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班组名称:月日星期出勤人数工程项目及部位工安作全内交容底及内容上发岗现检问查题处理意见班组长签字:天气:变换工种安全教育记录项目年月现从事工种原工种变换工种时间教育内容授课人课时考核分数授课地点受教育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三、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职责1.1公司组织各类安全检查的整体策划、发起和实施,负责发现问题的复查和督促整改闭环,以及上级或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和反馈。1.2各相关项目部配合公司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及复查,从各自专业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督促所属单位问题的整改和闭环。1.3各项目部负责范围内安全检查的策划和实施,督促上级安全检查问题的闭环。2、安全检查内容、方式、实施和要求2.1各类安全大检查的主要内容2.1.1应以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规章制度、查隐患治理为主,同时对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生活卫生、文明施工、尘毒、噪声、化学伤害、高低温伤害、辐射伤害等应有防护措施、设置标识、配备防护用品等内容亦应纳入检查范围。2.1.2各单位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明确职责、工作内容和实施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积极消除事故隐患。2.2安全检查的方式2.2.1安全检查可分为一般性检查、阶段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综合检查、日常检查、随机检查等方式进行。一般性检查、阶段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等检查可组合进行。2.3公司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可采用安全检查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评价的形式,对所检查的单位给予定性和量化评价,或聘请第三方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2.4按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程序规定,每年至少组织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并接受外部监督审核。2.5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二次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并邀请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参与检查。境外工程项目原则上施工高峰期适时安排检查一次。2.6公司各专业公司、事业部、分公司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综合性大检查。2.7项目部实行每天的领导安全值日制度,编制《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带班表》,确保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执行带班,带班记录齐全有效。并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检查。。2.8施工班组实行每日安全巡查、每周安全检查制度。专职安全员每天应巡查现场并形成巡查记录。2.9起重机械、施工用电、消防等专业性检查按专项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执行。3、安全检查的实施和要求3.1安全检查的实施3.1.1各类安全综合性检查,负责组织的单位行政领导应亲自主持或参加,并邀请同级工会负责人参加安全检查。3.1.2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较大问题或隐患,应填写《安全施工问题整改通知单》,送被检单位领导签收,限期整改。对因故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应采取临时措施,并制订整改计划报上级批准,分阶段实施。整改结果要反馈,安全保卫部门要组织复查,实现闭环。3.2安全检查工作要求3.2.1各级领导对安全检查工作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落实。3.2.2各级安全检查要有计划(通知)、方案、实施、检查通报和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3.2.3各项目部还应不定期对各单位和分包商的安全监督检查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3.2.4各单位在实施安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应以不符合项管理方法进行整改闭环。4、隐患排查治理4.1为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考核。4.2公司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方案的编制,并结合其他安全检查,公司及二级单位全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定期组织监督指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针对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抽查、互查等工作。4.3公司各项目部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逐级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实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制,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范围、方法等内容。各施工项目应结合日常安全检查开展隐患排查,同时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事故隐患排查活动。4.4各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责任;组织建立健全资金使用专项制度,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定期组织安全及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督促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整改台帐,并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治理。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同时报告公司领导,实行挂牌督办。4.5各项目部应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员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全体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向主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4.6公司收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5、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方式、工作要求5.1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内容5.1.1术语和定义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分为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大坝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隐患和其他事故隐患等六类2)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分为Ⅰ级重大隐患和Ⅱ级重大隐患。4)事故隐患认定原则:指在客观因素昀不利的情况下,按照其可能直接造成的昀严重后果来认定。不同类型的隐患,应按照其可能导致不同等级事故(事件)的昀严重程度认定。5.1.2泥石流、边坡坍塌、洪水等自然灾害隐患;抵御台风、暴雨、泥石流、冰雪等自然灾害能力;脚手架、模板支撑、临边防护、高边坡、深基坑、地下工程、输变电线路跨越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隐患;5.1.3大件起重吊装运输、施工用电隐患;消防、车辆交通管理隐患;5.1.4现场施工人身安全及劳动保护情况;在建项目履行安全职责情况、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和使用情况、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执行、各级员工及分包队伍安全管理等情况;5.1.5电网项目主要输变电设备及线路安全情况;发电厂主机设备、重要设施;特种设备安全管控情况;在建项目重要项目、重要工序、重要节点的安全管理;5.1.6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安全信息报送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安全预警机制建设、防汛、应急处置管理和演练工作开展情况。5.2隐患排查治理具体内容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作业行为和管控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保护、现场管理、班组建设、事故事件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5.2.