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全景分析报告_第1页
无锡市全景分析报告_第2页
无锡市全景分析报告_第3页
无锡市全景分析报告_第4页
无锡市全景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录目CONTENT

S聚焦无锡:经济篇01聚焦无锡:产业篇02聚焦无锡:民生篇03聚焦无锡:人文篇0401聚焦无锡:经济篇无锡市经济发展总体概况无锡市经济发展全景分析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位於江苏省南部,下辖江阴市与宜兴市。1.1.1

无锡经济发展总体概况:经济发展质量高地区生产总值2022年全市GDP达到1.49万亿,同比增长6.05。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规模仍旧低于新一线城市平均水平。货物出口额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增速周期性波动明显。税收收入2022年税收收入规模达到852亿元,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四。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局1.1.2

无锡经济发展总体概况:江阴市发展优势明显资料来源:无锡市统计公报坐标轴中心点为(409.02,139.81)新吴2022年各区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区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梁溪区宜兴市85.00135.00185.00235.00200.00300.00400.00600.00700.0035.00800.00500.00各区税收收入规模将无锡市各区的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税收收入规模进行对比可发现,江阴市在消费品零售额和区域GDP层面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江阴市、宜兴市、新吴区的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好。其他区县的经济指标水平则有待提高。无锡市各区经济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税收收入规模对比 2022年无锡市各区、县地区经济矩阵图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新吴区江阴市梁溪区宜兴市3.0%3.2%3.4%3.6%3.8%4.0%12.0017.0032.002022年人均GDP/(万元人)22.00 27.002022年GDP增速(%)轴中心点为(19.81,3.46)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0%2%4%6%8%10%12%14%16%18%2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无锡市GDP(亿元)全国GDP同比增速(%)无锡市GDP同比增速(%)新一线城市平均GDP增速(%)从统计数据来看,2022年无锡市GDP达到1.49万亿元,同比增长6.05。对比来看,无锡市GDP增速在2011-2022年基本维持在全国GDP同比增速和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水平之上,发展相对较好。1.2.1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2022年GDP近1.5万亿元2011-2022年无锡市全市生产总值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2022年中国新一线各城市生产总值分布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1.2.1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江阴市GDP最高,滨湖区GDP增速最快资料来源:无锡市统计公报无锡市作为江苏省经济体量排名第三城市,其下辖了2个省辖县级市和5个市辖区。2022年无锡市各区的平均GDP为2069.19亿元,有3个市区高于均值,其余市区2022年GDP均低于均值线。其中江阴市2022年创造了最高GDP,为4754.18亿元,同比增长了3.8,滨湖区是无锡市2022年地区GDP增速最快地区,实现地区GDP1057.87亿元,同比增速3.8。2022年无锡市各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3%3%3%3%3%3%4%4%4%4%4%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江阴市新吴区宜兴市梁溪区惠山区锡山区滨湖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均值同比增速1.2.2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呈现下降趋势资料来源: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2017-2022年全国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下降趋势,新一线城市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无锡市固定资产增速变动则围绕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2022年无锡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和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2017-2022年无锡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动情况(单位:

2022年无锡市各区、县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变动情况(单位:

)10.0%9.0%8.0%7.0%6.0%5.0%4.0%3.0%2.0%1.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无锡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同比增速(%)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10%-5%0%5%10%15%宜兴市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江阴市无锡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2011-2019年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从全社会消费品零收额变动速度来看,2011-2022年无锡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变动趋势和全国同比增速、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1.2.3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1-2022年无锡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30%-25%-20%-15%-10%-5%0%5%10%15%2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无锡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全国同比增速(%)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同比增速(%)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2022年无锡市和其他新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比情况(单位:亿元)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重庆成都苏州南京杭州武汉新一线城市均值青岛长沙郑州合肥宁波西安东莞佛山天津无锡1.2.3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江阴市消费水平最高资料来源:无锡市统计公报从各区域统计公报来看,2022年无锡市各区中,江阴市消费品零售额规模最大,2022年达到近700亿元,2022年无锡市各区县中惠山区、锡山区和滨湖区全社会消费品增速最快。2022年无锡市各区、县地区消费零售额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8%-6%-4%-2%0%2%4%6%8%10%1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江阴市宜兴市新吴区梁溪区惠山区滨湖区锡山区2022社会消费品同比增速总体来看,2011-2022年无锡市货物出口额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无锡市总体出口规模近5000亿元,同比上升14.94。对比全国货物出口增速和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来看,2011-2022年无锡市出口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变动趋势相对较为一致,其货物出口额增速周期性变动趋势明显。1.2.4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资料来源: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2011-2022年无锡市货物出口总额变动情况(单位:亿元,)6000.00 160%5000.00140%南京120%苏州东莞4000.00100%宁波3000.0080%新一线城市均值佛山60%青岛2000.0040%重庆杭州1000.0020%成都无锡0%天津0.002014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20%郑州西安长沙无锡市货物出口总额(亿元) 无锡市同比增速(%)武汉全国同比增速(%) 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合肥2022年无锡市和其他新一线城市货物出口额对比情况(单位:亿元)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1.2.4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新吴区货物出口额规模最大资料来源:无锡市统计公报从无锡市公布数据来看,2022年无锡市各外贸区出口规模均值为727.88亿元,新吴区和江阴市的出口规模总体高于均值,其中新吴区2022年货物出口额规模最大,梁溪区增速最快。2022年无锡市各外贸区货物出口额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0%5%10%15%20%2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新吴区江阴市惠山区梁溪区滨湖区锡山区 宜兴市出口总值(亿美元)

均值同比增速1.2.5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2022年税收收入超850亿元根据无锡市税务局公开的税收统计数据,2022年无锡市税收收入规模达到852亿元,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四,远低于新一线城市的平均水平。2022年无锡市V.S.其他新一线城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各城市税务局24512329184718161722146913821273120010191000909852826797766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6901.2.5 无锡经济发展全景:新吴区规模最大,江阴市排名第二资料来源:无锡市统计公报从2022年各区县统计公报来看,2022年无锡市各区的税收收入均值为139.81亿元,各市区中有2大市区的税收收入高于均值,其中新吴区的税收收入规模最大,2022年达到242.06亿元,其次为江阴市,其2022年税收规模226.83亿元。2022年无锡市各区、县地区税收收入对比情况(单位:亿元)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新吴区江阴市宜兴市惠山区锡山区滨湖区梁溪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值02聚焦无锡:产业篇无锡市产业结构总体概况无锡市产业结构全景分析无锡市特色产业总体概况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分析2023年2月13日,无锡召开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通过梳理、摸查产业家底,无锡提出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分梯度地进行了产业布局。2.1.1

无锡产业布局体系:“465”布局体系打造“高而强”的地标产业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地标产业打造“新而强”的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未来产业打造“大而强”的优势产业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2.1.2 无锡产业空间布局:“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十四五期间,无锡市按照“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形成1个主中心城区,江阴、宜兴2个副中心城区,北部片区(锡澄协同发展区)、西部片区(

