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宜宾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宜宾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宜宾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宜宾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宜宾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所示是利用高等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进行的体外受精技术培育试管动物的大致流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B.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从而使精子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C.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除了图中所示用途以外,还可以进行胚胎分割D.胚胎发育的过程是受精卵→囊胚→桑椹胚→原肠胚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3.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4.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一过程发生在该动物精巢内B.图一中B、D所含核DNA数目相同C.图二的CD段对应于图一的C、DD.图二DE段形成的原因是分裂末期DNA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去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西瓜的种子属于组织层次B.—条蛔虫是个体层次,也属于细胞层次C.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一片森林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的进群落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血液放在25℃体外环境下,凝固时间比在体内时间短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⑤ D.全都不对7.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8.(10分)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各细胞的基因不同导致形态、功能不同C.各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种类相同D.产生上述细胞的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二、非选择题9.(10分)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选择晨跑来锻炼身体。请回答晨跑过程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晨跑者往往穿着较少的衣物,在跑步前,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位于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位于皮肤的_______,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相关调节使机体产热增加。(2)跑步过程中,晨跑者不再感觉到寒冷,反而会感到很热,此时机体的热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晨跑者跑步过程中会大量出汗,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3)若晨跑者跑步之前不吃早饭,跑步时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使得跑步者血糖浓度降低,这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_________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保持正常水平。(4)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原因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______的特点。(5)某人在跑步结束后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抽血化验,针刺时并没有缩手,这是因为位于________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调节。10.(14分)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肺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4)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___________条染色体。11.(14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过程①中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程②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_____________(6)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_____________包装得到人工种子,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12.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如图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体外受精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A正确;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从而使精子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B正确;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除了图中所示的进行胚胎移植的用途以外,还可以进行胚胎分割,C正确;胚胎发育的过程是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过程、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并与胚胎分割建立联系。2、A【解析】

内环境中含有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信息分子,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详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B、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C、HCO3-、HPO42-等分别与H2CO3、H2PO4-构成缓冲对,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D、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血浆中,其内环境就是淋巴、血浆,D正确。故选A。【点睛】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类别物质举例存在的营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代谢产物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不存在的细胞内特有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被吸收的麦芽糖、纤维素3、B【解析】【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正确;蛇毒中的磷脂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磷脂分子的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B错误;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如粥样动脉硬化的风险,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了解细胞中脂质的常见种类以及功能,并根据不同脂类物质的功能结合提示分析答题。4、B【解析】

分析图一:A→B→C发生了有丝分裂,B图为有丝分裂的后期;C为卵原细胞,D图细胞质发生不均等分裂,且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故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E图细胞质均等分裂为第一极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则F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形成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分析图二:根据细胞增殖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可知,AB段表示G1期,BC段表示S期,CD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则可以对应G2期、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DE由于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变化为1个,则EF段对应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一发生在动物卵巢内,A错误;B、图中B细胞内核DNA为8个,D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B正确;C、图二的CD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一的D、F,C错误;D、图二DE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变为1,D错误。故选B。5、C【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详解】A.西瓜的种子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B.蛔虫是多细胞生物,不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C.生态系统有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故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正确。D.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才构成群落,并不只是动物和植物,D错误。【点睛】注意: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层次,又是细胞层次,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6、D【解析】光合作用不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如蓝藻没有叶绿体,含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如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由细胞结构;血液放在25℃体外环境下,凝固时间比在体内时间长,因为血液凝固酶的活性相对于体内较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两个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形成后,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依然可以进行交配。故选D7、C【解析】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是指将废弃物的物质转化成对人类有益的物质,循环反复、分层分级利用;物种多样性原理是指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工程的建设所选择的物种需适应环境,同时不能大于环境承载力;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建设生态工程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组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目的。【详解】由于单一人工林中物种种类太少,而天然人工混合林中物种种类多,所以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差,易受害虫危害,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8、D【解析】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详解】A、图中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A错误;B、除了卵细胞,其他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不同,C错误;D、细胞的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正常情况下,不会再回到分化前的状态,D正确。故选D。【点睛】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但RNA和蛋白质会出现差异。二、非选择题9、下丘脑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抗利尿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作用时间长大脑皮层分级【解析】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但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详解】(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2)运动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产生,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3)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等特点。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体现出体液调节作用时间长的特点。(5)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题目相对简单,关键在于识记和理解神经调节的相关神经中枢以及体液调节中血糖调节相关知识以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10、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聚乙二醇(或PEG)3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义有绿色荧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2(m+n)【解析】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要求考生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流程图,判断出图中的①是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是脱分化,④是再分化,进而分析、回答各小题。(1)分析图形可知,过程①是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PEG)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3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即番茄原生质体自身融合、马铃薯原生质体自身融合、番茄和马铃薯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根据题意,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肺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因此当观察到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义有绿色荧光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4)图中过程④是再分化,其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影响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方向。(5)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融合后形成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等于融合前的两细胞核内染色体数之和,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m+n,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2(m+n)条染色体。11、茎尖(或根尖)茎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无病毒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稳定,不发生性状分离植物激素外植体消毒不彻底促进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遗传信息人工种皮(人工薄膜)【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脱分化过程,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②为由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芽、根的过程。【详解】(1)由于茎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无病毒,因此通常选择茎尖或根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繁殖速度快、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等;(3)过程①脱分化配制好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在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