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全站仪的使用_第1页
第四章 全站仪的使用_第2页
第四章 全站仪的使用_第3页
第四章 全站仪的使用_第4页
第四章 全站仪的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全站仪的使用第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四章全站仪的使用第一节南方NTS-300型全站仪一、南方NTS-300B/R型全站仪特点1功能丰富具备丰富的测量程序,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参数设置功能,功能强大,适用于各种专业测量和工程测量。2数字键盘操作快速操作按键采用了软件和数字键盘结合的方式,按键方便、快速、易学易用。3强大的内存管理

可存储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多达3456点,若仅存放坐标数据可存储8126个,可方便的进行内存管理、对数据文件进行编辑、修改、传输4自动化数据采集

可以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可直接与计算机传输数据,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测量第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望远镜镜头更轻巧对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望远镜镜头更加小巧,测量更为方便、快速特殊测量程序具有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距离放样、坐标放样,功能丰富,可满足专业测量的要求中文界面和菜单采用中文界面,对中国用户更加直观,更便于操作,显示屏更大,设计更人性化,字体更清晰,美观第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南方NTS-300型全站仪技术指标1望远镜成像:正像、放大倍率:30x;有效孔径:望远45mm,测距50mm;分辨率:3″;视场角:1°30′;最短视距:l.3m;视距乘常数:100;视距精度:≤0.4%D;筒长:152mm。2角度测量测角方式:光电增量式;光栅盘直径(水平、竖直):79mm;最小显示读数:1″-5″可选;探测方式:水平角、双;测角单位:360°/400gon/6400mil可选;竖直角0°位置:天顶0°/水平0°可选;精度:NTS-302(2“级)、NTS-305(5“级)。第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距离测量单个棱镜(在良好气象条件下):NTS-302:1.8km;NTS-305:1.0km三棱镜组(在良好气象条件下):NTS-302:2.6km;NTS-305:1.6km

;数字显示:最大999999.999m,最小lmm;单位:米(m);精度:±(2mm+2ppm·D);测量时间:精测单次2秒,跟踪0.7秒;测量系统:基础频率60MHz;气象改正:输入参数自动改正;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K=0.14/0.20/可选,输人参数自动改正;反射棱镜常数改正:输入参数自动改正;水准器长水准器:30"/2mm;圆水准器:8′/2mm;竖盘补偿器系统:液体电容式,可选;工作范围:±3’;分辨率:1″;光学对中器成像:正像;放大倍率:3X;调焦范围:0.5m-∞;视场角:5°;显示器类型:LCD,双行,线段式;数据传输接口:RS-232C;机载电池电源:可充电镍-氢电池;压:直流6V;连续工作时间:5-6小时;使用环境温度:-20°-+45°C;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160x150x340mm、重量:5.4kg。第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南方NTS-300型全站仪结构及操作面板1仪器结构第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操作面板(键盘符号与功能)

第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操作键:ANG角度测量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上移键)距离测量键:进入距离测量模式(下移键)坐标测量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右移键)MENU菜单键:进入菜单模式ESC退出键:返回上一级状态或返回测量模式POWER电源开关键:电源开关F1---F4软件(功能键):对应于显示的软键信息0—9数字字母键:输入数字和字母、小数点、负号星键:进入星键模式或者直接开启背景光点号键:开启或关闭激光指向功能第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显示符号含义V%:垂直角(坡度显示)HR:水平角(右角)HL:水平角(左角)HD:水平距离VD:高差SD:斜距N:北向坐标、E:东向坐标、Z:高程m:以米为单位PSM:棱镜常数(以毫米为单位)PPM:大气改正值第1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功能键F1置零:水平角设置为零度、F2锁定:水平角读数锁定F3置盘:通过键盘输入数字设置水平角、F4P1: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F1倾斜:设置倾斜改正开或关,若选择开则显示倾斜改正、F2F3V%:垂直角与百分比坡度的切换、F4P2:显示第3页软键功能F1(R/L):水平角右/左计数方向的转换、F2F3竖角:垂直角显示格式、F4(P3):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第1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1测量:启动测量、F2模式:设置测距模式F3(S/A):温度、气压、棱镜常数设置F4(P1):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F1(偏心):偏心测量模式、F2放样:距离放样模式、F3(m/f):单位m与ft转换、F4(p2):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第1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星键模式:按下星键后对比度调节:通过上下键可以调节液晶显示对比度照明:通过 F1开关背景光与望远镜照明,或按星键也能开关背景光与望远镜照明倾斜:通过F2倾斜键,按F1和F3选择开关倾斜改正S/A:进入棱镜常数和温度气压设置界面对点:仪器带有激光对点功能,可选择开关激光对点器第1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点号模式在非数字、字母输入界面下按点号键,可以打开激光指向功能,再按一下关闭激光指向功能第1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初始设置

