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教案上册_第1页
初二地理教案上册_第2页
初二地理教案上册_第3页
初二地理教案上册_第4页
初二地理教案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地理教案上册

初:地理教案

单位:

年级:

姓名: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教学要求

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

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

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

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

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

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

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

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

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

1.引入新课

(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

图要求。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

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

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

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

性。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

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

(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

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

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

名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的理解,并为今后教学对外贸易、沿海

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作好必要的铺垫。

(3)评价“位置优越”时,还可以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讨论:如

果我国不具备东临大洋的海陆位置,而是深居内陆,就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和现在十

分不同的影响。展示我国地形图,启发学生,在相同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如果东

高西低,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评价问题

的方法。

2.转折深入

采用分组讨论这种常见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

半球图中分析我国在全球的位置;巩固用经纬度来确定一个地区经纬度位置的方法,在此

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就容易得出来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海陆位置的分

布特点,学生从图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陆位置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还对开发海

洋资源、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这样不仅讲清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而且也教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3.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活动

讨论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之%讨论可以鼓励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叙

述事实),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观点是充分还是不足的认识,并且懂得对同一事情,不

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有助于知识概念的学习。而且,互相讨论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在新的领域中运用它们,有助于学生在运用这些观点的同时获得自信。

一个成功的讨论需要有技巧、积极性和机敏,以及对以上这些要素很好地组织运用。

(1)分工合作学习常常是开展小组讨论的最有效的方法,每个小组人数不要超过4

人。一个有用的技巧就是:一开始就讨论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有时是教师布置)。

(2)然后推荐组长、主要发言人、讨论记录人,每个组员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主动承担一部分任务。

(3)座位安排是很重要的。讨论小组应安排得使任何人都能看见小组的其他人。最好

是安排成一个圆形,便于学生与学生两两之间的交流。

(4)讨论开始时,要求学生写出他们对■-个或两个特殊问题的观点可能是有帮助的,

这样可以给他们时间去思考,并且对那些腼腆和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有帮助。

(5)使讨论直接从抽象的概括开始是很难的。开始要用特殊的、简单的、具体的观

点,然后再扩2展到更一般的观点。

(6)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时,可以先从课本“活动”题入手,让学生

把“答案”记录在课本匕

【国土辽阔】

1.引入新课

(1)初一的学生已经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大国,但中国究竟有多大,不一定有比较完整

而概括的了解。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陆地面积的数值及其在世界各国中所居的位

次。通过课本的图像与资料,要求学生从中国与亚洲、世界陆地面积的比较,中国和欧洲

面积的比较,中国和世界几个面积较大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

利亚、印度)陆地面积及其占世界陆地总面积比重的比较中,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中国之

“大”。

(2)通过引导阅读“中国疆域示意图”,由学生在地图上查阅中国四至的经纬度位

置,量算南北端、东西端的距离,再结合课本“中国领土的四端”形象化的图解,以及课

本里中国陆疆和海岸线长度与赤道长度的比较,多侧面地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从

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2.关于邻国部分,可在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从读图着手,重点掌握各邻

国与我国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教学时,可按逆时针方向从各方位上辨认我国的陆上邻国,

例如东部是朝鲜,东北(俄罗斯南部也有一小部分与我国新疆接界)是俄罗斯,北部是蒙

古,西北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自西部至南部依次是阿富汗、巴基

斯坦(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接界)、印度(其东部也有一部分与我国西藏东南

部接界)、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海上邻国自北向南有韩

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与文莱,以及印度尼西亚。

带领学生阅读“世界政治地图”和“中国疆域示意图”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读图方

法。在地图上辨认邻国时,一般从朝鲜开始,在图上按逆时针方向找出,15个陆上邻国,

以及东部和东南部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读图时,较难区别的是西邻的吉尔吉斯斯坦、塔

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四国。它们与我国相邻的国界较短,国名也容易混淆。克什

米尔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有争议的地区,两国各控制一部分。我国与巴基斯坦控制区已

划定正式边界。

如此众多的陆上与海上邻国,一方面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利益

争端而导致领土纠纷。

3.关于我国的临海,教材主要有三层含义。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临海的名称和位置。在教学时要分清临海与领海的不同含义,渤

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与世界地理所讲的一些“内海”两者的含义不同。

(2)使学生了解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广大,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

海洋大国之一。

(3)使学生了解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

【34个省级行政区】

1.“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部分,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

