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和答案_第1页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和答案_第2页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和答案_第3页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和答案_第4页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和答案初中历史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66页初中历史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标志着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3.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4.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是从何时开始的()

A.隋初

B.隋末

C.唐朝

D.北宋5.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你不可能见到()

10.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最主要原因是()

A.唐朝对外交通比较发达

B.唐朝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

D.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11.2011年3月29日,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新德里四次会晤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宣布,2012年为“中印友好合作年”。中印友好源远流长,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

B.鉴真

C.崔志远

D.张骞12.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中日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金统治者

B.辽统治者

C.西夏统治者

D.元统治者14.请你设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岳飞抗金的战斗

B.西夏与宋的边境战争

C.女真起兵抗辽的战争

D.打退辽军的战斗15.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是()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16.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①削弱了契丹势力

②维持了辽宋之间的和平关系

③辽宋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消除了民族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17.两宋时期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政府设()机构专门来管理外贸。

A.市舶使

B.港务局

C.东厂

D.市舶司18.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A.唐高宗 B.唐高祖 C.唐太宗 D.武则天19.两宋时期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引自()

A.菲律宾

B.南美洲

C.越南

D.印度20.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设置

管理西藏。()

A.西域都护

B.三司

C.驻藏大臣

D.宣政院21.宋代城市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

A.北宋都城繁华程度超过了唐都长安

B.突破以往封闭的格局,面貌一新

C.城市的繁荣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内容

D.商业交易区和居住区截然分离隔绝22.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3.“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指南针发明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4.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25.学习了活字印刷术后,小强做笔记如下。但有一项不确切,你能帮他挑出来吗?()

A.它是最早的印刷术

B.发明人北宋毕昇

C.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比欧洲早约400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材料二2014年6月23日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整体申报世界遗产,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请写出材料一中的字母ABC代表城市名字,DEFG代表的运河各段的名称。A:

B:

C:

D:

E:

F:

G:

(2)

该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3)

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

27.阅读唐太宗的三则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速,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攀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数耳,若兵戈屡动,土水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

材料三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煸万绪,颓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四则材料均摘自《贞观政要》

(1)唐太宗发表材料一言论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3)阅读材料三,唐太宗为了避免“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任用了哪几个名臣?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做一名封建明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指出两点。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

(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材料一中两种指南仪器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并指出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3)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29.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如图

⑴“还我河山”是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抗金军民的心声。“还我河山”中的“我”是指谁?(2)在收复“河山”的战斗中,这支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1140年重创金兀术骑兵主力的是哪次战役?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3)材料二中的“胡虏”“匈奴”指什么民族?该民族建立了什么政权?“靖康耻”与北宋灭亡有关,它发生于哪一年?材料三:闻名中外的杭州栖霞岭下的岳王庙与岳飞墓,墓门石柱上名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个陷害忠良的权奸铸像,反剪双手,赤身长跪于岳坟前,千秋万代受世人唾骂。

八百多年来秦桧等奸佞的跪像共铸造12次之多,说明有权有势可逞一时之凶,而民心才是终极的裁判!

(4)材料三中,后人修建岳王庙和岳飞墓,八百年来重铸奸佞铸像达12次,说明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其根本原因是(

)A.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正义斗争B.岳飞忠君爱国的精神

C.岳飞被害冤屈令人同情

D.岳飞抗金功劳最大

30.(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元朝疆域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一年建立的?(1分)遂一天下是什么回事?(1分)(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2分)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1分)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2分)(4)“琉球”指现在的哪一地区?(1分)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2分)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2分)大都指今天的哪一个城市?(1分)

【答案】

1.A

2.B

3.B

4.C

5.D

6.C

7.C

8.C

9.A

10.B

11.A

12.A

13.A

14.A

15.D

16.C

17.D

18.C

19.C

20.D

21.D

22.D

23.C

24.A

25.A

26.(1)A涿郡、B洛阳、C余杭。D永济渠、E通济渠、F邗沟、G江南河。

(2)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颂扬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传承运河文明,保护大运河,发展运河沿岸城市文化特色等。

27.(1)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认识到秦始皇和隋炀帝灭国的原因,他发表材料一言论的目的是告诫自己和众臣,要吸取秦隋灭亡的教训,避免骄奢淫逸而招致衰亡.

(2)从材料二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及国以人为本”反映了唐太宗看到民众力量的强大,是民本思想的体现,要以农为本,休养生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人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作宰相,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要分析材料,综合考虑.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要善于纳谏,知人善用等.

故答案为:

(1)告诫自己和众臣,要吸取秦隋灭亡的教训,避免骄奢淫逸而招致衰亡.

(2)民本思想,要以农为本,休养生息.

(3)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4)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要善于纳谏,知人善用等.

28.(1)据材料一中图一是战国时期,我国制成的指南工具--司南.图二是北宋时制成的“罗盘针”,反映了我国在指南针技术方面的成就.

(2)据材料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天气晴好,航海家通过观测日月辨别方向,天气阴晦则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据材料三中“渺茫无际,天水一色”“唯以指南针为则”可知航海中完全依靠指南针判断方向.

(3)据“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可知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

故答案为:

(1)战国时期;图一:司南;图二:罗盘针.

(2)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