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企业香港上市的思考_第1页
商业地产企业香港上市的思考_第2页
商业地产企业香港上市的思考_第3页
商业地产企业香港上市的思考_第4页
商业地产企业香港上市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地产企业香港上市的思考——以万达商业地产香港上市为例分析摘要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地产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开盘价48元,募集288亿港币,为万达的十年上市之路画上句号。本文主要分析万达商业地产的上市,为何选择香港上市,上市的成本收益及上市后面临的问题。通过万达商业地产上市案例,对商业地产企业在香港上市进行一些思考。关键词:万达商业地产;香港上市;收益及问题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地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股票代码:03699.HK,首日开盘价48港元。至此,万达十年上市之路画上句号。1.万达十年上市之路2005年底,万达REITs招股文件在香港获得通过;2006年7月,国家几部委联合发文严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购内地物业,万达REITs计划被迫搁浅;2009年,万达商业地产正是启动在A股上市;2013年3月,A股上市遇挫,万达地产香港买壳。3月20日,与恒力商业地产控股股东陈长伟签订协议,陈长伟将向万达地产出售恒力地产65%的股份;2013年4月,港股借壳成功,但未撤销A股上市申请;2014年7月2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在官网发布公开说明,确认万达商业地产终止A股上市;2014年8月25日,之前借壳在港上市的万达商业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名字从原来的“万达商业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改名为“万达酒店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9月16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在港交所实现预披露,H股登陆战正是打响;2014年12月,万达商业目前拟定于12月5日启动全球路演,12月1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万达商业地产简介2.1公司概述: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是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其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其他咨询机构、财经公关机构等。中介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合作双方的协议结果,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目标融资额、合作方的规模与品牌、企业基础情况决定的业务复杂程度、市场行情等。部分中介费用可以延迟至成功募资后再实际支付。风险成本,企业上市决策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上市申报最终不能得到发审委的通过,这意味着企业上市工作失败。这一失败会给企业带来许多威胁。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使得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被公开,给了竞争对手一个学习的机会。另外,中介机构也掌握着大量企业的重要信息,同样面临流失的风险。上市工作的失败,还使得改制规范过程中付出的税务成本、社保成本、上市筹备费用、中介费用等前期成本费用支出变成沉没成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弥补。3.2上市的收益构成:企业上市后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益处,企业扩展了融资渠道,增加了企业多元化;股权资产上市后的变现性为私营企业股东提供了变现的方便;为企业与国内外大的上市公司并购提供了方便;提高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吸引和刺激,便于保留公司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大提高公司的信誉地位和企业形象,极大方便企业对外交流和经营;在资本市场上快速成长,促使企业的市场品牌效应迅速放大;在境外上市,便于获得境外地区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为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提供方便;资本市场可以为企业进行定价,从而为企业下一步收购兼并、股权激励、风险投资退出奠定基础。3.3万达上市的成本效益:稳定企业现金流。万达虽以庞大的资产打开上市之门,但其高投资、高周转的盈利模式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值得怀疑。这次IPO或许更多为了保卫现金流,万达能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项目现金流基本上能保持支撑平衡。