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3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4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答案】B【解析】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B.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B错误;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C正确;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魏尔肖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D正确。故选B。2.显微镜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设备。下图是在用相同目镜下转换不同的物镜对同一个标本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结合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④③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B.物像从③变为①,更换物镜镜头后须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观察到物像②的物镜镜头长度比观察到物像④的物镜镜头短D.若用10×物镜看到有16个细胞布满视野,则换成40×物镜后至少可看到1个细胞【答案】D【解析】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由此可知,图中①②④③的放大倍数依次减少,A错误;B.物像从③变为①,即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则更换物镜镜头后须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B错误;C.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长度越长,则观察到物像②的物镜镜头长度比观察到物像④的物镜镜头长,C错误;D.如果物镜为10x的情况下看到视野中布满了16个细胞,那么把物镜换成40×后,即长度或宽度增大了4倍,则面积增大了16倍,所以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为16/16=1个,D正确。故选D。3.近年来,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的制品酸马奶酒在治疗肺结核和胃肠疾病以及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酸马奶酒中两类菌种结构与代谢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壁且化学组成成分相同B.都具有细胞核且遗传物质都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且都离不开线粒体D.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答案】D【解析】A.乳酸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几丁质,A错误;B.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B错误;C.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C错误;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正确。故选D。4.尿液检查是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其中尿糖试纸检测的原理如图所示。这种试纸与尿液相遇时,会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由少到多而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色或深棕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B.据图可知,尿液中葡萄糖浓度越高,过程②生成的原子氧越多C.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D.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检测尿糖时,需要把两种酶和某种物质都固定在试纸上才可以检测尿糖,故A错误;根据题意,葡萄糖越多,生成的氧原子越多,颜色越深,故B正确;氧原子具有氧化性,把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故C正确;过程④为比色法,若试纸呈现深棕色,说明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较多,故D正确。故选A。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B.核糖体、染色体、烟草花叶病毒都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C.P是ATP、NADPH、生长素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和碱基种类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但是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错误;B.核酸包括DNA和RN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故核糖体、染色体、烟草花叶病毒都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B正确;C.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形成的,元素组成是C、H、O、N,不含P元素,C错误;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分别是核糖和脱氧核糖,碱基都有ACG,故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B。6.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B.若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C.若为一段单链DNA结构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D.若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A.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键,3表示R基团,其种类约20种,A错误;B.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U、C、G共4种,B正确;C.如果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是碱基,DNA中的碱基含有A、T、C、G共4种,C错误;D.淀粉、糖原、纤维素三种多糖的结构模式图不同,该图不能表示三种多糖的结构,D错误。故选B。7.2021年11月,我国首次实现从CO到蛋白质的合成:以钢厂尾气中的CO为碳源、以氨水为氮源,经优化的乙醇梭菌(芽孢杆菌科)厌氧发酵工艺,22秒就可转化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该蛋白可用于饲料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梭菌蛋白合成加工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参与B.氨水中的氮元素经反应后,主要分布在乙醇梭菌蛋白的氨基中C.饲料煮熟后,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D.乙醇梭菌与硝化细菌具有相同的代谢类型【答案】C【解析】A.乙醇梭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B.蛋白质的氮主要分布在肽键中,B错误;C.饲料煮熟后,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成多肽链或短肽,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乙醇梭菌厌氧发酵”,说明该菌是厌氧型微生物,而硝化细菌是需氧型微生物,D错误。故选C。8.下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学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X为有机物,则①~④是脂质、糖类、蛋白质、核酸B.若X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①~④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若X是组成单位为葡萄糖的物质,则①~④代表麦芽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D.若X为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则①~④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答案】C【解析】A.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A正确;B.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正确;C.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C错误;D.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D正确。故选C。9.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经百年,下列关于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组成C.