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IE七大手法-工业工程_第1页
第10章IE七大手法-工业工程_第2页
第10章IE七大手法-工业工程_第3页
第10章IE七大手法-工业工程_第4页
第10章IE七大手法-工业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李敏第十章IE七大手法培训第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IE七大手法简介抽查法:协助我们去认清问题的地点以及问题的事实真象.双手法、人机法、流程法:协助我们做进一步的认清事实的状况,以及建立其改善的基础及启发点.五五法、防呆法、动改法:协助我们对已知的问题,质问探寻改善的具体方法,以实现改善的目标.手法名称简称防止呆子法(Fool-Proof)防呆法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动改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5X5WIH(5X5何法)五五法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人机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工作抽查法抽查法第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名称用途防呆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IE七大手法用途第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改善(IE)七大手法与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别品管七手法包括:查检表、柏拉图、鱼骨图、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及管制图。“品管(QC)七手法”较着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重点的选择,但对如何加以改善则较少可应用。“改善(IE)七手法”较着重于客观详尽了解问题之现象,以及改善方法的应用,以期达到改善的目标。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弥补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达到相辅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为落实也更容易实现。同时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大手法亦可单独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发掘问题的技巧之故。第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第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第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一、防呆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匆忙起床赶着上学或上班时,才发觉忘了带车票、钥匙、钞票、怎证件等等,这种忘记带东西的事,大家多少都经验过。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有些人就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每晚睡前,将东西集中预放在床边或事先预放在隔天要穿的衣服或公事袋内。所以一早起来只要顺手一拿或穿上衣服后,东西绝不会忘了带。这种做法也是“防呆法”观念的延伸使用。第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1、防呆法意义防呆法,其意义即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故又称为愚巧法。狭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使错误绝不会发生。广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的程度。因此,更具体的说“防呆法”是: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第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1.机械操作;2.工具使用;3.设计;4.文书处理;5.物料搬运.2、防呆法应用范围功用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少至最低程度。第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3、防呆法基本原则

在进行“防呆法”时,有以下4原则可供参考:1、使作业的动作轻松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即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颜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容易拿,或使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2、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需要高度技能与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及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人员或支援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3、使作业不会有危险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带来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又,马虎行之或勉强行之而发生危险时,设法装设无法马虎或无法勉强的装置。4、使作业不依赖感官依赖像眼睛、耳朵、感触等感官进行作业时,容易发生错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又,一定要依赖感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一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现,设法使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断。第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二、防错十大原理断根原理保险原理自动原理相符原理顺序原理隔离原理复制原理层别原理警告原理缓和原理第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1防错十大原理1.断根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1)藉“排除”的方法来达成。例:录音带上若录有重要的资料想永久保存时,则可将侧边防再录孔之一小块塑料片剥下,便能防止再录音。(2)藉“不对称的形状”来达成。第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2OK點膠前和點膠後清楚區別擋板