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间分布,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

难不在于“深”而在于“多”。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研究教学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在

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上。

2.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户口所在地。接着教师再举例介绍我国的

三级行政区划,并说明三级的关系(例如北京市、大兴县、长子营乡)。

也可从我国辽阔国土的地理事实谈起,说明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为了便于行

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最高一级是省级行政区。

在介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后,还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

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对省

级行政区以及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海南省的设置,重庆(直辖)市

的设置等。

3.教学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必须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或“中国政区”投影片或

教学挂图,进行反复读图、填图或拼图练习,使课本插图与投影片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组

合、讲与练有机结合,以练为主,达到“心中有图”的效果。

(1)可联系上一节邻国的教学内容,辨认陆上边界省区、沿海省级行政区进行教学;

还可以直接利用活动教材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

称、简称及其分布。

(2)可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分片或串线制成复合投影片,让学生对照着有注记的课木

插图与无注记的投影片,进行分组练习,熟悉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增强记忆。

可将全国省级行政单位分成7部分,例如东北部的黑、吉、辽;北部的陕、甘丁宁和内

蒙古;西部的新、青、藏;西南的云、贵、川;带有方向的8个省,即河南、河北、山

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直辖市京、津、沪、渝;最后7省为苏、浙、闽、

台、琼、皖和赣。止匕外,还有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分片方法很多,目的是便于学

生在图上记忆。

3

还可以大陆沿海为线索记忆: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以北回归线

穿过的介、粤、桂、滇为线索熟悉位置;以长江、黄河干流为线索查找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等等,反复巩固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作必要铺垫。

(3)用“中国政区拼图”作拼图游戏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种活动。它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和位置的观察能力,拼图图板可由学生自

己制作。游戏前让学生在家反复练习,游戏时可以拼全图,也可以抽出几个省区,辨认它

们的名称,熟悉它们周围的省区。

举行小组或个人识图、拼图竞赛,也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识记来掌握省级行政单位名

称、简称和分布的好办法,例如拼图比赛、填图比赛、各种抢答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尽快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概念。

4.在省级行政区名称的教学中,-要注意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是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的名称中不要多加个“族”字;二要注意有两种简称的省区;二要注意一些学生容易

写错的地名,例如秦、浙、赣、琼、黔、藏、疆,及安徽省的“徽”字等。至于省级行政

中心,在这里只要求初步熟悉一下,待以后的工业、城市、交通等地理教学中进•步熟悉

掌握,一下子全部到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5.教材中没有特意将台湾、香港、澳门的内容提出来学习,学生如果提问,可以简单地

介绍一下,开展思想教育: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实现与维

护祖国统一是我们神圣职责。香港、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师特色、学校条件、课时安排,选用教学参考

资料中的一些素材,采取灵活多样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网络

学习、计算机游戏等),以及活动式、范例式、情境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进行富有创

新的教改实验。

第二节人口

教学要求

L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

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

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一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

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

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

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

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

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

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

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

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

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

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

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利“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

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

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

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

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4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

或稀疏状况。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

密度是否适当,应该根据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口资

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而定。)

(3)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

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

口多少和人口密度数据,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3.本节教材中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中国人

口众多是个突出的国情。我们有的产品产量已列入世界第一位(如煤),但用人口总数

-平均,指标却非常低。中国人口形势现在已经很严重,如再不严加控制,问题会更加严

重。,,,,人口如果控制不住,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

本节教材通过正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

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

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

4.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比上一

节要多很多,特别是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分析运用图表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

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就成为本节突出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再补充

一些“鲜活”的材料,训练学生学会分析课本插图、数字和文字材料的基本技能,教会学

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

习惯。

本节需要掌握的我国人口国情主要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增长过

快;当前人口基数大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本节需要掌握的我国人口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本节需要理解的人口观点和原理是: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人

口的分布要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提高人

口素质。

本节需要掌握的地理数据是:我国有12.95亿人口(200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5,居世界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近几年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200万左右;我国人口

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2000年)。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1―2课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

・“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

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

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

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

值进行计算和对比。例如算•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

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

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00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

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

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

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

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

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

I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

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

年新增人口1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

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

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

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

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

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5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

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

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

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

素质。例如利用“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中国每

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

提高的事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还可以举例说明我国四化建

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图表反映

我国人口中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数值还不高,再依据“中国各省(区、市)文

盲、半文盲人口比“图及''各省(区、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图,分析我国文盲、半文盲