锡宜协同发展区)和东部片区(锡东绿色发展区)等3个综合片区。2.1.3

无锡市各区重点产业全景各区重点产业布局来看,无锡市文旅商贸等第三产业布局主要集中于以行政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为代表的中心城区,以及以曲江新区为代表的城中开发区。围绕中心城区,无锡市主要布局了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产业,助推无锡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主要分布在经开区、高新区、西咸新区和航空航天基地周围,以开发区为依托,带动各行政区整体制造业发展。根据无锡市政府2023年2月,最新印发的《无锡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来看,无锡市在地标产业领域主要布局行业为物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2.2.1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地标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物联网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2.2.1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地标产业:各区域布局从产业布局空间分布来看,无锡市的地标产业布局仍旧以无锡市新吴区为核心,针对不同开发区的发展特点、区域优势和产业定位,分别发展不同类型地标产业。围绕智能传感器、通信传输、系统集成等产业链核心环节,依托江苏物联网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无锡市将加快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标准研发攻关,加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扩大在工业、车联网与智慧交通、信息消费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生活智慧化、治理智能化水平。2.2.1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地标产业:物联网产业资料来源:无锡市统计公报2.2.1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地标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资料来源:无锡市统计公报无锡市“十四五”期间聚焦芯片设计、晶圆制造、高端封测、装备材料等关键核心领域,推动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以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为引领,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各区分布布局情况 2020-2021年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单位:亿元,

)1418178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60018002000以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以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功能互补、彰显特色为原则,以国家级和省级软件园区为引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至规划期末,形成软件产业“一核+一体+两高地”的空间布局,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其中,“一核”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软件核心区,“一体”为市区范围软件产业发展主体区,“两高地”为江阴市、宜兴市软件产业发展高地区。2.2.1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地标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形成以江阴市、新吴区、滨湖区、惠山区为重点,锡山区、宜兴市联动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2500亿元。2.2.1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地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期间,无锡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抢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化合物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新兴前沿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打造产品特色鲜明、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化成效初显的未来产业先发之地。2.2.2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五大未来产业五大未来产业氢能和储能产业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量子科技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深海装备产业2.2.2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五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资料来源:无锡市政府十四五期间,无锡市以滨湖区、新吴区和惠山区为重点区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算力平台、智能终端等领域,加快打造具有特色区域品牌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为元宇宙海量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布局规划 无锡市人工智能学会业务范围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布局规划芯片领域布局技术领域研发平台领域建设终端领域鼓励元宇宙领域扶持组织和领导全体会员开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研究,促进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人工智能技术咨询与服务。调动全体会员的积极性,带动全社会学习、宣传和应用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协作研究科学难题,共商技术攻关,促进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普活动,包括专家论坛、技术讲座、博览会等,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以惠山区为重点区域,大力推动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建设,重点依托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集聚科研创新人才力量,优先推动量子精密测量等成熟技术产业化,发展科学仪器装备产业,建设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产业示范基地。2.2.2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五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产业重点打造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SEM3000系列扫描电子显微镜、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特色产品。推动量子技术在5G通讯器件、智芯模组、原子磁力计、扫描电子显微镜、金刚石芯片和传感器、电极材料智能装备和智能环卫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产品开发。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量子感知量子传感器及芯片量子技术及其衍生技术量子计算以新吴区、锡山区、惠山区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氮化镓、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制造,支持氮化镓、碳化硅、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和模块的研发制造。