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朝北方民族饮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目录TOC\o"1-2"\h\u19559唐朝北方民族饮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122429一、北方民族饮食文化传入中原的社会条件 130637(一)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19429(二)唐朝发达的交通 215870(三)唐人包容的态度 230353二、北方民族饮食文化传入中原的过程及方式 320193三、北方民族饮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421837(一)促进了饮食种类的多样性 45027(二)饮食习惯由“分食制”变成“合食制” 49406(三)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52630结语 622422参考文献 6摘要:唐朝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时代,同样也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峰。唐朝开放的社会条件使得北方民族饮食文化大量传入中原,上层贵族对胡风的喜爱为胡食在中原盛行提供了必要条件。中原饮食文化在这种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不断与北方民族饮食文化相互碰撞。在促进唐朝饮食种类多样性和改变唐人饮食习惯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关键词:唐朝;饮食文化;社会条件;传播方式;影响北方民族逐水草而居,和中原历代国家争斗不断。独特的地理环境下,使得他们的饮食文化豪放兼具浪漫。贞观年间,唐朝开放的政策,发达的交通使得北方胡地商人经常往来。盛唐以后,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在加强对丝绸之路的驻军时,也保护了来往客商的安全。被唐朝的繁华所吸引,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来到中原,同时也带来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这些外来食物受到了唐朝社会的普遍接纳,一时之间,胡风盛行。一、北方民族饮食文化传入中原的社会条件在唐朝时,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这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北方民族饮食文化之所以传入中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开放的社会格局,促使唐朝在贞观时期开放了关禁,“使公私往来,道路无壅,彩宝交易,中外匪殊”,由此,各地“胡人”开始来到中原。盛唐以后,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在加强对丝绸之路的驻军时,也保护了来往客商的安全。唐朝的繁华盛景吸引了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人来到内地,他们在长安、洛阳和广州等物流中心从事生产活动,有的还在长期定居在中国。《资治通鉴》中记有贞观年间,有的胡人留居中原长达四十多年。唐朝政府对于外商总是采取一种较为开放的做法,如唐太宗太和年间,唐朝政府对外来商人条件宽松,任由他们自由来往贸易,不会过于加重商品进入所需的赋税,同时也尊重外来使者和商人的外交方式,但为了避免外来商人在与唐人贸易中引起矛盾,唐朝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唐朝政府在用人方面,大量选拔任用外族甚至外国人为官,在这一时期,官方和民间对外交流都非常频繁。同时,统治者十分重视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国家开放的政策和对待外邦人开放的态度,使得胡人大量涌入长安,并在中原发展定居。(二)唐朝发达的交通发达的交通便利了唐朝时汉胡之家的饮食交流。国内以长安为中心,设置了连接全国的驿站,道路两旁店肆众多,来往人流量大。同时,唐朝海上交通也足够发达,全国河流六通四达,方便通航,“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北方民族饮食文化进入中原具有多方面因素,但根本上促使胡食传入是和其他民族的通商路线。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受到各个民族地域文化风俗的传播和影响,这也是长安胡风尤为兴盛的原因。(三)唐人包容的态度唐朝时,各国人们来到中国交流学习,朝廷设立鸿胪寺等政府机构,专门负责对外事宜,为来唐的外国使者提供食物、翻译、医疗、丧葬、官位、礼品等。对其他来唐人员,朝廷和地方官吏也予以照顾,对于欺骗外来者的情况,政府绝不姑息。外国留学生、宗教信徒、商人和旅行者,在这种背景下源源不断来到唐朝。唐朝包容的态度,使得社会出现了蓬勃向上的气象,当时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面对异域文化更多的是好奇而不是害怕。鲁迅先生说到过,“那时我们的祖先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别系文化抱有极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在这种心态下,各方民族聚集的长安成了国际性的大都市,中外文化汇集之地。唐人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创造了有利于中原和外来文化交流的环境。二、北方民族饮食文化传入中原的过程及方式一种饮食风气能够在别的地区流行,主要的原因在于饮食本身所具备的特色,在饮食成品与饮食习惯方面都和传入地存在差异。大量北方少数民族人员的流入,必然带来饮食文化和饮食风气的冲击,以畜牧业为主的发展体系,吸引了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中原人的目光。胡人在与汉族人民的接触中,独特的文化差异对唐人充满了吸引力。北方民族饮食发源地的草原上放牧的牲畜,除了用于生产生活和对外征战,也是食用的重要来源。