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二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M(g)+yN(g)zP(g)。平衡时测得M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M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N的转化率降低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B.为了提高酒精的杀菌消毒效果,医院常使用体积分数为100%的酒精C.用内含橙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D.合成不粘锅涂层的原料CF2=CF2为烃类化合物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4、在盐类水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程度一定会增大C.溶液的pH一定会增大D.c(H+)与c(OH-)的乘积一定会增大5、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升高温度,c(HS-)/c(S2-)增大C.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D.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增大6、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个反应转移电子数之比是1:1B.原溶液中I-一定被氧化,Br-可能被氧化C.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任何现象,则Br-一定被氧化D.若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溴水,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Fe2+、I-均被氧化7、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A.a1<a2 B.平衡时图甲和图乙中反应速率相等C.t1>t2 D.平衡时图甲和图乙中反应限度相同8、已知烯烃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双键断裂形式为现有二烯烃C10H18与酸性KMnO4溶液作用后可得到三种有机物:(CH3)2CO、CH3COOH、CH3CO(CH2)2COOH,由此推断此二烯可能的结构简式为A.(CH3)2C=C(CH3)CH2CH2CH=CHCH2CH3B.(CH3)2C=CHCH2CH2C(CH3)=CHCH3C.CH3CH=C(CH3)CH2CH2CH2C(CH3)=CH2D.CH3CH=C(CH3)CH2CH2CH2CH=CHCH39、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C.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D.金属铜属于六方最密堆积结构,金属镁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10、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a2+、Cl-、Br-、SO42-、HCO3-、CO32-等离子,火力发电时排放的烟气可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pH约为8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海水含CO32-、HCO3-B.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有SO2+H2OH2SO3C.氧化主要是氧气将HSO3-、SO2-、H2SO3氧化为SO42-D.经稀释“排放”出的废水中,SO42-浓度与海水相同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过滤,可除去其中的苯酚B.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见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12、常温时,1mol·L-1的CH3NH2和1mol·L-1的NH2OH(NH2OH+H2ONH3OH++OHˉ)两种碱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10mL,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V表示溶液的体积),pOH=-lgc(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2OH的电离常数K的数量级为10-9B.CH3NH3Cl盐溶液中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H3NH2+H2OCH3NH3++OH-C.当两溶液均稀释至lg=4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NH2OH>CH3NH2D.浓度相同的CH3NH3Cl和NH3OHCl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NH3OH+)<c(CH3NH3+)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检验乙炔发生加成反应:将电石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溴水褪色B.提纯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用NaOH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D.验证有机物X是否含有醛基: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煮沸14、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A.3d104s2B.3d104s1C.3s23p63d2D.3s23p64s215、某物质的晶体中含Ti、O、Ca三种元素,其晶胞排列方式如图所示,晶体中Ti、O、Ca的中原子个数之比为()A.1:3:1 B.2:3:1 C.2:2:1 D.1:3:316、实验室需480mL1.0mol/L的NaOH溶液,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称取氢氧化钠20.0g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D.移液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上方17、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Fe2+、Fe3+、Cu2+、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逐滴滴入用HCl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另取部分溶液,缓慢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并加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SO42-,可能有K+、NH4+B.肯定无Fe2+、Mg2+、CO32-,可能有Al3+C.原溶液一定是明矾和MgSO4的混合溶液D.不能确定的离子只能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1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Na++H++CO32- B.HCO3-H++CO32-C.KClO3=K++Cl-+3O2- D.NaOHNa++OH-19、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 B.单质具有还原性C.是单原子分子 D.电子数为1020、干冰熔点很低是由于A.CO2是非极性分子 B.C=O键的键能很小C.CO2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2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21、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R2+>X2+>Z2+>Y2+ B.X2+>R2+>Y2+>Z2+C.Y2+>Z2+>R2+>X2+ D.Z2+>X2+>R2+>Y2+22、下列判断,结论正确的是()选项项目结论A三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B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属于同一反应类型C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D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4种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X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基态原子的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4。(1)W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达);(2)与XYZ-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1mol