1、温度、气压、棱镜常数设置第1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设置反射棱镜常数第1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设置垂直角倾斜改正当倾斜传感器工作时,由于仪器整平误差引起的垂直角自动改正数显示出来,为了确保角度测量的精度,倾斜传感器必须选择选用开,其显示可以用来更好的整平仪器,若出现X补偿超限,则说明仪器超出自动补偿的范围,必须人工整平第2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设置仪器常数仪器出厂时严格测定并设置为零,用户一般不作此项设置第2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五、角度测量

1、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第2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水平角右/左角切换第2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通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第2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第2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垂直角与斜率的转换第2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天顶距和高度角的转换第2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六、距离测量在进行距离测量前要确认大气改正的设置和棱镜常数的设置,再进行距离测量当必须精确测量高程时必须检查仪器的I角全站仪测距时三种合作模式:棱镜(常数为负30)、发射板、无合作(免棱镜)第3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距离测量(连续测量)第3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3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距离测量(联系测量、单次测量)第3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3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第3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距离放样第3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3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5对中2.6整平2.7调焦与照准2.8开机与自检按电源键开机后,仪器首先进行工作是否正常的自检,随后等待垂直度盘指标设置。2.9度盘指标设置松开垂直和水平制动钮,纵转望远镜一周,听到一声鸣响后垂直度盘指标自动设置完毕。在度盘指标设置完成后仪器处于测量模式下。若仪器给出“超出”指示,表明仪器尚未整平,应重新整平仪器。图4-34角度测量显示在受强风或强烈振动环境下观测时,应将倾斜传感器设为关闭。第3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

NTS-302/305型测量操作3.1角度测量利用水平角置零功能可以测定任意两点间的夹角,该功能可将任何方向的角度值设为零。1)照准目标点1。2)在测量模式第一页菜单下按“置零”,在“置零”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此时目标点1方向值已设置为零。图4-35距离测量功能菜单3)照准目标点2。此时所显示的水平角即为“1”和“2”两目标点间的夹角。如图4-34所示:第3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2距离测量进行距离测量前先完成以下三项设置:测距模式选择平距或斜距。棱镜常数改正值。气象改正值。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测距信号返回,这对长距离测量尤其有帮助。图4-36距离测量显示注意:在短距测量时,即使照准稍偏离目标中心,返回的测距信号也可进行测距,但这种情况下结果精度不高,因此必须精确照准棱镜中心。第4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3距离和角度测量仪器可同时对距离和角度进行测量。1)照准目标。2)在测量模式第2页菜单下按“精测”键开始距离测量,如图4-35所示:测距开始后,仪器屏幕左下角会出现信号强度指示,一般有一格信号就能进行测距,最强信号为七格。一声短响后显示出距离值。如图4-36所示:3)按“停”键停止距离测量,返回图4-35。按“转换”键可使距离值显示为斜距、平距和高差。若按“单次”键进行测量则每次测距完成后测量自动停止。若按“跟踪”功能键进行测量则测距精度有所降低,最小分辨率为1cm。第4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4测量数据操作3.4.1存储测量数据距离和角度的测量值可寄存于仪器自带内存中,可以随时调阅,关机后数据不会丢失。可调阅的内容包括:斜距、天顶距、水平角和坐标观测值。1)在测量模式第三页菜单下按“记录”键。如图4-37(a);2)按“自动”键则按当前点号“1”存入数据,按“编辑”键则可对点号进行编辑。3)储存完毕后屏幕自动返回图4-37(a)显示。第4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4.2调阅测量数据1)在测量模式第3页菜单下按“查阅”键,屏幕如图4-38所示:2)按屏幕提示输入所要查阅的点号后按“确认”键屏幕显示出所调阅的数据。3)左下角的“1”为点号,按输出键,则该组数据将从RS-232通讯口中输出。图4-38悬高测量菜单4)按“退出”键返回测量模式第3页。第4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

