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新材料作文(zuòwén)审题立意特训(上课)资料第一页,共27页。写好新材料作文(zuòwén)必须读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wénzì)外表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第二页,共27页。2所给的材料(cáiliào)主要有:1表达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寓言〕;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shēnghuó)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如诗歌〕;7揭露社会生活(shēnghuó)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第三页,共27页。3一、提炼(tíliàn)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zhǔzhǐ),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技法(jìfǎ)指导第四页,共27页。4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píxiānɡ)。小学生见皮箱(píxiānɡ)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píxiānɡ)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píxiānɡ)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分析】中心意思:这那么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yīnggāi)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第五页,共27页。5技法(jìfǎ)指导二、抓关键句法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shèzhì)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第六页,共27页。例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答复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答复:“下一个!〞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表达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辉。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chéngdù),立意与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立意(lìyì):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第七页,共27页。7注意(zhùyì)不同文体性质的材料,抓关键句的着眼点也不同:1、议论性材料,抓观点句;2、记叙性材料关注(guānzhù)议论抒情句;3、寓言故事抓寓意句;4、漫画材料抓标题。第八页,共27页。三、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开展(kāizhǎn),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技法(jìfǎ)指导第九页,共27页。例如: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结果:两条大鲤鱼三条鲫鱼几只米虾空白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学生(xuésheng)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第十页,共27页。解题步骤-----三步走:第一步:整体概括〔对象﹢事件﹢结果〕第二步:追问原因〔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第三步:确定中心〔组织(zǔzhī)观点句〕立意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审题立意(lìyì)之方法2抓关键(guānjiàn)词句第十一页,共27页。
例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要求选好角度,明确(míngquè)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第十二页,共27页。教授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为什么绝大局部学生不假思索地答复:“闻到了.〞?学生对权威有绝对信任甚至崇拜的心理。另外三个学生先默不作声,而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表现(biǎoxiàn)出或否认了苹果香味或疑心了不是苹果或以“感冒〞为借口来回避.这三个默不作声的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同的答复?学生:老实敢疑心有主见老师:循循善诱立意:1、不盲从要有自己的见解2、不要盲从要特立独行3、要有疑心的精神4、不要盲从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5、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观点,就会失去自我6、循循善诱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第十三页,共27页。四、分析关系(guānxì)法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guānxì)主要有依存关系(guānxì)〔如学与问〕、主次关系(guānxì)〔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guānxì)〔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guānxì)〔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guānxì),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技法(jìfǎ)指导第十四页,共27页。习题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chījǐn),写信向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第十五页,共27页。这那么材料的中心(zhōngxīn)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
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抚慰。立意:孝敬父母。假设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第十六页,共27页。五、求同求异法第十七页,共27页。17例:①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②埃文利希创造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次;③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jiǎngyì)?;④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⑤爱迪生创造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审题分析: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这个(zhège)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求同法】第十八页,共27页。18【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cáiliào)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cáiliào)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cáiliào)的比照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奉献(fèngxiàn),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审题分析: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shùlì)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第十九页,共27页。19六、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是由物及人〔社会〕。
例1、①〔蚂蟥(mǎhuáng)〕屡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②〔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由蚂蟥(mǎhuáng)、香烟联想到人类社会,学生容易想起“口蜜腹剑〞这个成语,这一组合材料的主旨也就容易把握了,即"表里不一"。第二十页,共27页。20
小结(xiǎojié)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lìyì)方法一、提炼中心法二、抓关键句法三、由果溯因法四、明确褒贬法五、分析关系法六、求异同法七、联系实际法第二十一页,共27页。总结(zǒngjié)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yùnyòng)的,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那么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最正确角度构思作文第二十二页,共27页。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位摄影师在挪威冰湖捕捉到一只青蛙被死死冻住、无法动弹的画面。报道分析称,当地气温突然上升,青蛙可能以为(yǐwéi)冬天已经过去,于是决定去湖对面寻找伴侣。然而,湖面可能一夜之间就又冻住了,青蛙于是被冻在湖中央。那位摄影师认为这个难得的画面是如此的美,看上去是一只青蛙在睡觉,但再也不能跳起来。他推测,青蛙当时正打算从冰面上钻回水里,被冻住了。他感到格外伤心:“可怜的小家伙显然没有能做到,就死去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二十三页,共27页。从“青蛙〞角度,可以这样理解:①不能被表象迷惑,有如下表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育婴员高级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分子生物学测试题含答案
- 2024安徽合肥市庐江县部分国有企业招聘补检及进一步检查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安康岚皋祥瑞城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级家政服务员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 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四川长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产品研发高级经理等岗位测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考试卷2
-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两课时)
- 2024中国融通地产所属单位总会计师岗位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优秀员工荣誉证书模板
- 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上复习课Unit 2 Keep Healthy Topic1 2教学课件
- 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技术参数
- 三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
- 《交通工程CAD》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各单元教材解析
- 换班申请表(标准模版)
- 者阴村战友纪念者阴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30周年联谊会计划2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广告牌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承插型盘扣式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
-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