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人鼠细胞膜上的糖被标记,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辛格和尼科尔森认为磷脂分子层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答案】B【解析】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而不是推测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这是后人证明的,A错误;B.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并把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B正确;C.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标记的是小鼠的抗体和人的抗体,然后将标记的抗体分别加入人、鼠细胞中,抗体分别和人、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相应的抗原结合;用的方法叫荧光标记法,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D.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D错误。故选B。10.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上的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胞的基础,研究还发现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ACE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B.糖蛋白S与受体ACE2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受体ACE2在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中充当了载体的作用D.与不抽烟的人群相比,抽烟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低【答案】A【解析】A.据题意可知,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说明包膜的主要成分也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也符合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B.糖蛋白S是位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而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指发出信息和接收信息的都是细胞,因此糖蛋白S与受体ACE2结合不能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C.据题意可知,包膜上的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胞的基础,因此受体ACE2起识别作用,不能充当载体的作用,C错误;D.据题意可知,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ACE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数量增多,而且包膜上的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胞的基础,因此与不抽烟的人群相比,抽烟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高,D错误。故选A。11.“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C.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答案】C【解析】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增加光合色素和酶的分布,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A正确;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地进行,B正确;C.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没有中央大液泡,不利于根吸收水分,C错误;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D正确。故选C。12.施一公团队解析核孔复合物(NPC)高分辨率结构的研究论文,震撼了结构分子生物学领域。文中提到,真核生物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核内,而一些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合成却主要位于核外,因此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个双向通道,组成这个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NPC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B.蛋白质和DNA等大分子可以通过NPC进出细胞核C.附着有NPC的核膜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D.大分子通过NPC进出细胞核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NPC是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个双向通道,可以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故NPC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A正确;B.NPC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不能通过NPC进出细胞核,B错误;C.附着有NPC的核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但不能与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C错误;D.大分子通过NPC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A。13.对下面柱形图相关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B.若y表示细胞干重的基本元素含量,则b、d分别表示氧元素、碳元素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初始含量相同)占初始培养液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答案】B【解析】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B.细胞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则b最多应为C,d应为O,B错误;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初始含量相同)占初始培养液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的该离子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所以结合图示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正确;D.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胞液浓度最小,则在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D正确。故选B。14.将某高等植物细胞分成两组:甲组细胞置于溶液a(蔗糖溶液或KNO3溶液)中,乙组细胞置于等体积的溶液b(蔗糖溶液或KNO3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容器(盛放甲、乙两组细胞的容器完全相同)中水分的变化量,以确定细胞的吸水能力,甲、乙两组所得结果分别如图中的曲线A和B所示。据图判断以下哪个时间段内水分子进细胞的速率大于出细胞的速率(

)A.A曲线的0~T1时间段 B.A曲线的T1~T2时间段C.B曲线的0~T1时间段 D.B曲线的T1~T2时间段【答案】D【解析】由题分析可知,A曲线细胞的吸水能力一直在升高,表示甲组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B曲线表示乙组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AB.甲组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细胞一直在失水,吸水能力逐渐增大,因此A曲线的任何时间段内水分子进细胞的速率均小于出细胞的速率,AB错误;C.B曲线表示乙组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细胞在0~T1时间段内失水,吸水能力逐渐增大;在T1~T2时间段内吸水,吸水能力逐渐减小,因此B曲线在0~T1时间段内水分子进细胞的速率小于出细胞的速率,C错误;D.在T1~T2时间段内吸水,吸水能力逐渐减小,水分子进细胞的速率大于出细胞的速率,D正确。故选D。15.部分耐盐植物的根部细胞可以利用细胞膜上P型质子泵——H+-ATPase建立的跨膜质子梯度作为驱动力,驱动根部的Na+运到细胞外。研究发现,耐盐植物的HKT基因在根中能够大量表达,从而阻止Na+向地上部分运输而进入根中柱细胞(根中的一类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部细胞可通过跨膜质子梯度将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B.细胞对水分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不会相互影响C.根中的HKT基因大量表达后能够将更多的Na+阻隔在根中,减少叶片中Na+的积累D.Na+浓度过高会占用Mg2+的运输载体,导致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A.