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戊戌变法_第1页
选修一戊戌变法_第2页
选修一戊戌变法_第3页
选修一戊戌变法_第4页
选修一戊戌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一戊戌变法第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专题九戊戌变法第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大势所趋历史根源新思想的演进士人干政百日新政戊戌政变戊戌余音酝酿兴起发展高潮失败影响戊戌变法第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国际局势:思考:

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

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4一、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第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德国统一与宪法1871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世界之潮流: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中国之困窘:政治专制经济落后思想禁锢第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国际局势:6一、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

第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采访甲午战争据当事人回忆—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7(二)国内局势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国内局势1、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社会基础)《马关条约》的签订割三地:进一步破坏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两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四口: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设厂:直接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出帝国主义

侵华方式有了怎样变化?第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影响:列强争夺开矿权,直接掠夺中国资源,导致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在华开厂,直接利用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打击了民族企业;但客观上进一步冲击自然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2)政治:

A、直接割地转变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B、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深重;人民救亡图存运动兴起。)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变化(19世纪末)第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财的是清政府第1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拓展: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政治)

11

2)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经济、阶级)3)中国人民救亡运动进入高潮,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社会)第1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经济基础阶级基础(二)国内局势:2、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第1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国内局势:2、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根本原因)

联系必修二知识点,并结合第120-121页相关内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原因?1)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为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实业救国”高潮。2)甲午战败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某些客观条件。3)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13第1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材料一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为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额.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

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同时也看得出民族资本主义依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压榨)第1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国内局势:3、思想理论基础:

提示:联系书本第121-122页相关内容。1)鸦片战争中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洋务运动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3)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早期维新思想;4)19世纪末,形成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后期)。15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第1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向西方学习”新思潮影响;洋务运动弊端使人们寻求新出路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冯桂芬主张: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商进行“商战”;政治,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文教,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郑观应(塑像)第1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二)国内局势:3、思想理论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评价

——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主要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作用;

它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第1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梁、谭、严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由此展开。第1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1、国际局势:2、民族危机:3、经济基础:4、阶级基础:5、思想基础: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迫在眉睫。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必要性:可能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请同学们阅读“大势所趋”“新思想的演进”两个框题,思考:维新变法的国际国内背景是怎样的?★第1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持续上书,争取皇帝支持办报立会,宣传变法思想论战权贵,减少变法阻力著书立说,寻找变法依据思考:维新派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二、维新变法的兴起——宣传维新思想第2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1)维新派的宣传手段:A、著书立说;B、进行论战;C、上书皇帝;D、创办学会、报纸、学堂;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酝酿:维新思想的传播(19世纪末)2)宣传特点:局限于社会上层★第2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康有为《新学伪经考》1891年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历代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之伪经,主张应予抛弃,这就动摇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孔子改制考》1897年称儒家尊奉的“六经”均为孔子假托古圣的言行所作,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根据。A、著书立说;22第2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材料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

——康有为第2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思考: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

(托古改制)24第2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1)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材料一(2)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其原因何在?(1)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把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

(4)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1)减少变法阻力;(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3)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第2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梁启超26《变法通议》1896年第2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其事甚顺,其义至明,有可为之机,有可取之法,有不得不行之势,有不容少缓之故。为不变之说者,犹曰“守古守古”,坐视其因循废弛,而漠然无所动于中。呜呼!可不谓大惑不解者乎?《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伊尹曰:“用其新,去其陈。”27第2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思考: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倡导民权思想。28第2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严复29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第2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思考: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借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来宣传维新变法。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30第3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其思想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维新思想的重要宣传者被誉为“岭南奇才”变法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人物介绍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时务报》主笔《变法通议》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原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第3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人物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翻译《天演论》维新派这些作品的共同观点是什么?实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第3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思考: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①政治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②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33第3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张之洞的主张有哪些?为何其主张与维新派有很大不同?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目的是维护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张之洞与《劝学篇》第3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B、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a.内容:三个“要不要”。b.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首次交锋。c.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35第3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C、上书皇帝;a.背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b.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c.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d.影响:

公车上书进一步传播了维新思想,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经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

36第3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D、创办学会、报纸、学堂;a.创办报纸:《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第3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D、创办学会、报纸、学堂;b.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c.成立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促进维新运动迅速开展。——为维新变法培养了人才。第3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北京保国会遗址回答:保国会成立的时间、宗旨、性质、结果和影响是什么?时间地点:

1898年4月北京宗旨:

“保国、保种、保教”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政党结果:只举行了两次活动后即自行中止了影响: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第3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保国会时务学堂时务报强学会强学报万木草堂第4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基础)1898年戊戌变法强学会、保国会等政治团体的成立(组织基础)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甲午战败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康、梁的个人努力;光绪帝的支持(重要条件)第4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酝酿:维新思想的传播(19世纪末)★2、开始:(1895年)意义:标志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3、发展:(1895年~1897)(2)意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官僚接受了维新思想。全国宣传维新的学会、学堂、报刊、书局迅速增多公车上书导火线:甲午战争的失败(1)表现:第4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瓜分豆剖,渐漏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1897年底康有为第五书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

导火线、目的:?第4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1898年《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哪三项变法主张?