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分解和落实、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过程管控情况;5.2.2施工安全生产责任状的签订、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施工协议,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执行情况;5.2.3安全生产重要设施和特种设备、大型起重设备、中小型电动工器具、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的日常管理维护、运行及检测情况,安全设施、安全标志的设置及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5.2.4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编制、交底和执行情况、施工作业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重要工序、重要部位的风险辨识、环境辨识的自评价,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5.2.5事故及事件报告、调查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5.2.6安全基础工作开展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三类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员工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保护、安全监督等情况;5.2.7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演练、处置、评估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保养情况;5.2.8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5.2.9在建项目野外、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危险点、环境因素的排查、防范和治理、危化物品、放射源的运输、储存、保管和使用情况;5.2.10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情况。道路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预防、起重作业、高空作业、基坑开挖、地下洞室施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输变电线路架设、变电站构架吊装、汛期防汛、防火灾、防爆炸、防泄漏、防超温超压措施的执行等情况。5.3隐患排查治理方式5.3.1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以各在建项目自查为主,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做到层层动员、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稳步推进。5.3.2各项目部对发现的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要及时组织整改闭环,短期内能整改的应及时整改闭环;对暂时难以完成整改的重大隐患要编制整改计划,要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5.3.3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公司报告。各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隐患等级,明确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报送责任人。5.3.4经确认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监督实施事故隐患治理专项工作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5.3.5对确认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事故隐患,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由报告单位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内容。5.4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要求5.4.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强化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及安全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责;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消除事故隐患;努力提高公司本质安全水平。5.4.2电网项目要根据季节和施工特点,针对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特点,将存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威胁的输变电项目等作为排查治理的重点,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落实防洪防汛、防坍塌、防泥石流、防火防爆等各项措施。5.4.3境外工程项目要结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形势、劳资关系、种族矛盾、环保、土地利益、施工条件等不同特点,同步开展隐患排查的自查自纠工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员工安全生产和风险意识,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确保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到位。5.4.4境外工程项目部要根据所在国的地质、地理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等情况,强化主动风险管理。对于因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灾害现象。以及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密切关注所在国的预警通知,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在发生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导致可能危及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及时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向我驻所在国领事馆、所在国政府有关部门、公司海外事业部报告。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排查、评估、监测、预警、培训、应急响应等一系列工作。5.4.5各项目部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确保施工安全的,必须从危险区域内撤离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5.5监督检查5.5.1各项目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工作要求,深刻吸取本单位以往发生的事故事件教训,认真开展隐患再排查,全面治理事故隐患。对排查出来的重大隐患,要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消除的重大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和预案予以消除。5.5.2公司在各单项目部自查基础上结合季度安全考评开展督查工作。对发现问题较多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5.5.3为巩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效,公司每年将在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成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研讨、推广、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布置、指导和推进下一年度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附表一:安全检查记录工程名称:检查单位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人员限期完成时间年月日检查内容:检查负责人:年月日受检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工长:年月日复查意见: 复查人:年月日负责人:年月日附表二:安全检查隐患整改通知及回复单工程名称:检查单位检查时间检查人员限期完成时间检查负责人:年月日受检项目负责人:年月日整改情况:整改工长:年月日复查意见: 复查人:年月日负责人: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两份,复查完毕后一份检查单位、一份受检单位存。四、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4.1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4.1.1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工程部各工种工长制定、项目技术总工和安全员审核后逐级进行,即从项目到班组最后到全体工人。4.1.2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有针对性。4.1.3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针对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潜在危险的问题进行。4.1.4应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4.1.5定期向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个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进行书面交底。4.1.6应该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4.1.7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形式的签字记录。4.2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4.2.1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源、危险点。4.2.2针对危险源、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4.2.3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4.2.4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4.2.5发生事故后应该采取的避难和紧急救援措施。五、季节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5.1雨期施工雨期施工,制定防止触电、防雷、防坍塌安全技术措施:5.1.1雨期进行作业,主要做好防触电、防雷击和防坍塌的工作。电缆线不得使用裸导线和塑料线,也不得沿地面敷设。5.1.2配电箱必须防雨、防水,电器布置符合规定,电器元件不应破损,严禁带电明露。