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养老工作应该有的样子研讨_第1页
从事养老工作应该有的样子研讨_第2页
从事养老工作应该有的样子研讨_第3页
从事养老工作应该有的样子研讨_第4页
从事养老工作应该有的样子研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事养老工作应该有的样子研讨养老工作怎么做,她说:“我把他们想象成父母未来的样子”刘慧娟眼中的老人是具象生动的,尽管她面对的是一个数以百万计的群体。工作需要的框架感,没有消解她对个体的共情力:她是民政局养老处副处长,所属部门重点负责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制度建设。换种说法,是从参差的个例中寻出共性,形成由点及面的机制。但她不曾止于寻求“最大公约数”:当个体的需求和服务群体的政策并不能严丝合缝时,她时常自问:“是否能完善得再精细一点,惠及更多人?”人文关怀反哺了她的专业性——她的体察事无巨细:如何让老人更便利地知晓养老政策?于是有了社区“养老顾问”的设计;认知障碍的病程不可逆,是否可能早发现早介入?因而有了为该群体建设友好社区的实践;老年人不愿多走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点位排布是否足够友好?由此有了对“家门口”为老服务的探索……为老,繁复琐碎。政策、制度的惠及度关乎对老人衣、食、住、行需求甚至精神层面的充分理解和共情。提及这种体悟,刘慧娟的真挚扑面而来,“我的服务对象有几百万,这从来都不是一个数字。我把他们想象成父母未来的样子,这样就有更强烈的意愿保障他们,尽可能不被遗漏。”爱一行:让政策有温度刘慧娟珍藏着一封信。信中,一名耄耋之年的阿婆向她咨询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信封上点了她的名字、职务,请她“亲启”。信中的咨询,有关个体需求和政策标准之间的矛盾,刘慧娟其实无法为她“破例”。但字里行间,她读出老人的期待,于是决定回复,哪怕只能作解释工作。信里没留联系方式,刘慧娟通过医保局找到老人申请“长护险”时留下的号码——一个座机号。这通电话打了很久,接通的那一刻,老人欣喜异常的语气让她心头为之一颤,“当我解释清楚这个政策,说明原因,她满意了:‘你能给我打电话说这些话就可以了’。”言及此,她顿了顿。看似无解的诉求背后藏着如此微不足道的请求——人老了,时有固执,但少有冥顽不化。“大多数老人是通情达理的,但要有人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被关心。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更高要求,是不是能精细到这个程度?”早在2018年,刘慧娟参与了社区养老顾问的设计,不断推进队伍建设,密集点位,为了帮助更多养老服务政策能在第一时间触达个体。“解决问题,不能限于个例,要设计政策完善制度,去保障群体利益;但同样,也不能止于政策,没有十全十美的顶层设计,只有不断通过个体需求,完善政策,才能让其趋于最优解。”刘慧娟理出一条逻辑。钻一行:让政策有重点刘慧娟身上有一种清晰的秩序感:语速快,条理清晰,讲到重点时有停顿。养老服务千头万绪,对于政策制定者需要厘清框架。她深谙此道:譬如有关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建设,“现实考量是老年人不喜走长路,已有点位是否对此有充分关照?由此我们对各街道提出划片区建设,满足片区点位后,再琢磨‘家门口’模式。”具体到助餐和日托:如果在“家门口”设计一个百平米的小型综合服务体,用以解决5、6名老人吃饭以及白天的娱乐休闲活动,即为一种有效的补充。“其中逻辑是先满足需求,再挖掘新需求完善政策,让老人们满意。”她说。厘清框架既需要步步递进的细致观察,也要有抓住重点的敏锐。刘慧娟很早就观察到人们对认知障碍群体的认识局限,“哪怕是高知家庭也存在对外羞于启齿的情况,不寻求帮助,最后因看护人的不专业导致老人情况急剧衰退。”她敏锐捕捉到关键点——让老人们及早察觉,拉长发现至患病的时间,“至少这段日子,老人的生活是有质量的。”“医疗干预甚至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已经涉及后端,我认为民政从养老服务的角度应重点关注前端,在于社区。”2019年,她参与设计“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落地两个重点:其一通过宣传让老人们愿意走出家门,心态上有所调整;其二,发现该群体,“我们依托专业力量开发了一套测评工具,以此判断是否有患病风险并提前干预。”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刘慧娟愿用“有意思”描述自己的工作,“意义这个词太宏大了,如果我的工作让老人们感受到便利,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很好。”陈倩:对养老护理工作有火一般的热情陕西省“最美养老护理员”的荣誉是对陈倩勤恳工作的充分肯定。