HYZ3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4)YH3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4、(12分)有机物K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种合成K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①R1CHO+R2CH2CHO+H2O②+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_____,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2)E和G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H→K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甲醛、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取甘油(丙三醇)的合成路线为___________。25、(12分)Ⅰ.实验室制得气体中常含有杂质,影响其性质检验。下图A为除杂装置,B为性质检验装置,完成下列表格:序号气体反应原理A中试剂①乙烯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加热_____________②乙烯无水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至17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炔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_______________Ⅱ.为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情况,某同学取大小相同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以下溶液,充分振荡,放在同一水浴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如下现象。编号①②③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酯层变薄酯层消失酯层基本不变(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试管①和试管③的实验现象,稀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3)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②中酯层消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26、(10分)化学实验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图甲)和1﹣溴丁烷(图乙),涉及化学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①C2H5﹣OH+HBr⇌C2H5﹣Br+H2O②CH3CH2CH2CH2﹣OH+HBr⇌CH3CH2CH2CH2﹣Br+H2O③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密度/g•cm﹣30.78931.46040.80981.2758沸点/℃78.538.4117.2111.6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2)乙醇的沸点高于溴乙烷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B.减少Br2的生成C.减少HBr的挥发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填字母)A.NaIB.NaOHC.NaHSO3D.KCl(6)制备溴乙烷(图甲)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但制备1﹣溴丁烷(图乙)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27、(12分)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1的稀硫酸500mL。(1)选用的仪器有:①量筒;②烧杯;③玻璃棒;④_______;⑤_______。(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A.用量筒量取浓H2SO4B.稀释浓H2SO4C.将溶液转入容量瓶D.洗涤所用仪器2至3次,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E.反复颠倒摇匀F.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②浓硫酸稀释后,在转入容量瓶前应______,否则会使浓度偏_____(低或高)。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浓度偏_____(低或高)。28、(14分)在一定条件下,金属相互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互化物,如Cu9Al4、Cu5Zn8等。(1)某金属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该金属互化物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2)基态铜原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Cu2+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乙醇,析出一种深蓝色晶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所含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3)铜能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SCN)2对应的酸有硫氰酸(H—S—C≡N)、异硫氰酸(H—N===C===S)两种。理论上前者沸点低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Zn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在ZnS晶胞中,S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5)铜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an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29、(10分)1-36号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其核电荷数依次递增,B元素基态原子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2n+2,E原子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F2+离子K、L、M层全充满。根据以上信息,同答下列问题:(1)BA4D和BA2D,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填相关物质的结构简式)(2)已知B与A形成的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1,则在该化合物分子空间构型_________,在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个数比__________。(3)写出单质F与足量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反应,C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的单质是一种层状结构,元素B和E的形成一种合金,E的原子位于B的层间,其投影位于层面六圆环的中央,“△”表示E的原子位置,平行四边形表示在此二维图形上画出的一个晶胞,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分析: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M(g)+yN(g)zP(g),平衡时测得M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若平衡不移动,M的浓度为0.25mol·L-1,再达平衡时,测得M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则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以此来解答.详解:A.减小压强,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则x+y>z,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平衡逆向移动,N的转化率降低,故C正确;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但体积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解题关键:M的浓度变化及体积变化导致的平衡移动,难点:B、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若平衡不移动,M的浓度为0.25mol·L-1,再达平衡时,测得M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则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化学平衡逆向移动。2、C【解析】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B.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C.乙醇的沸点低,易挥发,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D.只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是烃。详解:A.煤的气化是煤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所以煤的气化和液化等变化是化学变化,A错误;B.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B错误;C.乙醇的沸点低,易挥发,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反应中乙醇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所以用含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C正确;D.合成不粘锅涂层的原料CF2=CF2为卤代烃,不是烃类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C。3、C【解析】