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机械设备时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工地临时照明灯、标志灯,其电压不超过36V。特别潮湿的场所以及金属管道和容器内的照明灯不超过12V。电气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5.1.3搞好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的排水工作,防止沉降倾斜。5.1.4坑、槽、沟两边要放足边坡,搞好排水工作,一经发现紧急情况,应马上停止土方施工。5.1.5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大雨天气应停止所有露天作业及其他高危作业。5.2冬期施工冬期施工,应制定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及其他危险品中毒。5.2.1凡参加冬期施工作业的工人,都应进行冬期施工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交底。5.2.2烧蒸汽锅炉的人员必须要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司炉证后才能独立作业。烧热水锅炉的人员也要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5.2.3装设取暖炉必须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5.2.4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雪、大雨、大雾天气,高处作业和吊装作业应停止施工。5.2.5做好防滑措施。通道防滑条损坏的要及时补修。对斜道、通行道、爬梯等作业面上的霜冻、冰块、积雪要及时清除。5.2.6热电法施工,要加强检查和维修,防止触电和火灾。5.2.7危险品要加强管理,严格发放制度,防止误食误用中毒。5.2.8加强用火申请和管理,遵守消防规定,防止火灾发生。5.2.9现场脚手架安全网、暂设电气工程、土方、机械设备等安全防护,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5.2.10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报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执行。5.3暑期施工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时间持续较长,应制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5.3.1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工作,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工人的工作时间要适当缩短。保证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5.3.2容器内和高温条件下的作业场所,要采取措施,搞好通风和降温。5.3.3露天作业集中和固定场所,应搭设歇凉棚,防止热辐射,并要经常洒水降温。高温、高处作业的工人,需经常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作业禁忌症者应及时调离高温和高处作业岗位。5.3.4及时供应合乎卫生要求的茶水、清凉含盐饮料、绿豆汤等。5.3.5经常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和预防工作。重视年老体弱、患过中暑者和血压较高的工人身体情况的变化。5.3.6及时给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的急救药品和劳动保护用品。5.3.7当气温超过37摄氏度时,应停止高温高处作业.六、施工现场消防保卫管理制度6.1建立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各种资料台齐全,逐级落实到人,随时接受上级领导监督检查。6.2加强劳务队伍管理并签订治安消防协议,施工人员须戴胸卡,外来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现场,特殊情况须经保卫部门批准。6.3现场消防道路畅通,标志明显,器材设备符合规定。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违者按相关条例处罚。6.4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严格执行领退料手续。6.5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明火作业要有用火证,专人看火并配灭火器,保护成品防止破坏行为,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6.6施工组织设计要有保卫、消防措施方案及设施平面布置图,并按照有关规定,报消防监督机关审批或备案。6.7施工现场要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护场守卫人员要佩戴执勤标志。6.8更衣室、财会室及职工宿舍等易发案部位要指定专人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盗窃案件。严禁赌博、酗酒、传播淫秽物品和打架斗殴。6.9变电室、泵房、大型机械设备及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是现场的要害部位,要制定保卫措施,确保安全。6.10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动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换,要重新办理用火证手续。6.11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防火,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6.12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盗、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工地上一般不准搭木板房。必须支搭时,需经消防监督机关批准。幢与幢距离应不小于5m。6.13在施工程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别在进行电气焊、油漆粉刷或从事防水等危险作业时,要有具体防火要求。6.14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电符合防火规定。不准在工场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6.15施工现场消防保卫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员: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义务消防队员: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工人七、施工现场环境卫生与文明施工管理制度7.1现场环境卫生管理7.1.1施工区卫生管理为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保证职工身体健康,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成若干片,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从道路交通、消防器材、材料堆放到垃圾、厕所、厨房、宿舍、火炉、吸烟等都有专人负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使文明施工、环境卫生工作保持经常化、制度化。7.1.2环境卫生管理措施7.1.2.1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各类物品堆放整齐,道路平坦畅通,无堆放物,无散落物,无黑臭,无垃圾,有排水措施。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要分别定位堆放,严禁混放,并应及时清运。7.1.2.2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施工区,生活区有明确划分,设置标志牌,标牌上注明责任人姓名和管理范围。7.1.2.3卫生区的平面图应按比例绘制,并注明责任区编号和负责人姓名。7.1.2.4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堆放不得超过3天,如违反本规定要处罚责任区负责人。7.1.2.5办公室内做到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文具摆放整齐,达不到要求,对当天卫生值班员罚款。7.1.2.6职工宿舍做到铺上铺下整洁有序,室内和宿舍四周保持干净,污水和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外运,发现不符合此条要求,处罚当天卫生值班员。7.1.2.7冬期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取暖炉,必须有验收手续,合格后方可使用。7.1.2.8楼内清理出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运到定点垃圾堆,严禁随地抛撒。7.1.2.9施工现场的厕所,有顶,门窗齐全并有效,坚持天天打扫,每周撒白灰或打药一二次,消灭蝇蛆,便坑须加盖。7.1.2.10为了广大职工身体健康,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保温桶(冬期)和开水(水杯自备),公用杯子必须采取消毒措施,茶水桶必须有盖并加锁。7.1.2.11施工现场的卫生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期限改正。7.2生活区卫生管理7.2.1宿舍卫生管理规定7.2.1.1职工宿舍应有卫生管理制度,实行舍长负责制,规定一周内每天卫生值日名单并张贴上墙,做到天天有人打扫,保持室内窗明地净,通风良好。7.2.1.2宿舍内各类物品应堆放整齐,不到处乱放,做到整齐美观。7.2.1.3宿舍内保持清洁卫生,清扫出的垃圾倒在指定的垃圾站堆放,并及时清理。7.2.1.4生活废水应有污水池,二楼以上也要有水源及水池,做到卫生区内无污水,无污物,废水不得乱倒乱流。7.2.1.5夏季宿舍应有消暑和防蚊虫叮咬措施。冬季取暖炉的防煤气中毒设施必须齐全、有效,建立验收合格证制度,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7.2.1.6未经许可一律禁止使用电炉及其他用电器具。7.2.2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7.2.2.1办公室的卫生由办公室全体人员轮流值班,负责打扫,排出值班表。7.2.2.2值班人员负责打扫卫生、打水,做好来访记录,整理文具。文具应摆放整齐,做到窗明地净,无蝇,无鼠。7.2.2.3冬期负责取暖炉的看火,落地炉灰及时清扫,炉灰按指定地点堆放,定期清理外运,防止发生火灾。7.2.2.4未经许可一律禁止使用电炉及其他电加热器具。7.3食堂卫生管理为加强工地食堂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杜绝食物中毒,把住病从口入关,项目部要加强对食堂的治理整顿。