作为一名90后,陈倩大学毕业就走上了养老护理岗位,通过8年的学习磨炼和实践积累,她慢慢成为陕西省渭南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的技能尖兵。如今已是护理部副主任的陈倩,依然脚踏实地奋战在养老护理一线,这是她最热爱的事业。满怀真情,踏上养老护理之路2014年,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陈倩,却在本科毕业时选择了养老护理职业,成为渭南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的一名养老护理员。陈倩的父母原来都是渭南市社会福利院的职工,负责照顾特困供养人员,工作繁忙。年幼的她经常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看,她对老年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大学时期,陈倩去敬老院做义工,她看到老年人孱弱的身躯和渴求关爱的眼神,不禁心里紧了一下,“我应该像父母一样,去帮助这些老年人。”选择做养老工作的想法开始在陈倩的心里发芽。回忆起入职第一天,陈倩无法忘记从欢欣雀跃到伤心委屈可以来得那么快。初来乍到,她被安排给老年人剪趾甲。陈倩来到86岁的张爷爷身边,蹲下身,正准备给老人剪第一个趾甲,老人突然用力推了她一把,没有防备的陈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错愕、恐慌、无所适从,陈倩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场面,逃也似的跑了出去。陈倩一下子陷入了迷茫和不安,甚至对养老护理这份职业产生了抵触情绪。父母得知情况后,劝导她说:“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你要多理解、多包容。”陈倩积极调整心态,不断探索学习,很快就找到了跟老年人相处的秘诀。饱含深情,贴心照护陪伴老人养老护理工作既繁琐又复杂,陈倩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当老人身体不适,她总会立刻起身赶到老人身边,轻声抚慰;面对失智老人打骂、不配合时,她能够宽容淡定、耐心有方;当得到老人和家属的感谢和称赞时,她会高兴一整天。老人们信任她、依赖她,亲切地称她是“心理治疗师”。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发生,福利院采取了封闭管理措施。因病卧床的刘爷爷闹着要回家,甚至以绝食相逼。“爷爷,您是共产党员,年轻时那么优秀,现在也要继续发挥正能量。”老人觉得陈倩说得在理,连着喝了好几口米糊。把话说到老人的心坎上,哄老人开心,这是陈倩贴心照护老人的心得。新冠肺炎疫情频发,福利院也随之多次封闭管理,每次陈倩都冲在前面,协助照顾老人、疏导老人异常情绪、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周、半个月不能回家已是家常便饭。“我家孩子今年刚6岁,前几次福利院封闭的时候,孩子隔着窗户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回家?什么时候回家啊?’”提及家庭,陈倩流露出难以掩饰的亏欠感。“我对工作的一腔热情,都是家人给的底气。”倾注热情,当作事业干越干越爱非养老护理科班出身的陈倩深知,只有提高自身养老护理技能,才能更好地了解老年人、服务老年人,收获他们的认可。成功无诀窍,功夫在平时。陈倩买来护理方面的专业书籍,想方设法挤出时间自学。“白天很忙,我只能在晚上孩子睡着以后看书学习。”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8年时间里,陈倩把自学钻研和实践积累作为提高护理技能的最主要途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陈倩先后取得了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高级证书,以及失智老年人照护等级证书等,并且还在一些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2019年获得陕西省养老护理职业竞赛个人三等奖,2021年获得陕西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和渭南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2022年5月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授予“渭南五四青年奖章”。“荣誉只是起点,我希望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更多的养老护理人员。”2021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