NTS-302/305型全站仪专项测量功能1)悬高测量用于无法在其上安置棱镜的物体,如高压线、悬空电缆、桥梁等高度的测量。2)坐标测量在输入测站点坐标、仪器高、目标高和后视坐标方位角后,用坐标测量功能可测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3)三维坐标测量4)放样测量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出所要求的点位,通过对目标点的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5)坐标放样测量在给定了放样点的坐标后,仪器能自动计算出放样的角度和距离值,利用角度和距离放样功能则可测算出放样点的位置。6)对边测量对边测量是在不搬动仪器的情况下,直接测量多个目标点与某一起始点间的斜距、平距和高差。由于界面是中文型的,所以各项目操作的步骤也非常简单,只要把基本概念理解清楚,跟随着仪器界面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第4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7存储数据在存储数据模式下可将测量数据、测站数据和注记数据存到当前工作文件中。1存储距离测量数据2存储角度测量数据3存储坐标数据4调阅工作文件数据4.8工作文件的选取与删除1选取工作文件2删除工作文件4.9已知坐标的输入与删除1已知坐标的输入与删除2调阅和删除已知坐标第4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10输出工作文件数据工作文件中的数据可输出到计算机中。(建立通讯见后述“其他参数设置”,与计算机连接和通讯指令操作后述“双向数据通讯”)。步骤1)在内存参数设置模式下选取工作文件并按“确认”。图4-63输出工作文件数据2)选取文件输出选项并按“确认”键屏幕显示如图4-63:3)将光标移至所要输出的文件名按“输出”键,仪器屏幕左下角显示输出文件进程。4)文件输出完毕后将返回文件选择菜单,选择要输出的文件继续工作文件输出。第4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11仪器参数设置4.11.1测距部分参数设置1)测量模式第3页菜单下按“设置”键进入图4-64所示屏幕。2)选取测距参数设置选项进入如图4-65所示屏幕。参数选项分两页显示,按“▲”或“▼”键可进入下一屏。3)按“编辑”键可对仪器参数进行设置。温度设置范围:-20-+50°C(15°C)气压设置范围:500-1400hpa(1013hpa)图4-65测距参数设置(2)棱镜常数–99-+99mm(-30)加常数–99-+99mm(0)乘常数–10-10(0)测距方式平距、斜距可选(斜距)加常数和乘常数出厂时设置为0,用户可对其进行改正。仪器是按温度为15°C,气压为1013hpa时气象改正数为“0ppm”设计的。用户改变温度和气压后仪器自动计算出气象改正值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棱镜常数需要根据不同的反射镜类型进行改正。第4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11.2测角部分参数设置步骤1)设置模式下选取测角参数设置按“确定”键屏幕显示如图4-66左图:参数分两页显示按“▲”或者“▼”键可进入下一页,如图4-66右图:图4-66测角参数设置

2)按“选择”键可对各个参数进行设置参数项的修改内容如下:角度分辨率:1″/5″可选仪器默认为1″角度单位:度(360°制)/格(400°)/密位(密位制),仪器默认为度。垂直角格式:天顶0/水平0可选,默认为天顶0垂角指标设置(见“竖盘指标差设置”)。倾斜传感器:“开/关”可选,默认为关。倾斜传感器为单轴补偿倾斜传感器,可对垂直角的偏差进行改正,范围为±3″。第4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11.3内存参数设置该选项可对当前工作文件进行选取、删除和输出,对已知点进行编辑、存贮和删除。(见“工作文件的选取和删除、已知坐标的输入与删除、输出工作文件数据”)。4.11.4其它参数设置该选项可对通讯参数进行设置以及选择仪器自动关机时间。4.12双向数据通讯4.12.1与计算机连接仪器可以将内存中存贮的数据通过RS-232C通讯口向计算机输出,连接仪器与计算机需使用专用的通讯电缆。4.12.2双向通讯指令及其数据格式通讯指令只有当仪器处于输出数据状态时才有效。1)输出测量数据格式:点号,,斜距,天顶距,水平角,CRLF2)输出坐标数据格式:点号,,N坐标,E坐标,Z坐标,CRLF第4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三节新型全站仪简介某些新型全站仪除了具有普通全站仪的功能外,还具有一些更先进,更适用的功能。如:拓扑康GTS-600系列全站仪,徕卡PS1100系列全站仪,南方Win全站仪等.它们都具有丰富的测量程序、自动化程度较高,某些全站仪还具有防水、防爆、自动跟踪,无反射棱镜测量的功能.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均有相似之处,只要对照相应型号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应该说要学懂是非常快速而简单的。第5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5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操作面板(键盘符号与功能)