2.2.2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五大未来产业: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大力培育引进技术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IDM企业,支持建设射频、电力电子等器件生产线,形成配套材料和封装能力。引导5G通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系统等领域企业推广试用化合物半导体产品,提升系统和整机产品性能。2.2.2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五大未来产业:氢能和储能产业氢能领域,围绕氢能产业链核心环节,大力发展低成本低碳排放制氢技术、高压或液体储运和加氢技术、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无锡市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重点2.2.2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五大未来产业:深海装备产业以滨湖区、新吴区为重点区域,依托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充分利用中船702所、中船探测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以促进深海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海洋安全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深海运载安全(深潜)、深海通信导航(深网)、深海探测作业(深探)等3个研究方向的重大科技任务攻关,集成多学科研发体系,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体系,聚力突破“深远海”关键技术。建设海洋科技新兴产业园、锡山深远海装备产业园,开展高端材料、新型动力、配套设施及作业、深海能源等方向的科研成果孵化及应用示范。2023年2月15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加快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无锡市在优势产业领域主要布局行业为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2.2.3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六大优势产业六大优势产业高端装备高端纺织制造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2.2.3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六大优势产业:高端装备产业以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为重点区域,以智能化、成套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江南大学无锡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聚焦“两机”、重大成套设备、智能测控装备、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打造专业化水平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500亿元。2.2.3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六大优势产业:高端纺织服装产业以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为重点区域,依托江阴市新桥镇阳光工业园、江阴市新桥镇海澜工业园、宜兴市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红豆工业城、红豆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工业园等核心载体以及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易平台。2.2.3 无锡产业结构全景-六大优势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江阴市、宜兴市、新吴区为核心,依托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产业园、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新吴区国家高新区等核心载体,以及江苏省环保技术创新中心、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所等创新平台,推进无锡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2.2.3 无锡产业发展现状-六大优势产业:特色新材料产业以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为重点区域,依托江阴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江阴临港开发区、江阴临港化工园区、宜兴新材料产业园、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等核心载体发展无锡市特色新材料产业。2.2.3 无锡产业发展现状-六大优势产业:新能源产业以江阴市、宜兴市、惠山区、新吴区为重点区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产业,加快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提高新能源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水平。2.2.3 无锡产业发展现状-六大优势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为重点区域,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为核心,推动汽车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2.3.1 无锡市特色产业总体概览:特色产业共建“太湖明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技术★★★★★★★★★★★★★★★从无锡市“十四五”规划和重点产业布局体系整理来看,前瞻认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技术为无锡市发展特色产业。详细界定评分如下:无锡市特色产业的界定评定依据:①【政策支持力度】根据该市政府发文、省政府发文及国家层面政策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评判;②【产业竞争力】:该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③产业发展前景:该产业在该城市及全国的发展前景。在特色产业空间布局领域,无锡市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汽车及软件、生物医药布局范围最广,物联网产业主要集中在梁溪区和滨湖区。2.3.1 无锡市特色产业总体概览:特色产业行政区布局一览从产业发展来看,无锡市特色产业集群分布最广的是生物医药产业,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梁溪区、新吴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惠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则主要集中在江阴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于新吴区。2.3.1 无锡市特色产业总体概览:特色产业集群分布从无锡市各大特色产业总量衡量指标来看,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物联网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整体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其中物联网产业规模超3500亿元,是无锡市发展的重点产业。2.3.2 无锡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特色产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2.3.2 无锡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特色产业重点企业空间布局总体来看,无锡市各大特色产业发展较大规模企业布局主要集中于无锡市江阴市和宜兴市组成的两大发展高地,以及惠山区、锡山区、新吴区和滨湖区组成的中心城区范围内。根据无锡市产业规划政策,无锡市各级政府均对无锡市特色产业提出了相关产业规划,详细量化指标汇总如下:2.3.3

