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心理分析简介_第1页
笔迹心理分析简介_第2页
笔迹心理分析简介_第3页
笔迹心理分析简介_第4页
笔迹心理分析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笔迹心理分析简介心理学一.问题的提出书写是现代人记录和交流的扑片活动,笔迹就是用笔书写后留下的痕迹。根据笔迹的特点判断某些字为何人所写,称为笔迹鉴定;通过笔迹了解书写者的个性特点和书写时的生理、心理状态、称为笔迹分析。以笔迹鉴定和笔迹分析作为研究内容的学科叫做笔迹学。如今,笔迹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逐渐接受,笔迹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公安,司法领域,心理咨询领域,文化教育。领域,认识管理,人才开发领域,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疑问,笔迹分析的价值到底怎么样,信效度如何,它是不是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这些都需要验证解决,因此,我们对笔迹分析的相关研究也就非常有意义。1.国外的发展情况2.国内的发展情况在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已经觉悟到书写与个性之间的潜在关系。早在西汉,扬熊就写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我国自古就有了笔迹学的基本思想,认为笔迹是心,意,情,性综合的表19641987始人梅纳斯夫人首次在北京和上海的几所高校宣讲了她从事的“汉字笔迹学”的研究报告。同年,梅纳斯夫人完成专著《汉字书写与笔迹学》,1989年四月,经辽宁省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笔迹学学术团体——1990年,经贵州省遵义市科委批准,徐庆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办笔迹学科研机构——“贵州省遵义市庆元笔迹1992选取左右留边,字体大小,字间距,行间距五种笔迹特征为变项,与16pf,epq1994心理学为会长,这在汉字笔迹学研究的历史上展开了新的一页,标志着笔迹学在19991999199910三.笔迹分析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基础投射理论投射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一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写完他的一篇作业时,他知识掌握的程度、他学习的态度、他的能力和个性特点等等,也都会凝固在字里行间,经验丰富的老师会一目了然。但一个人留下他的投射(projection)这一概念的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他看来,自我会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观念转移到别人身上。可见,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投射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真正的动机,欲望以及其他心里活动,可以通过词人的其他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产品间接的表现和反映,亦即投射出来。弗兰克是最早提出“投射方法”的人。他认为投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格,这种方法就是使用一些刺激情境,使被试做出反应。后来罗夏将这一方法变成了形象全世界的投射测验的典范。所以说,投射技术是从罗夏开始的。另一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对投射技术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自由联想测验就是一种投射技术,他认为字词的联想可以激活头出出的情节,此后,默里发展了另一著名的投射技术“主题统觉测验(TAT)”。爱克斯发展了罗夏墨迹测验的“综合评分系统”,这一系统使罗夏墨迹测验与其他客观测验相差无几。投射技术以往重视直觉与经验和遭人指责的缺陷(如信度不可靠,效度无证据)等得到了修正。现在投射技术已发展成与问卷测验,情境测验技术齐名的三大技术之一。它区别其他几种评估技术的主要特征有两点:间接性:问卷技术是通过被试对问卷的反映评估其态度,个性等情境它是通过被试的心理活动产品(如联想,回忆,绘画,故事,笔迹,梦,短文等)笔迹评估作为一种心理学的评估手段,只能属于投射技术的范围。它既具有其他投射技术的优势,在很多方面又与其他的投射测验不同:取样非常灵活,不想传统的投射测验那样需要墨迹,图画等,促使被试做出一定的反映。它仅需要被试的自然笔迹产品。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指出了,人的绝大多数行为是由潜意识决定的。笔迹书写的动作和心理学人的其他动作一样并不杂乱无章,都有其自身规律。书写无数次重复的动作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自发的和不经自我分析地做出的。在笔迹书写时,书写者意识注意的中心是在文字的规定结构上,而笔迹线条无任何约定俗成的规定性,制造笔迹线条的主动触觉同样无任何规定性,书写者无意于用笔迹线条去表达与他人交流的含义。人们都通常注意到文字规定的结构和文字的内容,而笔迹书写的线条不是我们意识控制的中心,它是在未受意识影响的个性心理的无意识暴露的同时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记录。我同时又是可供观察的无意识记录。因为对笔迹线条本身书写者和他人都不把它作为交流的形式,它是一种非社会性的动作,它完全按照书写者个人的习惯和适应性进行,由于社会规则不对它进行干预,这种自我中心动作得到了充分的宽容,享有充分的个性。生理学基础人类大脑是笔迹形成的物质墓础笔迹是人类书写活动的结果,书写是大脑的反射活动,大脑是笔迹形成的物质基础。从书写的生理机制来看,它是大脑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即:书写的产生是客观世界的各种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受器,并由相应的传人神经传到中枢——大脑,经大脑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分析过程,才得以发出指令,然后再由相应的传出神经将指令传至效应器一手,才使书写动作得以进行。可见,书写活动是由“感受器一传人神经一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手)”5结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依赖于视、听感受器和各级神经元的正常功能的发挥,尤为重要的是对其中枢——大脑的依赖。