仍占较大的比重,各省区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地区差异,说明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

要性,并结合人口教育的宣传图片,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祖国打好基

础。

【人口东多西少】

1.仍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先让学生复习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

导学生计算中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与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人口密度相比较,说明我

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2.在讲我国人口分布时,重点应放在如何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

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上,让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来识别人口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这

些内容不要单凭教师讲授,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问我国大约每平

方千米多少人?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样就复习了人口密度这个概念。还可以选

出我国东、西部地区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情况(例如完成活动教材),训练学生掌握其计

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

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3.在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时,要及时提出一些问题,指导学生观察。

例如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

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颜色图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还可以指

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黑河和腾冲,列表分析“黑河一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与西

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4.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

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仅限于自然条件的好坏,要启发学生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等

方面去思考。用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矿地区的事实,说

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

5.在人口国情教育中,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在教学时间又可容纳的条件下,可以对我

国人口增长、分布、结构、年龄构成、文化素质现状做一些补充说明,并分析这方面的地

区差异。例如,通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表,指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一方面

后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到20世纪末,我国面临又一个新的生育高峰;通过

“中国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图表,补充指出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国情。

第三节民族6

教学要求

L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

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内容点析

1.民族

民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民族的居民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

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

准和依据。我国有56个民族。

2.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这张图片的内容是:在国庆节期间,我国56个民族的代表,各自身穿本民族的服装欢

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呼的景象。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本节内

容的主题——多民族的大家庭,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多

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3.少数民族

在我国的56个民族当中,汉族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11.85亿(1990年),占全国总

人口的91.6%;另外55个民族的人口都比较少,55个民族的人口总数为1.08亿,只占

全国总人口的8.4%。相对于汉族而言,这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

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这个概念只是表明这些民族的人数少,并没有其他的含

义。

4.第16页活动1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民族构成是不同的。既复习了日本和美国的民族特点,

又反映出我国独特的民族构成,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特点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讲解我

国的民族政策埋下伏笔。木活动可以按两种方式展开,教师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方式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代表)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的民族

现状,就此可以进行一场小辩论,讨论出不同的民族构成对各自国家有何种影响?方式

二:列一张三国民族状况对比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完成该表,了解中、日、美三国

的民族构成特点。

5.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

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提前查找一些相关的民族文化活动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或者

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拓展一些内容。最终要达到以下目

的:(1)进一步理解民族的划分及其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的

不同;(2)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学习文化差异性,为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6.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

在学习该图时,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地区,进一步总结出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通过对这张分布图的学习和阅读,让学生掌握读该类图的方法、步

骤和技巧,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民族(人种)分布图等专题地图的技能。同时在学习本图的

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相关的几点知识:(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

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3)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实际上,读图的过

程就是分析民族分布特点的过程。

7.少数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是我国繁荣和稳定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首先,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

认识到加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政策内容不要涉及太多,只抓住最关键、最主要的

几条即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

由)。第三,要理解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民族政策主要条款。教学过程中民族政策的内容

可以先不讲,最好先由学生反思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国民族各方面的特点),从全国各民

族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木节安排1〜2课时。

【总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同

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

容。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7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

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

(2)课堂教学部分。

【拓展辅助教学设计】

拓展辅助活动部分。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

设计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园、民族风俗展览、民族文艺演

出。

设计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

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

展览交流会。

设计3: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

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

设计4:组织学生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联欢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灿烂

文化。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把握思路、总结提高。

【56个民族】

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木第15页的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并请学生用

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

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

有56个民族。

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

字?可以提示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的图1.15“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这样既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

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

有自己的文字。

3.让学生完成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

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

仰。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

共同创造的。

4.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

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5.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

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的少数民族数据表,找出

人口超过1500万和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计算出55个民族的人口之和以及它们在

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

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民族的分布】

1.读课本图L17“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

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

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

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指导学生开展课本第20页活动3。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

交融带来的好处。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

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

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

展)

第二章自然环境8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

教学要求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

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

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

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

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

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树立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结构分析

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

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

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

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教材中的三个小标题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

知规律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

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

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本

节的教学目的之•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

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内容点析

L教材用中国地形图斑斓的颜色引入新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在分层

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利用颜色的深浅不同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地区

