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芦俊卫生学-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_第1页
(8)-芦俊卫生学-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_第2页
(8)-芦俊卫生学-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_第3页
(8)-芦俊卫生学-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_第4页
(8)-芦俊卫生学-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环境和健康第二章本章教学内容空气水地质环境与土壤23

第一节空气

1.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2.大气污染与疾病**3.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4.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主要内容

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圈(atmosphere)。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大气层。

45

altitude(Km)80010080604020

-100-50050100temperature(℃)

对流层平流层Ozonelayer中间层热层外大气层大气垂直分层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2、空气垂直对流3、气象变化复杂1、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2、几乎没有水蒸气,没有气象现象,利于高空飞行3、有20km左右臭氧层,可吸收短波紫外线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高空对流层)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2、气体分子呈电离状态6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氩0.93%CO20.03%其他0.01%氧20.93%氮78.10%(一)空气的化学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各组分几乎是恒定的。氮、氧、氩三种组分占大气总量的99.96%,CO2约为0.03%。7(二)空气的物理性状1.太阳辐射—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43%到达地表43%折回宇宙空间14%被大气(灰尘、雾、水汽等)吸收表面温度6000°K

太阳一、空气的理化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太阳辐射光谱8波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组成太阳光谱9

1)紫外线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物效应。其中长波和中波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0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穿透性强,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色素沉着作用: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皮肤晒黑。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紫外线。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11

色素沉着作用(pigmentation)

UVA皮肤细胞中黑色素原黑色素

12过度:色素沉着适量:保护皮肤及深部组织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nm中等穿透力,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10%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抗佝偻病: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红斑效应:长久照射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真皮血管扩张,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应用: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1314维生素D的生成过程:

UVB7-脱氢胆固醇胆钙化醇

肝脏25-羟基胆钙化醇

活性维生素D表皮,光解(维生素D3)随血流25-羟化酶即1,25-二羟胆钙化醇﹝1,25-(OH)2-D3﹞维生素D又称为阳光维生素(25-OH-D3)肾脏羟化酶抗佝偻病作用

(anti-rachiticeffect)

促进体内钙吸收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15红斑作用(erythemaeffect):297nm/254nm皮肤棘细胞层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立即(原发)或6-8h发生(继发)局部潮红、水肿UVB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00-280nm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灭菌:265-266nm最强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应用:紫外线杀菌灯(手术室、实验室、不耐热物体表面等)16紫外线小结

17

2)可视线波长为400-760nm,作用于视觉器官产生视觉。适宜的照度可预防眼睛疲劳和近视,提高情绪和劳动效率。光线微弱可使视觉器官过度紧张而易引起疲劳。1819

3)红外线

波长在760nm~1mm的电磁波是红外线(infraredray),其短波(760~1400nm)部分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

生物学作用基础:热效应故又称热射线。

正面作用

适量照射促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消炎镇痛。负面作用

过量照射可引起皮肤烧伤、热射病和日射病、白内障等。

20

2.空气离子化21外界因素+-空气分子中性正离子负离子此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或称空气电离每个阳离子或阴离子均能将周围l0~15个中性分子吸附在一起,形成轻阳离子(n+)或轻阴离子(n-)。这些轻离子再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水滴等相结合,即形成直径更大的重阳离子(N+)或重阴离子(N-)。22阴离子:

对机体具有镇静、催眠、镇痛、镇咳、降压等作用。阳离子:

可引起失眠、头痛、烦躁、血压升高等。

23空气中离子浓度及重、轻离子的比例,可作为衡量空气清洁新鲜程度的标志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我国空气离子化卫生标准:负离子≥103个/cm3