NG點膠前和點膠後未清楚區別第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3藉“不对称的形状”来达成第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4第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52.保险原理:藉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藉“共同”动作必须同时执行来完成。例:开银行保险箱时,须以顾客之钥匙与银行之钥匙,同时插入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例:操作冲床之工作,为预防操作人员不小心手被夹伤,所以设计一双手必须同时按操作钮下去,才能执行工作。第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6防错十大原理3.自动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以“浮力”的方式来控制,例如:抽水马桶之水箱内设有浮球,水升至某一高度时,浮球推动拉杆,切断水源。以“重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电梯超载时,门关不上,电梯不能上下,警告钟也鸣起。以“光线”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自动照相机,光线若不足时,则快门按不下去。以“时间”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洗手间内的“烘手机”,按一次只有“一分钟”,时间一到自动停止。第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7防错十大原理3.自动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以“方向”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超级市场内进口及出口之单向栏栅,只能进不能出。或只能出不能进。以“电流”用量的方式来完成,例:家庭的电源开关皆装置保险丝,用电过量时保险丝就熔断,造成断电。以“温度”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家庭内冷气机之温度控制,冷度够时,自动停止,温度上升时,自动开启。以“压力”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厨房内之快锅内压力过大时,则“泄压阀”就开启,使锅内之压力外泄以免造成爆炸之危机。第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8第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9第二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1接触型防错针对产品、设备、工具和作业者的物质属性,采用的一种硬件防错模式。通过接触点是否被碰到来判断。接触型防错又可进一步分为实体接触防错装置和能量接触防错装置。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2实体接触防错装置:就是利用产品本身的结构,如不规则形状、凸台、边、块等来防止或检测出错误。限制开关或微动开关是最常用用到的电器装置。控制钻孔的深度。用两个限制开关固定在压杆上,在开关2触动之前开关1被松开则表示有错误发生。(说明孔未钻透)。蜂鸣器发声以警告操作者。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3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4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5防错十大原理4.相符原理: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依“形状”的不同来达成,例:个人电脑与监视器或印表机之连结线用不同之形状设计,使能正确连接起来。依“符号”指示来达成,例:干电池放入收音机时,有电池的放置方向符号批示如何放正确。依“数学公式”检核方式来完成,例:“100029608”这一组数学中,最后一字为检查号码“8”。“8”之由来是将每一位数字加起来得为18(1+0+0+0+2+9+6+0=18),取个位数“8”做为检查号码。例如有人将此数字写错为“100029508”则“1+0+0+0+2+9+5+0=17”个位数为“7”与原先之检查号码“8”不符合,所以显然“100029508”这一组数字不对。此种应用情形在电脑中常见到。此为一简单之例子。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64.相符原理: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以“声音”方式来检核,例:附有音乐之计算机,当接键力道不够时,音乐不响表示数字没有键入,必须重新再键入。以“数量“方式来检核,例:开刀手术前后必须点核数量有否符合,以免有工具遗留在人体内,忘了拿出来。以“发音“方式来检核,例:在电话中老王:“老李!这是第5号投票所,现在向你报告我们这开票的结果:张大伟先生是4票”老李:“什么,请再说一遍,是10票吗?”老王:“不是,不是10票,是4票。”防错十大原理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7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8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9第三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0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1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2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3多余部件检出法:多余部件检出是不依赖记数装置的点数形式。它将预先点出的正确数量从视觉上隔离,直观地告诉我们是否使用了所有的部件。对某一产品所需的部件预先清点出来交给工人。如果产品批装配完成后仍有部件剩余或者是部件不够,马上就知道有异常发生。这种检查方法可防止产品在缺件的情况下流入市场。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4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5貼LABEL治具

為了防止每個人貼的位置不統一,做一個貼LABEL治具可以保證LABEL位置一致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6檢查PCB治具

PCB背面零件過多,背檢無法檢查完全,套上套板可以避免漏檢查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7卡鉤防止變形并防呆之前量線材客戶反饋卡鉤變形之后量線材DPS-200PB-138A----出貨段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8做插件O/I時所蓋防呆圖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39防错十大原理5.顺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例:流程单上所记载之工作顺序,依数目字之顺序编列下去。例:儿童之手工作业教材,加以编号依序工作,终能完成模型玩具。第四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0有序型防错针对过程操作步骤,对其顺序进行监控或优先对易出错、易忘记的步骤进行作业,再对其他步骤进行作业的防错模式。动作顺序法就是运用一定装置来决定规定的动作是否被执行或按指定的顺序执行。例:“先进先出”架用来以正确的测试顺序分派产品。当一盒产品拿出使用时,另一盒产品滑下,保证正确的次序。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1防错十大原理6.隔离原理: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获某些地区,使其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获原理。例:家庭中危险的物品放入专门之柜子中加锁并置于高处,预防无知的小孩取用而造成危险。例:将危害社会安全的坏人抓入监狱内以保障社会大众的安全。例:家庭中之锅盖把手煮菜时太热,加上电木隔热不够时,仍需戴手套或取湿布来拿锅盖以达保护之作用。例:电动圆锯有一保锯版套,以防止锯到手。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2防错十大原理7.复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例:信用卡上的号码都是浮凸起来的,购物时只须将信用卡放在拓印机上底下放上非碳复写纸,将滚轴辗过即可将号码拓印在纸上,又快又不会发生错误。例:军队作战时,上级长官下达命令之后,必须同属下人员将命令复诵一次,以确保大家完全明了命令之内避免错误的发生。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3防错十大原理8.层别原理:为避免将不同之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例:1根鸡毛:代表正常文件;3根鸡毛:代表紧急文件。以线条之粗细或形状加以区别,例:所得税之申报单:将申报人必需填写之资料范围记载在粗线框内。例:回函条请沿虚线之位置撕下。以不同之颜色来代表不同之意义或工作之内容,例:将不良品挂上“红色”之标贴;将重修品挂上“黄色”之标贴;将良品挂上“绿色”之标贴。人类对颜色的共通认识是以:绿色:表示“安全”或“良好”;黄色:表示“警示,注意”或“重修品”;红色:表示“危险”或“不良品”。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4工作站設計:出貨段改善實例