的地势走向。

2.图2.1和图2.2是关系十分紧密的两幅图像,对这两幅图的阅读和分析是学生理解地

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关键。图2.I加注了海拔高度的网格线和经度线,可以从图中方便地读

出各个地形区的海拔高度,并与分层设色地形图进行比照。图2.2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

示意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它的颜色不代表准确的高度。这幅图主要是便于学生分

清阶梯的界线,而阶梯的内部特征和平均海拔等则要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来

分析。

3.一般来讲,我们将地形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结合图2.4

中的景观图可以总结出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

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

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4.山脉的走向是以地图上的方向为基础的,但与方向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不能表示为

向南走向或向北走向,而应该是南北走向。图2.7给出了四种山脉走向,在实际读图过程

中,有些山脉的走向并不是标准的正方向,可以采取近似的方法。例如:大兴安岭和太行

山可以看作是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

5.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这是中国地形分布的一大特点。除了教科书活动中所提出的

山脉,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祁连山北侧为内蒙古高原,南侧为柴达木盆地;秦岭

北侧为黄土高原,南侧为四川盆地等。除了自然地理界线以外,山脉有时还是人文地理的

界线,例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等等。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的地方,黄土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再加上这

里多暴雨、缺乏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图中所描绘的就是典型的黄土地貌,有宽

广而平坦地面的黄土高平原被称为嫄;有长条脊线的是梁;各自独立的丘状土山是即。窑

洞是黄土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典型的杰作,这种特殊的“建筑”,利用黄土壁立不倒

的特性,在一定的高程内向纵深掘进,挖成拱形窑洞,施工技术和工具简单,也不需要贵

重的建筑材料,就获得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中华9民族的聪明才智。

7.“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

首举世闻名的《敕勒歌》创作于一千四五百年前的北齐时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内蒙

古大草原兴旺发达的景象。据考证,敕勒川指的就是阴山之南的草原地区。内蒙古草原宽

广辽阔,一望无际。除镶嵌在东部边缘和内部几条不高的山脉外,其余大多为“远看似岗

阜,近看成平地”的波状起伏高原。这里的蒙古族同胞正是充分利用了内蒙古高原丰富的

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8.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1/4。它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的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山脉,高山上雪山

连绵、冰川广布。山脉之间,高原起伏平缓。由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因此,高原内部的

山脉一般相对高度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

照。

9.教材提供了一段有关“地形与民俗”的阅读材料,教师在分析这一段材料时应注意,

地形可以对当地风俗习惯起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

展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10.山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

2/3。

11.山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上,山区具有我国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

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山区也存在着耕地面积小、交通

不便等自然方面的劣势。再加上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近年来开发强度偏高,研究

程度不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地环境不断恶化,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山区发展严

重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发达国家的实际证明,只要重视山区开发和山地研究,科学

合理地进行开发,山区经济能够迅速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平原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教学建议

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注意,不要过分注重学生对具体地形名称的记忆,教

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

结;另一重点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

和改造地理环境。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引入新课】

1.过渡引入:复习上一章所学习的有关中国的人口、民族等知识,进行过渡:我们中国

人生活在怎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之中呢?这样的新课引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把

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交代。

2.设问引入:根据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有关地势和地形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中国

有哪些地形区吗?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你知道哪些高原、平原、山脉、盆地、丘陵的名

称?这样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景,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联系实际引入:从学生所在的地形区讲起,如果学生不知道名称,可以先从地形的特

征引入,从学生可以看到的地形景观说起。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新课使学生有亲切感,

也培养了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

4.图片、视频引入:课前准备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资料,或者我国各地形区的视频短

片,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

情。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L带领学生读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根据颜色的

分布总结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进一步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推测中国地势是否有可能呈阶梯状分

布。复习有关地形剖面图知识的基础上,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证实刚才的推

测。

3.完成第23页“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明确三级阶梯的界线,同时提出问题:三级阶

梯的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建议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第22页

图2.2时,准备一些景观图片,让学生对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这里

不必过早地出现大量的地形名称,掌握地形种类就可以了。

4.对我国的地势特点进行评价。这教学过程可带领学生完成第23页活动的第2题到

第4题。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办法,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专题,然后

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这几个问题的

答案要点归纳如下。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

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

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10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可以自制一个透明小水槽,用实验来说明阶梯交界处的水能资