第5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5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信息显示符号图4-5

NTS-202型全站仪信息显示第5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初始设置本仪器具有多种功能项目供选择,以适应不同作业性质对成果的需要。因此,在购买本仪器后和在作业之前,均应对仪器采用的功能项目进行初始设置。1、初始设置项目A1)设置项目①角度测量单位:360°、400gon、6400mil(出厂为360°)。图4-6设置项目A②竖直角0方向的位置:水平为0°或天顶为0°(出厂设为天顶为0°)。③自动断电关机时间为:30min(分钟)或10min(分钟)(出厂设为30min)。④角度最小显示单位:1″或5″(出厂设为1″)。⑤竖盘指标零点补偿选择:自动补偿或不补偿(出厂设为自动补偿)。(注:对竖直角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选择不补偿)⑥水平角读数经过0°、90°、180°、270°象限界限时蜂鸣或不蜂鸣(出厂设为蜂鸣)。⑦平均测量距离次数选择:取2、3、4、5次测量距离的平均值(出厂设为取2次测距的平均值)。第5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设置方法①按住CONS键打开电源开关,至三声蜂鸣后松开,仪器进入初始设置A模式状态,显示器显示如图4-6所示。②按MEAS键或TRK键使闪烁的光标向左或右移动到要改变的数字位。③按▲或▼键改变数字,该数字所代表的设置内容在显示器上以字符代码的形式予以提示。④重复②和③操作进行其它项目的初始设置直至全部完成。⑤设置完成后按,CONS键确认,仪器返回测量模式。第5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初始设置项目B1)设置项目①距离测量单位:米(m)、英尺(ft)(出厂设为米)。②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系数K的选择:K=0.14或0.2(出厂设为K=0.14)2)设置方法①按住TRK键打开电源开关,至三声蜂鸣后松开,仪器进入初始设置B模式状态,显示器显示4-7所示:②参照初始设置项目A之②③④操作完成各项设置。③按CONS键予以确认,仪器返回测量模式。设置完成后,一定要按CONS键予以确认,把设置存入仪器内,否则仪器仍保持原来的设置。当设置了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系数K后,仪器在观测结果中将自动加入此项改正。第5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温度、气压与常数设置1)温度与气压设置(T.P.)P是气压,以hPa(百帕)为单位,1hPa=0.75mmHg,1mmHg=1.33hPa。T是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AC是气象改正系数,以ppm为单位,它随T.P.的不同设置而自动调整。PC为反射棱镜常数,以毫米为单位。例:现根据测区气象条件进行设置:T=-15℃,P=1085hPa其设置操作如下图所示第5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图4-8温度、气压设置第5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反射棱镜常数(PC)设置棱镜常数(PC)的设置,PC单位mm,范围-99-+99mm,出厂日寸设置为-30mm。3)仪器加常数(IC)、乘常数(SC)的设置仪器的加常数(IC)乘常数(SC)在仪器出厂时经严格测定并设置好,用户一般情况下不要作此项设置。如用户经严格的测定(如在标准基线场由专业检测单位测定)需要改变原设置值时,才可做此项设置。①仪器加常数(IC)的单位mm,范围-99mm-+99mm,出厂时设置为0。②仪器乘常数(SC)的单位ppm,范围-9.9ppm-+9.9ppm,出厂时设置为0。设置完成后,一定要按CONS键予以确认,把设置存入仪器内,否则仪器仍保持原来的设置。当设置了温度、气压、反射棱镜和仪器加乘常数后,仪器在观测结果中将自动加入上述各项改正。凡带正负符号的数字,其最左的位置是符号位,右边为有效数字位。正号以“0”表示或无显示。第6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南方NTS-202型全站仪测量准备1)仪器的安置、对中和整平(略)2)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略)3)打开或关闭电源4)指示竖盘指标归零(V0SET)5)测角—测距模式的转换6)反射棱镜站设置及注意事项7)与外设的连接