A.常温常压下,124g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B.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C.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D.反应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4、B【解析】
A、大多数盐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A错误;B、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正确;C、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pH减小,C错误;D、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D错误。答案选B。5、B【解析】
A、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选项A错误;B、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移,c(S2-)减小,c(HS-)增大,所以c(HS−)/c(S2−)增大,选项B正确;C、加入NaOH固体,NaOH是一种强碱,溶液pH增大,选项C错误;D、加入CuSO4固体,Cu2+与S2-反应生成CuS沉淀,使S2-+H2OHS-+OH-逆向移动,HS-浓度减小,选项D错误;答案选B。6、C【解析】分析:据氯气先氧化碘离子,然后氧化二价铁,最后氧化溴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铁离子,则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溴离子可能被氧化来分析。详解:A.两个反应转移电子数之比是1:1,故A正确;
B.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也可能未被氧化,故B正确;
C.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任何现象,说明溶液中无Fe3+,Fe2+没有被氧化,则Br-没有被氧化,故C不正确;
D.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溴水,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则原溶液中Fe2+、I-均被氧化,故D正确;
所以C选项是不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本题切入点是元素化合价,注意把握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7、B【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甲比乙用的时间长,则反应速率慢,但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详解】A.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则a1<a2,A正确;B.平衡时图甲和图乙中反应速率不相等,且乙>甲,B错误;C.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时间缩短,则t1>t2,C正确;D.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则平衡时图甲和图乙中反应限度相同,D正确;答案为B。8、B【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在碳碳双键的碳上有一个氢原子,能被酸性高猛酸钾溶液氧化成羧基,没有氢原子则被氧化成酮羰基,根据生成物为(CH3)2CO、CH3COOH、CH3CO(CH2)2COOH三种有机物,则可推出该二烯烃可能为(CH3)2C=CHCH2CH2C(CH3)=CHCH3,答案选B。9、D【解析】
A、金刚石是正四面体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故A说法正确;B、根据氯化钠晶胞的结构,距离Na+最近的Na+有12个,上层有4个,同层有4个,下层有4个,故B说法正确;C、根据干冰晶胞结构,每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故C说法正确;D、金属铜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金属镁属于六方最密堆积结构,故D说法错误。答案选D。10、D【解析】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在这些离子中能发生水解的是CO32-、HCO3-离子,CO32-、HCO3-都能发生水解,呈现碱性,A正确;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把SO42-、HSO3-、H2SO3等氧化为硫酸,B正确;氧化后的海水需要与天然水混合,冲释海水中的酸,才能达到排放,C正确;经过稀释与海水混合,SO42-浓度比海水要小,D错;答案选D。11、B【解析】A.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仍可溶于苯中,A错误;B.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B正确;C.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Cu(OH)2浊液,由于没有先加碱把硫酸中和,所以不可能产生红色沉淀,C不正确;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由于没有先加稀硝酸将溶液酸化,过量的碱也可以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所以D不正确。本题选B。12、B【解析】
由图可知,常温时,1mol·L-1的CH3NH2溶液中c(OH-)大于1mol·L-1的NH2OH溶液中c(OH-),则CH3NH2的碱性强于NH2OH。【详解】A项、由图可知,1mol·L-1的NH2OH溶液中c(OH-)为10-4.5mol·L-1,则电离常数K=≈=10-9,故A正确;B项、CH3NH3Cl为强酸弱碱盐,CH3NH3+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其水解方程式不是CH3NH2+H2OCH3NH3++OH-,这是甲胺的电离方程式,故B错误;C项、碱溶液中c(OH-)越大,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越小,由图可知,当两溶液均稀释至lg=4时,CH3NH2溶液中c(OH-)大于NH2OH溶液中c(OH-),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NH2OH>CH3NH2,故C正确;D项、CH3NH2的碱性强于NH2OH,NH3OH+水解程度大于CH3NH3+,水解程度越大水解离子的浓度越小,则浓度相同的CH3NH3Cl和NH3OHCl的混合溶液中(NH3OH+)<c(CH3NH3+),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侧重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正确分析图象曲线变化判断碱的强弱,明确碱的强弱和对应离子水解程度大小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电离常数是解答关键。13、B【解析】
A.用电石制得的气体中含有乙炔,还混有硫化氢气体,硫化氢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B.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苯酚钠能溶于水,苯不溶于水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分开,所以B正确;C.乙酸乙酯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时,必须是在碱性条件下,该实验中硫酸铜过量,导致NaOH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不是碱性,所以实验不成功,故D错误;答案:B。14、C【解析】分析:s能级有1个轨道,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有3个轨道,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d能级有5个轨道,最多可容纳10个电子,按照能量最低原理分析。详解:按照能量最低原理,在同一电子层,电子应先排满s能级,再排满p能级,最后排d能级,A选项中第三电子层上10个电子全部排在3d轨道,A选项错误;B选项中第三电子层上10个电子全部排在3d轨道,B选项错误;C选项中第三电子层上3s轨道排满2个电子,3p轨道排满6个电子,剩余2个电子排在3d轨道,C选项符合能量最低原理,C选项正确;按照能量最低原理,第三电子层先排3s轨道,再排3p轨道,因为4s轨道能量比3d轨道能量低,电子在排满3p轨道以后,电子进入4s轨道,4s轨道排满后再排3d轨道,D选项中第三电子层只有8个电子,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C。15、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各原子个数,顶点上的Ti原子被8个晶胞共用,棱上的O原子被2个晶胞共用,体心的Ca原子被1个晶胞所有.解:如图,晶胞中顶点上的Ti原子个数=8×=1,棱上的O原子个数=6×=3,体心的Ca原子个数=1,所以晶体中Ti、O、Ca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1,故选A.16、B【解析】