動作經濟原則和防呆的運用:把需要操作的按鈕整合到一塊,從鍵盤拉出按紐,不用伸手太遠,降低了動作級次,降低了作業時間,減少作業疲勞.按鈕標識出來以防呆按錯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5處理文件放置架所用防呆標識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6防错十大原理9.警告原理: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的发生。例:安全带没系好,警告灯就亮了,或车速开不快了。例:操作电脑时,按错键时,发出警告声音。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7信息加强型防错信息加强型防错模式是通过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作业者之间传递特定产品信息以达到追溯的目的。它是一种警示感应装置或手段,用来提醒操作者问题的出现或发生,往往会使用颜色、声音、光线用来增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肌肉力量。它常常和后面的实体接触或能量接触防错一起使用。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8鎖散熱片是不僅有蜂鳴器,另加指示燈以防呆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49防错十大原理10.缓和原理: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例:汽车之安全带,骑机车戴安全帽。例:鸡蛋之隔层装运盒减少搬运途中的损伤。例:设立多层之检查方法,考试后检查一次看看,有没有犯错的地方。例:自动消防洒水系统,火灾发生了开始自动洒水减火。例:加纸板以减少产品在搬运中之碰伤。例:原子笔放在桌上老是给别人不经意中拿走,怎么办呢?贴上姓名条或加绳子固定在桌上。第五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0二、动改法学习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应用这些原则来改善个人、家庭及公司内的工作方法,以达到舒适、省力、省时、有效率的境界。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11、动改法意义为配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动作,将有关之事物,归纳出最省力省时动作原则,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处,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应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工作,以达到省力、省时、舒适、有效的境界.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2适用于生活上个人及家庭内之工作改善。适用于工厂或办公室有关于人体工作方面的改善。2、动改法应用范围功用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3三、流程法学习以符号及有系统化的方法,来观察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41、流程法意义意义:利用流程图,以特定的符号做有系统的观察及记录整个工作完成的过程并加以质问以寻求改善.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52、流程法应用范围1.该件工作必需经历以上不同地点的动作,才能完成。2.该件工作,必需经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例:厨师制作糕饼之过程。微粒电阴由plate开始,经历不同之加工站完成品。病人之医院挂号、看病、取药之过程。太空梭的装配及发射过程。功用1.用以记载现行之过程。2.依上述之记录,加以质问,寻求改善地方。3.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63、流程法常用工程符号加工:给原料、材料、零件、制品形状,性质变化的过程.运搬:给原料、材料、零件、制品位置变化的过程.贮藏:依照计划贮藏原料,材料及零件.滞留:表示原料、材料、零件、制品违反计划滞留的状态.数量检查:测出原料、材料、零件、制品量,或者个数,把结果跟基准作比较,以测知差异的结果.质量检查:试验原料、材料、零件、制品的质量特性,把其结果跟基准比较,藉此判断制品单位合格与否,或者个品优良与否的过程.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7四、五五法学习本手法的目的是在:熟习有系统的质问技巧,以协助吾人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径。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81、五五法意义所谓5×5WIH法5W是指:WHERE何处,在什么地方,~空间WHEN何时,在什么时候~时间WHAT何者,是什么东西/事~生产对象WHO何人,是什么人做/生产主体WHY为何,为什么如此这五个字母之开头都是由“W”开始,所以称之为“5W”IH是指HOW如何,怎么做的。这个英文字母是由“H”开头,所以称之为“1H”5×是5次,表示对问题的质疑不要只问一次而要多问几次,不要刚好只问5次,可多亦可少。5WIH是一个探讨问题的技巧,“5X”是告诉我们同样的“5WIH”最好要“多问几次”才好,才能将问题的症结所在发掘出来。类似我们的“打破沙锅问到底”之精神。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592、五五法应用范围改善的前提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则全待于怀疑的态度。因此,怀疑为改善之母,应非过甚之词。然而怀疑并非仅是笼统的抽象思维,应该是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而且是有具体的方向。5WIH是一种寻找问题之根源及寻求改善的系统化质问工具。如果没有系统化的质问技巧,吾人往往会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第六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0問題點或指定工作(如提高品質效率工作)總疑問為甚麼WHY疑問部份為甚麼WHY如何HOW四項行動何人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簡化Sinmplification剔除Elimination剔除Elimination合並Combination重排Rearrangement3、五五法图解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1五、人机法意义:利用人机配合图来研究工作人员及工作机器间的组合运用,改善机器与人员的等待时间,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应用范围:1.1人操作1部或多部机器.2.数人操作1部或多部机器.3.数人操作一共同工作.人机法的运用1.发掘空间与等待时间.2.使工作平衡.3.减少周程时间.4.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5.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2六、双手法意义:利用双手操作分析图,研究双手在操作时闲置的状况,并寻求改善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双手的能力.应用范围:高度重复性,且以人为主的工作,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1.研究双手的动作,以求其互相平衡.2.显现出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3.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位置.4.改善工作布置.5.协助操作技术的训练.双手法的运用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3七、抽查法意义:利用抽样原理,以推测人或物之作业真象,以利进行分析改善.应用范围:1.办公室人员工作时间所占之百分率.2.机器设备之维修百分率或停机百分率.3.现场操作人员从事有生产性工作之百分率.4.决定标准工时之宽放时间百分率.5.用以决定工作之标准工时.6.商店顾客类别或消费金额或光顾时刻次数等之分配比例资料.7.其它可应用抽样调查以收集资料的场合.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4分析层次及分析技术程序由动素构成由操作构成由动作构成由工序构成(作业)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5分析层次及分析技术(举例)汽车的车身工序作业单位板材切断动作元素动作单位作业要素搬往下工序检查制品自动点焊搬入构件涂覆组装焊接成型放好构件A取构件B搬到夹具上放好构件B安放好进行焊接取出成品校正位置搬运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6主要分析技术类别分析方法内容备注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图对整个制造程序或工序的分析流程程序图产品或材料的流程的分析线路图布置与经路分析作业分析人机作业分析闲余能量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像分析快速摄影动作分析VTR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7程序分析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8定义目的④发现总体工序不平衡的状态