第6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打开或关闭电源开启电源后显示的水平角为仪器内存的原角值,若不需要此值时,可以“水平角置零”。若设置了“自动断电”功能,30或10分钟内不进行任何操作,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源并将水平角自动存储起来,待再次开启电源后原存储角值会再显示出来。图4-10打开和关闭电源第6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指示竖盘指标归零(V0SET)采用了竖盘指标自动补偿归零装置的仪器,当竖轴不垂直度超出设计规定时,竖盘指标将不能自动补偿归零,仪器显示“b”,将仪器重新精确置平待“b”消失后,仪器方恢复正常。不必指示竖盘指标归零,仪器可测水平角。进行水平角以外的测量时,均应按提示先指示竖盘指标归零,直至出现竖直角值后方能顺利操作。如图4-11所示。第6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测角—测距模式的转换1)完成竖盘指标归零的操作,即进入可观测竖直角和水平角的测角模式,显示竖直及水平角值。(2)在上述测角模式状态按MODE键即进入测距模式,可进行距离及其相关的测量,显示屏中原显示竖直角的位置改显距离数字。(3)按MODE键一次,两种模式交替转换一次。只有已显示出竖直角的状态下按MODE键,方可转换为测距模式。第6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反射棱镜站设置及注意事项(1)进行测量距离等作业时,必须在目标处设置反射棱镜站。用三脚架设站,应按相关要求安置、对中和整平(注意脚架的安置高度),最后将棱镜对准测站仪器方向并固定。用对中杆设置棱镜站时,先调整好棱镜高(对中杆上有刻度),将杆的下部放在地面标志中心上,两斜脚张开成90°插入地中固定,调整斜脚长度使对中杆上的气泡居中令中杆垂直,固定好螺旋,最后将棱镜对准测站仪器方向并固定。(2)设镜站时若通视条件允许,应注意使棱镜中心至地面标志高要与测站点仪器中心到地面标志高相一致,否则,要对仪器中显示的斜距、斜率和高差另行计算加入两中心不等高改正数。(3)当使用三脚架及基座、基座连接器设置棱镜时,反射棱镜中心高的少许差值(20mm以内),可通过基座连接器上的两个棱镜高度调节螺丝进行调节(完成后将螺丝固定)。第6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7)与外设的连接

仪器下方的接口,可用电缆与南方电子手簿、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联接,将仪器观测数据输入电子手簿记录并进行多种平差和计算或进行电子平板测图,扩展了全站仪的功能。第6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南方NTS-202型全站仪操作5.1盘左/盘右观测“盘左”(L)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左边;“盘右”(R)指的是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右边。取盘左和盘右读数的平均数作为观测值,可以有效地消除仪器相应的系统误差对成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平和竖直角观测时,要在完成盘左观测之后,中转望远镜180°再完成盘右观测。第6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2水平角置“0”(0SET)将望远镜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A后,按“0SET”键两次,使水平角读数为“0°00′00″”。0SET键只对水平角有效。除已锁定HOLD键状态外,任何时候水平角均可以置“0”。若在操作过程中误按HOLD键,只要不按第二次就没关系,当鸣响停止便可继续以后的操作。第6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3水平角与竖直角测量(HR、V或HL、V)5.3.1设置水平角右旋与竖直角天顶为0°测量方式(HR.V)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R),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A,按两次“0SET”键,目标A的水平角度设置为0°00′00″,作为水平角起算的零方向。照准目标A时的具体步骤及显示为:V

90°20′36″HR

10°50′40″→按两次“0SET”键→V

90°20′36″HR

0°00′00″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R),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B时显示为:V

89°05′11″HR

50°10′23″V-B方向竖直角(天顶距)值HR-AB方向间右旋水平角值第6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3.2按“R/L”键后,水平角设置成左旋测量方式(HL.V)。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L),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A,按两次“0SET”键,将A方向水平角置“0”。V

