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_第1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_第2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_第3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_第4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数字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132班学号2013210788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6月1日电气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名称:数字时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自2015年5月26日起至2015年6月7日止一、课程设计目的掌握同步十进制集成计数器74160的功能。(2)学习用同步十进制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计数器的方法。二、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设计任务:(1)以WEB数字集成电路库中的74160为主要器件,设计一个数字显示电子时钟,要求如下:①有时、分、秒计数功能,以24小时循环。②用六只数码管分别显示时、分、秒的十位和个位。③具有清零功能。④用信号源库中的时钟源做计数秒信号。根据设计结果创建实验电路。仿真,调试。基本要求:简述总体方案,画出总体逻辑框图。设计时、分、秒单元电路。依据仿真结果,总结实验体会。电气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评价表院(部)电气学院年级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李明学生学号2013210788题目数字时钟的设计与调试(仿真)指导老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成绩评定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WB是目前较为流行的EDA设计软件之一,因其形象直观的操作界面、图形化的电路设计方法、功能齐全的虚拟仪器库、良好的电路仿真功能等特点而备受电子电路设计者的欢迎。本文就以EWB50版本为基础.介绍一款数字式时钟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过程,说明了EWB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关键字:时钟电路;计数器;设计与仿真1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1课程设计的目的掌握同步十进制集成计数器74160的功能。学习用同步十进制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计数器的方法。1.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2.1设计要求 2(1)以WEB数字集成电路库中的74160为主要器件,设计一个数字显示电子时钟,要求如下:①有时、分、秒计数功能,以24小时循环。②用六只数码管分别显示时、分、秒的十位和个位。③具有清零功能。④用信号源库中的时钟源做计数秒信号。根据设计结果创建实验电路。仿真,调试。1.2.2内容要求 简述总体方案,画出总体逻辑框图。设计时、分、秒单元电路。依据仿真结果,总结实验体会。2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2.1数字电子钟基本原理 数字时钟电路是一个典型的数字电路系统,其由时,分,秒计数器以及校时和显示电路组成。本次设计利用集成十进制递增计数器(74160)和带译码器的七段显示数码管组成的数字钟电路。2.2原理框图图2-1数字时钟原理图3单元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1时钟信号源对于系统的稳压电源和秒脉冲器,在本次设计中采用WEB信号源库中的直流电源(5V)和方波秒脉冲(1HZ,占空比50%),来实现。3.2六十进制计数器 秒脉冲信号,首先送到“秒”计数器进行累加计数,秒计数器应完成一分钟之内秒数目的累加,并达到60秒时产生一个进位信号,所以,选用两片74160组成六十进制计数器,来实现六十进制计数。其中,“秒”“分”十位是六进制,“秒”“分”个位是十进制。3.2.1秒钟部分电路 其中个位计数为十进制形式。个位与十位计数器之间采用同步级连方式,将个位计数器的进位输出控制端RCO接至十位计数器容许端ENP,ENT,完成个位对十位计数器的进位控制。选择十位计数器QC与QA和个位计数器QD和QA做反馈端,经与非门输出控制LDN置数端,接成六进制计数形式。当计数器状态为59时,重新置数00000000,并输出一进位。图3-2-1秒计时电路图3.2.2分钟部分电路分钟部分电路与秒钟部分相似,当计数器状态为59时,重新置数00000000,并输出一进位。图3-2-2秒计时电路图3.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由于现行的时钟都有两种计时方式,即十二小时制和二十四小时制,所以在本次设计中也综合考虑了这两种计时方式的转化功能。本次小时计时电路的设计,是由两片74160组成能。分别实现十二和二十四进制计数的同步递增计数器。具体电路如图3-1-3所示。个位计数器和计数器均接成十进制计数形式.采用同步级联复位方式。选择十位计数器的输出端QB和个位计数器的输出端Qc通过与非门NAND2控制两片计数器的清除端(CLR").当计数器的输出状态为00100100时,立即译码反馈清零,实现二十四进制递增计数;若选择十位计数器的输出端Q一与个位计数器的输出端Qn经与非门NANDI拉制两片计数器的清零端(CLR").当计数器的输出状态为00010010时,立即译码反馈清零.实现十二进制递增计数。引入开关Q,通过敲击Q键,使开关Q选择与非门NAND2输出或NANDI输出,可实现十二进制和二十四进制增计数器的转换.同时该计数器做时钟的小时计数器。所设计的小时计数器经过仿真,能够实现分别十二和二十四进制计数功能,通过开关Q的控制能够实现24/12迸制计数转换功能。图3-312/24小时计数电路图3.4校时器 数字钟走时出现误差时,需要校正时间。校时电路实现对“时”“分”“秒”的校准。在电路中设有正常计时和校对位置。本实验实现“时”“分”的校对。对校时的要求是,在小时校正时不影响分和秒的正常计数;在分校正时不影响秒和小时的正常计数。通过A来调节小时。用D键来调节分。图3-4校时电路图4电路仿真 4.1数字钟总电路图利用已设计成功的秒、分、时计数器构成如图4-1所示时钟系统电路。数字时钟电路由两个六十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分别构成的秒计时器、分计时器。经过级联后完成分秒计时,由12/24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实现小时计数。秒、分时计数器之问采用同步级联方式.几部分协同工作,完成时钟计数功能。引入开关【s】和【F】,通过敲击S、F键可将控制脉冲分别引入时、分计数器,实现对分计时和小时计时的校正.完成时钟校时功能。 图4-1数字时钟系统电路图4.2仿真电路测试结果 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时钟进行走动。图4-1仿真电路图5总结本次设计充分利用了EWB的电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功能.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设计思路,先分别对秒、分、时电路进行单独设计,并经仿真无误后,再连接为整体电路,并进行整体仿真。这样便于即时发现电路出现故障时的问题所在。本次设计的数字式时钟电路,经整体仿真,能够实现时钟计时、12/24进制转换、时钟校时等功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过本攻设计,充分体验了EWB在电子线路设计中的优越性,它的出现是对传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的革新,为电子电路的的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是数电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我学习数电技术的综合性训练。我做的是数字钟的设计,然而,要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通过上网查询和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让我知道了大量关于数字钟设计的知识,同时又重新将从前学过的知识复习了一遍,做到对各个集成块的引脚功能和工作原理都很清晰。从而让我更深一步掌握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学会了做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首先我制定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其次详细设计每一部分的电路,最后再根据原理方框图连接电路。这不仅培养了我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的电路设计打好了基础。当然,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的难题。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是令人兴奋的,看着自己设计的东西一分一秒的走着,心理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两个星期的努力并没有付诸东流。虽然实验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学习的道路还很长。此次实验让我明白不论是在做实验还是在今后的学习中,都应该有一种坚定不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设计中的不足与误差电路有些许复杂,报时器工作不正常.刚开始秒钟走时过快.通过对振荡器中电阻的调节让时钟走的更加准确,从来达到计时目的。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李忠波,袁宏.电子设计与仿真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赵世强.许杰等.电子电路EDA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4】甘登岱等.EDA培训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路而红.虚拟电子实验室——ElectronicsWorkbench【M】.人民邮电出版社,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HYPERLINK"/d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