无锡市特色产业发展目标解读集成电路产业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无锡高新区培育上市企业超过8家。生物医药产业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筹划产业用地5000亩,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物联网产业2025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无锡市区(不含江阴、宜兴)将新建充电桩约9.4万个。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到2025年,全市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资料来源:无锡市政府等无锡市“十四五”期间聚焦芯片设计、晶圆制造、高端封测、装备材料等关键核心领域,推动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以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为引领,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2.4.1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资料来源:无锡市政府等集成电路是“十四五”无锡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方面,根据无锡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780亿元,同比增长25.5,高于全国17.5的平均水平。2.4.1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0200400180020002020-2021年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单位:亿元,)2014-2023年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历年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单位:家)160014014001201200100100080800600600204016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1-2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在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中游环节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以及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均有布局;下游应用领域中主要涉及汽车电子和计算机领域。2.4.1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图谱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无锡市各辖区均有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环节的企业分布,集成电路设计主要分布在滨湖区、惠山区。相对而言,惠山区、滨湖区和锡山区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2.4.1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链区域分布2.4.1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资料来源:企查猫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长速度维持较高的水平。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首次突破万亿元,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2020-2021年无锡市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占全国比重超15。2020-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及无锡市占比(单位:亿元,

)0%2%4%6%8%10%12%14%16%18%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2015年以来,无锡市开始大力推动集成电路推广应用,当前已形成了4大主要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SK海力士半导体产业园、无锡金投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无锡信息产业科技园(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2.4.1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分布资料来源:无锡市航空基地委员会根据2022年3月无锡市发改委出台的《无锡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试行)》,

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无锡高新区培育上市企业超过8家。2.4.1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标2025年产业规模实现2000亿元。无锡高新区培育上市企业超过8家。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超过800家资料来源:无锡市政府形成以江阴市、新吴区、滨湖区、惠山区为重点,锡山区、宜兴市联动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2500亿元。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项目主要规模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上市18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上市82个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注册证江苏省占比约50%立项资助生物医药项目43个科技拨款3200万元11291000800600400200012002020年2021年根据2022年8月无锡召开的太湖湾健康未来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无锡共有18个三类医疗器械、82个二类医疗器械完成注册上市,其中卡尤迪、奇天基因自主研发的2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上市,约占江苏省获批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注册证的50。2021年无锡共立项资助生物医药项目43个,科技拨款超过3200万元。2020-2021年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单位:亿元)160014001400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企业数量1601401201008060402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1-2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近年来生物医药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呈现波动态势。2022年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新注册企业数量仅18家,2023年截至2月23日无锡市新增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数量仅1家,生物医药企业新增注册数量有所收缩。截至2023年2月23日,无锡市累计神武医药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数量近2000家。2014-2023年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历年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单位:家)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在独立医学实验室、医药外包、ICL检测,中游环节在疫苗、诊断试剂、血液制品以及单克隆抗体领域均有布局;下游应用领域中主要涉及医疗机构和医药零售。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

《2

0

2

0

中国硬科技创新白皮书》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无锡市各辖区均有医疗机构、诊断试剂环节的企业分布,诊断试剂主要分布在滨湖区、惠山区。相对而言,惠山区、滨湖区和锡山区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链区域分布资料来源:

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加8.51%,为3.57万亿元。2021年为3.82万亿元,无锡市占全国比重超3.5。2020-2021 %0%1%1%2%2%3%3%4%4%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202021市场规模(亿元)占比(%)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2015年以来,无锡市开始大力推动生物医药推广应用,当前已形成了7大主要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江阴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扬子江生物医药加速器)、雪豹日化生物科技园、百桥生物科技园、蔚尔生物科技园、江苏汇顺医药产业园、无锡智能医疗产业园、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2.4.2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资料来源:无锡市航天产业基地根据2022年3月无锡市发改委出台的《关于促进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筹划产业用地5000亩,新增建成科研产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功能园区10家左右,重大创新平台5个以上,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2000家,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筹划产业用地5000亩新增建成科研产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加快载体建设支持园区产业用地混合利用,推动园区建设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支持龙头企业、国内外专业机构、产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与园区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对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强化人才金融支撑对生物医药股权投资机构落户最高奖励2000万元对投资该市初创期生物医药企业的早期基金机构,按实际投资金额给予最高10的奖励,单个投资项目奖励补贴最高100万元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新一轮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夯实以新吴区为核心,滨湖区、梁溪区等为重点的“一核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围绕智能传感器、通信传输、系统集成等产业链核心环节,依托江苏物联网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快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标准研发攻关,加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扩大在工业、车联网与智慧交通、信息消费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生活智慧化、治理智能化水平。2.4.3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一览2.4.3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资料来源:无锡市文旅局200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要在无锡建设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感知中国中心”,开启了物联网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发展大幕。自2009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以来,无锡以创新实践为引领,在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产业集聚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21-2022年无锡市物联网产业规模(单位:亿元,