,重、轻离子比值应小于50。空气离子化卫生学意义3.气象因素

包括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气候病”(季节):花粉症、枯草热、流行性感冒等“天气病”(天气):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断肢痛、偏头痛等244.室内小气候——室内环境中(或建筑物内)的气候,称为室内小气候(indoormicroclimate)。主要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这四个气象因素组成。25指标标准值夏季冬季温度(℃)22-28(26)16-24相对湿度(%)40-8030-60空气速度0.30.226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71.大气污染(airpollution):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了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二、大气污染与疾病***(一)大气污染及其来源282930312.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工业企业:燃料燃烧、生产废气(煤炭、石油)

CO2、SO2、NO2、水汽、灰分、CO、SOx、NOx、醛类、碳粒和多环芳烃等。32(2)交通运输: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SO2等,颗粒物里含有碳黑、焦油、多环芳烃、四乙基铅等。33(3)生活炉灶:天然气、煤制品主要污染物:烟尘、SO2、CO、NOx、多环芳烃等。34(4)其他:

沙尘暴、地面尘、垃圾、秸秆、爆竹、烟花、意外事故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直接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如SO2、H2S、CO、CO2等。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辐射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新的理化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如SO3、NO2、醛、过氧乙酰硝酸酯(PANs)等。353、大气污染物分类:(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直接危害

2.间接危害36

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变态反应致癌作用

371.大气污染的直接危害表现形式(1)急性中毒

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使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可造成急性中毒。

成因:1)烟雾事件2)生产事故381)烟雾事件

是大气污染造成急性中毒的主要类型,分为煤烟型烟雾事件和光化学烟雾事件。39①煤烟型烟雾事件

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和烟尘。

401952年12月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因为伦敦住户采暖壁炉排出大量煤烟与浓雾混合,停滞于城市上空,使整个城市被浓烟吞没。几千市民感到呼吸困难,并有咳嗽、喉痛、呕吐等症状发生,老人和病患者死亡不断增加,4天内死亡4000人以上。4142②光化学烟雾

是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NOX)和烃类污染物在强烈日光作用下产生的浅蓝色烟雾(臭氧为主)而引起的。4344

美国洛杉矶从1943年到1955年发生过多次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特别是1955年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当时气温高达37.8℃,持续一周多时间,很多居民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老弱病患者死亡率增加,65岁以上的人群平均每天约死亡70~317人。45462)生产事故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15万人中毒,5万人失明,2500人死亡,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印度博帕尔市异氰酸甲酯泄露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所致的失明病人。47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发生后被荒废的环境放射物质泄漏达8t多,周围环境中的放射剂量为人体允许剂量的2万倍。前苏联15万km2的领土受到污染,13万居民急性暴露,28人死亡,233人受伤。3年后距核电站80km的地区,皮肤癌、舌癌、口腔癌以及其他癌症患者增多,儿童甲状腺癌患者剧增。2011年日本核泄露事件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后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放射物质泄露。

长期吸入大气污染物可引起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如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等,严重的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49(2)慢性危害(3)变态反应

大气中某些污染物如甲醛,某些石油制品的分解产物等具有致敏作用,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四日市哮喘50四日市哮喘是日本发生的一起公害事件所致。四日市位于日本伊势湾西岸,曾因每隔四天有一次集市而得名。

1955年开始修建炼油厂、发电厂等石油联合企业,因使用中东高硫重油,每年工厂均排出大量的SO2和粉尘,1960年开始工厂附近居民出现哮喘病,1961年大量出现,到1970年四日市哮喘病达到500多人,1972年6376人。51(4)致癌作用

大气污染是肺癌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居民肺癌发病率:大城市>中小城市,城市>农村。有致癌危险性的大气污染物包括B(a)P(熏烤、油炸食品)、苯、石棉、砷、镍、铬等重金属及可吸入颗粒物。

529.11事件远期效应532.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

(1)产生温室效应

(2)形成酸雨(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4)大气棕色云团54(1)产生温室效应

由于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大量CO2并排入大气,又因大面积森林砍伐而缺乏足够的植物来吸收CO2,使大气中CO2含量上升,CO2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

