]Cl2解析:选B。在配合物中,内界以配位键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溶液中电离;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不难看出A、C、D三项中配合物在水中均电离产生Cl-,而B项无外界离子,不能电离。要点突破讲练互动探究导引1指出配合物[Pt(NH3)4Cl2]Cl2的配离子、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数及配位原子。提示:配离子指配合物的内界,中心原子指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要点一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配位体指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配位数是配位体的总个数,配位原子指配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配合物[Pt(NH3)4Cl2]Cl2的配离子为[Pt(NH3)4Cl2]2+,中心原子是Pt4+,配位体是NH3、Cl-,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N和Cl。探究导引2配离子[Ag(NH3)2]+是如何形成的?提示:配离子[Ag(NH3)2]+是由Ag+和NH3分子反应生成的,由于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形成sp杂化轨道,接受2个NH3分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直线形的[Ag(NH3)2]+,该过程图示如下。

要点归纳1.配合物的组成内界:中心体(原子或离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成键。外界:与内界电荷平衡的相反离子。有些配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Cl2(NH3)2]、[CoCl3(NH3)3]等。另外,有些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与配位体构成,如[Ni(CO)4]、[Fe(CO)5]等。2.配合物的结构配位数杂化轨道类型空间构型结构示意图实例2sp直线形[Ag(NH3)2]+[Cu(NH3)2]+配位数杂化轨道类型空间构型结构示意图实例4sp3正四面体形[Zn(NH3)4]2+[ZnCl4]2-dsp2(sp2d)平面正方形[Ni(CN)4]2-[Cu(NH3)4]2+6sp3d2(d2sp3)正八面体[AlF6]3-[Co(NH3)6]3+即时应用1.化学家维多克·格利雅因发明了格氏试剂(RMgX)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RMgX是金属镁和卤代烃反应的产物,它在醚的稀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并与二分子醚络合,在浓溶液中以二聚体存在,结构如下图:上述2种结构中均存在配位键,把你认为是配位键的用“→”在结构图中标出。解析:配位键是由孤电子对与空轨道形成的,Mg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可以与R、X形成离子键,而O原子中存在孤电子对,所以两个O(C2H5)2可以与Mg形成配位键。在二聚体中,同理,一个Mg与R、X相连,则另外一个X和O(C2H5)2,则与Mg形成配位键。答案:要点二配合物的性质探究导引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提示:在[Co(NH3)6]Cl3中Co3+与6个NH3分子配合成[Co(NH3)6]3+,3个Cl-都是外界离子。而[Co(NH3)5Cl]Cl2中Co3+与5个NH3分子和1个Cl-配合成[Co(NH3)5Cl]2+,只有两个Cl-是外界离子。由于配合物中内界以配位键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溶液中电离,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不难看出,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的Cl-数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鉴别。要点归纳1.配合物的颜色:当简单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其性质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颜色发生改变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多数配离子都有颜色,如[Fe(SCN)6]3-为血红色、[Cu(NH3)4]2+为深蓝色、[Cu(H2O)4]2+为蓝色、[CuCl4]2-为黄色、[Fe(C6H6O)6]3-为紫色等等。我们根据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配离子是否生成,如Fe3+离子与SCN-离子在溶液中可生成配位数为1~6的硫氰合铁(Ⅲ)配离子,这种配离子的颜色是血红色的,反应如下:Fe3++nSCN-====[Fe(SCN)n]3-n,实验室通常用这一方法检验铁离子的存在。2.配合物的溶解性:有的配合物易溶于水,如[Ag(NH3)2]OH、[Cu(NH3)4]SO4、Fe(SCN)3等。利用配合物的这一性质,可将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如AgOH、AgCl、Cu(OH)2等溶解在氨水中形成配合物。如在照相底片的定影过程中,未曝光的AgBr常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金和铂之所以能溶于王水中,也是与生成配合物的溶解性有关,反应式为:Au+HNO3+4HCl====H[AuCl4]+NO↑+2H2O,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配合物的颜色和溶解性还与配合物的空间结构有关,如顺式[Pt(NH3)2Cl2]和反式[Pt(NH3)2Cl2]的溶解性和颜色等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顺式[Pt(NH3)2Cl2]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具体情况见前面的表格。3.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的性质有关。例如,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血红素就失去了输送氧气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即时应用2.配合物CrCl3·6H2O的中心原子Cr3+的配位数为6,H2O和Cl-均可作配位体,H2O、Cl-和Cr3+有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三种物质:一种呈紫罗兰色、一种呈暗绿色、一种呈亮绿色。将它们配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各取相同体积的溶液,向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