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依照食堂规模的大小,入伙人数的多少,应当有相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场所及必要的上下水等卫生设施。要做到防尘,防蝇,与污染源(污水沟,厕所,垃圾箱等)应保持30M以上的距离。食堂内外每天做到清洗打扫,并保持内外环境的整洁。7.3.1采购运输7.3.1.1采购外地食品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县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开具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必要时可请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复检。7.3.1.2采购食品使用的车辆,容器要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防尘,防蝇,防雨,防晒。7.3.1.3不得采购制售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7.3.2贮存,保管7.3.2.1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建筑工程使用的防冻盐(亚硝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各单位要设专人专库存放,严禁亚硝酸盐和食品同仓共贮,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7.3.2.2贮存食品要隔墙,离地,注意做到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食堂内必须设置合格的密封熟食间,有条件的应设冷藏设备。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开存放。7.3.2.3盛放酱油、盐等副食调料要做到容器物见本色,加盖存放,清洁卫生。7.3.2.4禁止用铝制品、非食用性塑料制品盛放熟菜。7.3.3制作过程的卫生7.3.3.1制作食品的原料要新鲜卫生,做到不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各种食物要烧熟煮透,以免食物中毒的发生。7.3.3.2制作过程及刀、墩、案板、盆、碗及其他盛器、筐、水池、抹布和冰箱等工具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7.3.3.3工地食堂一般情况下禁止供应生吃凉拌菜,以防止肠道传染疾病。剩饭菜要回锅彻底加热再食用,一旦发现变质,不得食用。7.3.3.4公用食具要洗净消毒,应有上下水洗手和餐具洗涤设备。7.3.3.5盛放丢弃食物的桶(缸)必须有盖,并及时清运。7.3.4炊管人员卫生7.3.4.1凡在岗位上的炊管人员,必须持有所在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的健康证和岗位培训合格证,并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7.3.4.2凡患有痢疾,肝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疹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制作工作。7.3.4.3民工炊饮人员无健康证的不许上岗,否则予以经济处罚,责令关闭食堂,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7.3.4.4炊饮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发帽,做到“三白”(白衣,白帽,白口罩),并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文明操作,不赤背,不光脚,禁止随地吐痰。7.3.4.5炊饮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要坚持做到四勤(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7.3.5集体食堂发放卫生许可证验收标准7.3.5.1新建集体食堂,在选址和设计时应符合卫生要求,远离有毒有害场所,30M内不得有露天坑式厕所,暴露垃圾堆(站)和粪堆蓄圈等污染源。7.3.5.2需有与进餐人数相适应的餐厅,制作间和原料库等辅助用房。餐厅和制作房(含库房)建筑面积比例一般为1:1.5。其地面和墙裙的建筑材料,要用具有防鼠,防潮,和便于洗刷的水泥等。有条件的食堂,制作间灶台及其周围要镶嵌白瓷砖,灶炉应有通风排烟设备。7.3.5.3制作间应分为主食间,副食间,烧火间,有条件的可开设摘菜间、炒菜间。做到生与熟、原料与成品、半成品、食物与杂物、毒物(亚硝酸盐、农药、化肥等)严格分开。7.3.5.4主、副食品应分开存放,易腐食品应有冷藏设备(冷藏库或冰箱)。7.3.5.5食品加工用具、炊具容器应有防蝇、防尘设备。用具,容器和食用毡布(棉被)要有生、熟及正反面标记,防止食物污染。7.3.5.6采购运输要有专用食品容器及专用车。7.3.5.7食堂应有相应的更衣、消毒,盥洗、采光、照明、通风和防蝇、防尘设备,以及通畅的上下水管道。7.3.5.8餐厅设有洗碗池,残渣桶和洗手设备。7.3.5.9公用餐厅应有专用洗刷、消毒和存放设备。7.3.5.10食堂炊管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培训证。7.3.5.11项目部领导要负责食堂管理工作,并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预防食物中毒列入岗位责任制的考核评奖条件中。7.3.5.12集体食堂的经常性食品卫生检查工作,项目部要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和本地颁发的《饮食行业(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和要求》及《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TG146——2004),进行管理检查。7.3.6职工饮水卫生规定施工现场应供应开水,饮水器具要卫生。夏季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凉开水或清凉饮料供应,暑伏天可增加绿豆汤,防止中暑脱水现象发生。7.4厕所卫生管理7.4.1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厕所,厕所的合理设置方案:厕所的设计要离食堂30M以外,屋顶墙壁要严密,门窗齐全有效,便槽内必须铺设瓷砖。7.4.2厕所要有专人管理,应有化粪池,严禁将粪便直接排入下水道或河流沟渠中,露天粪池必须加盖。7.4.3厕所定期清扫制度:厕所设专人天天冲洗打扫,做到无积垢,垃圾及明显臭味,并应有洗手水源,厕所要有冲水设施保持厕所清洁卫生。7.4.4厕所灭蝇蛆措施:厕所按规定采取冲水或加盖措施,定期打药或撒白灰粉,消灭蝇蛆。7.5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施工活动。实施文明施工,不仅要着重做好现场的现容管理工作,而且还要做好现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一个工地的文明施工水平是项目部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7.5.1文明施工基本条件7.5.1.1有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7.5.1.2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7.5.1.3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7.5.1.4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7.5.1.5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7.5.1.6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7.5.1.7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7.5.2文明施工基本要求7.5.2.1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简朴规整的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等内容。7.5.2.2施工现场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7.5.2.3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通道坚实畅通,有排水措施,基础、地下管道施工完后要及时回填平整,清除积土。7.5.2.4现场施工临时水电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长明灯。7.5.2.5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生活用房、仓库、料厂、临时上下水管道以及照明、动力线路,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或埋设整齐。7.5.2.6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地面上的沙浆混凝土及时清除,落地灰要回收筛过后使用。7.5.2.7沙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使用地点盛放沙浆、混凝土必须有容器或垫板,如有洒、漏要及时清理。7.5.2.8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污染成品,堵塞管道。严禁在施工现场大小便。7.5.2.9清除的垃圾渣土,要通过临时搭设的竖井或其他措施稳妥下卸,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7.5.2.10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清运渣土及流体物品,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7.5.2.11施工现场采取必要的围护措施,并保持外观清洁。7.5.2.12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7.5.2.13施工现场严禁居住家属,严禁居民、家属、小孩在施工现场穿行、玩耍。7.5.2.14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按平面布置规划固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7.5.2.15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7.5.2.16在用的搅拌机、沙浆机旁必须有沉淀池,不得将浆水直接排放下水道及河流等处。7.5.2.17施工现场应建立不扰民措施,针对施工特点设置防尘和防噪音设施,夜间施工必须有当地主管部门的批准。八、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项目安全人员或相应工地(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员或项目负责人应在8h内向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2.