)项目主要概况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亿元)3563亿元占江苏产业规模比重(%)50%2022年前三季度产业增速(%)14%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数量占比(%)超过50%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无锡市物联网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感知控制层在通信协、智能控制器,平台层环节在通信设备以及互联网平台领域均有布局;下游应用领域中主要围绕消费驱动、政策驱动和产业驱动进行布局。2.4.3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物联网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无锡市文旅局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无锡市各辖区均有传感器、传输网络层的企业分布,互联网平台主要分布在滨湖区、惠山区。相对而言,惠山区、滨湖区和锡山区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2.4.3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物联网产业链区域布局资料来源:文旅部发展物联网产业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2015年以来,无锡市开始大力推动物联网推广应用,当前已形成了3大主要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物联网产业园)、鸿山物联网小镇(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农资物联网产业园。2.4.3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物联网产业集聚区资料来源:

中国文旅局2.4.3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1-202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20%物联网产业相关上市企业超过90家根据2021年10月无锡市出台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无锡物联网产业将迎来明显增长,2025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无锡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远期目标 “十四五”期间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着力补链强链,优化集聚生态高新区将进一步做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制度,抓住“建链”龙头企业、找准“补链”关键环节、紧盯“强链”核心要素,不断完善物联网产业链。布局前沿科技,积蓄优势动能高新区将瞄准全球科技动向,积极布局人工智能、AI芯片、传感器、柔性制造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大应用推广,拓展市场空间高新区将持续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新兴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5G广泛应用、AI深度赋能。以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为重点区域,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为核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2.4.4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布局2.4.4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765432102014年12月,无锡市被省政府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区域。2015年5月,无锡市全面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到2020年底,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共计2.75万辆,占全市汽车总量的1.25,其中无锡市区新能源汽车1.93万辆、江阴市0.56万辆、宜兴市0.26万辆。到2021年底,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6.0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85。2020-2021年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规模 2021年无锡市新能源启辰充换电设施统计表(单位:座,(单位:万辆) 个)行政区公共及专用终点站(座)公共及专用充电桩(个)私人自用充电桩(个)换电站(座)无锡市区4015010136459江阴市10168964351宜兴市10368927211合计60563882280111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无锡市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上游在电机、电池和电控,中游环节在新能源乘用车以及新能源专用车领域均有布局;下游应用领域中主要涉及汽车后市场领域。2.4.4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无锡市各辖区均有充电设备、汽车维修环节的企业分布,新能源设计主要分布在滨湖区、惠山区。相对而言,江阴市和宜兴市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2.4.4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地图资料来源:无锡市政府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2015年以来,无锡市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推广应用,当前已形成了以江阴市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即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4.4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分布2.4.4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资料来源:无锡市政府2022-2024年无锡市区将新建充电桩约9.4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不少于10100个专用充电桩不少于3050个锡山区规划建设消费电子产业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园等6个专业园区。根据2022年10月无锡市出台的《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打造“3公里汽车充电服务圈”实施方案(2022-2024年)》,2022至2024年间,无锡市区(不含江阴、宜兴)将新建充电桩约9.4万个。2022-2024年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十四五”期间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单位:万个,个)兴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产业园区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逐步普及分布式能源站,建设电网友好的智能有序充电应用场景利用新能源汽车移动储能特性,实现“车-桩-网”互动,优化电网负荷曲线、平抑电网负荷,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调互动发展。进一步完善智慧车联网平台打造无锡市统一的充换电服务一张网,实现对无锡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充换电设施和新能源汽车数据全覆盖采集,为运营企业和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撑行业监管、分析决策。至规划期末,无锡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形成软件产业“一核+一体+两高地”的空间布局,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其中,“一核”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软件核心区,“一体”为市区范围软件产业发展主体区,“两高地”为江阴市、宜兴市软件产业发展高地区。2.4.5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空间布局2.4.5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资料来源:无锡市政府无锡同时又是中国软件特色名城,2022年产业规模超1857亿元,近年来年均增速超30,软件业务收入过亿企业超200家,拥有中国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大数据50强企业6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将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加快构筑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2022年无锡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规模(单位:亿元,

