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1页
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2页
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3页
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4页
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陕西省综合医院急诊医学质量控制标准为提高急诊诊疗水平,规范急诊医学发展模(2009(2011年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2013)二级综合医院急诊医学质量控制标准。总则⒊急诊患者多因遭受意外伤害或突然病情惊慌失措,对诊治要求紧急迫切;病种及危重程度均难预料。二、急诊医学科建设原则24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⒉突出快速、高效、准确、安全的原则;ICUICU(三级急诊手术室)一体化的救治原则;2⒋急诊科独立建制、有75%固定编制医护人员;儿科急诊遵从国家儿科急诊建设要求。三、急诊医学科运行体制⒈急诊医学科与院前急救、重症监护病房3EMSS急诊医学科实行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管理体制,即抢救室-留观病房或急诊综合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intensiveunit,EICU)或综合监护病房(GICU),以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快速高效运行。行管理体制。四、急诊紧急病情评估体系及紧急器官功能复苏支持测:

呼吸系统功能评估体系:呼吸力学监吸压力、肺顺应性、通气相应阻力、CO2等;呼吸相关的血液内环境监测:血气。循环系统功能评估体系:无创血流动力学监 :无创心电/血压监护、患者临床症(CVP)监测(水柱法和换能器);肺动脉漂浮导管(PAC);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神经系统功能评估体系:神经系统查体及功 评估(Glasgow评分、脑干功能、脑死亡);颅内压监测(ICP):通过颅内压变化间接反映脑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血流速度等的变化,反映脑供血情况、颅内压,间接脑功能;CT/MRI:3准确反映脑部结构变化,间接脑功能;量化EEG:直接、敏感地反映损伤的结果;脑氧和脑代谢监测;局部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脑组织微透析监测。CT核磁、造影;功能评估:尿量、肾脏功能相关化验。内环境系统功能评估体系:床旁快速检测技 (POCT):心肌酶、BNP、血气、血糖、病原学;急诊临床检验:各类急诊相关化验。影像结构评估体系:急诊医师主导的超声检 ;影像学评估:CT、MRI、造影;急诊内镜:支气管镜、胃镜。人工气道建立相关技术及设备;无创、有创心脏起搏技术及相关设备;心肺复苏相关技术及设备:心肺复苏机、温度控制设备(IA

呼吸系统功能支持:无创及有创呼吸支循环系统功能支持:主动脉球囊反搏术P)、体外模肺氧和(ECOM);泌尿系统功能支持:血液净化技术;肝脏系统功能支持:人工肝等;血液系统支持:成分输血、血浆置换。