外埠项目部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上报分公司安全管理部。3.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应在2h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报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24h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上报市(区)安全监督局、市(区)安监站、派出所。外埠项目部发生上报公司级事故后,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应报告当地主管部门。4.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项目部安全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二、事故现场处置1.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3.保护好事故现场。三、事故调查事故发生的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四、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项目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安全部门实施验证。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或项目部(分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6.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附表一:安全生产事故档案事故基本情况事故编号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涉及的主要危化品品名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疏散人数中毒人数入院人数失踪人数事故调查组成员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处理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相关责任人整改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管理措施其他九、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1.1根据国家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对从事对人身体有危害的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应发放必需的防护用品,发放品种数量应视施工环境及工期长短而定。11.2防护用品必须发放到作业个人手中,发了就必须用于作业。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挂安全带、穿防滑鞋、戴手套,在粉尘超标或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作业,应戴防尘口罩、穿工作服、戴手套。11.3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明确施工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劳动保护用品购置费用,由所在项目部报销,购置计划由项目部材料组拟订,项目经理批准实施。11.4劳动保护用品由工地材料员统一管理,并按发放标准或项目经理的批示发放给施工班组。11.5劳动保护用品分低值易耗品和周转耐用品两种,领用时由班组长到材料组办理领用手续。低值易耗品一次领用消耗,不回收;周转耐用品应妥善保管,工程结束或班组调走后,应如数交还材料组。对损坏或不能如数交还的,应在工资结算中扣除。11.6对劳动保护用品应专门建帐,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工程结束后,剩余用品转入下一工程。十、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了更好的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确生产过程中出现事故的责任,特制定本制度:10.1公司、项目部要严肃认真的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对发生的各类事故,要立即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及处理,认真的从生产、技术、设备等方面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确定改进措施,指定专人限期贯彻执行。10.2对于违反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或工作不负责任而造成事故的,应根据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给以不同处分,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10.3要时刻提高警惕,发现不法分子或政治破坏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公司质安部或公安机关,并积极协助处理。对那些思想麻痹、玩忽职守的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以必要的处分,直至解除劳资关系。10.4公司领导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对本单位发生的事故,应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认真贯彻执行,以减少和防止事故。对于在预防事故工作中表现好的职工,要给以适当的表扬或物质奖励,对表现特殊的职工,公司予以重奖。10.5奖惩措施10.5.1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因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酒后操作,经查出根据情节罚款50-200元,对造成事故者追究其责任,直至法律责任。10.5.2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违反者,罚款200-500元,造成事故者后果自负。10.5.3擅自拆动或损坏脚手架(板)、防护措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者,根据情节罚款500-1000元。10.5.4施工现场浪费水电资源,出现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各种材料乱堆乱放者根据情节每次罚款100-300元。10.5.5机械和电气设备带病运转或超负荷作业,对责任者罚款100-500元,造成事故者追究其责任。10.5.6劳务队伍对安全隐患不按期整改的,根据情节罚款200-1000元,情节严重的勒令停工整改。10.5.7不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和未经考核合格而自行上岗者,勒令其停止操作,造成事故者后果自行负责。10.5.8凡患特种病者,禁止从事相关特种作业,造成事故者后果自行负责。10.5.9劳务队伍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按规定佩带安全防护用品、违规穿拖鞋、高跟鞋、易滑鞋者,每次罚款100元,管理人员违反本规定每次罚款200元,在高空危险区操作不系安全带(绳)者,一次罚款100元,并勒令停止作业。10.5.10高空作业时造成材料和工具等坠落,每次罚款50-100元,由于物体坠落造成事故,其损失和责任由责任者承担。10.5.11作业人员有意将东西从上往下抛掷,每抛一次罚款100-200元。10.5.12模板工拆模时无有效防护设施和无专人负责安全警戒,应勒令停止操作,造成事故的后果自负。10.5.13进入施工现场不按指定通道通行者,每次罚款50-100元,造成事故者后果自负。10.5.14攀登脚手架、起重机架或乘坐吊篮上下者,每次罚款200元,吊篮运行中进行装卸者,罚款500元。10.5.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乱拉乱接或非专业人员搭接线路者,每次罚款200-500元。10.5.16操作易触电机器人员作业时不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严禁其操作。违反规定者每次罚款100-200元,造成安全事故者后果自负。10.5.17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机械和专业人员离岗时未按规定关闭电源者,根据情节,每次罚款100-200元,造成事故的追究其经济损失和责任。10.5.18拆除脚手架的材料,不按规定用绳子放行,乱抛、乱丢者,每件罚款100元。10.5.19操作人员在施工现场范围内赌博或打架斗殴者,根据情节,罚款2000-5000元,造成事故者后果自负,触犯国家法律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10.5.20年龄不满16岁的施工人员一经查出每人罚款1000元,并勒令退场;如有意隐瞒而雇佣未满16岁工人的,追究劳务队伍负责人责任。10.5.21工地上所有公司资产,严禁任何人用任何借口挪用、偷盗,一经发现按资产价值的十倍罚款。10.5.22购买伪劣防护用品的人员除责令其自行销毁外,并处以购买价值50%的罚款。10.5.23对在生产中管理不力、安全隐患突出的项目经理以及专职安全人员就地免职,三年内不再聘用。10.5.24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员给予5000-30000元罚款直至开除;构成违法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规交由行政司法部门处理。10.5.25对遵守安全纪律表现一贯良好的队伍和个人,公司将给予适当奖励。10.5.26对检举他人隐瞒事故真相,为事故调查提供有效证据的人员给予1000-10000元的奖励。10.5.27对改善安全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合理化建议或技术措施的人员给予效益金额8-10%的奖励。10.5.28对管理严密,被评为市级以上安全文明施工工地的项目经理和其他有功人员给予5000-30000元的奖励,并优先评选优秀职工。10.5.29项目管理人员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交纳金额为: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月工资的50%;安全员:月工资的30%;其余人员:月工资的20%;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考核,考核评分不满70分的,所有联责人员风险抵押金归公司,并按原标准重新交纳;70-85分的,不奖不罚;超过85分的,按所交风险抵押金数额奖励,人员调动或项目竣工及时结算。其余针对项目部的奖惩措施按承包合同执行。十一、安全生产资金保证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安全生产,使安全生产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特制定本制度。