地区的特殊性和逐水草式放牧使得他们保存食物的方式多半是风干法和熏制法,食物也以烤制为主。长安位于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农牧业交错分布,胡地食品入汉,一定会对长安原有的饮食体系产生冲击,也进一步影响了在这种传统体系下的长安人民。胡食传入中原一是通过某些北方民族向中原王朝的上贡,还有一种是通过商人之间的商品交易传入的。早期的胡食十分珍贵,只有统治者和贵族才有机会享有,后来随着社会开放,胡汉之间交往密切,胡食也渐渐走到寻常百姓家中。胡食的传入,带来的不仅是人们饮食种类的丰富,还有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整个唐朝胡风盛行的盛况。北方民族的饮食文化在地域上呈现自北向南的传播趋势,其中人员的流动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唐代前期,路上丝绸之路是国内、西域和中亚地区交流的主要通道,一些饮食原材料和饮食成品都是经由陆上丝绸之路而来,中原的北方地区通常是国内首先受到胡风影响的地区。再到后来随着社会开放,胡人深入中原,在中原经商入仕,胡化的汉族饮食文化开始向中原南部发展。北方民族的饮食文化在阶级上呈现上行下效的传播方式,统治者的喜爱使得民间兴起了胡风的浪潮。汉灵帝爱好胡风,京城贵胄皆相互模仿;晋武帝喜欢胡地装饰,豪强贵族在家中都会放置胡风器物;唐朝以来,饮食文化最先传至上层阶级,到后来传入寻常人家。例如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喜爱突厥文化,在饮食方面,“募亡奴盗民间马牛,亲临烹煮,与所幸斯役共食之”,受到他的影响,很多贵族和大臣都在接触胡地吃食。同时,唐朝宫廷中还设置与胡食相关的检校进食使,专门负责宫中饮食事务。胡食在上层社会流行,自然而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唐代的各个方面都有胡风出现的痕迹,胡地饮食在丰富人们生活地同时,也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习惯和生活方式。外来民族的风俗习惯频频为唐人,尤其是长安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特殊的变化,“兴起于上层社会,下层社会随之仿效,胡化风气从长安豪门贵族之家传播到平凡百姓之家,再由京都长安传播到唐王朝广阔的疆土上,饮食胡风也就随之广为传播。”[1]以胡食为契机激发了人们蓬勃的想象力,各种文学艺术和审美情趣的产物随之诞生。三、北方民族饮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一)促进了饮食种类的多样性判断一个地方一段时期内的饮食风尚如何,不仅参考食物品种多少,还在于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比的多少。在《太平广记》中可以发现,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品种以“饼”居多,出自胡地的饼食就占了半数以上。由此可见,胡地饼食已经成为唐人饮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胡饼又称胡麻饼,汉魏时由西域地区传入中原,在唐朝依然颇受欢迎。东汉刘熙在《释名·释饮食第十三》中记载,“胡饼,作之大漫汗,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胡饼外形较大,饼皮上铺有一层胡麻。它分为无馅和有馅两种,有馅胡麻饼的内馅常用肉和葱油合制而成,称为“肉胡麻饼”。《清异录》记载有一个人,在旅馆中就餐,其中食物便有炉饼“各五事”,这个人细加品尝,里面的馅料各不相同,不由惊叹道:“此五福饼也。”这五福饼便是有馅炉饼[2]。当时的胡饼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蒸制胡饼,由水蒸气加热致熟;另一种是炉饼,在炉火中炙烤致熟。胡饼传统的制作方式是炉火烤制,蒸这种制作方法记载中只有寥寥数笔,考虑到食物的烹饪习惯,蒸这种制作方式可能是胡饼在传到中原地区后的首次尝试,也有可能是干制胡饼的二次加工[3]。干胡饼易于储存,蒸在一定程度上保有了食物原本的风味,可以卷蔬菜和肉类,之后将卷饼切开,沾蘸水食用。白居易一首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在对朋友的诗中频频提到胡饼,可以看得出唐人对胡饼的喜爱。安史之乱时,玄宗仓皇离京出逃,“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胡三省在后来的注释中写道:“胡饼,今之蒸饼”。可见胡饼当时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蒸制已经成为普遍的制作方式。(二)饮食习惯由“分食制”变成“合食制”北方少数民族除了丰富中原地区的饮食种类外,还对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原民族一直对饮食礼仪有很多不同规定,《礼记·礼运》篇提到“夫礼之初,如诸饮食”,用礼来规范人们的举止。而在唐朝时,这种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先秦时中原人都习惯席地而坐,吃饭时直接将器皿放在宴席的矮桌上。汉代以后食案出现了,桌子有了一定高度,但这时候人们还是席地而坐。随着北方民族内迁,他们的坐具——胡床被带到了中原,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就从席地而坐变成了垂腿而坐[12]。食案的腿加高,于是改为“桌”,“桌”与“卓”互为同音字,《说文解字》中提到,“卓,高也。”可见桌子比食案要高。北方游牧民族由于人口大迁徙逐渐迁入中原地区,他们的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对于传统的西周礼制造成了冲击[13],传统的席地而坐被垂足高坐所取代,一人一桌的“分食制”也逐渐被“合食制”所抛弃。“合食制”注重多人围桌而坐,饮食氛围热闹开放,尽显北方豪放的饮食风格。中国社会中的阶级制度在饮食文化中也体现着这种身份地位的差距,后来随着时代进步和隋唐科举制的出现,凭借门第身份占据上层地位的门阀士族逐渐衰落,平民阶层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阶级跨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合食制”相较于“分食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唐朝能够实现“合食制”的原因除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增强,还有一个原因是宴会盛行。