学科建设质量控制标准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原则上分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等亚专科。二、急诊医学科设置标准(一(标),方便引导患者就诊。456第四层吸氧2第四层吸氧2根 吸痰2根1舌钳11手套2复方氯化钠 500ml第 葡萄糖 瓶瓶100ml10葡萄糖500ml瓶1治疗盘内备:个喉镜叶片3插线板备用2个节口咽通道 个 面罩1个层简易呼吸器1个222敷贴2输液贴2个治疗盘1个弯盘1个安尔1瓶 棉签1包砂轮1个止血带1根胶布1卷20%甘露醇250ml瓶0.9生理盐水500ml瓶气管插管固定器1个导丝1根五大网套1个网套1个706代血浆500ml1气管插管 根(不同型号)急救车外:仪器板;车手消剂1活垃圾筒。intensivecareunit,EICU)质量控制标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功能定位:归属急诊医学科管理,即急诊医学科/急诊重症受过一定岗位培训的医护人员。EICU⑴设置要求EICU医疗区域:包括监护病房、医师办公室、治疗室、中心监护站等;7医疗辅助区域:包括患者配餐间、仪器间、纤支镜处理间、洁具间等;存、患者大小便处理和便器清洁消毒;和更衣室、值班室、库房、洁具间等。±℃.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1床一套。EICUEICU,EICUEICU1称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护士长。EICU⑶设施、设备要求须按国家有关标准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设(如空气消毒机或层流等)完备,独立的双回路供电系统,有中心供氧单床面积不少于15m2,每床电源≥12个、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接口)≥22个,压缩空气插口≥2EICU142111111台、降温仪≥1211(或8医院相关科室提供检查)、气管插管箱1(装配置高清晰度可视喉镜);④抢救车181(IABP)或体外模肺氧和(ECOM)技术;⑷具有开展监测技术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能PaCO2标;⑦感染监测项目如PCT、内毒素、致病微生pH监测等。EICUEICU(详见后《陕西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相关制度》栏目内《EICU)(六)国家标准手术室规范。(七)事件的应急处置区域。三、急诊医学科床位设置与人员配备要求。9(一)医师和床位数目1、日均急诊量<100例次的医院1~210~201∶0.2⑶抢救室床<3⑷可酌情设急诊重症监护室床≥41∶0.82、日均急诊量100~200例次的医院⑴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4301∶0.2制;⑶抢救床≥334~61∶0.83200~300⑴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640床位∶1∶0.2制配备;⑶急诊重症监护室床≥61∶0.8⑷抢救床≥4314300~500⑴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850加在岗急诊医师≥1⑵留观床位或急诊病房≥60编制配备;10⑶急诊重症监护室床≥81∶0.8⑷抢救室床位≥641作。日均急诊量>500⑴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1050加在岗急诊医师≥1⑵留观床位或急诊病房≥80编制配备;⑶急诊重症监护室床≥121∶0.8⑷抢救室床位≥851作。对全院开放的急诊重症监护室,酌情增ICU理。(二)护士数量和结构1.急诊医学科护士人数设置:⑴留观(包括急诊病房)患者与护士比例1:0.6;⑵急诊监护室患者与护士比例1:2.5-3;⑶抢救室患者与护士比例至少1:3;⑷预检接诊患者与护士比例1:0.06;(输液椅及床1:0.252在岗护理人员的75%,要求结构梯队合理。(三)护理员和保卫人员配置1、护理员:2-4士若干;2、保卫人员: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而定,但域不间断巡回;113、运送员:根据医院情况而定。四、人员资质要求标准1、科主任和医师资质及以上职称;75270%(三级医院)50%(二级医院)2017>9050(教育培训。⑶轮转医师:必须有1年以上临床工作经36班。2、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和护士资质575(在岗70%)2五、急诊绿色通道建设标准12(一)急诊绿色通道基础建设急诊预检、急诊抢救室、手术室和急诊用停靠处;有急诊绿色通道的醒目标志:在急诊预XCT、超声、药房、收费等处张贴醒目的“抢救患者优先”的醒目标志,能立即药房、收费处等科室应当有急诊患者优先的措符合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质量控制标准(见第二部分)。(二)急诊绿色通道的运行管理120107272“先抢救、后付费”。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13有根据医院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措施。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二级综合医院建立创伤、农药中毒、急性心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疾病①心跳呼吸骤停②各种类型休克③急性心肌梗死④致命性心律失常⑤急性心力衰竭⑥急性呼吸衰竭⑦急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一、急诊医师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一)急症高热、胸痛、腹痛、呼吸困难、呕血、大咯休克。(二)危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和危象、急性心包压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急腹症;危象、垂体危象;14的诊断和治疗、肾脏替代的指征和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中暑、急性中毒、过敏反应、动物性伤害;创伤和烧伤:多发性创伤、颅脑损伤、胸/骨盆骨折、烧(烫)伤;妇产科危重症:阴道出血、产后出血、(妇产科专科医生承担)(三)急诊医学救治技能: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术、初级和高级心肺复苏术(含除颤)、(四素相关指南。二、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单独上岗。掌握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掌握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掌握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15掌握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护理操作技术;应用和管理;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协调和管理。三、急诊医学培训与科研:从事急诊医学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各级医院急诊医学科应及时下载急诊临床2013医院和急诊医学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建立全面护士培16二、急诊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基本医疗质量控制标准95%;二级医院≥90%;90%,二级医院≥80%;⑶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三级医院≥85%:二级医院≥80%;(注:应排除院前已经死亡患者。)6100%;(72⑹处方合格率达≥95%;4040DDDs(8)无医疗责任事故。制标准24/48返急诊重症监护室率(%)病房的患者;2448/指标改善:比率下降;24小时因病情再度恶化需要转回急诊重症监护室,说明转出前患者潜在问题没有被发现或未收到172448重返急诊重症监护室率是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⑵急诊重症监护室相关肺炎(VAP)预防率(‰)机的患者;30(2/日)/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指标改善:比率升高;30⑶急诊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X机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数/指标改善:比率下降;指标意义:VAP是机械通气的一个频繁发生的医源性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医疗资源的消耗。与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密切相关。⑷急诊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定义:感染前48等),至少有118静脉置管患者;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例数/指标改善:比率下降;过程中无菌操作和管理是预防和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感染发病率(‰)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5CFU/ml。②无症状菌菌数≥105CFU/ml;管的患者;/指标改善:比率下降;尿管是降低发病率达主要措施。(%)对象选择:所有收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死亡人数/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指标改善:比率下降;19度分两类:①APACHE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