商业地产和住宅开发模式不同,需要沉淀大量资金,这个财务模型就迫使万达需在最快时间完成项目。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曾直言,对于万达来说,现金流永远比负债率更重要。让企业更加国际化,通过上市也可以检验市场对万达商业地产这一商业模式的认可度,带来更多与国际公司合作的机会。还可以扩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万达早期的开发贷款多是利用土地质押,而随着其自持物业面积不断增加,通过银行贷款的途径并不足以解决资金需求,物业销售下降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现金流支撑。诚然还有私募、信托等其他融资渠道,但资金成本会比较高。而上市之后,万达就可以在国内外公开市场进行债务融资、海外股权和债券融资,这将极大地降低融资成本,从而继续支持其快速扩张。4.万达为什么选择香港上市:4.1万达为什么要上市:万达的快速发展的核心是“现金流滚资产”,表象上是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销售和快速开业,并以物业销售的现金流来补充自持物业及商业运营对现金流的占用。随着万达集团规模的快速膨胀,一方面万达集团以其商业模式和建筑综合体的形象成为地方政府争相招商引资的对象,以此来获取地价优惠和各种配套政策优惠;另一方面为应对项目多地处新区的招商问题,万达集团成立了万达百货、万达院线、万达酒店等自有品牌以解决主力店招商困难,由此在各地造就了一个个“一个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的万达奇迹。万达奇迹的特点是快:快开发、快开业,其实质是高周转,以高周转解决自持商业物业的现金流沉淀的来源问题,以快速开业来将“开发贷款+销售回款”转换为经营型物业贷款,形成企业现金流的有效接续和现金流的正向增加,维持了万达集团正常运转和高速发展。正因为如此,万达集团的项目开发速度不能降低并以现金流平衡为核心指标,形成了高速成长中方能实现平衡的“陀螺”式万达。但毕竟在项目启动时是要付出一部分拿地资金的,而且万达近年来在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布局,又进行了大手笔的国际收购,这些都造成现金的大规模流出,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正向的现金流入,万达集团的现金流压力显而易见。为解决这一问题,万达集团除了以往的开发贷款、经营型物业贷款外,还在大规模发行信托以及类基金产品以补充现金流,同时在积极引进“外援”。2005年与麦格理的不成功合作差点让万达集团覆灭,近年来建银集团牵头的注资对万达倍加助力。但是仅仅有这些外援是不够的,因为万达的发展越来越快,商业地产外的产业也越来越大并需要不断输血,而以销售性物业回款来补充现金流的作法在中国房地产业进入高位盘整以后是否能长期维持高速增长并不被看好。上市,便成为万达集团的不二选择。4.2为什么选择香港上市: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可以得到良好的通往国内估计的平台;香港做为亚洲金融大区,国际化高,拥有强大的投资者和集资能力;香港资本市场市场化高,信息自由公开。首先,香港上市环境及要求更利于万达。香港资本市场完全实行市场化发行,对企业盈利业绩没有要求,对关联交易也相对宽松,这解决了万达在A股上市的两大硬伤。而万达可以其高增长概念换取相对较高的沽值,以获取较大的融资,这正是万达需要的。而且,不久之前万达集团的两个“种子选手”在A股市场双双折戟,其上市申请被中国证监会一并否决。其主要原因有二:业绩问题和关联交易。万达集团的“现金流滚资产”的现金流平衡模式与自有品牌主力店的招商模式支持了万达的高速发展,却形成了万达地产与各自营业态之间的左右手互博,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成为解释不清的问题。万达集团之前分拆出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在A股申请上市,存在其他业务板块向这两块业务利益输送的嫌疑,且商业地产业务本身收入主要仍靠物业销售,被判定为开发商,不符合A股上市的行业方向,被否决是必然的。而万达集团之前在香港买下的“恒利商业地产”这个壳,受制于港交所的相关规则,难以在短期内大规模注入资产实现再融资,在解决万达集团的现金流饥渴方面帮不了多大的忙,迫使万达集团将其用于海外酒店业务,并改名万达酒店。万达集团在美国也曾买下一个壳,但诸如地产类业务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中美法律和文化差异导致中国房地产股很难在美国上市,即使上市也沽值很低。这也就是中国地产行业只有代理行、广告商在美国上市而鲜有开发商上市的原因。迄今为止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开发商只有一个鑫苑(中国),但以其规模而言,无论在开发业务方面还是在资本市场上都根本没任何影响力。4.3万达香港上市后的展望及问题:万达商业地产成功在香港上市,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首日,以接近区间上限的48港元为发行价,募资288亿港元。完成十年上市之路,但看现金万达的发展,万达所做的一切,都几乎指向一点:万达正在逐渐淡化房地产业务,娱乐、旅游等才是未来的主打方向。预期是美好的,但对于万达而言,要想使得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还有至少三大问题需要解决:4.3.1先招商再投资的“订单模式”面临挑战,万达一直就是站在中国地产行业风口上成长起来的企业。它以高执行力,使万达快速扩张,在很短时间内崛起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商业地产商,它的“低地价、快速周转、以售养租”的模式被许多房地产企业效仿。