源。同时可以自制复合投影片,将长江、黄河、珠江上的主要水电站的位置和三级阶梯示

意图复合在一起,来说明我们对这些水能资源的利用。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

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地形复杂多样】

L复习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脉、丘陵和盆地。读第24页图2.4我国

地形分布大势,找•找这五种地形在我国是不是都有分布,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

结论。教学中也可以和已经学过的一些国家进行对比,突出我国地形的这一特点。

2.讲解关于山脉走向的概念,完成第26页的活动1。讲解山脉的走向,板图的效果也很

好。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如下。

东一西走向: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一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西北一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对照第24页中国地形图,完成第26页活动2和3。鼓励学生将这个练习深入下去,

尝试多分析练习中所没有的山脉界线,教师也可补充一些人文地理的界线。

4.不同种类的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本节的学习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分三步进

行教学。首先通过第25页的四幅景观图,配合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

青藏高原的耗牛和云贵高原的梯田,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以

及人类是如何巧妙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

第二步针对教科书第24页的4幅景观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地形种类的特点会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带领学生阅读第26页的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形对人

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还是越来越小了?

对于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可以布置学生围绕“地形对人们的影响”这个专题,课下

去搜集材料,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和交流,针对人类和地表形态的关系进行讨论。

总之,在这段教学中,过程和结论同样重要,应该让学生体会探求知识的过程,而不是

仅仅记住零散的知识。

【山区面积广大】

L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多种多样的,你们知道各种地形分别

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

2.完成第29页活动的第一项,在绘制饼状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先计算出

所对应的圆心角,再将相应的份额标注在图上,最后涂上颜色并添加图例和注记。

3.向学生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4.讨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结合第30页活动的第2项,可以将全班学生

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有利条件,另一组研究不利条件,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发

言,相互补充,鼓励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

5.完成第30页的活动第3题,这项活动应在学生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处山

区的学校应尽量联系实际,探讨解决本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平原地区的学校可以展

开如何帮助山区脱贫致富的讨论,研究平原和山区经济的互补性等问题。教师可以不拘泥

于教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研究、讨论。

11

第二节气候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

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

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

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

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

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结构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节主要介

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匕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

——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气温和降

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

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基于以上考虑,本节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

阐述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以及结合这种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划分的温度带。对于气温和

温度带这两部分知识,教材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和温度带分布图,并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

的形式呈现。教材正文部分给出的结论比较简单,而在分析冬季气温分布时,却详细描述

了等温线分布特点,以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现了对学生学

法的指导,也体现了教材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分析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则突出了学习的递

进,教材正文部分的描述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在活动教材中给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读

图,从而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对于温度带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读图指导和活动

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东西部干湿状况的差异以及我国干

湿地区的划分。这部分内容延续第一部分教材的编写特点,用等降水量线和干湿地区分布

图,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正文简单描述结论。与第一部分教材有

所不同的是,干湿地区的差异可以通过植被的特点,甚至建筑形式的不同反映出来,因此

教材在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活动题中配有我国不同地区植被和民居的景观图片,反映不同的

干湿地区特点,旨在给学生感性的认识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第三部分,主要描述

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教材首先安排“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知识点,这部分知识是难点最

为集中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采用以不同形式呈现的方式来分散难点,力

求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逐步完成学习过程。关于季风的成因及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

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等知识,教材以图像配以正文的形式出现;关于锋面雨的形成及锋面雨

带的推移,教材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

择的进行学习;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材则以活动

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前面学习冬、夏季季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

状图,总结季风气候的特点,这样可以达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可以培养学

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教材将“气候复杂多样”安排在本节教材的最后,这样的编排有利

于前面知识的迁移、总结、运用和提高。从整节教材的编排看,前两部分重在对单一要素

——气温和降水特点的介绍,第三部分是使学生通过分析总结,综合了解我国气候的总体

特征。木节教材在知识结构上联系紧密,逻辑严谨,知识的学习,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都以

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时能

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材编写的

理念。

内容点析

1.关于我国气温的特点,教材从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两个方面介绍,特别突出了空

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

容。(1)南北气温差异产生的原因。教材在开始对此就加以描述,即造成我国南北气温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如果笼统说明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可以从纬度因素入手,但

要单独分析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因素,还要考虑冬季风的影响,这部分知识教材安排在

季风气候中讲述。(2)冬季气温特点。教材详细描述了如何从1月等温线图上阅读

“0°C等温线、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最北和最南地区的气温分布差异”等。0°C等温