温室效应气体:CO2、CH4、O3、氯氟烃、CFCs55温室效应直接影响炎热冰川消融洪水、山崩生物锐减飓风干旱极端降雨、降雪事件57气候变暖与以下疾病有关:①心血管疾病②介水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③虫媒疾病④意外伤害⑤营养不良5859早在1872年人类便发现了酸雨。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198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第一次定义酸雨。当时,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被认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6061树木被酸雨破坏62摄于1908年摄于1968年酸雨对石雕的损害(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氯氟烃类(CFCs)、溴氟烷烃类(哈龙类,Halons)和氮氧化物等物质受短波紫外线辐射发生光降解而释放出游离氯,后者可与O3反应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空洞以后,减少了臭氧层对短波紫外线和其他宇宙射线的吸收和阻挡功能。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6364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于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从工矿企业、机动车、木材、牲畜粪便为燃烧等排放的废气,在大气层中积聚,最终形成有毒的棕色云团。降低能见度、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成分为: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及沙尘等。

(4)形成大气棕色云团(三)大气中几种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无色的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主要来源:含硫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化工、炼油、硫酸制造。

651.二氧化硫(SO2)**含硫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氧化三氧化硫亚硫酸雾水硫酸雾刺激作用更强二氧化硫的危害:

SO2

SO2与烟尘联合作用变态反应原支气管哮喘(四日市)SO2与B(a)P联合作用促B(a)P致癌66眼、上呼吸道刺激刺激上呼吸道平滑肌末梢神经感受器,反射性收缩,管腔变窄,通气阻力增大。慢性鼻炎、慢支、肺水肿等

国家卫生标准:67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环境空气中SO21小时平均浓度为500ug/m3(二级标准),年平均浓度为60ug/m3(二级标准)。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氮氧化物(NOX)是NO、N2O、NO2、NO3、N2O3、N2O4、N2O5等含氮气体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是NO2和NO。毒性:NO2>NO

来源: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燃烧;其次汽车和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尾气。

68

2.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的危害:呼吸系统:深部呼吸道溶于肺泡表面液体中—亚硝酸及硝酸—强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导致肺水肿。

血液:亚硝酸根与Hb结合

MeHb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血管扩张组织缺氧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中枢神经损害。

慢性毒作用:类神经征NO2与SO2和O3分别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加以及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69国家卫生标准: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环境空气中NO2一小时平均浓度为200ug/m3(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80

ug/m3(二级标准)。70713、颗粒物③细颗粒物**(fineparticle)是指粒径<2.5µm的细颗粒,又称PM2.5。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和血液。更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更大。727374颗粒物的危害**:①呼吸系统:

颗粒物肺部阻塞性损害通气/换气功能COPD②心血管系统:

改变自主神经反射机制引发心律不齐

直接进入循环系统诱发血栓形成

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炎症因子

血管损伤血栓形成③致癌作用:致癌、促癌PM10PM2.5

国家卫生标准: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为150ug/m3(二级标准),PM2.5日平均浓度为75ug/m3。

75

4.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O3、PANs(过氧酰基硝酸酯类)和醛类]。

危害:对眼睛、鼻、咽、喉、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相应的刺激症状。765.铅(了解)

汽车尾气来源铅锌矿开采冶炼、铅冶炼厂、蓄电池厂等含铅废气的排放。

呼吸道暴露途径

手-口方式(儿童)哺乳77铅的健康危害:对神经、消化、造血、泌尿、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详见第四章)血铅值反映近期铅的摄入量,常作为铅内暴露水平的重要指标。

78儿童铅中毒的表现(神经毒性)易激惹多动运动失调有攻击性行为严重时狂燥注意力短暂嗜睡视觉听力障碍头疼呕吐谵妄颅神经瘫痪铅性脑病昏迷

原因:儿童胃肠道对铅吸收率较高,血脑屏障不完全79儿童铅中毒表现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发育迟缓免疫功能: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血液系统:贫血(小细胞低血色素性)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律失常泌尿系统:氨基酸尿糖尿高磷尿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80卫生标准: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铅的季平均限值是1.00g/m3,年平均限值是0.05g/m3。816.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环形式联接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总称,又称稠环芳烃。