④过于细分或重复的工作

(2)发现工序问题点①产生浪费的工序②工时消耗较多的工序③停滞及闲余工序减少重排简化此工序改进合并(1)准确掌握工艺过程的整体状态①工艺流程顺序②明确工序的总体关系③各工序的作业时间确认程序分析(工程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工序状态记录分析改善物流过程人的工作流程以符号形式反映工序整体的状态有效地掌握现有流程的问题点研究制定改善对策,以提高现有流程效率有效的IE手法1、定义与目的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69注意事项(7)研讨改善方案时,以流程整体的改善为最优先考虑目标(1)注意明确区分分析对象是产品还是作业者(2)达到改善目的,开始前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3)最开始就要明确范围,不要遗漏问题(4)在现场与作业者和管理者共同分析(5)临时的工序流程变更时,以最基本的主流程为基准进行分析(6)分析过程是思考改善方案2、分类与注意事项产品工艺分析作业流程分析联合作业分析事务流程分析人机作业分析共同作业分析工程分析第七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0材料、零件或新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外形规格性质的变化或为下一工序进行准备的状态材料零件或产品在一定状态下维持不变,同时转移位置状态注对材料零件或产品的品质和数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判断的工序,但作业中同时伴有准备与整理的内容。材料、零件或产品在进行加工、检查之前所处的一种停止状态,但当区别停止与贮存时,停止用D表示品检为主同时数检数检为主同时品检加工为主同时数检加工为主同时品检加工为主同时移动第二道工序(工序号)A零件的第五道工序机器人搬运皮带搬运男子搬运毛坯的贮存加工中临时停止2ARBM3、基本符号与组合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1产品工艺分析

