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2教学内容34按新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具体分为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八单元《认识时间》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5二、空间与图形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分类》四、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我们的学校》6教学目标7教学目标【教参P2】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8教学目标【教参P2】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9教学目标【教参P2】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011
第一单元: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通过找图中的数学信息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12二、教材说明:1、给学生展现学校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同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2、通过数数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13二、教材说明:3、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同时渗透集合思想。141、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方法有序观察用数学眼光观察方位数量三、教材分析:154、结合主题图的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会说一句完整话。5、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集合思想、数形结合)。16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知识与技能:17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3、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18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所学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2、在小组合作的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9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目标: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会倾听和质疑的习惯。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20二、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21三、教材说明:221、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童话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练习从生活场景中提取有关数学的信息的能力。233.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2、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少”这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241、让学生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2、让学生学会比长短、比高矮的方法。
251、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四、教材说明:
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26同样多木头多,小猪少一一对应27我有3朵红花我有4朵红花我的多你的少用数量比较28把物体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确定出谁长谁短、谁高谁矮。直接比29比较时需要借助于其它东西作媒介帮助比较。
间接比301、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四、教材说明:
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2、在比较中要关注比的标准。31男生高,女生矮老师高,男生矮高矮关注比的标准321、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四、教材说明:
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2、在比较中要关注比的标准。3、训练学生能够清楚地说出比的结果。33①小猴和小猫比,谁多?
②小猴比谁多?小猴比小猫多341、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四、教材说明:
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2、在比较中要关注比的标准。3、训练学生能够清楚地说出比的结果。4、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5(1)比较思想
比较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本单元中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对学生进行多种比较方法的训练,初步渗透比较的思想。36(2)对应思想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这一单元在两种物体进行比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两种比较的物体摆成或画成一一对应的形式,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37(3)符号思想
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用数来进行比较;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把从主题图中找到的需要比较的物体变成
或
,既可以渗透符号思想,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简洁美。38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39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406、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渗透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7、在教学写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写数字2、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41教材说明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1~5各数的认识。421.1~5各数的认识。(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2)1~5各数的顺序。(3)1~5的写法。(4)1~5各数的大小比较。(5)第几。(6)几和几43数数认数44经历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数物化为具体事物的过程
适当渗透集合、一一对应、数形结合思想。45
通过计数器与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
将1-5的写数集中编排。46
使学生感觉到数具有简洁、概括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数感。471除了可以表示单个物体外,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48
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比较结果。49具体情景统计数据抽象出数符号表示
让学生体会用数、用符号表示有什么好处?50
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51
借助操作认识4以内数的组成。52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53
鼓励学生从小朋友的人数和纸鹤的数量两个角度观察,对算式作出不同的解释,从中体会数学的简洁性。54
加减法计算,突出算法多样化。55通过对比,渗透函数思想560的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57541541541351452532渗透有序思考、函数思想。58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59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2、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各种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分类的思想。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60教材分析空间与图形(起始)建立感性认识初步培养空间观念体现数学的应用性第一部分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第二部分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61第一部分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62主题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先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名称。63做一做
教科书第33页,安排了两个做一做,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立体图形,并能进行表述(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
64第二部分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65主题图
先利用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出平面图形,借助立体图形作为工具描画出平面图形。分类整理,把相同形状的放在一起。抽象出其平面图形,给出名称。66做一做
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第2题),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平面图形,并能进行表述(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67教学建议1.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充分感知图形的特征。68(1)看一看:给图形,说名称。(2)摸一摸:让学生通过用手摸,对各个形体的特征产生进一步的认识,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小游戏)
(3)听一听:通过“听”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沟通形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折纸游戏:初步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69(5)涂颜色
(6)
数图形
(7)拼图形
7071第五单元《分类》教材介绍
72教学目标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通过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方法,渗透分类思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考习惯。4.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73例题说明
使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找出分类的标准,学会单一标准下分类的方法。(1)主题图74(2)“做一做”
在实践活动中先找出分类的标准,然后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75(3)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活动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76(4)“做一做”是不同标准分类的练习可以按形状、颜色、种类来进行分类。渗透分类的方法。77教学建议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分类的意义。
2、注重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3、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注重加以合理引导。7879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介绍80◆教学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81◆教学目标82知识与技能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能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83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在探究数的组成与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渗透函数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8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书写工整、仔细认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85◆教材说明与建议86㈠认数结合主题图按照数数(通过具体实物与自然数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自然数所表示的基数意义)认识数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序数(第几)写数数的组成876、7的认识88数的顺序:首次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比大小:第一次将3个数排在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第几:第一次同时出现第几与几个,让学生区分第6瓶和6条,第7瓶和7条,表明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体会数的基数与序数含义。89数的组成:2-6的组成全部给出,7的组成只给出了3组,通过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让学生由6和1组成7,联想到1和6组成7。这既可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又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加减法教学做准备。90在编排上基本与6、7的认识一致,但又略有不同。8、9的认识91在进行第几的教学时,让学生分别将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通过对比使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92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要求比6、7的组成略高一些。93在编排上基本与前面一致,但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满10要进一,所以10的组成很重要。教材第65页,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填出10的五种组成,再让学生推想出另外4个组成。10的认识94既要充分使用教材,又要灵活运用教材。既要落实知识目标,更要重视能力的提高。