根部细胞以P型质子泵(H+-ATPase)建立的跨膜质子梯度作为驱动力,驱动根部的Na+运到细胞外,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B.细胞对水分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会相互影响,比如离子需要溶于水中才能被吸收,B错误;C.HKT基因在根中的大量表达可以阻止Na+向地上部分运输,从而减少叶片中Na+的积累,C正确;D.膜上的载体均具有特异性,Na+无法占用Mg2+的运输载体,D错误。故选C。1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B.验证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进行结果的鉴定C.给植物同时提供H218O和Cl8O2,能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实验顺序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答案】A【解析】A.加热时过氧化氢易分解,对实验造成干扰,A正确;B.碘液能证明淀粉水解,但不能证明蔗糖是否水解,需要用斐林试剂,B错误;C.不能同时提供,分别提供H218O和Cl8O2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错误;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实验顺序应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错误。故选A。17.萌发种子中的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B.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C.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D.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答案】D【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新RNA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可知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A正确;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因此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B正确;C.种子萌发时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C正确;D.蛋白质是翻译过程中合成的,而翻译过程需要mRNA为模板,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D错误。故选D。18.美国科学家在对四膜虫编码rRNA前体的DNA序列的研究中发现,一段DNA转录产物可以将mRNA切断加工,也能够在特定位点切断RNA,使得它失去活性。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核酶。真核生物的mRNA3'末端都有由100~200个A组成的Poly(A)尾。Poly(A)尾不是由DNA编码的,而是转录后的前mRNA以ATP为前体,由RNA末端腺苷酸转移酶,即Poly(A)聚合酶催化聚合到3'末端,如果不能及时合成Poly(A)尾巴,mRNA则不能在细胞质中被检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酶的化学本质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核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核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断开磷酸二酯键D.Poly(A)尾很可能用于增强mRNA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核酶降解【答案】A【解析】A.从题中可知,核酶是基因转录的产物,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B.核酶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从题干可知,该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断开磷酸二酯键,C正确;D.Poly(A)尾可避免mRNA在细胞中受到核酶降解,增强mRNA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A。19.磷酸肌酸主要储存于动物和人的肌细胞中,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A.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C.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可推测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答案】A【解析】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而磷酸肌酸不是,其中的能量要转移到ATP中才能被利用,A错误;B.据题干可知,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故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B正确;C.肌肉收缩时,磷酸肌酸可转化为ATP,故可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D.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三磷酸鸟苷)、CTP(三磷酸胞苷)等,D正确。故选A。20.下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B.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D.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答案】A【解析】①为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为暗反应阶段;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耗能的部位。A.过程④ATP水解释放能量,所以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A正确;B.过程①为光反应过程,该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B错误;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于ATP中,C错误;D.过程②只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D错误。故选A。21.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abcd产生酒精的量(mol)96.560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A.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最少【答案】B【解析】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故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A错误;B.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12.5-6.5=6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6×1/6=1mol,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6.5×1/2=3.25mol,故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B正确;C.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15-6=9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9×1/6=1.5mol,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6×1/2=3mol,故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3/(1.5+3)=2/3,C错误;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30×1/6=5mol,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为1.5+3=4.5mol,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1+3.25=4.25mol,氧浓度为a时消耗的葡萄糖为9×1/2=4.5mol,故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最多,D错误。故选B。22.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固定的CO2等于2个单位C.图甲中的a点和图乙中的e点对应D.图乙中,f、g点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光照条件下,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产生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条件下,有二氧化碳释放,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光照条件下,氧气的产生总量(总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a时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细胞呼吸作用强度),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光照条件下,氧气产生总量大于a时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图乙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e点无光照强度,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f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g点是光的饱和点,g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A.