是对产品在经过材料、零件的加工、装配、检验直至完成品为止的工序流程状态,以加工、搬运、检查、停滞等待符号进行分类记录,并以线相连表述产品制造流程的方法。产品工艺分析通过对各工序的作业内容、使用机械工装、作业时间及搬运距离的调查记录发现产品流程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改善,消除不合理与浪费工艺程序图1、定义、目的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2(1)5W1H方法——提问技术项目问题改善方向1.Way目的是什么?去除不必要及目的不明确的工作2.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有无其它更合适的位置和布局3.When什么时候做此事?有无其它更合适的时间与顺序4.Who由谁来做?有无其它更合适的人5.What做什么?可否简化作业内容6.How如何做?有无其它更好的方法(2)ECRS原则——改善方向符号名称内容E取消(Eliminate)在经过了“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及“为什么”等问题的提问,而无满意答复者皆非必要,即予取消C合并(Combine)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要者,看是否能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R重排(Rearrange)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何人”“何处”“何时”三提问进行重排,使其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重复,使作业更加有序S简化(Simplify)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作,就可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2、分析方法与技巧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3(3)产品工艺分析检查表项目内容1.有无可省略的工序1.是否有不必要的工序内容?2.有效利用工装设备省略工序3.改变作业场地带来的省略4.调整改变工艺顺序带来的省略5.通过设计变更从而省略工序6.零件\材料规格变更带来的省略2.有无可以与其它工序重新组合的工序1.改变作业分工的状态2.利用工装设备进行重组3.改变作业场地进行重组4.调整改变工艺顺序进行重组5.通过设计变更进行重组6.零件、材料的规格变更所能带来的重组3.简化工序1.使用工装夹具简化工序2.产品设计变更简化工序3.材料的设计变更从而简化工序4.工序内容再分配4.各工序是否可以标准化1.利用工装设备2.作业内容是否适合3.修正作业标准书4,标准时间是否准确5.有否培训5.工序平均化1.工序内容分割2.工序内容合并3.工装机械化、自动化4.集中专人进行作业准备5.作业方法的培训6.动作经济原则下的作业简化2、分析方法与技巧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4直列形复合形分歧形合流形3、工艺流程的组合分类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5材料材料材料材料工艺顺序局部装配或加工局部装配或加工局部装配或加工中心零件装配或加工完成配件完成配件材料、采购的零件4、工艺流程结构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6电视机及遥控器装箱工艺程序图(案例)箱片1211111032654234789遥控器附件及干燥剂电视机检查电视机外观贴出厂编号标签放入塑料袋内装上保护衬放入箱内检查遥控器外观检查附件及干燥剂数量装入塑料袋内装附件及干燥剂入塑料袋内放入箱内装入箱内封箱打带贴出厂日期标签箱子成型检查箱子有无破损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7作业流程分析