大集群臣,革旧维新;设上书处,许天下士民上书;开制度局,重定章程

实际上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第4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光绪帝(1871-1908)名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帝之弟。4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9年19岁“大婚典礼”后“亲政”,慈禧太后,退居颐和园,但她仍掌握着内外大权。光绪帝作了34年的傀儡皇帝,经历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目睹了帝国主义掀起的割地狂潮。1898年6月,为了从慈禧手中夺回统治权,振作图强,毅然支持和任用维新派人士康、梁等实行变法。第4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思考:19世纪末,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加深

⑵维新派极力宣传变法,并得到光绪帝的支持第4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1898)1)导火线:德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表现:1、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2、保国会成立: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政党影响:推动运动从京城扩大到全国大城市。★3、百日维新: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概况:1898年6月-9月,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因为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所以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第4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48《定国是诏》应读作《定/国是/诏》。“国是”是专有名词,它与“国事”有着不同的含意。“国事”指国家大事;而“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第4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想一想,康有为在“百日维新”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起到了何种作用?

康有为在“百日维新”中充当了光绪帝的顾问,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策划者。

第4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思考: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

(1)体现了光绪帝积极推行变法、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2)体现了光绪帝推行变法的急切心情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不足。

延伸: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①不甘作亡国之君;②亲政后无实权,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50第5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戊戌变法的措施进步性局限性除旧布新政治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经济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军事裁汰绿营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改用西法训练文教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将书院、祠庙等改为中西兼修的学校,创办专业学堂,选派留学生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化。

总之,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但是,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一定局限性。51第5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问题:结合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1)从方式上看: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继承传统与传播西学相结合;

2)从宗旨上看:要给资产阶级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把学西方推进到制度变革阶段,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变革不彻底,没有涉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行君主立宪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第5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维新变法的失败:531、失败的标志:戊戌政变★—除京师大学堂等外,变法的措施大部分被废除。第5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54第5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戊戌六君子杨锐55第5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56第5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57第5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思考:58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否完全体现了维新派的初衷呢?有何局限性?光绪帝是资产阶级的皇帝还是地主阶级的皇帝?第5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材料一:103天中康有为上了36个奏章、两部书;光绪帝下了180道有关变法的上谕。这些奏章和上谕,内容无所不包,恨不得立刻将中国变成近代化的富强国家。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废除八股取士,等于断送了许多读书人的仕途,使他们掀起了一片反对声浪。材料二:随着变法的深入,新旧势力冲突日益尖锐。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材料三:新政之初,慈禧虽然没有表示异议,但却提出三条“上谕”强迫光绪帝布告天下。同时做好了随时镇压的准备。军事改革……第5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假如你是政府官员,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提示:农民:农工商总局;没有土地问题。官员:裁汰冗员;澄清吏治。资产阶级:上书言事;发展工商等;无君主立宪。光绪:可以大展宏图,但步履维艰;落实难;受牵制,没实权;没军权。力量单薄。第6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维新变法的失败:613、教训、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2、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旧的封建势力相对强大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①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②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③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第6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维新变法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政治揭露瓜分救亡图存——唤醒了近代民族意识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开启制度变革尝试,是政治民主化的起步。经济设农工商局,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宣传进化论思想传播民权学说客观上抨击了封建专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启蒙★第6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创办《时务报》等报刊—传播思想的武器创办保国会等组织—为革命政党提供借鉴

文化

军事

教育废八股,设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留学等主张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等推动近代教育发展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推动国防近代化五、维新变法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第6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基础)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甲午战败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第6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思考: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的严重危机?对此中国各政治力量做出了怎样的反应?(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2)农民阶级(3)资产阶级革命派(4)地主阶级(清政府)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政“预备立宪”第6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巩固: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B.主张推翻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D.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B66第6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巩固: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C67第6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理论的主要方式有①兴办学堂②成立学会③办报纸④著书立说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A68第6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