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电场_第1页
高考物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电场_第2页
高考物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电场_第3页
高考物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电场_第4页
高考物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电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场

II电场的力的性质

3.口[2013•江苏卷]下列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

荷均匀分布,各;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0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ABCD

3.B[解析]设每行圆环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则图A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如图甲

所示;图B中两个l圆环各自产生的电场如图乙所示,合场强的大小为mE;图C中第一、三

象限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场强为0,整个j圆环产生的电场就相当于第

二象限的3圆环产生的电场,如图丙所示;图D中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为零,故选项B正确.

15.II[2013•新课标全国卷I]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

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

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

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卓B.嘿

C.卓D.k第

15.B[解析]考查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及场强的叠加.由题意,b点处的场强为零

说明点电荷q和圆盘在b点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即圆盘在距离为R的b点产生的场强为反

专,故圆盘在距离为R的d点产生的场强也为E产能点电荷q在d点产生的场强E产

,方向与圆盘在d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d点的合场强为二者之和,即E各="+

kqlOkq.

(3R)2=9/'B止确.

6.II、I2[2013•江苏卷]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

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检验电荷一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D.将检验电荷一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6.ABD[解析]在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越强,故选项A正确;电场线总是指向

电势降低的方向,故选项B正确;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场力

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6.II、12、14[2013•天津卷]两个

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0点,A为MN

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

的电势为零,则()

©---J----•©

P0\。

\N

A.q由A向0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q由A向0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

C.q运动到0点时的动能最大

D.q运动到0点时电势能为零

6.BC[解析]由等量正电荷形成的电场的规律可知,试探电荷q从A到。的运动过程

中,所受的力发生变化,方向指向0点,试探电荷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力的方向与速

度的方向一致,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B正确;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C正确;

将电荷从0点移到无穷远处,要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最后电势能变为零,所以电

荷在0点时电势能为负值,D错误.

12电场的能的性质

10.[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联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夕点正上方。点固定一个电荷

量为+0的点电荷,在水平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质量为必、电荷量为一g的负试探电荷,

该试探电荷经过。点时速度为心图中。=60°,规定电场中。点的电势为零.则在+0形成

的电场中()

o,

xln

q/I

NP

图Xll-9

A.N点电势高于P点电势

2

B./V点电势为一等•

2q

C.0点电场强度大小是"点的4倍

试探电荷在"点具有的电势能为一)

D.

10.BC[解析]根据点电荷电场的特点,"点的电势低于尸点电势,选项A错误;根据

动能定理,有一90=5勿落解得A'点电势为。=一靠,选项B正确;由于/V点到。点的距离

是一点到〃点距离的2倍,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可知,夕点电场强度大小是M点的4倍,

选项C正确;试探电荷在4点具有的电势能为一q0=3加汽选项D错误.

6.II、1212013•江苏卷]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

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b为电场中的两点,贝h)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检验电荷一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D.将检验电荷一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6.ABD[解析]在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越强,故选项A正确;电场线总是指向

电势降低的方向,故选项B正确;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场力

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6.II、12、14[2013•天津卷]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

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0点,A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

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l;w

心I

I

©---J----------■©

P°\Q

A.q由A向0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q山A向0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

C.q运动到0点时的动能最大

D.q运动到0点时电势能为零

6.BC[解析]由等量正电荷形成的电场的规律可知,试探电荷q从A到0的运动过程

中,所受的力发生变化,方向指向。点,试探电荷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力的方向与速

度的方向一致,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B正确: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C正确:

将电荷从0点移到无穷远处,要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最后电势能变为零,所以电

荷在0点时电势能为负值,D错误.

13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匀变速运动

15.1312013•广东卷]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下图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

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

中()

信号输入

墨盒

带电室

A.向负极板偏转

B.电势能逐渐增大

C.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D.运动轨迹与带电荷量无关

15.C[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墨汁微滴带负电,根据电场

力方向判断会向正极板方向偏转,A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B错误;速度v

垂直于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受电场力为恒力,故墨汁微滴做类平抛运动,C正确;在沿场强

11ROF

方向上的位移丫=%?=Q*%2,垂直于场强方向的位移*=丫1,轨迹方程为即运

动轨迹与带电荷量有关,D错误.

11.E2、13、17[2013•天津卷]

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圆心为0.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为B.圆筒下面有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其中M板带正电荷,N板带等量负电荷.质量

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自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经N板的小孔S以速度v沿半

径S0方向射入磁场中.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仍从S孔射出,设粒子与圆筒碰撞过程中

没有动能损失,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求:

(DM、N间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圆筒的半径R;

2

(3)保持M、N间电场强度E不变,仅将M板向上平移鼻d,粒子仍从M板边缘的P处由静

止释放,粒子自进入圆筒至从S孔射出期间,与圆筒的碰撞次数n.