A.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因此需要用500mL的容量瓶,需要的NaOH的质量为500×10-3L×1mol/L×40g=20.0g,称取20.0gNaOH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A不选;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B选;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造成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不选;D.移液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上方,造成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不选;答案选B。17、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实验①可知,溶液中含有SO42-;根据②可知气体是氧气,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所以一定含有Al3+、Mg2+、NH4+,则就一定不能含有CO32-、Fe2+、Fe3+、Cu2+、NH4+,而钾离子是不能确定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和共存等点评: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然后逐一进行判断、推理和排除等。18、B【解析】
A.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A错误;B.碳酸氢根离子是弱酸生物酸式根,电离可逆,电离方程式为HCO3-H++CO32-,B正确;C.氯酸钾的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3-,C错误;D.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D错误;答案选B。【点睛】明确物质的组成和电解质的强弱是解答的关键,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19、D【解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可以知道该微粒含有10个电子,根据常见的10电子微粒分析。【详解】已知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可以知道该微粒含有10个电子,常见的10电子微粒有Ne、F-、O2-、Na+、Mg2+等,所以不能确定该微粒属于原子、分子或离子,无法确定该粒子的性质,但是可以知道其电子数为10,D正确;正确选项D。20、D【解析】干冰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熔、沸点越低,所以干冰熔点很低是由于CO2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与键能、化学性质等无关,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因素,在比较时,晶体的类型不同,比较的方法也不同,注意区分。根据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熔、沸点越低来解答。21、A【解析】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进行判断。由X2++Z
X+Z2+可知,氧化性:X2+>Z2+;由Y+Z2+
Y2++Z可知,氧化性:Z2+>Y2+;由R和X2+不反应可知,氧化性:Z2+>Y2+;由R和X2+不反应可知,氧化性:R2+>X2+。故这四种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2+>X2+>Z2+>Y2+。故选:A【点睛】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还原性: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22、D【解析】
A、氯乙烯、苯二者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丙烯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B、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属于取代反应,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属于加成反应,二者不属于同一反应类型,故B错误;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褪色原理不同,故C错误;D、﹣C4H9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3四种,所有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s22s22p63s23p63d54s1N>O>CCO2(SCN-等)4×6.02×1023氨分子与水分子间易形成氢键【解析】
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2倍,X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C元素;Y基态原子的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Y为N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Z为O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4,则W为Cr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Cr元素。(1)W核外电子数为2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O>C,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1;N>O>C;(2)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有CO2、SCN-等,故答案为:CO2(或SCN-等);(3)HNO3的结构式为,1mol
HNO3分子中含有4molσ键,数目为4×6.02×1023,故答案为:4×6.02×1023;(4)氨分子与水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导致NH3极易溶于水,故答案为:氨分子与水分子间易形成氢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1)和(3),(1)中要注意能级交错现象,(3)中要注意硝酸的结构。24、苯乙烯醛基、羰基CH3CHO加聚+O2+2H2OHCHO+CH3CHOCH2=CHCHOBrCH2-CHBrCHOBrCH2-CHBrCH2OHHOCH2CHOHCH2OH【解析】
A的分子式为C8H8,结合A到B可知A为:;B到C的条件为NaOH溶液,C到D的条件为O2/Cu、加热可知C的结构为:;D到E的条件和所给信息①一致,对比F和信息①的产物可知,E为:CH3CHO;F和银氨溶液反应酸化后生成G,G为:,结合以上分析作答。【详解】(1)A为,名称为苯乙烯,从F的结构可知,F中含氧官能团为醛基、羰基,故答案为:苯乙烯;醛基、羰基;(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E为CH3CHO,G为,H到K发生了加聚反应,故答案为:CH3CHO;;加聚;(3)C到D发生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O2+2H2O,故答案为:+O2+2H2O;(4)甲醛含有1个C,乙醛含有2个C,甘油含有三个碳,必然涉及碳链增长,一定用到信息①,可用甲醛和乙醛反应生成CH2=CHCHO,CH2=CHCHO和Br2反应生成BrCH2-CHBrCHO,BrCH2-CHBrCHO和氢气加成生成BrCH2-CHBrCH2OH,BrCH2-CHBrCH2OH发生水解生成丙三醇,具体如下:HCHO+CH3CHOCH2=CHCHOBrCH2-CHBrCHOBrCH2-CHBrCH2OHHOCH2CHOHCH2OH,故答案为:HCHO+CH3CHOCH2=CHCHOBrCH2-CHBrCHOBrCH2-CHBrCH2OHHOCH2CHOHCH2OH。25、水NaOH溶液溶液稀硫酸可以加速酯的水解(或稀硫酸是酯水解反应的催化剂)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乙酸浓度降低,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比较彻底【解析】