)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4.5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布局范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制造产业不仅具有自然垄断的行业特征,行业本身也是典型的国防硬科技产业,行业发展程度极大依赖于当地科研力量。无锡市是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教育领域发展较成熟城市,建国初期建设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高校资源和研究院资源在经过长期发展后,日趋成熟,为无锡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卓越的科研资源。无锡市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科研资源优势加速进入赋能时代的软件产业正在成为数字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经济转型的重要源动力,作为软件产业较为发达的无锡,面临十四五时期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相重叠的重要时期,发展软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创新资源、产业基础优势、政策扶持优势、信息化基础等优势。2.4.5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优势资料来源:民航局2.4.5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企业优势资料来源:交通运输局项目主要概况单位数(个)254固定资产原价(亿元)314.64资产总计(亿元)733.37负债总计(亿元)344.26营业收入(亿元)511.08营业成本(亿元)363.41销售收入(亿元)27.76营业利润(亿元)56.20利润总额(亿元)58.66根据无锡市2022年计年鉴,2021年无锡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54家,在软件企业领域占比达30,规上企业营收规模达到511.08亿元,占市内软件产业规模的28,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2021年无锡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个,亿元)2.4.5 无锡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目标根据2021年6月无锡市出台的《无锡市“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软件新业态的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025年无锡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目标解读(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无锡各区委到2025年,全市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到2025年,力争实现营收超50亿元的软件企业

2家、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10家、超亿元的软件企业100家。到2025年,全市软件产业集聚载体面积力争达到900万平方米左右。03聚焦无锡:民生篇无锡市民生发展总体概况无锡市民生发展全景分析3.1.1 无锡民生发展总体概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0102030405呈现上升趋势,总体高于新一线城市平均水平。市内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和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均上升。近年来人口增速明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房价低于新一线城市平均房价,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上升趋势明显,区域民生总体提高进步趋势明显。房价水平低于新一线城市平均房价。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机构床位数呈现上升趋势,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略低于新一线城市均值。人均收入人口近十年人口增速明显,老龄化程度高于新一线平均水平和全国水平。滨湖区和梁溪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较高,属于优享区。新吴区和江阴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但是房价较高,属于奋进区。其余各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均较低,位于普惠区。3.1.2

无锡民生发展总体概况:无锡各区域民生四象限图注:

前瞻根据各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均价两大指标划分了优享区、舒适区、普惠区和奋进区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0元,房价均价≥18000元/M2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0元,房价均价≥18000元/M2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0元,房价均价≤18000元/M2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0元,房价均价≤18000元/M23.2.1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近十年人口增速明显无锡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近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稳定,2020年无锡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近750万人,同比上升13.21。2022年无锡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749.08万人,同比上升0.15。2011-2022年无锡市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单位:万人,)资料来源:

《无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无锡统计年鉴-2%0%2%4%6%8%10%12%14%580.00600.00620.00640.00660.00680.00700.00720.00740.00760.00201120122013201420192020202120222015 2016常住人口(万人)2017 2018同比增长率(%)3.2.1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江阴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多资料来源:无锡各区统计局从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无锡市各区人口数量均值为102.35万人,其中江阴市和宜兴市常住人口数量高于各区人口均值,其中江阴市常住人口数量规模最大,2022年其数量达到178.4万人。2022年无锡市分区域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单位:万人)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江阴市宜兴市梁溪区惠山区锡山区新吴区滨湖区2022均值3.2.1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老龄化程度高于新一线平均水平0.00%5.00%10.00%15.00%20.00%25.00%从老龄人口占比来看,无锡市老龄化人口水平相对较高,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无锡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19.75,高于新一线城市均值16.8和全国均值18.7。无锡V.S.全国及新一线城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