11.[解析](1)设两板间的电压为U,由动能定理得

qU=^mV®

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得

U=Ed②

联立上式可得

(2)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运用儿何关系作出圆心为0',圆半径为r.设第­

次碰撞点为A,山于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又从S孔射出,因此,SA弧所对的圆心角NAO'S

由几何关系得

n

r=Rtan7T@

粒子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9Ed

(3)保持M、N间电场强度E不变,M板向上平移鼻d后,设板间电压为U',则U'=彳=

OO

设粒子进入S孔时的速度为V,,由①式看出

U-V2

综合⑦式可得

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

3qB

设粒子从S到第一次与圆筒碰撞期间的轨迹所对圆心角为0,比较⑥⑨两式得到r'=R

粒子须经过四个这样的圆弧才能从S孔射出,故

n=3O

,B

'X

X'

xx

xx

20.13、K2[2013•浙江卷]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磷离子P,和P计,

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宽度的

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9=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

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

A.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B.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第:1

C.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

D.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20.BCD[解析]离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a=2故生=鱼=4,A错误.离开电场区域时

dma2q23

..Ekiqi1八FT立.______mvm/2Uq1/2Umri

的动能Ek=Uq,故〕=—=不,D正确.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丁=^、/---/--------,故一

Ek2q23BqBqmByqr2

='作=算,B正确.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的正弦值sin0=0=Bd\H,故;=、悭

\]qi1r\l2Umsm02q?

=;,因以=30°,则sinOz=坐,即02=60°,所以C正确.

■\J3zu2z

25.C51312013•全国卷](19分)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

的作用下,在t=0时山静止开始运动,场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不计重力.求在t

=0到t=T的时间间隔内,

(1)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的时间.

0.757TI

25.[解析]解法一:

TTTT3T3T

(1)带电粒子在[〜]、]〜下、彳〜T时间间隔内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分别为

Hi>a?、a3、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山此得带电粒子在0〜T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加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a)所示,对应的速度

—时间图像如图⑹所示,其中

2叫?

m11

~0-0.2打0.力""0.7何t~~t

咨____:____:;

mI•I_r

由图⑹可知,带电粒子在t=0到t=T时的位移为

T

sqvi⑥

由⑤⑥式得

它沿初始电场正方向.

⑵由图⑹可知,粒子在七=讲到1=?内沿初始电场的反方向运动,总的运动时间为t

t=iT-|T=J@

解法二:

⑴带电粒子在0〜;T、卜T宗T尸T不RT—T时间间隔内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分别为

Hl>@2、a3、SLif由牛顿第一■定律得

qEo=mai©

—2qEo=maz②

2QEO=ma3(§)

—qEo=ma.i(4)

TT3T

设带电粒子在t=“t=5、t=y、t=T时的速度分别为vi、V2、v3>v4,则

v2=vi+a2^@

V4=v3+ai^@

设带电粒子在t=0到t=T时的位移为s,有

,Vi.V1+V2.V2+V3,V3+V4T

s=(万+2+2+F-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它沿初始电场正方向.

T

(2)由电场的变化规律知,t=a时粒子开始减速,设经过时间匕粒子速度减为零.

O=v1+a2tl

将①②⑤代入上式,得

T

t尸赳

、T-

粒子从t=5时开始加速,设经过时间t2速度变为零.

0=V2+a3t2

此式与①②③⑤⑥式联立得

T

t=-i3

2O

t=0到t=T内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的时间t为

T

t=(--ti)+t2O

将0(2式代入。式得

T

t=-G

4

23.I3K2[2013•安徽卷]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第I象限内有平行于

y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在第IV象限的正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

直于xOy平面向里,正三角形边长为L,且ab边与y轴平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

子,从y轴上的P(0,h)点,以大小为v。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电场后从x轴上

的a(2h,0)点进入第IV象限,又经过磁场从y轴上的某点进入第HI象限,且速度与y轴负方

向成45°角,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粒子到达a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abc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23.[解析](1)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x=vot=2h,

12

y=2at=h,

qE=ma,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E=黑.

zqn

(2)粒子到达a点时沿负y方向的分速度为vy=at=vo,

所以v=7=@vo,方向指向第IV象限与x轴正方向成450角.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有qvB=q,

当粒子从b点射出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最小值,此时有r=,,所以B=筌.