11.1投入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财务负责人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11.2各相关部门务必在建设工程开工前落实安全生产资金所有款项,购买足够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和防护设施,安全生产资金不得挪作他用。11.3生产部门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投入充足,不得挤占安全生产费用。11.4财务部负责将职工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公司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发放奖金,或者挪作他用。11.5财务部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11.6各生产部门不得因职工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奖金等待遇。11.7实行奖惩机制,对在长期的安全生产中创建先进经验或在防止事故中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给于奖励,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劳务队组进行经济处罚。11.8每个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工程规模,预留工程总价款的1.2%用作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经费、安全教育经费、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及突发安全事故的急救、处理、善后等工作。11.9质安部门应配合财务部门检查各生产部门用于安全生产保证资金的使用情况。十二、安全生产验收制度为保证安全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和落实,以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正常进行施工生产,各项目部必须执行安全验收制度。12.1安全技术方案验收12.1.1项目安全技术方案的实施情况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验收。12.1.2交叉作业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由区域责任工长组织验收。12.1.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由专业工长组织验收。12.1.4一次验收不合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整改后应重新组织验收。12.1.5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要参与以上验收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具体意见或见解,对需要重新组织验收的项目要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12.2设施与设备验收12.2.1一般防护设施和中小型机械设备由项目部专业工长和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施工现场有关责任人共同验收。12.2.2整体防护设施以及重点防护设施由项目总工组织区域责任工长、专业工长及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验收。12.2.3区域内的单位工程防护设施及重点防护设施由区域工长组织专业责任工长、施工现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进行验收。12.2.4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以上验收,验收资料分专业归档。12.2.5以下防护措施、临电措施、大型设备需要在自检自验的基础上,报请监理、业主或专业检验检测机构验收。(1)20m以上高大外脚手架、满堂架;(2)吊篮架、挑架、外挂脚手架、卸料平台;(3)整体式提升架;(4)20m以上的物料提升架;(5)施工用电梯;(6)塔吊;(7)临电设施;(8)钢结构吊装索具等配套防护设施;(9)30m3/h以上的搅拌站;(10)架桥机(11)轨道架空顶进、路堑开挖、石方爆破,车站改造过渡、光电缆等施工防护设施;(12)其他大型防护措施。12.3验收要求12.3.1脚手架、扣件、脚手板、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漏电保护器、临时供电电缆、临时供电配电箱以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有合格的试验单及出厂合格证明。12.3.2脚手架、满堂架、井架、堆料架、龙门架等和支搭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由项目总工牵头组织技术、安全、物资部门和现场相关工长及有关责任人员参加,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2.3.3高大脚手架、特殊架子、大型防护设施及临时用电工程,由批准方案的技术负责人组织,方案制定人、技术、安全、物资等部门及现场有关责任人员参加,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2.3.4起重机械、施工用电梯等特种设备的验收,经相关专业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12.3.5因设计方案变更,重新安装、架设的大型设备及防护设施必须重新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2.3.6安全验收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定,按照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设计要求,严格把关。验收人员对方案、设备的安全保证性能负责并履行书面签订手续。十三、安全标志管理制度13.1施工现场安全标志是用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对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的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作用。13.2施工现场在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之醒目地方,必须设置安全标志牌。13.3项目部选购和制作的安全标志牌,必须符合GB2893-82《安全色》,GB2894-1996《安全标志》,GB16179-199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的规定。13.4标志牌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度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夹角不低于75度角。13.5标志牌不应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移动后看不见安全标志。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13.6现场安全标志的布置要先设计,后布置。项目总工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具有针对性、合理的安全标志平面布置图,现场依此进行布置。13.7施工现场安全标志,不得随意挪动,确需挪动时,须经项目经理批准并备案,及时告知所有员工。13.8标志牌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整或更换。13.9项目部要派专人管理现场的标志牌,对损坏和偷窃标志牌者要严肃查处。13.10工程竣工后,项目部要统一收集、保管标志牌,以备后续工程施工使用。附:安全色与安全标志区释义1、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目的是使人们能够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和提醒人们注意,以防发生事故。(1)红色含义:禁止、停止。用途:禁止标志、停止信号,禁止人们触动的部位。(2)黄色含义:警告、注意。用途:警告及警戒标志,机械传动部位等。(3)蓝色含义: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用途:指令标志。(4)绿色含义:表示、安全状态、通行。用途:表示标志、安全通道、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5)红白间隔条纹含义:禁止越过。用途:现场防护栏杆,安全网支撑杆。(6)黄黑间隔条纹含义:警告危险。用途:洞口防护,安全门防护,吊车吊钩的滑轮架等。2、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2)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基本形式为正三角形边框。(3)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某种防范的图形标,基本形式为圆形边框。十四、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14.1目的为使公司及各项目部在生产、生活中的易燃、易爆品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职工生命及公司财产的安全。14.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项目部生产、生活中易燃易爆品的管理。14.3术语和定义采用GB/T19001-2000、GB/T24001-1996、GB/T28001-2000标准,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及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14.3.1易燃易爆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爆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燃烧物质、氧气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14.4、管理职责14.4.1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负领导责任。14.4.2综合生产部负责制定并实施本制度,负责对各项目部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控制、监督、检查;负责对机关办公区、生活区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管理。14.4.3项目部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管理。