来源*:是各种含碳有机物的热解和不完全燃烧。

意义:致癌性B(a)P卫生标准:日平均值是0.0025g/m3。云南宣威(燃煤Bap)82

一类有机氯化合物,以2,3,7,8-四氯二苯-对二噁英(2,3,7,8-TCDD)的毒性最强。

来源: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最主要)。

危害: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

一类致癌物

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男性雌性化)遗传毒性免疫毒性皮肤损害(痤疮、色素沉着)癌症83危害7.二噁英**

842004年,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被疑遭人投毒毁容,从此脸部皮肤变得“千疮百孔”。近年来,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尤先科已基本恢复健康的面容。医生表示,尤先科体内的二恶英含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身体状况令人满意,已经能够正常工作。

血液中二恶英含量超正常水平1000倍(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了解)○燃料燃烧和烹饪○人类活动

○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

85人体代谢吸烟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86人类活动燃料燃烧建筑和装饰材料室外进入家用电器

1.二氧化碳

来源

燃料燃烧、动植物新陈代谢和人体呼吸健康影响

<0.07%人体感觉良好

0.1%个别敏感者有不舒感

0.15%

不舒适感明显

3%

使人呼吸程度加深

87CO2浓度(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4%头晕、头痛、耳鸣、眼花、血压上升

8%~10%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全身无力,肌肉抽搐甚至痉挛,神志由兴奋至丧失

30%死亡88CO2浓度2.燃烧产物

①多环芳烃:例如云南省宣威县是肺癌高发区,有些乡的肺癌死亡率高达100/10万以上。调查发现,肺癌死亡率与当地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类中B(a)P浓度呈明显正相关。

89

②燃料所含有杂质的污染,如氟、砷含量高的煤燃烧,造成室内空气氟、砷污染,引起氟中毒、砷中毒。③燃烧产物SO2、NOx可对机体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作用;进入肺组织的颗粒物可引起肺通气功能下降,肺泡换气功能障碍。④烟草燃烧产物。烟草烟雾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还可引起喉癌、咽癌、口腔癌、食道癌、肾癌、胰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等。903.烹调油烟*

来源:食用油在加热烹调时可产生。

健康影响:烹调油烟(cookingfume)有遗传毒性并且是肺癌的危险因素。油烟中的遗传物来源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高温氧化和聚合反应。914.甲醛***

来源:主要来自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

危害:1)强刺激性: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2)引起过敏。3)甲醛是人类致癌物,可引起人的鼻咽癌。9293来源: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化妆品、洗涤剂等。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种类:烷类(如三氯甲烷)、芳烃类(如苯、甲苯、烯类(如三氯乙烯)、卤烃类(如1211-哈龙灭火剂)、酯类(如二异氰酸甲苯脂)、醛类(如甲醛)、酮类(如丙酮)等。危害:有臭味和刺激作用,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94

6.一氧化碳来源: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人群吸烟等。危害: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煤气中毒957.氡及其子体来源: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是土壤和建筑材料中含有的镭,氡是由铀、镭等衰变所产生的。危害:氡及其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潜伏期约为15~40年。968.病原微生物*

尘螨空调内滋生的细菌9798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P50(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99四、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了解)99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主要依据空气中SO2、NO2等指标浓度来计算。共分6级,级别越高,污染越严重。100空气小结紫外线(不同波段)的生物学效应。*空气离子化的概念及意义。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大气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常见表现形式?***大气中SO2、NOX、颗粒物等的主要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危害**。室内常见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哪些?101

第二节水102

降水

地表水地下水103水源的种类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了解)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污染来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104二、水污染与疾病***105(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106107

1.生物性污染

工业废水(制革、屠宰业)