线的分布位置应该是重点,明确这条线的意义在于,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

线,此线南北河流水文特征有较大差异,特别是此线以北冬季河流会有结冰现象,而且界

线南北的植被、耕地类型、农作物种类等都有较大差异。明确了0°C等温线的位置,对

了解冬季气温分布有较大帮助。(3)夏季气温特点。教材对此叙述比较简单,但其中的

内涵仍然比较丰富,特别是夏季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相对较

低,这一结论教师不能忽视,这可以为后面活动题中分析地势对我国冬夏气温的影响奠定

基础。

这部分教材有两幅图像,它们是教材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技能

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详细指导学生了解阅

读等温线图的步骤和方法,12指导学生学会从等温线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分析解决

问题。掌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

程中。阅读等值线图的步骤是:(1)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

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2)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

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3)根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

变化幅度;(4)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1月等温线图阅

读熟练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方法阅读7月等温线图,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

从而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

为配合这部分教材,活动教材中的第•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除纬度因素外,影响气温

分布的因素还有地形。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别是7月等温线图上更是清晰地表示出青藏高原

地区是全国的低温区,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很容易解答本题。

阅读材料一方面对正文进行补充,同时可以拓展教材正文部分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关于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温度带的划分

依据,即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实际包括哪些内容,教材正文没有进

一步描述,而是在图上的补充资料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划分温度带的主要农'也指标。这样

编排的目的是降低难度,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层次

灵活掌握。第二,温度带的分布,这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应该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我

国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阅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需要指导学生根据图例,了解六个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可

以结合省级行政区、地形区、1月0°C等温线分布等地理要素进行了解和记忆,特别应

该指出的是,热带地区与北回归线的关系、暖温带在西北地区的分布范围等比较特殊的地

方。

活动教材的第二题,强调了温度带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这是对教材正文很好的补

充。从题目设计的表层看,解答此题非常容易,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温度带与水果生长

的关系,与农作物熟制的关系,与民居的关系等。但题目并没有停留在对资料的简单了解

这一层面,而是进一步提出发散性的要求,让学生补充更多资料。从表面看,似乎是让学

生做资料的收集者,其实引申理解,这正是编者设计此题的巧妙之处,如果学生对前面三

个资料表示的内容理解了,那么进行知识的迁移应该很容易。例如,能够由不同温度带水

果的不同,迁移到不同温度带植被的不同,由不同温度带作物熟制的不同,可以联想到农

作物的差异等。

3.关于我国降水的特点,教材正文部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规律,

以及降水丰富和稀少的地区,并通过阅读材料补充了我国降水极端最多和最少的地区,以

加深学生的印象。正文叙述中有一点应该引起注意,以往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时主要强

调东西差异,对于南北的差异多侧重在时间上,而这部分教材不仅强调了空间上的东西差

异,同时也强调了南北差异。

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该延续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等值

线分布图的技能训练。另外针对此图,应该引导学生查找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

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并与1月0°C等温线、温度带等的分布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

三条等降水量线所穿过地区的印象。

活动教材的第一题,主要体现降水特点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所学知识与日

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将景观图与年降水量、干湿地区分布图联系起

来,在年降水量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上找出活动题中提到的四个地区,对应年降水量的多少

和干湿状况,说明民居的不同风格。甘肃年降水量较少,蒸发大于降水,房屋修建成平

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很大,晾房通风效果较

好,通风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窑洞,窑洞冬暖夏

凉,较为干燥。

4.关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明确提出了干湿地区划分的标准是降

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教师对此应该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划分干湿地区不能单纯分析

降水量的多少,而应该同时分析这一地区的蒸发状况。

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时,应该叠加年降水量分布图,特别是对应800毫米、400毫

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应地形区、温度带分布等,以加深印象,此

图中还有一个特别应该注意的地方,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

属于湿润区,其原因是由于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因此较为湿润,这是干湿地区划分

标准的最好佐证。由于干湿状况可以通过植被的分布反映出来,因此配合干湿地区分布

图,教材编排了相对应的植被景观图,其目的是给学生直观感受,加深对干湿地区地表状

况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性。

活动教材第二题,延续“温度带”部分活动题编排的特点,解答此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进

行知识的迁移,例如题目中给出干湿状况影响植被,由此可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

作物的关系等。

5.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涉

及成因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要把握难易程度,不应该盲目地加

深和扩充内容。教材正文13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