在现场活动中,现场经常有作业员连续要进行诸如加工、搬运等多个工序作业。例如:(1)一人操作二台以上机械设备的情况(2)一人同时处理多个产品零件的情况(3)一人负责多道工序的情况作业流程分析就是这种将作业人员的工作流程视作产品流程一样,进行与产品工艺分析相同的分析。作业流程分析是将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作业者的行动分为“作业”“移动”“检查”“等待”四种工序。并以符号进行图表分析描述的分析手法.作业流程分析的目的:作业流程分析的用途(1)明确操作者的作业程序;(2)分析作业者的各不同工序的分布状态与时间分配状态;(3)发现操作者中如空手移动及等待的浪费状态;(4)明确各工序的作业目的。(1)用来发现作业者的操作流程问题;(2)作为流程改善的基础资料的数据使用;(3)用于制定作业标准;(4)设定作业改善的目标;(5)作业改善的效果确认。1、定义、目的与用途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82、流程经济原则流程路线的经济原则①路线越短越好观察流程路线图时,第一眼需要判断的是整体流程范围及路线的长短,范围越小路线越短则越经济。②禁止孤岛加工某一加工工序与其他工序间相隔离的状态称为孤岛,这种形式必然造成工序间的停滞堆积及搬运的很大浪费。小工序则直接合并到生产线上,大型加工设备难以流水化生产线式布局时,则需自主开发小型专用设备。如大型的锡炉小型专用化自动化。③减少停滞的原则停滞比加工与检查的总和多时称为停滞多余,当合计次数达到两倍以上时,表示停滞极多,则必须大量减少这种浪费方可提高效率,目标是原料与成品的停滞各一次。④消除重叠停滞现象加工与加工之间的停滞多数是工序等待,第一步消除的就是货架等待。货架的等待将会使前置时间过长,同时连续三个等待存在的情况下,必然有货架至货架的移动发生(称为横移)。应该消除这种横移的作业,以减少工序间的等待。⑤消除交叉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的交叉会带来混乱与浪费,按流程顺序排布即可消除这种浪费。⑥禁止逆行的原则原本应该指向出口的后工序,由于设备布局的限制,逆行反向折返的情况常有发生,只需根据流程自然指向出口布局即可。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79流程路线的经济原则应用案例第八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02、流程经济原则人的作业流程的经济原则①路线最短原则提高人的生产效率时缩短线路是最重要的改善。②消除间隔物料堆放区与机械,机械与机械之间彻底消除间隔,另外放置区与机械的规格缩小,去掉机械上不需要的部分,消减机械正面宽度,以减少工序间距。③工艺流程原则不论任何工场都有其产品特性,不同产品的加工、生产、装配流程都有自身固有的特点与模式,因此根据此流程模式及特点进行现场物料及机械的布局是一个基本通用原则。④I/0一致原则原料的放置区与成品放置分离的情形对于人的流程线路来讲是致命的缺点,当将成品放完后,生产流程也就完成。但多数情况下这种外业是循环往复周期进行的,那么人就不得不再次折向原料区以继续这一工作,因此原料堆放区与成品区一致是最效率最经济的方法。③禁止流程路线逆行的原则工具和检验集中布置时会造成很多局部流程逆行的地方,对此只要根据流程将工具、检具和机械进行生产线流水化同步布置,消除回折的流程线路即可。⑥零等待的原则当机械输送时人只是在等待,这时若能兼顾其他工序则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解决办法是多能工及无需人监控的自动化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12、流程经济原则生产线生产的经济原则流程原则说明产品工艺线路一