89°05′11″HR

309°49′37″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L),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B时显示为:-B方向竖直角(天顶距)值-AB方向间左旋水平角值R/L键对竖直角无效。再按R/L键,水平角又由左旋转为右旋方式。B方向观测完后可继续照准以后各方向,以获得各方向相应的水平角与竖直角值。此处仅列举了盘左观测时的步骤,接着应中转望远镜完成盘右的观测。第7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4水平角锁定与解除(HOLD)在观测水平角过程中,若需保持所测(或对某方向需予置)水平角时,按“HOLD”键两次即可。水平角被锁定后,显示屏左下角“HRL"符号闪烁,再转动仪器水平角也不发生变化。当照准至所需方向后,再按“HOLD”键一次,解除锁定功能,此时仪器照准方向的水平角就是原锁定的水平角值。“HOLD”键对竖直角或距离无效。若在操作过程中误按“HOLD”键,只要不按第二次就没关系,当鸣响停止便可继续以后的操作。第7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5水平角予置及定向在作业中常需设置方位角或定向某一角值,本仪器设有水平角换盘机构,按如下操作进行水平角的予置。(1)松开换盘锁紧和水平制动手轮,并用手固定照准部。(2)拨动粗换盘拨盘并观察显示器,将水平角读数拨到你所需的大致数字上,旋紧换盘锁紧和水平制动手轮。(3)用水平微动手轮微调,将水平角读数精确置到你所需的数字上,按“HOLD”键两次将水平角读数锁定。(4)转动照准部照准定向目标,按“HOLD”键解除锁定,照准目标的方向就被精确地定向到予置的所需水平角读数没有设置水平角换盘机构的仪器,其水平角的予置及定向,是先转动照准部到所需的水平角读数大致的数字上后旋紧水平制动手轮,然后按上述之(3)(4)步骤操作。

第7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6水平角象限设置(1)照准定向的第一个目标,按“0SET”键两次,使水平角置“0”。HR

89°59′20″(2)将照准部转动约90°,至有鸣响时停止,显示:HR

90°00′00″(3)旋紧水平制动手轮,用微动手轮使水平读数显示为:用望远镜十字丝确定象限目标点方向。用同样的方法转动照准部确定180°、270°的象限目标点方向。当读数值经过0°、90°、180°、270°各象限时,蜂鸣器鸣晌,鸣响从上述值±1″范围开始至±20″范围停止。鸣响可以在初始设置中取消。第7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7竖直角零方向设置竖直角在作业开始前应依作业需要而进行初始设置,选择天顶方向为0°或水平方向为0°。图4-12天顶距与竖直角5.8天顶距与垂直角测量5.8.1天顶距如竖直角选择天顶方向为0°,则测得(显示)的竖直角V为天顶距,如图4-12所示。天顶距=(L+360°-R)/2指标差=(L+R-360°)/25.8.2垂直角如竖直角选择水平方向为0°,则测得(显示)的竖直角V为垂直角,如图。垂直角=(L±180°-R)/2指标差=(L+R-180°(540°))/2(式中L、R分别表示盘左盘右的竖盘读数)若指标差|I|≥10″,则应按进行检验与校正。第7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9斜率百分比在测角模式下测量,竖直角可以转换成斜率百分比。按V%键,显示器交替显示竖直角和斜率百分比。斜率百分比值=H/D×l00%镜站B比测站A高,高差H为正,则斜率百分比为正,反之为负。斜率百分比范围从水平方向至±45°(±50G),若超过此值则仪器不显示斜率值。第7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10望远镜视距丝测距利用望远镜分划板上的视距丝(上下或左右视距丝)可以测量目标与仪器间的距离,测量精度≤0.4%D。如图4-13所示