一直以来,先招商再投资的“订单模式”是万达的杀手锏,万达商业项目开业一直保持100%出租率,但这并不稳定。从上市资料可见,那些开业满租的项目很快出现客户流失,出租率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量的购物中心在建,在电商冲击下,许多购物中心已陷入招商困境。万达广场的项目不只是位于一线城市的成熟商圈。“哪里有万达,哪里就是市中心”。万达之前在做的,一直就是造城。那些位于二线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项目面临的压力将更大。在已完工的万达广场中,截至2014年6月30日数据,余姚万达广场出租率已经降至80%,太仓万达广场出租率降至84%,淮安万达广场出租率降至87%,厦门集美万达广场和济南魏家庄万达广场出租率降为89%。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更糟糕,2011年出租率仅71%,此后一直在80%左右徘徊。再看那些卖出去的商铺,根据公开资料,广州、济南、沈阳、武汉、山东等地的万达广场及室外步行街开盘销售火爆,后期人气不振,经营冷清。所以,虽然上市,但对于万达而言,如何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交出漂亮的报表不能不说是一个压力。4.3.2如何充分发挥偌大规模物业的效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看中的潜力股,其实与规模关系不大,他们更关注的是成长性和可持续。万达目前自持物业面积达到1470万平方米,如何充分发挥偌大规模物业的效用,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万达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在物业租赁和管理上下功夫。从招股书显示的,2011~2013年,万达商业地产的物业租赁及管理营业收入分别为37.69亿元、58.43亿元和84.83亿元。今年上半年,该收入升至51.7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5.5%,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这些都给投资者一个信号:万达不仅仅只会盖房子卖房子,在物业租赁和管理运营方面还存在更多的潜力,这些逐年递增的数字就是证明。然而,以上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售养租”的模式。4.3.3待解的O2O难题在万达上市所讲的故事中,O2O无疑是最为时髦的故事。事实上,万达转型不是现在才开始,在多年前,万达广场就提出了提袋消费要降到50%以下,而新一代的万达茂里面有80%是娱乐和餐饮的项目。这个比例越大,受到的冲击越小。万达做的,是自己开发O2O电子商务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商务,买增值服务。比如在万达乐园里面的游玩项目,排队最长时间可能达到3个小时,有的顾客会很烦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电子商务公司做的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排队系统,比如说顾客下单了,就可以在家里知道是第几号,什么时间可以去,直接玩,减少排队的时间。万达电商所在的O2O领域,市场前景不容置疑。据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零售总额即将达到50万亿,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可能大概能占到36%~40%,也就是20万亿元将来自电子商务。随着万达广场大数据的收集和O2O模式的运作,一旦时机成熟,大数据将贯穿用户在衣食住行玩乐的所有消费环节,形成中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量最大的数据群。显然,万达集团O2O化战略符合中国房地产业升级方向,它也是中国互联网业与实体经济持续融合的方向。假定万达电商未来一年成功将万达广场流量与活跃用户导入,每个会员年均消费500元,平台GMV将达500亿元。如果未来两年万达酒店、旅游、影院等流量导入,万达电商平台GMV有望翻番达到1000亿元。这一粗略数据足以超越阿里、京东之外的中国所有类电商平台。这不但可以为万达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参考,也可以为万达进入金融领域等创新型的业务提供可能。万达正在拓展金融业务,如果万达的金融像阿里小贷那样,向租赁万达广场的商户提供供应链借款,可大大提高其租金议价能力和对优秀零售品牌的吸引力。王健林似乎成竹在胸昆明万达广场开幕时对媒体透露,万达集团正在并购一家支付公司。也正是这些美好的前景,给了许多投资者希望。但大数据与O2O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都是一个新课题。对于“腾百万”,要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绝非易事。万达广场数量极多,全面推行融合难度亦很大;要把腾讯、百度、万达用户的账号实现账户统一,也不容易。而在每一个转身的时候,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一飞冲天,要么掉下深渊。许多时候,即使企业什么也没做错,也仍然无法摆脱失败的结局,更何况,在这个一日千变的时代,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对于万达而言,上市只是长征路上的第一步,而未来能走多远多久,才真正值得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