16.13[2013•新课标全国卷I]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

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

的P点有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

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3处返回

2

D.在距上极板"处返回

5

16.D[解析]考查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直线运动.设电池的电压为U,由于前

后两次平行板均与电池相连,则前后两次平行板电容器板间的电压不变.设平移下极板后粒

子将在距上极板为h处返回,对前后两次应用动能定理,mg(d+。)-qU=0,mgd+h)一—与

d-3

2d

qh=0,联立解得h=w,D正确.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非匀变速运动

4.[2013•湖北省武汉市四校联考]如图X12-4所示,竖直平面内,一带正电的小球,

系于长为/的不可伸长的轻线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为〃点,它们处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的

方向水平向右,场强的大小为笈已知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现先把小

球拉到图中的△处,使轻线伸直,并与场强方向平行,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球在经

过最低点的瞬间,因受线的拉力作用,其速度的竖直分量突变为零,水平分量没有变化,(不

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到达与P、点等高的A点时线上张力7为多少()

O---------Q-------CP2

R-------------------------

E

图X12-4

A.mgB.31ngC.41ngD.31ng

4.B[解析]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指向右下方,与竖直方向成45°,小球从

静止释放后沿合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绳子伸直,小球的竖直分

速度减为零,水平分速度不变.设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其水平分速度为匕=代in45°

=半匕根据动能定理有3+尸电/=]加,其中尸,尸侬小球从最低点上升到月位置的过程

•平匕在R位

中,合外力做功为零,小球的动能变化为零,即小球在月位置的速度大小等于

平J

置,小球沿水平方向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所以T-F^=~联立以上各式,可得T=

3侬,选项B正确.

24.D4、14、1212013•浙江卷](20分)“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

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和R,的同心金属半球面A和B

构成,A、B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所示.--束电荷量为e、质量为m

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板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

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其中动能为反。的电子沿等势面C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板的正中间.忽

略电场的边缘效应.

(1)判断半球面A、B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

(2)求等势面C所在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若半球面A、B和等势面C的电势分别为6«、。,和演:,则到达N板左、右边缘处的

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A氏〃和AEk〃分别为多少?

⑷比较IAEk左|与|AE周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4.[解析](1)电子(带负电)做圆周运动,电场力方向指向球心,电场方向从B指向A,

B板电势高于A板.

(2)据题意,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考虑到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E大小相同,

丫2

eE=m

K

12

Eko=gnv

RA+RB

联立解得:E=^="冷丁

eKe(KA十KB)

(3)电子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Ek=qU

对到达N板左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有

△Ek尢=e(<l>B—<t>c)

对到达N板右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有

C

△Ekti=e(4>A—4>)

(4)根据电场线的特点,等势面B与C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C与A之间的电场强度,考虑

到等势面间距相等w,有

b6cl6

l^B-3-

IBP4)

AA

△El>lEg

6.II、12、14[2013•天津卷]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

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0点,A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

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贝h)

l.w

I

--4:

A.q由A向0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q由A向0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

C.q运动到0点时的动能最大

D.q运动到。点时电势能为零

6.BC[解析]由等量正电荷形成的电场的规律可知,试探电荷q从A到0的运动过程

中,所受的力发生变化,方向指向0点,试探电荷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力的方向与速

度的方向一致,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B正确;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C正确;

将电荷从0点移到无穷远处,要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最后电势能变为零,所以电

荷在0点时电势能为负值,D错误.

3.14[2013•重庆卷]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a粒子被位于0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

线表示a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

则()

0*—

A.a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

B.三点中,a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

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

D.a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

3.B[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点电荷电场中运动时速率、电势、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及做功正负的知识.把位于0点的重原子核看成点电荷,其周围的电场为由。点指向无穷远,

且离0点越近,场强越大,电势越高,Q点比M点离核更远,故M点的电势比Q点的高,C错;

a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原子核的排斥作用,离重原子核越近,电势能越大,动能越小,

速率越小,三点中,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所以a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

的小,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A错,B对;a粒子从M点到Q点,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电

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正功,D错.

15实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6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

17电场综合

8.[2013•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期末]如图X12-8所示,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方有一竖直

方向的矩形区域,该区域是由三个边长均为Z的正方形区域1为必,、6C6F和丽首尾相接组

成的,且矩形的下边加与桌面相接.三个正方形区域中分别存在方向为竖直向下、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比例为1:1:2.现有一带正电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6点

射入场区,初速度方向水平向右,滑块最终恰从〃点射出场区.已知滑块在/跖51区域所受静

电力和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桌面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25,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可

以视作质点.求:

图X12-8

(1)滑块进入西区域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在/加肥区域运动的总时间.

8.⑴/(2)

[解析]⑴在胸区域,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处」归,

由题意知qE—mg,

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有L=v6t3,£=5朦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片;='仔,〃=\鸟.