可见,书写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大脑极其复杂的各个机能系统间的协调活动,其中任一环节的功能障碍,都会使书写的进行受到影响。生物遗传因素对笔迹形成的影响间的电生化传导为通路组成的反射弧。因此,笔迹的形成必然受到书写者的脑、神经细胞的构置特点和神经冲动的电生化传递特点的制约,而这些因索通常是由生物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每一个个休从上一代那里获得包含在DNA(脱氧核糖核酸)中的遗传信息,并根据遗传信息形成肉体,遗传信恩决定了大脑皮层细胞配置和细胞层结构的个体差异。前苏联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纲胞配置特点及细胞层结构特点,影响着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神经、肌肉等器官协同操作的结果。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影响着书写洒动的特点,并通过这一结果——笔迹形成的特征反映出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对书写活动的制约,也可以从气质类型与笔迹特征之问的关系中反映出来。社会学基础笔迹与人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精神面貌等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的不同,文字的书写也有着个自不同的风格,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等等。实际上这种各个时期共同的风格,也正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差异所在。一个从小生活优越的人与一个从小在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笔迹特点也不同。一般来说,学生时代的字,由于还没有定型,心理学老年时候的字,笔画老辣,略显僵硬,不同的心境,笔迹也不一直,心态平和时,所写笔迹端庄秀丽:心情急噪时,笔迹也浮躁潦草等,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字体的主要特征是不变的。只是近期的字更能反映书写者最近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情绪变化,心理特点等。四.笔迹与性格的相关研究VanRooij31035-60)666058Tett与Palmer(1997)检验了M.N.Bunker197949(19-46)的内容不确定(Content-neutral)的笔迹由2个训练过的编码者独立地分析30因素;大学生同时完成杰克逊人格问卷(JPI-R),这一测验测量15人格特质。笔迹分析的评定者信度中等;笔迹因素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显著。艾森克和Gudjonon中的PE、NL4485(30)被试完成EPQ笔迹与PAguilar316被试(8-24)施以艾森克人格测验,结果表明内向与外向的被试,出现更多书写错误,而居于内外向的中间者错误较少。Roenthal和Line58个学生样本的3字母倾斜;字母宽度;与EPQFurnham6418-70EPQ13EPQ显著关系。Crumbaugh等人认为笔迹分析是一种投射技术,比其它投射技术效度既不好也不坏。主要因为主观性不好统计。建议采取整体的全面的分析方法。五.笔迹测量及其信度、效度相对来说,关于笔迹测量信度的报导一直是比较满意的。例如,Wallen等对标准化的常模参照测验笔迹速度测验(HST)的信度作了检验。1292165(13%)评定,发现信度极好。GalbraithWilon350.78。苏州大学童杰辉教授的研480207-170.747330.9721。20.994的。虽然笔迹测量的信度较为满意,但其效度的报导则显得复杂。上文已讨论过笔迹分析在临床、人员选拔、人格评估等方面的效度问题。其效度检验一般是:以其它心理测验为效标,如人格测验EPQ、16PF药销人员的选拔中,判别优秀与一般的销售人员的正确率达90.8%,预测.85。并表明其效度比人格问卷测验、职业48050或以某些专家、管理者的评定为效标。其报导也是有的有效度、有的无效度。有的研究使用因素分析等技术检验了建构效度,如PeepleRetzlaff244心理学225(如字母斜度、基线的角度、词的大小)。因素分析抽出三个因素:高、宽、角度,解释变异的215六.讨论以上对关于笔迹的心理学研究作了概览。总的看来,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的兴趣显得更浓,成果更多,较少争议而颇多肯定。在人员选拔、司法鉴定、教育评估等方面,笔迹分析似乎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关于其效度的不同证据。笔迹究竟与人格有多大关系,一直以来是引人入胜的课题,其焦点还是笔迹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的问题,而且主要还是效度问题。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笔迹热出现在社会上而不是心理学界,这一现象值得思考。如果我们看到笔迹分析主要的内容是人的心理品质,就应当想到:这一工作本来就应该由心理学家来完成的,而不是让没有受过心理学训练的笔相学家根据笔迹大谈人的性格、能力等等。无论如何,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离现实的要求无疑相差甚远。所以,心理学必须介入这一领域,这应当是心理家的任务、责任、义务所在。心理学界关于笔迹的研究,其中不少研究都使用笔迹学家充当被试来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可能是造成一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笔迹学家缺乏心理学训练,他们对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对人相关心理品质的判断自然也就应该令人怀疑了。所以,笔迹分析只有成为心理学的工具,才能是真正可靠、有效的科学工具。笔迹的心理测量既不反对依据经验的诠释;又应走向标准化的客观测验。在笔迹的心理学研究中,纳入研究的笔迹特征、笔迹因素各有不同。35Marchean(1980)800是心理学可以一显身手的荒原。笔迹测量应当是一种投射测验。它类似于罗夏黑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以及绘人测验,但又不同于这些测验。它是基于自然条件的人的活动产品,这种活动产品不是象其它测验那样是在给定的限制的条件下完成的,它有赖于长期形成的生理心理品质,并反映这些生理心理品质。笔迹测量或许可以弥补其它心理测验的不足,如在特定的测验情境中,被试有可能装好、装坏、随机应答等等,而笔迹测量就可避免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