14.5、工作程序14.5.1做好全体员工及劳务队伍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项目部可通过标语、宣传栏等向全体员工普及国家消防管理条例相关知识,并以安全交底的形式向现场劳务队伍进行安全交底,提高全员防范意识。14.5.2落实防火、防爆安全责任制:14.5.2.1公司分管领导为公司防火、防爆安全责任人;项目经理为项目部防火、防爆安全责任人。14.5.2.2公司每年根据公司管理目标要求与各项目部签定管理目标责任书。14.5.3实施监督检查14.5.3.1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管理条例》、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对各项目部实施监督检查。14.5.3.2监督检查每季度一次,由综合生产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检查人员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并将有关信息汇报公司主管领导,综合生产部负责将检查结果向受检项目部反馈。14.5.3.3各受检项目部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14.5.4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14.5.4.1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14.5.4.1.1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并有专人管理。14.5.4.1.2仓库内应当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严禁在仓库内吸烟和使用明火。14.5.4.1.3仓库要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物品之间通道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14.5.4.1.4遇火、遇潮湿容易燃烧、爆炸的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14.5.4.1.5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的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14.5.4.1.6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存放。14.5.4.2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装卸14.5.4.2.1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14.5.4.2.2对碰撞、互相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和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易燃易爆物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措施。14.5.4.2.3对遇热、遇潮湿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措施。14.5.4.2.4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部门或劳务队伍要填写正规的台账,对物品的名称、数量及入库日期及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清点。14.5.4.2.5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灭火方法应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或产品使用说明严格执行。各种气瓶在使用时,应距离明火10m以上,氧气瓶的减压器应有安全阀,严防沾染油污,不得在阳光下曝晒、倒置,与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使用完毕后应搬至安全地点收藏。项目部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对火源、电源及生活中贮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监控,并严格禁止在施工现场及民工住宿区内使用液化气灶具。14.5.6综合生产部除每季度的例行检查,在重大节假日应汇同相关部门,对公司机关及各项目部的易燃易爆物品预防措施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表》。14.5.7紧急情况的响应易燃易爆物品在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或重大影响时,立即执行《应急救援程序》。
十五、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5.1使用特种设备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15.2公司落实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15.3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主要包括:
15.3.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企业、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15.3.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15.3.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15.3.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15.4每年要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
15.5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记录。
15.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15.7要制定好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15.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无证不得上岗。
15.9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培训。
15.10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5.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报告。
15.12安全管理员及主管工程师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5.13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所有联责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第四章安全培训及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普及安全常识,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人心,保证公司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制度。一、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根据培训的内容、对象和达到的目的,拟采取:1.1利用公司每月两次的例会时机,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的同时,对项目经理部经理、总工程师重点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学习;1.2利用岗位技能培训的时间,对全体员工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学习,保证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1.3对新入公司的员工,利用岗前培训的机会,进行安全知识、有关规章制度、规定及要求的培训,使其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1.4对公司领导、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和特种作业操作人员,采取送出去的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及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在取得资格证书后,安排上岗;1.5对劳务队员工,针对施工生产任务和特点,采取上工前、收工后,随机培训教育,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得到贯彻落实。二、培训时间公司领导、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课时;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课时;对公司员工的安全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30课时。三、培训经费为确保安全培训工作落实到位,公司专门从生产收益中提取安全生产和培训基金,用于公司领导、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和其他员工的培训,实行专款专用。四、培训效果及考核除公司领导、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和特种作业操作人员需由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考核外,其余员工根据学习内容和掌握熟悉程度,采取全员考核、知识竞赛、抽查考核的办法进行考核,以了解和掌握培训效果。五、奖惩对积极参加生产安全培训并取得好成绩的员工,视其情况给予表扬、物质奖励和优先评选为先进员工。对不愿参加生产安全培训或经多次考核,未达到上岗要求的项目经理以及专职安全员实行就地免职,三年内不再聘用。对不参加或不重视和不愿参加培训,或虽经多次培训但考核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员工,实行一票否决制,终止其劳动关系。第五章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一、中毒防护措施为了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在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危害的蔓延并消除事故危害,并妥善处理有关善后工作。1、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1.1公司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1.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1.1.