医院污水

生活污水病原微生物

2.化学性污染

无机:汞、镉、铅、磷、氰化物

有机:酚类、苯类、油类等污染来源: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危害:急慢性中毒、富营养化108109

富营养化: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在江河湖泊中为水华(algalbloom),在海湾中称为赤潮(redtide)。110水华111赤潮

3.物理性污染

⑴热污染:工业企业排放高温废水⑵放射性污染:核动力工厂排放的冷却水、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爆炸的散落物、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等。112(二)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13

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原因:

1.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直接饮用

2.输配和贮水的过程中,重新被污染

(二)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常见:

肠道传染病(伤寒、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

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贾第鞭毛虫病)114典型事例:

1.印度新德里在1955年11月至1956年1月间,集中式给水水源受生活污水污染,暴发传染性肝炎流行,170万人口中出现的黄疸病例就有29300人。

2.1987年美国乔治亚州某地,64900居民中有13000余人出现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病人粪便及水厂出厂水中均检出隐孢子虫囊。

3.1993年,美国威斯康辛州某地也发生过一次涉及40.3万人的经自来水传播的隐孢子虫病大爆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性流行,绝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日期集中在该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②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用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1161172.藻类及其毒素污染

影响水生态环境水体富营养化有毒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并产生毒素

铜绿微囊藻——微囊藻毒(microcystin,MC)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含量最多、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藻毒素。118危害:1.直接接触(如游泳):

皮肤炎、眼睛过敏、急性胃肠炎等。

2.长期——肝毒性

3.遗传毒物

4.协同促癌作用(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三)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有机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1191.汞**

地球元素之一自然界(硫化汞)可被氧化为金属汞、二价汞离子天然水中含量甚微,一般<0.1μg/L。我国生活饮用水质新标准规定,汞的限值为0.001mg/L。120

(1)污染来源

工业企业(如化工、仪表、含汞农药、冶炼、灯泡、氯碱等工厂废水)

医院口腔科废水农田中含汞农药

121122汞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23(2)健康危害

污染水体的汞(在底泥中的汞)甲基化微生物甲基汞食物链生物富集水俣病1)甲基汞的毒性及其发病机理①吸收: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95%-100%)②入血后与Hb的巯基结合,可透过血脑、胎盘屏障。③排泄:t1/2(全身)70d,脑组织180~245d。损伤CNS,不可逆。1242)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①CNS,最突出的症状是神经精神症状。②症状: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全身瘫痪、精神错乱死亡。③Hunter-Russel症侯群:水俣病最典型特异性体征,包括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共济运动失调及听力和语言障碍。125水俣病患者126慢性甲基汞中毒诊断标准(了解)

①甲基汞吸收:头发中总汞值超过10μg/g,其中甲基汞值超过5μg/g。②观察对象:汞吸收并有如下体征中的1~2项。Ⅰ四肢周围型(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Ⅱ向心性视野缩小15~30度Ⅲ高频部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11~30dB。

127③慢性中毒(汞吸收并具有下列3项体征)Ⅰ四肢周围型(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Ⅱ向心性视野缩小15~30度,或有颞侧月牙状缺损到30度者。Ⅲ高频部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11~30dB。具有上述三项体征,但发汞低于10μg/g以下时,可做驱汞试验,驱汞后尿中总汞值超过20μg/L,其中甲基汞超过10ug/L者,可诊断。。1282.氰化物(1)性质及污染来源无机:氰氢酸及其盐类氰化钠、氰化钾等。

有机(腈):丙烯腈和乙腈等。

来源:炼焦、电镀(轮胎钢圈)、贵重金属的提炼、化工等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新标准规定,氰化物的限值为0.05mg/L。129(2)危害Ⅰ急性:可急性致死(窒息性)。Ⅱ慢性:可出现头痛、头昏、心悸等(>0.14mg/L)。

Ⅲ:130130

氰化物+硫代硫酸盐

酶硫氰化物蓄积甲状腺增生、肿大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3.酚类化合物(1)污染来源及性质:

工业废水污染(煤气厂、制药厂、炼油厂等)粪便和含氮的有机物分解

吸收:消化道、皮肤

131(2)危害

1.原浆毒,低浓度—细胞变性,高浓度—蛋白质凝固。2.特殊臭味,极少发生饮用水急性中毒事件。3.长期饮用氯化消毒的水(含酚>0.001mg/L),形成氯酚,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贫血、皮疹、皮肤搔痒等症状,尿酚明显升高

4.急性中毒:大量出汗、肺水肿、吞咽困难、肝及造血器官损害,可出现腹泻、口腔炎、尿色发黑、虚脱甚至死亡。1324.多氯联苯(1)性质及污染来源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或树脂状。

基本不溶于水,不易水解和氧化。

蓄积:脂肪组织及各脏器中

来源:工业废水(增型剂,绝缘剂、高温润滑剂、橡胶软化剂以及油漆的添加剂等)。133(2)健康危害■雌激素样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摄入0.2~0.5g即出现中毒,表现为皮疹、色素沉着、浮肿、无力、呕吐等■初期症状为眼皮肿胀,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疹,后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重者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等,以至死亡。■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污染食物—多氯联苯中毒事件(米糠油事件)134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经调查,发现是饲料中毒,但因当时没有弄清毒物的来源,也就没有对此进行追究。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当年6-10月,有4家人因患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初期症状为痤疮样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等。此后3个月内,又确诊了112个家庭325名患者,之后在全国各地仍不断出现。至1977年,因此病死亡人数达数余人,1978年,确诊患者累计达1684人。135136九州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由于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被用做了饲料,还造成数十万只家禽的死亡。137多氯联苯中毒患者

5.氯化消毒副产物(1)污染来源水源水被有机物、藻类、腐殖酸等所污染

危害:肝肾损害、潜在致癌、生殖缺陷、发育不良等。

方法:饮水加热煮沸、更换消毒剂(氯胺、二氧化氯)138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39(一)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Ⅰ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

Ⅱ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Ⅲ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Ⅳ应经消毒处理并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限值及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余量的要求。140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41

常规指标是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

非常规指标是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常规指标分为四组,分别为:

微生物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毒理和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作用和潜在的危害。142指标

限值微生物指标a1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2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3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4菌落总数(cfu/ml)

100毒理指标5砷(mg/L)

0.016镉(mg/L)0.0057铬(六价)(mg/L)0.058铅(mg/L)0.019汞(mg/L)

0.00110硒(mg/L)0.0111氰化物(mg/L)0.0512氟化物(mg/L)

113硝酸盐(以N计)(mg/L)10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14三氯甲烷(mg/L)0.0615四氯化碳(mg/L)0.00216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17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18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19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143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0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21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NTU1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22臭和味无异臭、异味23肉眼可见物无24pH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25铝(mg/L)0.226铁(mg/L)0.327锰(mg/L)0.128铜(mg/L)129锌(mg/L)130氯化物(mg/L)25031硫酸盐(mg/L)25032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33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34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35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36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放射性指标b指导值37总α放射性(Bq/L)0.538总β放射性(Bq/L)1144消毒剂名称与水接触时间出厂水中限值(mg/L)出厂水中余量(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mg/L)1.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30min4≥0.3≥0.052.一氯胺(总氯)≥120min4≥0.5≥0.053.臭氧(O3)≥12min0.3—≥0.02如加氯,总氯≥0.054.二氧化氯(ClO2)≥30min0.8≥0.1≥0.02145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146四、改良饮用水质的卫生对策(一)水源选择及卫生防护(了解)水源选择及卫生要求

(1)水质良好(2)水量充足(3)便于防护

(4)技术和经济上合理(1)水质良好■感官性状和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达饮用水标准■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直接达到标准■耗氧量≤4mg/L、五日生化需氧量≤3mg/L■每100ml水中大肠菌群MPN

