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二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1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 学案_第1页
2023届二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1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 学案_第2页
2023届二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1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 学案_第3页
2023届二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1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 学案_第4页
2023届二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1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1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1.了解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2.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理解经济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3.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4.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5.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生用书P201]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阅读地图,回答问题。材料1956年、1992年、2004年中国省级工业空间分布结构示意图——程坚《中国工业的空间结构》注:颜色深浅代表省级工业集中程度,黑色区域是工业综合指标排名在前六,且工业产值比重大于5%,工业集中指标大于5的省份。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答案】(1)1956年,中国工业集中于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成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东北地区工业。(2)1992年,东部沿海省份工业集中趋势加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相对缓慢。成因:改革开放;国企改革的逐步推进;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3)2004年,西部发展较快。成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80年代,春节晚会的流行歌曲节目中,《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农村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大海啊,故乡》抒发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太阳岛上》的歌词“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会更美好”反映了老百姓面对新生活的到来,内心充满希望和热情;港台歌手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中“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之情。20世纪90年代,《我想有个家》唱出了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外打拼的青年人渴望亲情、温暖的内心倾诉;《春天的故事》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公元1997》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的盛况,1999年国人又把这种亲情和乡音浓缩在一首《七子之歌》中。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日益联系在一起,2002年,春晚的《与世界联网》将中国的泰山、黄河与日本的富士山、欧洲的多瑙河融合在一起;2003年的《爱在天地间》歌颂了“非典”时期医务人员大无畏的奉献精神;2014年的《天耀中华》赞颂了中华民族“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的大爱。——邓紫芯等《从央视春晚流行音乐节目看时代的变迁》据材料,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央视春晚流行歌曲反映的时代变迁进行历史解释。【答案】央视春晚流行歌曲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剧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人们的生活逐渐改善。在春晚上出现了表现希望和幸福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希望。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港澳回归推动中国民族统一大业。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反映了改革开放深化、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时代风貌。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春晚中表现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节目逐渐增多。春晚流行歌曲是时代变迁和人们精神风貌的反映。改革开放历经4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和视野逐渐开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不同时期的高频词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与时代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等词出现频率较高,这反映出领导全国人民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的时代任务,通过制定“一五”计划和进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得到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和“无产阶级”是社论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阶级斗争放在首位,实行错误的“左”倾方针政策,造成了国家的内乱和国民经济的严重倒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成为新时期党的工作重点,因此这一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改革”成为七一社论的高频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倡导继承和弘扬前辈的革命精神,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改革”“精神”“使命”“中华民族”等词成为社论的高频词。总之,七一社论的高频词体现了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工作和任务,成为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见证。示例二:论题:“人民”居于高频词汇的首位体现了中共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以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全国人民的幸福为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通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从此社会主义公有制一直占主体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经济上加快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目的就是消灭贫困,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总之,七一社论高频词统计情况和历史事实都充分说明了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示例三:论题:“革命”和“改革”词频的变化反映出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1949—1976年,“革命”一词使用频率较高,这体现出党的工作重心和任务在过渡时期主要为领导全国人民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出现“左”倾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党的工作重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否定了革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40多年来,不断深化对内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逐步将改革从经济领域拓展到各个领域。1978年前后,“改革”取代“革命”成为七一社论的高频词,反映出党从国情出发对治国方略的调整,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口述历史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法。下表所示的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油田三位老工人口述实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口述人口述内容许万明这个时候,天很热了,打到700米时,这口井就发生了井喷,泥浆枪坏了,不能用了。我们队长(指王进喜)看到池边的水泥,就大声喊:“赶紧填水泥!”可填下去的水泥不能很好地和水融合,就把泥浆池的下水龙头堵住了。这个时候,队长喊我:“小鬼,赶紧下去,把下水龙头扒开!”队长喊完我,我就看见他跳进泥浆池里,随后又跳进去几个人,一共是5个人好像王廷锦冬季的天气极端恶劣,白天零下三十六七摄氏度,有时能达到零下42摄氏度,我们的手必须戴上棉手套,如果不戴,一接触钻机等设备,就把手冻在上面了。如果不小心使劲一拉就粘掉一块皮。天太冷了,人吃不饱,就更不抗冻了。后来,手上戴棉手套都不行,就只能戴皮手套皮帽子李连举(1962年6月2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庆油田)在配电室门口进来一帮记者照相,旁边跟班的对我说:“李师傅,他是周总理,周总理来了!”周总理后面跟着余秋里、康世恩等一些不同职务的领导。周总理他们看见人就握手,详细地问,认真地听。这时我发现周总理穿的衣服一点都不特殊,好像还不如我们穿得好,他的衣服领子和鞋面都有补丁,但很干净利索。我的心不觉一振,不愧为人民的好总理,和人民一块同呼吸共命运——陈立勇《大庆石油会战口述实录》(1)“大庆精神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是同频共振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合理解读。【答案】从时代背景的角度作答。如人民当家作主,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石油短缺;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不利的国际环境等。从精神内涵的角度作答。如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发愤图强、忘我拼搏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勤俭建国的精神等。从认识或评价的角度作答。如大庆石油会战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标志性成就,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展示出社会主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