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B.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个单位,则光合作用总吸收CO2为8个单位,因此单位时间内细胞固定的CO2等于8个单位,B错误;C.图甲中的a点,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乙中的e点,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的a点和图乙中的e点对应,C正确;D.图乙中,f、g点产生ATP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C。23.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恒温密闭的玻璃罩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图1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2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PSI和PSI是两种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60分钟后,植物所有叶肉细胞的总光合速率大于植株的总呼吸速率B.PSⅠ和PSII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且对不同波长光的利用效率不同C.在叶绿体的内膜上,ATP合成酶能利用膜两侧H+的浓度差合成ATPD.实验80分钟后,向玻璃罩内补充适量CO2,则图2中①②③过程均会增强【答案】C【解析】A.由图1可知实验开始60分钟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中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叶肉细胞的总光合速率大于植物全部细胞的呼吸速率,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PSⅠ和PSI是两种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其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转化光能,且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对不同波长光的利用效率不同,B正确;C.图3中的生物膜是类囊体膜,并不是叶绿体内膜,C错误;D.实验80分钟后向装置内补充适量CO2,则光合速率会加快,因此①水的光解、②CO2的固定、③C3的还原均会增强,D正确。故选C。24.《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极熟时,全房折取,于屋下作荫坑,坑内近地,凿壁为孔,插枝于孔中,还筑孔使坚,屋子置土覆之,经冬不异也”。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疏,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抑制C.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D.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可及时调整气体的浓度及比例,延长果蔬保鲜时间【答案】B【解析】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里温度低、缺氧,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A正确;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里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故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的酶促反应也会受到抑制,B错误;C.气调冷藏库环境里温度低,可以降低细胞呼吸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C正确;D.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即降低了氧气的浓度,降低了有氧呼吸作用,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D正确。故选B。25.图甲是测定温度与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变化关系的曲线。图乙是测定该植物相关生理过程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天光照,则在25℃条件下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测净光合速率时,一段时间后若液滴不移动,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一定为0C.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D.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24h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在30℃条件下增加,在35℃条件下减少【答案】D【解析】甲图中,实线表示呼吸速率,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乙图中液滴是否移动取决于是否产生或者消耗氧气。A.在全天光照的情况下,30℃时CO2吸收量与25℃时比下降的不多,但呼吸作用增加得更多,故制造的有机物更多,A错误;B.测量光合速率时,一段时间后若液滴对应的数据保持不变,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植物非绿色部分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错误;C.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才可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C错误;D.由于12h光照、12h黑暗,30℃时和35℃时的净光合作用分别大于和小于呼吸作用,所以30℃时有机物增加,35℃时有机物减少,D正确。故选D。26.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生物学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洋葱鳞片叶作材料,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C.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的分离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D.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发现只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带偏窄,可能是未加SiO2【答案】C【解析】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的处理条件,包括是否加热,是否加入催化剂等,A错误;B.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以洋葱鳞片叶作材料,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三次,B错误;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会导致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起始时间不同,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C正确;D.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发现只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带偏窄,可能是未加碳酸钙,部分叶绿素被破坏,D错误。故选C。2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B.凋亡细胞的DNA不会被降解C.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D.生物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是同步的【答案】A【解析】A.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会引起炎症,A正确;B.凋亡细胞的DNA会被降解成小分子物质被其他细胞吸收利用,B错误;C.衰老细胞内大多数酶的活性都降低,并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C错误;D.生物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不一定同步,如多细胞生物幼龄时期也发生细胞衰老,D错误。故选A。28.细胞自噬能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该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能被双层膜结构的吞噬泡包裹后形成自噬小体,随后送入溶酶体(动物)或液泡(酵母和植物)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噬小体的膜结构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膜B.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出膜结构具有流动性C.