(1)将仪器安置在A点,标尺竖立(平放)在目标B点。(2)读出分划板上下或左右两视距丝在标尺上的截距d。(3)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100×d。此种测距精度不是很高,不可用此法测高精度的距离。第7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11距离测量5.11.1测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安置、置平好仪器后,凡进行与距离有关的斜、平距,高差,悬高,坐标,放样等测量时,为求得正确数据,在测距操作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图4-14连续精确测量距离(1)提前将温度和气压计放在距地面1m以上的阴凉通风位置,使它充分与测区环境相一致,以取得正确的温度和气压参数,提高测距精度。(2)先通过初始设置项目检查所采用的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系数K是否符合测区要求(中国地区一般选择K=0.14),如有变动,则按测区情况选择正确的K值,重新进行初始设置,这样,在观测结果中可自动加入此项改正。第7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不同厂家的反射棱镜常数不一样,应根据所使用型号的常数进行设置。即使无更换所使用的棱镜,亦应检查仪器中的反射棱镜常数是否与实际相符,以免常数改正有误。图4-15单次测量距离

(4)设置镜站时,若视线无阻挡,应将棱镜中心高调整到与测站仪器中心(横轴)高(均指到测量中心的距离)相一致,则可免除误差改正。否则,要对仪器中显示的斜距、斜率和高差另行计算加入两中心不等高改正数后才是正确结果。(5)全站仪测距时发射红外光的光速随测区内温度和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在正式实施测距前,必须将当时测区气象条件温度和气压的参数设置入仪器中,以取得正确的气象改正系数对观测结果进行改正,在作业过程中当气象参数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设置,以保证测距精度。图4-16跟踪测量距离第7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在测距模式状态,只有当仪器的测距电光轴已对准反射棱镜中心且视线中无阻挡符合测距条件时,仪器显示屏左上角会显示测距光路通畅信息“”且鸣响给予提示。此时可进行测距操作,仪器自动进行测距(测距一次“”闪动同时蜂鸣一次),否则仪器对测距无反应,应检查照准方向是否准确或畅通无阻。第7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11.2连续精确测量距离(CNT)操作步骤如图4-14所示:5.11.3单次测量距离(SHT)操作步骤如图4-15所示:5.11.4跟踪测量距离(TR)操作步骤如图4-16所示:5.11.5斜距、平距、高差在测距模式状态下,连续按V%键,循环显示:第8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1南方NTS-202型全站仪专项测量功能1、专项测量功能的选择(PCT)NTS-202系列全站仪有六种专项测量功能,令仪器进入专项测量功能模式的操作如下页图所示第8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2平均测量距离(ST)操作步骤如图4-18所示。取几次测量平均距离的平均值在初始设置中提前设置。按V%键可循环显示斜距、平距、高差。照准新方向按(3)操作,可获新点的平均距离值。按CONS键两次可返回测距模式。第8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3距离放样(SD)例:设置平距为386.600m的放样,操作步骤如图4-19所示。可选择斜距、平距、高差放样进行斜距和高差放样测量时,反射棱镜高应调整与测站仪器高(指两者中心至标志中心的高度)一致。若棱镜与仪器无法等高,则要先计算两者不等高改正数,将修正后的斜距和高差数值设置入仪器进行放样。先按TRK键跟踪测距作一般精度放样,再按MEAS键连续精确测距作精确放样。仪器显示的距离是实测距离与设置距离之差值,负数表示棱镜距离(或高差)不足应增加,正数则相反。第88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9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90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4间接测量(RD)间接测量是用来测量两个不可通视点之间的斜距、平距、高差的。图4-20间接测量操作步骤如图4-20所示:第91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92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5悬高测量(RE)悬高测量是用来测定高空不易设置反射棱镜目标之高度H,如图4-21所示:第93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94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6坐标测量(CD)例:已知点A的坐标及方位角为:XA(N)=1587.430m,YA(E)=2101.210m,Zd(Z)=187.780m

αAB=320°10′42″,操作步骤如图4-22所示。第95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96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7坐标放样(SC)图4-23坐标放样原理坐标放样测量为坐标测量的逆向操作。如图4-23所示,只要在仪器中置入测站点A的三维坐标

(XA、YA、ZA),定向点的定向方位角(αAB),待定点P的三维坐标(XP、YP、ZP),仪器自动反算出标定角βAP和标定水平距离SAP,操作仪器用标定角定向后再按标定水平距离进行放样便可标定出P点。第97页,共10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例:已知测站点A坐标:XA(N)=1587.430mYA(E)=2101.210mZA(Z)=187.780mαAB=3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