147只经加氯处理:≤200净化及加氯处理:≤2000(2)水量充足■应能满足城镇或居民点的总用水量■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发展

148(3)便于防护■有条件的地区宜优先考虑选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采用地面水作水源时,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上游。(4)技术和经济上合理1492.水源水的卫生防护

(了解)

集中式给水通常称为自来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对水进行净化和消毒,并通过输水管和配水管网送到给水站和城镇用户。

分散式给水是指居民直接从水源分散取水,是广大农村居民的主要取水方式。150(1)集中式给水的卫生防护

取水点周围不小于100m半径的水域内,应设有明显标志,不得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沿岸不准堆放污染水源的废渣、垃圾、有毒物品等。

151(2)分散式给水的卫生防护

1)井水卫生防护井应设在污染源的上游,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处,周围不得有可造成井水污染的污染源(如厕所、粪坑、畜圈等)。井的结构合理

152153图2-4水井的合理结构2)地面水卫生防护■取水点周围25~30m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

■江河水应采用分段或分时用水■水库、湖水可分区用水■多塘水地区可分塘用水■应禁止在用水区洗涤、养殖或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以保证饮用水清洁■有条件地区可建设岸边自然渗井或沙滤井进行过滤取水。154水厂净化流程155(二)水的净化(熟悉)

▲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目的: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清除水中可能存在的原虫包囊降低水中微生物含量改善水的感官性状156

1.混凝沉淀天然水中含有的各种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因重力作用使某些悬浮物下沉,水浑浊程度降低,为自然沉淀。

但天然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特别是胶体颗粒,难以用自然沉淀的方法加以去除,需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面沉降,叫混凝沉淀。157158(1)常用混凝剂:

★金属盐类:硫酸铝、三氯化铁★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助凝剂:石灰(增加碱度)、聚丙烯酰胺、活化硅胶、骨胶(改善絮状体结构、增粗加密)等

金属盐类主要包括:①硫酸铝:腐蚀性小,方便,效果好,对水质无不良影响,10%~20%的浓度。最常用的明矾[Al2(SO4)3·K2SO4·24H2O]。②三氯化铁:pH值范围较广,絮状体大而紧密,对低温和低浊水的效果较铝盐好,浓度可达45%。159高分子混凝剂①聚合氯化铝和碱式氯化铝:腐蚀性小、适应pH范围广,絮状体形成快而紧密,对低温、低浊及高浊的效果均好,成本较低。②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聚合物,其混凝效果主要取决于水解程度。160161(2)混凝沉淀原理(自学)压缩双电层作用电荷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

①压缩双电层作用:

水中的黏土胶团具有吸附层和扩散层,合称为双电子层,双电子层中正离子浓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最后与水中的正离子浓度大致相等。如向水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则其正离子就会挤入扩散层,进而进入吸附层,使胶体表面的电位降低,因而使双电层变薄,这种作用称为压缩双电层作用。随后颗粒间静电斥能降低,相互吸附凝聚形成絮状体,后者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细菌等。162

②电荷中和作用

混凝剂加入水中后,水解形成带正电荷的胶粒,能和水中带负电荷的胶粒相互吸引,使彼此的电荷中和而凝聚。凝聚的颗粒称绒体或矾花,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悬浮物质以及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绒体通过吸附作用,体积逐渐增大而易于下沉。下沉过程中还可进一步吸附上述物质。163

③吸附架桥作用

混凝剂经水解和缩聚形成线型结构的高聚物,后者对胶体微粒有强烈的吸附作用。随着吸附微粒的增多,高聚物弯曲变形或成网状,从而起到架桥作用。164(2)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水中微粒的性质、粒度和含量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离子的成分和含量水温水的pH值和碱度(混凝剂的混凝原理受水的pH影响)混凝剂的种类、质量和用量等1652.过滤过滤(filtration)是指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以截留水中悬浮杂质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1)原理①筛除作用:水通过滤料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