细胞自噬现象只发生在真核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D.自噬小体上的通透蛋白可将水解产物运往细胞质基质【答案】C【解析】A.自噬小体可由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膜部分脱落,闭合后形成双层膜结构,将内容物包裹,A正确;B.膜结构的融合现象可以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B正确;C.自噬现象发生在几乎所有细胞中,能够分解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和蛋白质,是细胞内结构或物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不同于自噬过程。细胞自噬可发生在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C错误;D.通透蛋白为自噬小体膜上的蛋白质,据图可知其可起到运输作用,可将水解产物运往细胞质基质,D正确。故选C。29.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般相同B.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可能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若在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异常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为XB、aY、aYD.若基因组成为AAXBXB的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般相同,都是2个,A正确;B.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精子是AXB:aY=1:1或者AY:aXB=1∶1,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B错误;C.若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说明XY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而含A基因的染色单体形成子染色体后未分离,故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为XB、aY,aY,C正确;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若基因组成为AAXBXB的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B。30.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A.甲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前的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A正确;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前的G1期,有丝分裂末期结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C正确;D.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形成子细胞,D错误。故选D。31.下列有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1条X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可能含2条X染色体B.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C.若细胞在减Ⅱ中期有染色体22条,则该细胞在减Ⅰ前期可产生11个四分体D.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不同【答案】C【解析】A.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0条、1条或2条X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可能含1条或2条X染色体,A正确;B.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变形,变形后的精子体积小,便于游动,有利于受精过程的完成,而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B正确;C.若细胞在减数分裂Ⅱ中期有染色体22条,说明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22对同源染色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产生22个四分体,C错误;D.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四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D正确。故选C。32.某学习小组对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进行了模拟实验,装置如下图,雌①雌②容器中的小球分别模拟某雌性个体的两对遗传因子,雄①雄②同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雌①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B.将从雌①、雄①中分别随机取出的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雌雄配子的受精作用C.从雌①、雌②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记录字母组合,可得到9种组合方式D.重复抓取的次数越多,其结果越接近孟德尔定律的统计数据【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雌①、雌②容器中的小球分别模拟某雌性个体的两对遗传因子,雄①、雄②容器中的小球分别模拟某雄性个体的两对遗传因子,则从雌①中抓出一个小球,模拟的是分离定律,从雌②中抓出一个小球,模拟的是分离定律,而将抓出的两个小球进行组合,模拟的是自由组合定律。A.根据分析可知,从雌①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D和d)的分离,A正确;B.将从雌①、雄①中分别随机取出的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雌雄配子受精形成受精卵的过程,B正确;C.从雌①中抓出一个小球,从雌②中抓出一个小球,将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自由组合定律,组合方式有4种,分别为AD、Ad、aD、ad,C错误;D.重复抓取的次数越多,实验数据越准确,其结果越接近孟德尔定律的统计数据,D正确。故选C。3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属于演绎的内容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提出的核心假说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过程【答案】D【解析】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之一是“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A错误;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B错误;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属于假说的内容,C错误;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正确。故选D。34.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⑤⑨和③⑦⑩ B.②⑥⑨和③⑦⑩C.①⑤⑨和④⑧⑩ D.②⑥⑨和④⑧⑩【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是等位基因不分离,因此①⑤⑨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因此②⑥⑨、③⑦⑩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亲本的染色体汇合,不属于自由组合,因此④⑧⑩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②⑥⑨、③⑦⑩,故选B。35.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以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若让F1与绿色皱粒测交,后代中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A.1/3 B.3/8 C.9/64 D.3/64【答案】B【解析】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_R_和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该比例等于(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与(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2∶4)之和,根据豌豆结实能力相等可推测F1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且二者比例为1∶1。故根据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且各占1/2,则该群体的配子比例为YR∶Yr∶yR∶yr=(1/2×1/4)∶(1/2×1/4)∶(1/2×1/4+1/2×1/2)∶(1/2×1/4+1/2×1/2)=1∶1∶3∶3,该群体测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3∶3,显然,其中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占的比例是3/8,即B正确。故选B。36.