般1.路线最短原则2.禁止孤岛加工3.禁止局域路线分离4.减少停滞的原则5.禁止重复的停滞6.禁止交叉7.禁止逆行路线长度、范围越小越好减少工序的分离减少(去除)很难流水线化的大型设备减少中间停滞禁止重复的停滞禁止交叉流动禁止逆行流动生产线8.减少物流前后摇摆9.减少无谓移动10.去除工序间隔11.I/0一致原则12.物料上下移动减少减少物料流动的左右摇摆减少无实际作业内容的移动去除加工设备间的间隔投入(IN)与取出(OUT)一致减少去除生产过程中物料的上下移动作业流程一般.生产线1.线路最短原则2.去除间隔的原则3.与产品工艺一致原则4.I/O一致的原则5.禁止逆行的原则6.零等待的原则路线长度、范围越小越好去除加工设备的间隔作业内容全部集中产品流程内完成投入(IN)与取出(0UT)一致禁止逆行流动消除机械自动状态下的等待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23、工艺流程的分析步骤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展开预备调查制作工程流程图观察测量记录结果整理统计寻求改善项目计划实施比较步骤7成果之标准化1)制品的产量(计划、实绩)2)制品的内容、品质的标准3)检查的标准4)设备的配置5)流程的种类(分歧、合流)6)使用的原料平面流向图检查台仓库装入检查台检查台研磨机切断机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3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展开预备调查制作工程流程图观察测量记录结果整理统计寻求改善项目计划实施比较步骤7成果之标准化工艺工程日期年月日作业名称流向机械距离时间人员工程记号米分人1切断切断机2搬运起重机3尺寸检查双脚规4暂时放置工作袋5搬运起重机6外径研磨研磨机7搬运起重机8外径测定双脚规9搬运起重机10装入检查11搬运起重机12暂时放置13保管仓库合计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4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展开预备调查制作工程流程图观察测量记录结果整理统计寻求改善项目计划实施比较步骤7成果之标准化工艺工程时间年月日作业名称流向机械距离时间人员工程记号米分人1切断切断机6012搬运起重机20523尺寸检查双脚规1024暂时放置工作袋7025搬运起重机10326外径研磨研磨机1517搬运起重机20528外径测定双脚规529搬运起重机205210装入检查10211搬运起重机154212暂时放置60113保管仓库合计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5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展开预备调查制作工程流程图观察测量记录结果整理统计寻求改善项目计划实施比较步骤7成果之标准化项目工程数量时间(分)距离(米)人数(人)加工2752搬运5228510检查3256停滞31303合计131228521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6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展开预备调查制作工程流程图观察测量记录结果整理统计寻求改善项目计划实施比较步骤7成果之标准化1.是否有替代作业可达到同样目的1.明确作业目的2.其它替代手段2.作业·可否省略某些操作·可否减轻作业·可否组合作业1.不必要作业的去除2.调整顺序3.不同设备的使用4.改变配置5.设计变更6.培训操作员3.移动·省略·减轻·组合1.去除某些作业2.改变物品的保管场地3.改变配置4.改变设备5.改变作业顺序6.皮带(转送带)的使用4.检查·省略·减轻·组合1.不必要的检查2.消除重复检查3.改变顺序4.抽检5.专业知识培训5.等待可否省略1.改变作业顺序2.改变设备3.改变配置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7讨论:作业流程分析以手机面盖加工为例进行作业流程分析;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8线路图定义:以作业现场为对象,对现场布置及物料(包括零件、产品、设备)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进行分析,达到改进现场布置和移动路线、缩短搬运距离的目的。主要分析“搬运”或“移动”路线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89一零件的加工线路图(改进前)第九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0一零件的加工线路图(改进后)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1立体线路图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2线路图实例(改进前)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3线路图实例(改进后)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4磨床磨床铣床磨床搓丝车床车床车床来自料堆1123456磨床78去半成品库线路图实例(改进前)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5改进:车床1车床1来自料堆铣床2车床3磨床4磨床5磨床6磨床7搓丝8去半成品库节约面积线路图实例(改进后)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6课后作业:线路图运用练习绘制培训室的线路图;改善前后进行比较;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7作业分析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8定义: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分类:人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作业分析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99一、人机作业分析人机作业分析的定义: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分析技术,以记录和考察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使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人机作业分析的特征:1.一般用于分析一人操作一台机器或一人操作多台机器的情况;2.借助于人机作业图进行分析。第一百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0人机作业图的构成:1.表头部分:包括作业名称,开始动作,结束动作,编号,图号,日期等(表头内容可依具体情况而制定)2.图表部分: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如以1cm代表1min。2)用垂直竖线分开人与机器并把人放在最右边栏内。3)分别在人与机器栏内,用规定的符号表示人(或机器)工作或空闲,并依作业程序由上而下记录。3.统计部分:统计内容包括操作周程,人、机在一周程内的工作时间和空闲时间,以及人、机利用率。一、人机作业分析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1例:某工人操作一台车床,作业程序及时间值为:装夹工件:0.5min,车削:2.0min,卸下零件:0.3min,去毛刺并检查尺寸:0.5min,该车床能自动加工,绘制此作业的人机作业图。注:人、机的工作时间用表示;人、机的空闲时间用表示。人机作业分析案例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2作业名称:车削零件编号:图号:日期:开始动作:装夹零件结束动作:卸下零件研究者:车削的人机作业图0.5去毛刺并检查尺寸空闲0.3卸下零件车削2空闲空闲0.5装夹工件机时间min人2/3.3=61%1.323.3机1.3/3.3=39%21.33.3人利用率空闲时间工作时间周程统计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31)通过自动化或共同作业等方法去除等待时间,平均作业负荷。2)调整操作设备的台数,及共同作业的人数,使其分配合理。一人操作数台设备多人共同进行一项作业多人共享多台设备联合作业分析是对人与机械、人与人的组合作业的时间过程分析,由图表分析发现人及设备的等待、空闲时间。并进行有效改善的方法。目的定义范围定义、范围与目的二、联合作业分析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4作业类别与用途作业者机械单独与机械及其它作业者无时间关系的操作自动与操作者无关,自动工作的状态联合机械与人共同作业,相互制约作业时手动准备,安装,取下及手动等作业者的活动对机械的时间制约等待由于机械或其它人约作业,从而造成作业者的等待等待由于作业者的操作造成的机械停转、空转联合作业分析的目的是弄清人与机械或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等待及空闲时间的状态,并对时间浪费进行有目的的改善,其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设备的运转率(2)编制共同作业的作业标准及进行改善(3)研讨一人多机或多人多机联合作业的可行性及方法(4)改造机械或设备二、联合作业分析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5时间作业者成型机A成型机B成型机C时间5走到A等待35成形80成形40机械A的调整40成型准备工作等待5走到B成形50机械B的调整50成型准备工作25等待5走到C65成形60机械C的调整60成型准备工作30等待人-机作业分析将机械的运转状态与操作者的作业程序之间的时间关系用图表进行记录,调查作业效率的方法。用途如下:①调查运转率低的原因;②是操作者的负荷调查,用以决定每人负责的机台数;⑤决定人——机系统的作业重点;④研讨设备布局的依据。二、联合作业分析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6人-机作业分析改善表项目内容1.是否有替代作业可达到同样目的1.明确作业目的2.其它替代手段2.作业