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1.1.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1.1.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1.2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1.3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中毒危害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竣工,应当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1.4公司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2、劳动过程的防护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2.1公司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及其后果、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者欺骗。2.2公司有关管理人员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确保劳动者安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知识。2.3公司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2.4劳动者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2.5公司确保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处于正常适用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运行。对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2.6公司为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培训劳动者正确使用。3、作业现场防护措施3.1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3.2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3.3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3.4未采取规定措施或者采取的措施不符合要求的,公司不得安排劳动者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3.5公司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4、职业健康监护措施4.1组织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能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4.2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将其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4.3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4.4发现受到或者可能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4.5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公司承担。4.6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劳动者自身防护措施5.1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在存在威胁生命安全或者身体健康危险的情况下,应迅速从使用有毒物品造成的危险现场撤离。5.2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了解作业场所使用的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预防措施。5.3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5.4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5.5正确使用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6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5.7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的作业。5.8参与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6、安全检查措施6.1公司质安部及相关部门对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及职业中毒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6.2公司综合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核查反映项目部有关劳动保护的材料,履行监督责任。6.3公司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如实、具体提供反映有关劳动保护的材料;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查阅或者要求项目部报送有关材料。6.4公司有关部门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护设备、设施的防护性能进行定期检验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职业卫生防护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时,应当责令现场负责人立即消除隐患。6.5公司鼓励职工对现场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二、尘肺病防护措施尘肺病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公司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尘肺病防治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的粉尘作业场所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公司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1现场设立有效的防尘设施,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停止运行或者拆除防尘设施。1.2防尘经费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1.3不得将粉尘作业转嫁、外包或以联营的形式给没有防尘设施的乡镇、街道企业或个体工商户。1.4禁止在中、小学校及各类校办的实习工厂或车间从事有粉尘的作业。1.5为企业职工配备使用的防止粉尘危害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1.6公司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教育职工按规定和要求使用防护用品。1.7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1.8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有粉尘作业的工程项目,防尘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9设计任务书必须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竣工验收,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产。1.10如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公司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给予治疗或疗养。尘肺病患者的社会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2、自身防护措施2.1定期接受公司组织的有关防止粉尘危害的安全教育。2.2职工从事有粉尘危害作业时应佩戴防止粉尘危害的防护用品,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完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正确使用。2.3当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公司未积极治理,会严重影响安全健康时,职工有权拒绝操作。2.4从事有粉尘危害作业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3、安全检查措施3.1公司应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对本公司的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3748.23-2024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2024年度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合同:知识产权公司与企业之间的合同2篇
- 2024年度旅游业务合作与授权合同
- 财务部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物业买卖合同及附属设施转让协议4篇
- 2024年度联合推广合同共同宣传品牌与产品
- 2024年度汽车行业人才猎头服务合同4篇
- 《秒的认识》课件
- 2024年度电动伸缩门生产设备采购与租赁合同2篇
- 《互联网应用经分》课件
-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课堂PPT)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理论PPT选编课件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复习课件PPT小学优秀教学课件
- 新实用汉语课本16课
- 金融企业详细划分标准出台-共分大中小微四类型
- 南芳学校学生“双姿”日常考核方案
- 网络安全检查表完整参考模板
- 铝基合金高温相变储热材料
-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360道
-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英语师范专业)
- PIV操作流程详解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