某植物的花色受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W(红色)>Wd(红色花斑)>w(白色)。现有一些红花植株与一株红色花斑植株作亲本杂交,后代出现的白花植株比例为1/6,则亲本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WWd:Ww=1:1 B.WWd:Ww=1:2C.WWd:Ww=2:1 D.WWd:Ww=2: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W(红色)>Wd(红色花斑)>w(白色)”,明确基因型与性状的关系为:红色(WW、WWd、Ww)、红色花斑(WdWd、Wdw)、白色(ww)现有一些红花植株(W_)与一红色花斑植株(Wd_)作亲本杂交,后代出现1/6的白花植株(ww),故亲本红色花斑植株的基因型为Wdw,其产生的w的配子概率为1/2,而后代白花植株(ww)占的比例为1/6,因此亲代红花植株产生的w配子概率应该为1/3,分析各个选项,只有WWd:Ww=1:2,产生的w配子概率为1/3,故B正确。故选B。37.豌豆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花色受两对或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植株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那么两株基因型不同的开白花的豌豆植株杂交(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下列有关后代花色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若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后代可能都开白花C.若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后代中红花可能占1/4D.若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后代中开白花的最大比例为1/25【答案】D【解析】某显性亲本的自交后代中,若全显个体的比例为(3/4)n或隐性个体的比例为(1/4)n,可知该显性亲本含有n对杂合基因,该性状至少受n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显性亲本的测交后代中,若全显性个体或隐性个体的比例为(1/2)n,可知该显性亲本含有n对杂合基因,该性状至少受n对等位基因控制。A.据题可知,花色受两对或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故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A正确;B.若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后代可能都开白花,如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B正确;C.若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后代中红花可能占1/4,如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C正确;D.若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后代中开白花的最大比例为1,如AAbbcc×aabbcc,D错误。故选D。38.某单子叶植物的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高秆(D)对矮和(d)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基因型为①TTdd、②ttDD、③ttdd三个品种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用①和②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和比例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①和③杂交所得的F1进行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和比例C.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用②和③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及比例D.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①和②进行杂交,所得的F1与③进行杂交,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答案】D【解析】A.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为3:1,因此可用①和②杂交所得的F1进行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和比例,A错误;B.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9:3:3:1,因此可用①和②进行杂交进行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和比例,B错误;C.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用②和③进行杂交的F1进行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和比例,C错误;D.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①和②进行杂交,所得的F1与③进行杂交,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D正确。故选D。39.果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卷翅)对基因a(正常翅)为显性,基因F(星状眼)对基因(正常眼)为显性,基因A和基因F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现让基因型为AaFf的两只雌雄果蝇进行交配,基因A/a,F/f在染色体上可能的相对位置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甲和图丙中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若这两只雌雄果蝇的两对基因所处位置对应图甲,则所得子代全部表现为卷翅星状眼,且全部为杂合子C.若这两只雌雄果蝇的两对基因所处位置对应图乙,则所得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2:2:1D.若这两只雌雄果蝇的两对基因所处位置对应图丙,则所得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甲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能产生2种配子Af、aF;图乙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能产生Af、af、AF、aF;图丙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能产生2种配子AF、af。A.图甲、丙中基因A/a、F/f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乙中的基因A/a、F/f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如果雌雄果蝇基因组成都对应甲,则二者都可以产生Af和aF的配子,二者杂交,子代AAff:aaFF:AaFf=1∶1∶2,但由于基因A和基因F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所以子代只有AaFf杂合子,表现为卷翅星状眼,B正确;C.若这两只雌雄果蝇的两对基因所处位置对应图乙,由于基因A和基因F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所以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Ff:Aaff:aaFf:aaff=4∶2∶2∶1,则所得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2:2:1,C正确;D.如果这两只雌雄果蝇的两对基因所处位置对应图丙,则可以产生的配子AF:af=1∶1,交配后,子代AaFf:aaff=2∶1,所以性状分离比为2∶1,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40.2021年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发表了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重大科技论文,引起全球关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A)和人工合成淀粉过程(B)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应加入各种相应的催化酶,反应才能高效完成B.人工合成淀粉的反应途径先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制氢,再用于合成反应C.叶肉细胞内类似于CO2→C1中间体→C3中间体的过程需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D.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量相等情况下,人工合成淀粉积累的淀粉量大于植物积累的淀粉量【答案】C【解析】题图中,A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B是人工合成淀粉过程。A.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需要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高效完成,图中人工固定CO2合成糖类的反应过程与卡尔文循环相似,因此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应加入各种相应的催化酶,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合成淀粉利用了太阳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O2和H2,用于合成淀粉的过程,B正确;C.