当时,由于社交风气的盛行,科举宴、烧尾宴层出不穷,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娱乐生活,需要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饮食环境,而“合食制”应运而生。人们在闲暇之余坐在一起闲聊家常,热闹活泼气氛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北方少数民族“合食制”能够在唐朝时期盛行,在丰富唐人日常社交生活时,也使中国饮食文化体系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三)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胡食由胡地传入中原,市井中常常由胡人售卖。在唐人的观念里,胡饼常常与狐仙一同出现,极具神秘奇幻色彩[14]。唐代传奇小说以胡人和胡饼店为背景的设定层出不穷。贞观年间,扬州坊内有一名女子名叫胡媚儿,随身携带一琉璃瓶子,琉璃瓶能装载马车,钱财等。后来女子跳入瓶中,路人打碎瓶子,女子和东西踪迹全无[15]。“李黁”一文中写,东平县尉李黁遇故人以买胡饼为生,其妻为胡人,后被人发现是狐妖所化[16]。传奇小说中经常用胡女形象代指狐妖。后人考证唐宋传奇中的狐仙故事,发现“胡”与“狐”是想通的,“以狐喻胡”是反映胡人作为文化中的他者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时期内的境遇[17]。安禄山和哥舒翰的矛盾也是因为安禄山怀疑哥舒翰用“狐”来内涵他,认为他借此嘲讽胡人。可见唐代时期胡与狐之间的联系,胡食和狐妖故事恰好是作为胡地饮食传播的一个切入点。胡食是唐朝社会中胡风传播的表现,与胡商、胡姬联系紧密,影响到了唐代传奇小说的叙述。胡食在唐朝的传播改进引发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改变了人民的饮食方式,而这种饮食方式除了通过小说表现出来,还能通过诗歌表现出来。饮食这个题材的大量集中出现在王维的诗作中,“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王维将饮食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叙写,寄托感情。除了王维,岑参也在《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其二》中提到“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胡地食品以意向入诗,在文字中得到展现和延续。盛极一时的饮食胡风也给长安和洛阳地区来了了极具异域特色的胡姬,胡人经营酒肆的现象得到空前体现,这种饮食风气为文人骚客提供了文化素材,使得唐诗的艺术特色更加鲜明,为唐代诗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结语中原饮食文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层面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影响,从吃食到饮品再到饮食习惯,都带着外来文化的色彩。在唐代现有的经济政治条件下,这种饮食风气在中原地区由贵族到百姓,由少数到多数,由种类简单到复杂,以中原饮食文化为核心向外吸收和改进。唐代饮食文化和胡地饮食文化的关系主要呈三个方面。一是在胡风影响下,中原饮食文化吸收异域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造,并将它适用于宴会习俗,富有新意且具有本民族特色。二是在胡风影响下的中原文化通过整合创新,将新的文化又波及到了异域地区。三是唐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又衍生了以文学艺术为主题的产物。以胡饼和胡饼店为背景的唐代诗词歌赋层出不穷,还出现了一系列传奇故事,这种社会风气的普遍流行,使得唐代传奇小说内容深受影响。参考文献[1]乔乔.《全唐诗》中的胡食[D].西北大学,2015:44[2]徐连达.唐朝文化史[M].复旦大学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伤湿止痛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凉山2024下半年四川凉山甘洛县招聘小学幼儿园教师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清除河道施工方案
- 其他地区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招聘60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六安2024年安徽六安毛坦厂镇村级后备干部招考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防维修培训课件
-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8 Fashion教学设计
- 云浮广东云浮新兴县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江苏无锡江阴公用事业集团限公司招聘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人教版高中物理《圆周运动》
- 防渗漏工程施工指引
- 物业承接查验标准(全面)
- 金融借款合同诉讼
- 湖南长沙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
- 安全生产培训方案模版(3篇)
-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课件
- 2024 Roadmap模板 真实项目案例 P PT可编辑 附配套方案【营销干货】
- 温泉度假酒店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文化产业股东权益合作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