口省略口减轻口合并1.明确有无不必要的东西2.变形顺序3.使用不同的设备4.改变配置(布置)5.产品设计变更6.作业员培训3.移动

口省略口减轻口组合1.去除某些作业2.改变保管场地3.改变配置4.改变设备5.改变作业程序6.设置皮带4.检查

口省略口减轻口组合1.去除不必要的检查2.消除重复检查3.改变程序4.变为抽检5.作业员培训(专业方面)5.等待可否省略1.改变作业程序2.使用不同设备3.改变配置6.机械运转的有效时间内可否加入更多作业内容1.材料自动供料2.加工的自动化3.加工完成后的自动卸料4.加工完成及产品不良或材料不良时的自动处理5.改善操作者与机械的时间关系7.机械作业时间的节短1.改良工程2.送料提速及高速运转8.提高机械的运转1.增加人均数2.新型号设备的使用3.机械自动运转时间内的作业准备二、联合作业分析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7共同作业分析时间操作者A操作者B操作者C时间

将皮带2的产品运至加热炉中

产品从暂存处运至皮带1处

从加热炉拿出产品输送空气产品运至油压机运至皮带1处的产品起动燃气开关整理在滞品

等待加压等待清扫从皮带1处将产品运至皮带2处冷却水放出

等待

等待

复原将加工品运至下一工序等待分析的用途有以下两点:(1)用于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操作者的工作量平均化。(2)发现浪费时间的作业内容,进行重点改善。多人共同进行一项工作时,对作业者相互间的时间关联状态进行之录分析的方法,即共同作业分析。二、联合作业分析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108共同作业分析改善表项目内容1.是否有替代作业可达到同样目的1.明确作业目的2.其它替代手段2.作业

口省略口减轻口合并1.明确有无不必要的东西2.变形顺序3.使用不同的设备4.改变配置(布置)5.产品设计变更6.作业员培训3.移动

口省略口减轻口组合1.去除某些作业2.改变保管场地3.改变配置4.改变设备5.改变作业程序6.设置皮带4.检查

口省略口减轻口组合1.去除不必要的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