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全)_第1页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全)_第2页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全)_第3页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全)_第4页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怎样的章程,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宪法乐谱有何用?一、维护宪法的权威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纲)》认识宪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⑴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识宪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我们的国家生活中,哪些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规定与确认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国家标志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国务院

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识宪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根本大法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⑵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什么是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材料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材料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材料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

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

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材料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第七十八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识宪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1.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我国刑法与民法的制定依据是什么。这表明了宪法与普通法律是什么关系?

宪法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⑶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程序名称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识宪法制定程序修改程序一、维护宪法的权威一、维护宪法的权威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律保障。认识宪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宪法的作用: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我国《宪法》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

: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领悟宪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领悟宪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宪法是法治的标志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法律至上”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一、维护宪法的权威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的事,也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实践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维护宪法的权威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庄严的天安门升旗仪式祖国首都天安门金晶用生命护卫奥运圣火温总理眼含热泪看望灾民航天勇士在神六飞天前合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做为不同岗位上的劳动者,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就是在维护神圣的宪法。跋山涉水进课堂挥汗如雨种庄稼默默无闻扫街道兢兢业业疏交通一、维护宪法的权威3.自觉维护宪法

的尊严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维护宪法立法部门要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法律,在立法过程中倾听民声、凝聚民意,确保各项立法既落实宪法内容又不与宪法相抵触。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各项行政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以法律为准绳,捍卫司法公正。每个公民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和贯彻宪法,与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尊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维护宪法的权威作为中职学生来说,怎样维护宪法权威?①要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意识,提高法律素质;②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按宪法规定办事,对宪法提倡的行为要努力去做,对宪法禁止的行为要坚决不做,对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某些行为一定要做,并且做好;③要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言论和行为做坚决的斗争,以捍卫宪法的尊严,为保证宪法的顺利实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课堂小结:作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哪些方面?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某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接到通知,本专业年满18周岁的同学都到学校大会堂去,参加学校所在地的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活动。对此,有以下三种观点:小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我一定要参加。小王:我们现在参加实习,这么紧张劳累,还参加什么人大代表选举?小李:学校让我去,我就去,但选举什么样的人当人大代表与我关系不大。展示材料:思考问题:你赞同以上哪个观点?为什么?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利政治权利自由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济权利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宪法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首要的、根本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利,是普通法律确认的其他公民权利的基础。我国宪法从第三十三条到第五十条,全面而详尽地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权利与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共同反映和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并构成普通法律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与原则。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1)平等权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案例1】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成都日报报道,2001年12月23日,四川大学98级法律系学生蒋韬看到中国人民银行招录行员的启事,但其中一个条件让只有1.65米身高的他犯难“男性身高1.68米,女性身高1.55米以上”蒋称,这是对身高在1.68米以下的男性公民和身高在1.55米以下女性公民平等权的侵害。2002年1月7日,蒋向成都武侯区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状,要求维护自己的平等权。4月25日,此案开庭审理。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应松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原告一方的蒋韬肯定胜诉。应教授称,作为中国宪法平等权利第一案,此案将起到司法改革前期的“触探”作用。就业歧视怪门槛多:酒量身高相貌属相

地域都可能遭殃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2)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座位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2006年8月15日,公务员秦中飞写了一条名为《沁园春·彭水》的短信,因内容针砭时弊获罪被押,40余人牵连其中,即为轰动一时的“彭水诗案”有专家认为,这样一起案件,是一起重大违宪和侵犯人权的事件,地方政府领导滥用公权,必须得到应有惩罚和相关责任追究,从而使之成为保障中国公民言论自由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案例2】彭水诗案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宗教信仰自由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指:⑴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⑵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⑶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⑷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⑸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4)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公民失去了人身自由,其他权利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6)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的经济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是公民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物质保障。公民享有的这些权利和自由越充分,获得享有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前提条件和可能性就越大。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得,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人身人格权利(如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等);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参政权、议政权、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如工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婚姻自由权等),人应该全面地享有这些权利。案例1.“宿舍门事件”广东省佛山市某中职学校,为了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生活,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融入工作,于是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在进行军事化管理的同进,还对校园环境、课室和学生宿舍按企业标准进行整改。其中有两项整改内容引起学生的争议:(1)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学生,方便与学生家长联系,决定在每个宿舍门口贴一张学生详细资料表,要求贴上学生大一寸相片,还要填写家庭电话和家长手机号码;(2)宿舍摆放军事化,被子要叠成广场状,床上不能摆放衣物、书本和其它物品,床底只能摆放一对白色回力鞋和一双拖鞋。为了警示学生严格按要求办事,该校教官把不合格的学生的被子和衣物扔到宿舍地面,把不合格的鞋子的鞋带剪断。有些学生不满校方和教官的行为,纷纷上论坛发贴和打电话给媒体,这就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宿舍门事件”。同学们看了这个案例,思考两个问题:(1)学校和教官的做法有没侵犯学生的权利?如果有侵犯的话,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呢?(2)如果你是该校的学生,你的被子被教官扔到了地上或者你的鞋带被剪断了,你会怎么做?中国建国以来,人权事业取得五大成就。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二、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

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得到了不断扩大和有效保障。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断改善。五、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第一: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第二:公民必须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或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税漏税达1458.3万元。因数额巨大,刘晓庆蹲了1年多的大狱。作为中国影坛金字塔式的女星,刘晓庆过去的成就有目共睹,盛名之下,因为偷税漏税,刘晓庆依旧没能逃脱牢狱之灾。而这段经历还多次被载入中学的政治课本作为反面例子,警示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纳税是所有中国公民的义务。

【案例9】:刘晓庆偷税漏税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第三:公民必须履行的其他义务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包括:公民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2.李明上学期间,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中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对工作认真负责,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复员后,他积极参加地方建设,业绩突出,担任部门负责人。在区人大换届选举时,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家里,他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培养教育子女,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李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受教育义务劳动义务服兵役义务抚养、教育子女义务赡养父母义务被选举权荣誉权劳动权受教育权荣誉权荣誉权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