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中由CO2→C1中间体→C3中间体的过程,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类似于该过程的是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C错误;D.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两种途径合成糖类相等,而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因此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积累的淀粉量更多,D正确。故选C。41.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两个来源,分析并回答:(1)图中①过程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2)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有关。(3)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______。(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的合成。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_______【答案】(1)6(2)蛋白质(糖蛋白);胞吞;流动性(3)内质网(4)LDL受体;增多【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②表示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反过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1)对图中①过程可以进行如下分析:细胞核中的双螺旋打开,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互补的链,合成产物mRNA,可判断是转录过程,mRNA彻底水解能得到6种不同的物质,分别为核糖,磷酸,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2)LDL受体位于细胞膜表面,是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LDL为大分子,与LDL受体结合后,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3)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分为:滑面内质网(脂质、糖类)和粗面内质网(分泌蛋白)。(4)由图可知,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反过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42.早期地球大气中的O2浓度很低,到了大约3.5亿年前,大气中O2浓度显著增加,CO2浓度明显下降。现在大气中的CO2浓度约390μmol·mol-1,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一种催化CO2固定的酶,在低浓度CO2条件下,催化效率低。有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了CO2的固定。回答下列问题:(1)真核细胞叶绿体中,在Rubisco的催化下,CO2被固定形成___________,进而被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中。(2)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HCO两种形式存在,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有些藻类具有图1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图中HCO浓度最高的场所是__________(填“细胞外”或“细胞质基质”或“叶绿体”),可为图示过程提供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3)某些植物还有另一种CO2浓缩机制,部分过程见图2。在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将HCO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①由这种CO2浓缩机制可以推测,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Rubisco。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__________。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③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__________技术。(4)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蛋白质工程技术,可能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有__________。A.改造植物的HCO转运蛋白基因,增强HCO的运输能力B.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C.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强CO2固定能力D.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不具备此机制的植物【答案】(1)三碳化合物;叶绿体基质(2)叶绿体;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高于;NADPH和ATP;吸能;同位素示踪(4)ACD【解析】(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O2被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进而被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图示可知,HCO运输需要消耗ATP,说明HCO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运输,由此推断图中HCO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该过程中细胞质中需要的ATP由呼吸作用提供,叶绿体中的ATP由光合作用提供。(3)①PEPC参与催化HCO3-+PEP过程,说明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高于Rubisco。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ATP和NADPH,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需要消耗ATP,说明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③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4)A.改造植物的HCO转运蛋白基因,增强HCO的运输能力,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A符合题意;B.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不利于最终二氧化碳的生成,不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B不符合题意;C.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强CO2固定能力,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C符合题意;D.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不具备此机制的植物,可提高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CO2的固定,从而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D符合题意。故选ACD。43.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若为减Ⅱ中期细胞,则该生物体细胞共有______条染色体,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2)处于图丙中B→C段的是图______(填“甲”或“乙”)所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______。(3)图甲、图乙分别对应图丁中______和______。(4)若将某生物(2n=20)分裂旺盛的组织放在含有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的培养液中培养,在不同分裂时期取出细胞,然后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已知双链DNA分子不掺或一条单链掺有BrdU时呈深蓝色,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呈浅蓝色),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和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出现的色差染色体数各为______、______;若观察到某个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没有色差染色体,则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答案】(1)8;0(2)甲;d(3)b;a(4)20;0~20;10【解析】题图分析,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细胞中着丝点(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丙是一条染色体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