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地理上册 2.4 海陆变迁练习 (新)湘教_第1页
七级地理上册 2.4 海陆变迁练习 (新)湘教_第2页
七级地理上册 2.4 海陆变迁练习 (新)湘教_第3页
七级地理上册 2.4 海陆变迁练习 (新)湘教_第4页
七级地理上册 2.4 海陆变迁练习 (新)湘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PAGE8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四节海陆变迁知识点一地表形态的变化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该山地原来是海洋,现在变为陆地。

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该海域原来是陆地,现在变为海洋。

知识点二大陆漂移假说1。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魏格纳。

2。上图中符合大陆漂移的正确过程应该是③→④→②→①.

3.根据上图分析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1)甲(南美洲)与乙(非洲)的轮廓相吻合。

(2)甲、乙两个大洲动物相似.

知识点三板块构造学说与火山、地震带1.主要内容:地球岩石圈由①欧亚板块、②非洲板块、③印度洋板块、④太平洋板块、⑤美洲板块、⑥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及许多小板块拼合而成;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知识点一地表形态的变化1.“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说明的地理知识是(C)A。地球上的地表形态是固定不变的B.地球上只有茫茫的大海和农田C。地表形态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D。大海就是农田2.导学号80664088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它能证明(B)A。陆地下降变成海洋B.海洋上升变成陆地C.大陆漂移假说D。板块构造学说3。导学号80664089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C)A.人类的填海造田B.暴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变成海洋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D。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4.下列地壳运动形式中,属于激烈活动类型的是(B)A.沧海桑田B。火山C.喜马拉雅山山体抬升D.大陆漂移知识点二大陆漂移假说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完成第5~6题。5。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A)A。南美洲、大西洋、非洲B。北美洲、太平洋、非洲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6.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导学号80664090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9题。7。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A)A.① B。② C。③ D。④8。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C)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9.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B)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C。火山和地震D.全球气候的变化知识点三板块构造学说10。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观点是(D)A.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属于大洋板块B.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C.世界上的火山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D.世界上的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导学号80664091读下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A)A。欧亚板块 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1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13。导学号8066409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维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图中A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北美洲和南美洲,B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南极洲,C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大洋洲,D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非洲,E板块

上的陆地主要属于亚洲和欧洲,F板块以海洋为主,主要属于太平洋。

(3)一般来说,板块的运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张裂拉伸,一种是碰撞挤压。

知识点四火山与地震14.世界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分布在(A)A.环太平洋地带 B。亚洲内部C.北冰洋沿岸 D.非洲1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是(D)A。欧亚板块 B。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1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A.乘坐电梯逃生B.选择有承重墙的墙角,用东西护住头部蹲下C.待在床上不动D.高楼跳楼逃生17。导学号80664093下列关于海陆变迁、板块构造学说说法正确的是(C)A。日本冲之鸟礁涨潮淹没,退潮露出,证明海陆在变迁B。福建、台湾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地震C。板块运动导致海陆的变迁,同时在板块交界处形成火山地震带D。世界两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的内部18。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A)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9.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6年9月1日0时28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24.47°N,122.20°E)发生里氏4.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D)20。与下图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C)A.此图表示的是板块碰撞B.两侧箭头表示的是板块的运动方向C.由图推断所有的板块都是碰撞的D.由此图判断,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21。导学号80664094下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小明同学作出了一些解释,其中错误的是(B)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B。红海属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区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22.导学号80664095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图中板块B是印度洋板块。它和欧亚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

(2)(双选)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C)

A。迅速跑到开阔地带B。乘汽车逃命C.立即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D。站着不动(3)图中①所在的海洋是地中海,②所在的海洋是红海,分析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得出: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地缩小,红海的面积会不断地扩大(填“扩大"或“缩小”)。

23。导学号80664096(2016·甘肃兰州中考)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B)A.太阳的东升西落B。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炭矿藏C。潮涨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D.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24.(2016·四川广安中考)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B。岩石圈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C。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25。导学号80664097(2016·四川凉山中考)2016年4月16日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130。78°E)发生里氏6.9级左右地震。关于此次地震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B)A.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D.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26.导学号80664098(2016·海南中考)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地形单元中,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的是(D)A。红海 B。大西洋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27。(2016·黑龙江中考)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哪些板块共同作用的结果?(D)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28.导学号80664099(2016·湖南邵阳中考)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市发生里氏6。7级地震,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2015年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我国共发生29次。地震发生时,下列逃生方式正确的是(A)A。住平房的居民迅速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B.住高楼的居民使用电梯或跳楼快速逃生C.正在教室上课的师生快速冲出教室躲避D。在山区时,快速冲向山谷地带躲避29.导学号80664100(2016·四川宜宾中考)(改编)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6年4月世界大地震相关信息表。图中序号日期地点震级震源深度震中位置A4月13日缅甸7.2级130千米(23。14°N,94。87°E)B4月16日日本7。3级10千米(32.75°N,130。80°E)C4月17日厄瓜多尔7。5级19.2千米(0。37°N,79。94°E)材料二世界板块及震中位置分布图.(1)图中地震A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从震源深度看,地震B比地震A浅(填“深”或“浅”),因此破坏力更大。

(3)地震C处于低(填“低”“中”或“高”)纬度,该地震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填“交界处”或“内部”)。

(4)地震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为减轻其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列举两个方面)答案进行防震知识的宣传;地震发生时要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或空间小的浴室、厕所等,并用软物体保护头部;有条件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处等。30。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下面是拟探究过程。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吧.(1)由图甲说明板块发生张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