Ⅰ中①、②选择不同的方法制备乙烯,气体中所含杂质也各不相同,因此所选择的除杂试剂也有所区别。在①中,利用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加热的方式制得的乙烯中通常混有乙醇蒸汽,因此利用乙醇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利用水将乙醇除去即可;而在②中利用无水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至170℃反应制乙烯,在乙烯蒸汽中通常混有浓硫酸氧化乙醇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因此利用碱可以除去杂质。Ⅱ.实验①②③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酯的分解实验。实验①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后酯层变薄,说明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水解,但水解得不完全;实验②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后酯层消失,说明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完全的水解;实验③是实验对照组,以此解题。【详解】Ⅰ.①利用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加热的方式制得的乙烯中通常混有乙醇蒸汽,因此利用乙醇极易溶于水的性质,用水将乙醇除去即可;②利用无水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至170℃反应制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乙烯蒸汽中通常混有浓硫酸氧化乙醇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因此利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气体,用碱可以除去的特点,采用.NaOH溶液除杂;③利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乙炔,由于电石不纯,通常使制得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和磷化氢,因此可利用硫化氢、磷化氢易与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将杂质除去。Ⅱ.(1)试管①中乙酸乙酯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水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2)对比试管①和试管③的实验现象,稀H2SO4的作用是加速酯的水解,做反应的催化剂;(3)由于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乙酸浓度降低,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比较彻底,因此试管②中酯层消失。【点睛】本题对实验室制乙烯、乙炔的方法及除杂问题、酯的水解条件进行了考核。解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除杂试剂时,应注意除去杂质必有几个原则(1)尽可能不引入新杂质(2)实验程序最少(3)尽可能除去杂质。(4)也可以想办法把杂质转变为主要纯净物。(5)减少主要物质的损失。另外在分析酯的水解的时候,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只是由于酯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的酸因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水解得比较彻底。26、球形冷凝管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溴乙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下层ABCC使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解析】
(1)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2)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导致物质的熔沸点升高;(3)1﹣溴丁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4)根据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和反应物的溶解性分析;(5)根据杂质的化学性质分析;(6)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详解】(1)图乙中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2)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导致物质的熔沸点升高,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溴乙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乙醇的沸点比溴乙烷溴乙烷的高,故答案为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溴乙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3)1﹣溴丁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则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1﹣溴丁烷在下层,故答案为下层;(4)A、浓硫酸和1-丁醇反应发生副反应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稀释后不能发生类似反应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故正确;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稀释浓硫酸后能减少溴单质的生成,故正确;C、反应需要溴化氢和1-丁醇反应,浓硫酸溶解溶液温度升高,使溴化氢挥发,稀释后减少HBr的挥发,故正确;D.、水是产物不是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ABC正确,故答案为ABC;(5)A、NaI和溴单质反应,但生成的碘单质会混入,故错误;B、溴单质和氢氧化钠反应,溴代烷也和NaOH溶液中水解反应,故错误;C、溴单质和NaH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除去溴单质,故正确;D、KCl不能除去溴单质,故错误;C正确,故选C;(6)根据题给信息知,乙醇和溴乙烷的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可以使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而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而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故答案为使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明确试剂的作用和仪器选择的依据是解答关键。27、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B、C、D、F、E13.6恢复至室温高高【解析】分析:(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的仪器;(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排序;(3)依据c=1000ρω/M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洗涤、移液、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A、B、C、D、F、E;(3)①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mol/L=18.4mol/L,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V×18.4mol/L=500mL×0.5mol/L,解得V=13.6mL;②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盛放过热液体,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冷却恢复至室温;否则趁热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实验能力。难点是误差分析,注意误差分析的依据,根据cB=n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28、晶体11s22s22p63s23p63d9Cu(NH3)4SO4•H2O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sp3杂化、sp3杂化5NA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4【解析】
1)晶体中粒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2)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ⅠB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施工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方案
- 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安全方案
- 知识产权与创新教育方案计划
- 税务风险管理方案计划
- 2023年数字保密电话机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3年增强填充剂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合同协议
- 2024年城市快速路建设合同
- 2024年园林绿化项目施工合同
- 2024常州推进远程办公电子合同使用
- 了解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防护要点
- 小学各年级学会互助与合作共同成长主题班会
- 项目计划书项目人力资源分配
-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基础知识填空
- 【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分析6000字(论文)】
- 洒水车司机岗位作业规程
- 2016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答案
- 伤口造口护理新进展课件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善国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神经重症肠内营养病历分享
-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