《无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3.2.1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宜兴市老龄人口占比最大分地区看,无锡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三大市区,即宜兴市、梁溪区和滨湖区,其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最大的为宜兴市,占比为23.36。无锡市各区县60岁以上人口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

《无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纵向对比来看,无锡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8-2022年之间呈现上升趋势,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高新一线城市平均增速。横向对比来看,无锡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新一线城市均值,处在中上层面。3.2.2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总体高于新一线城市平均水平2018-2022年无锡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情况(单位:元,

)2022年无锡V.S.全国及新一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

)资料来源: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0%1%2%3%4%5%6%7%8%9%1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全国同比增速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长沙青岛新一线城均值天津合肥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全国重庆3.2.2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新吴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资料来源:无锡各区统计公报注:

深汕特别合作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从统计数据来看,2022年无锡市各区县常住居民人均收入为66395元,其中新吴区、梁溪区、江阴市和滨湖区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无锡市均值,其中新吴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71975元,其次为梁溪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990元。2022年无锡市各区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单位:元)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新吴区梁溪区江阴市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宜兴市2022均值根据中房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截止2023年2月,无锡房屋平均单价为17873元/m2,低于新一线城市房价均值22160元/m2

,目前来看,无锡市房价水平不算太高。3.2.3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低于新一线城市平均房价资料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2023年1月无锡市各区县普通住宅价格情况(单位:元/m2)注:上述价格为商品住宅(新房)

销售均价。2023年2月无锡市房价与各新一线城市房价对比情况(单位:元/m2)0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

50000杭州南京东莞天津苏州宁波新一线城市均值合肥武汉青岛无锡西安佛山成都郑州重庆长沙21902188301694316941165031641515214-2.71%1.21%-3.00%-3.40%10000-3.94%-4.00%-4.91%-5.00%5000-6.00%-6.88%-7.00%0滨湖区梁溪区宜兴市惠山区锡山区新吴区江阴市-8.00%-2.00%0.00%-0.47%-1.00%1.00%2.00%150002000025000平均单价(元/㎡)同比增速横向对比来看,2021年无锡市人均义务教育学校达0.67所/万人。纵向对比来看,无锡市义务教育学校在2017-2022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市内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3.2.4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市内义务教育学校数量上升2017-2022年无锡市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及人均中小学学校(单位:所,所/万人)2021年无锡市V.S.新一线城市人均中小学学校(单位:所/万人)资料来源:各城市教育局00.20.40.60.811.21.4长沙西安重庆郑州青岛天津新一线城市均值武汉宁波无锡杭州佛山苏州成都东莞南京0.540.560.580.60.620.640.660.68010020030040050060020172018 2019义务教育学校数量(所)2020 2021 2022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所/万人)3.2.4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市区学校数量最多资料来源:无锡统计年鉴从2022年无锡市统计年鉴来看,2021年无锡市中小学学校最多的分区为除两市外的其他区划(统称为市区),2021年市区共有中小学数量226所,人均中小学学校为0.55所/万人。2021年无锡市各区人均中小学学校分布情况(单位:所,所/万人)0.000.100.200.300.500.400.600.700.800.90050100150200250市区宜兴市江阴市义务教育学校数量总计人均义务教育学校3.2.4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教育公共预算支出逐年上升从教育公共预支出来看,无锡市2016-2022年教育预算支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达到236.12亿元,同比增长7.52 。无锡市在教育领域财政支出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2022年无锡市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变动情况和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财政部、各城市财政局0%2%4%6%8%10%12%14%16%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教育支出(万元)无锡市同比增速全国同比增速纵向对比来看,无锡市各卫生机构床位数呈现上升趋势,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量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横向对比来看,无锡市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在新一线城市中处在中间水平,2021年无锡市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略低于新一线城市均值66.7张/万人。3.2.5

无锡民生发展全景:机构床位数呈现上升趋势2011-2021年无锡市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及人均卫生机构床位变动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