(2)在比斯区域,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

qE-=mg,

所以不受摩擦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4%区域,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

Fs—qE+mg,

在水平方向

由滑动摩擦力定律有f=uR.

由以上各式解得团=[g

当滑块由£运动到厂时,由运动学公式有

J一像=2(一4)£,

代入解得幺=,益,

由运动学公式若幺=%一劭和

解得打=(4一2

所以t=ti+fe+t3=4

11.E2、13、17[2013•天津卷]

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圆心为0.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为B.圆筒下面有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其中M板带正电荷,N板带等量负电荷.质量

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自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经N板的小孔S以速度v沿半

径S0方向射入磁场中.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仍从S孔射出,设粒子与圆筒碰撞过程中

没有动能损失,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求:

(l)M、N间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圆筒的半径R;

2

(3)保持M、N间电场强度E不变,仅将M板向上平移式,粒子仍从M板边缘的P处由静

止释放,粒子自进入圆筒至从S孔射出期间,与圆筒的碰撞次数n.

11.[解析](1)设两板间的电压为U,由动能定理得

qU=pnv-①

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得

U=Ed②

联立上式可得

mv2_

E=7-5(3y)

Zqd

(2)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运用几何关系作出圆心为0',圆半径为r.设第一

次碰撞点为A,由于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又从S孔射出,因此,SA弧所对的圆心角NAO'S

等咛

由几何关系得

n

r=Rtan-r\4)

o

粒子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

联立④⑤式得

R=与®

3qB

2Fd

(3)保持M、N间电场强度E不变,M板向上平移科后,设板间电压为U',则U'=了=

设粒子进入S孔时的速度为V,,由①式看出

irv'2

综合⑦式可得

V,=%

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

「融

设粒子从S到第一次与圆筒碰撞期间的轨迹所对圆心角为9,比较⑥⑨两式得到r'=R,

可见

°=-|^

粒子须经过四个这样的圆弧才能从S孔射出,故

n=3O

19.17[2013•山东卷]如图所示,在x轴上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

Q、一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

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T、、

\+V/-Q*

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四个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19.ABD[解析]b、d两点关于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对称,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等势面的

对称性,b、d两点电势相等,故A正确.如果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c点电势为零,a、b、

d点电势均大于零,故B正确.b、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C错误.因为a

点电势大于c点电势,所以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电势能减小,故D正确.

24.17[2013•新课标全国卷II]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

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为轨道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电荷量为q(q>0)

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经过a点和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N,和不计重力,求电

场强度的大小E、质点经过a点和b点时的动能.

24.[解析]质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f=qE①

设质点质量为m,经过a点和b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f+Na=nr7②

2

Nh—-③

r

设质点经过a点和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和Ekb,有

12

Eka=^mVa⑷

Ekb=5v:⑤

根据动能定理有

Ekb—Eka=2rf(6)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

E=2(Nb-Na)⑦

6q

Eka='(Nb+5Na)⑧

Ekb=W(5Nb+Na)⑨

20.17[2013•安徽卷]如图所示,xOy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0

的空间,z>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置于z轴上z=h处,则在xOy平面上

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

的.已知静电平衡忖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轴上z=与处的场强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

量)()

A•*B.嘿

C.端D.嘿

20.D[解析]本题考查静电平衡、点电荷的电场、矢量合成等知识.导体处于静电平

衡状态,内部场强为零,在z轴.上z=一,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E'与点电荷q产生

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E'=kI^—=在z轴上z=与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

饰)2

大小也为E',点电荷q产生的场强大小£=1<41—=卓,E与曰方向相同,因此合场强

(--U\2

EA=E+E/=k嘿,选项D正确.

22.115[2013•全国卷](6分)如图,E为直流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圆柱

形电极,P是木板,C、D为两个探针,S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

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

(1)木板P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纸;

(2)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

22.(1)导电

(2)连线如图所示

[解析]因为是用电流来模拟正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根据电势高低画出等势线,所以要

求导电纸与接线柱导通,还要在导电纸上用灵敏电流计探针寻找等势点,这些都要求最上面

一层一定是导电纸.连线要求连成两个独立的电路,即电源、导电纸和开关组成一个闭合电

路,形成稳恒电流;两探针与灵敏电流计相连,组成一个检测电路.

高效能学习的十大学习方法

方法一:目标激励法

成就天才的必备素质就是远大志向,明确目标,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百折不挠。作为-•名学生,要想

在学习的道路上一路高歌,战胜各科学习困难,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制定明确的学

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日常学习中勤奋苦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面对学习中上的挫折,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并掌握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理想彼

岸。

方法二:统筹计划学习法

正像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成功有效的学习也必须制定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所谓统筹计划学习法,就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