6—10各数的组成是这部分的重点,是我们必须扎扎实实落实的知识目标。但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层次,避免同一层次的重复教学。教学建议95教材的安排5以内加减法计算是看一幅图写一个算式,6、7的加减法计算是看一幅图写出两加或两减算式;8、9的加减法计算开始出现一图四式。本单元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通过学具拼摆计算;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学时老师应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㈡加减法计算966、7的加减法通过操作学具,并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同一幅图,学习看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初步渗透加法交换律。97减法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写出减法算式,使学生掌握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方法,并且沟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98这四幅图,教材用同样的学具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为“一图两式”向“一图四式”过渡做准备。在这里第一次出现“竖虚线”,要给学生讲明它的作用——把总数分成两部分,既可以从总数中去掉虚线左面的部分,也可以去掉右面的部分。99教材还安排了有关算式书写方法的内容,开始要求学生在练习格里书写加减法算式。10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如何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8、9的加减法101上面的图,是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解决两加两减四个相关算式的计算问题。下面的想一想,是脱离直观,直接用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四道题的计算。102省去了学具拼摆等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计算,而且在计算5+5和10-5的时候,还取消了点子图,让学生直接想10相应的组成算出得数。要求进一步提高,反映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10的加减法103教材在第70页专门安排了填未知加数的内容,这一问题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决,对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104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教学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多种形式练习,提高口算能力。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错题的积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建议105㈢用数学106本单元起教材出现生活背景下的实际问题,特点是整体呈现一个生活场景,而不是局部,其中蕴含多个数学问题;出现带有括线的实际问题,已知未知更加清晰;出现用数字表示的信息,由前面数出数量到直接利用数量解决问题。教学说明107教材47页,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从现实情境中反映数学问题。第一次出现带有括线的问题,这种图文结合的题目,使具体情境中的信息呈现具有多样性(有具体的物和抽象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不同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08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二是例题和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教材未作任何提示较前面有所提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109加强“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用数学”的活动过程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体现教师对过程的指导,学生不懂不会的内容该讲还要讲(括号和问号),解题中出现的问题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使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教学建议110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11连加、连减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和离去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此一方面让学生根据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说明112加减混合这一部分弄懂图意是重点,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加减混合来解决,学会用数学方法表达问题的解决过程。
11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突出运算顺序的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建议114㈤整理和复习115第1题和第2题主要是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但决不局限在序数和组成,还包含基数、数序、比大小等内容,给老师留有引导学生整理的空间。教学说明116教材说明第3题、第4题是对10以内的加减算式进行系统整理,教材按照横、竖两个纬度就所学口算进行系统排列,并要求学生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同时要求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第5题是用数学的内容,是对于10以内加减法计算知识的应用,以便能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17引导学生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建议118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本节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能够亲身的参与进来,在活动中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本部分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活动:数学迷宫——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对口令——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送信游戏——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起立游戏——巩固基数和序数的相关知识投掷游戏——蕴含了数数和比多少等知识;同时涉及到统计的相关知识,初步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为今后的统计学习做好了前期准备。
119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材介绍
120一、教学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21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掌握数的组成和顺序,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22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并在数数、估数的活动中,感受11--20各数的意义,会用11—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数位的意义,了解进制的思想。
3.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23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主题图,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2.在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124三、教材说明125
例1教学数数。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强调够10根小棒就要捆成一捆,这一捆表示一个十,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126
例2教学数的读法。通过操作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3教学数的顺序。通过让学生读出直尺上的数,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27
例4是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小棒图具有直观性,清楚地看到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计数器具有半直观半抽象,让学生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认识数位的意义,了解十进制。写出14后,结合小棒图与计数器理解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128
例5教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例6,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第一次给出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129教学建议1、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2、重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数感。130教学建议3、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4、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并要熟练掌握。131132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材介绍13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并能正确写出相应的时间。2、掌握电子表表示时刻的方法。3、学生能够根据时间,在钟面上拨动时(分)针,正确地表示时间。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认识钟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观察概括能力。2、通过观察、操作、对比、合作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适时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与方法。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提取有关数学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4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和深入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135
第91页“母亲叫孩子起床”的情境图,使学生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里,帮助学生认识钟面(分针和时针)和电子表及早晨7时,感受生活中的时间及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教材分析
136
第91页下面的钟表图,将钟面与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式对照出现,便于学生认识整时。137
第92页,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一天中熟悉的六个时刻所做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整时,体会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会读写整时,掌握写时间的两种方法,并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138
和整时的教学相似,也是先用钟面与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式对照出现,使学生认识半时。再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举出一天中的四个时刻所做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半时,会读写半时。139教学建议1、加强课前参与,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准教学起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2、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认识时间。(1)安排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2)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间(3)根据生活经验,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4)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40教学建议3、数学课堂活动化,增强学生的体验4、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适时适当地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5、纵览全书,适时补充,完善知识,拓展提高。(1)补充“大约几时”复习中120页的第九题:是看表说一说大约是几时。由于新课中没有涉及到,所以平时练习时要给予补充。141教学建议(1)补充“大约几时”
142(2)补充“刚过几时”、“快几时了”等生活用语
143144(3)补充其它形式的综合练习。如:给一幅公园游览图,上面有游览各个景点的时间,请学生根据上面的时间画出游览路线。(4)补充相关小知识,使知识得以拓展。145146147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介绍
148一、教学内容
1、9加几(含用数学)
2、8、7、6加几(含用数学)
3、5、4、3、2加几
4、整理和复习
5、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49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凑十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适当渗透集合、函数、统计、对应等数学思想。150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3、在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脾胃虚弱动画冬病夏治
- 大叔爷爷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分子筛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联网毕业设计论文
- 龙虾的课件教学课件
- 牙体牙髓病常用药物
- 2.1.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
- 新公司企业规划
- 合唱团说课稿
- 访问学者管理制度
- 出租车驾驶员培训资料
- 除颤技术(除颤仪的使用)
- 区块链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课件
- 固定动火区作业操作规程
- 2023年新课程下的大单元教学专题讲座课件
- JCT2094-2011 干垒挡土墙用混凝土砌块
- 前端开发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的开题报告
- 农药采购及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