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非金属知识规律1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知识规律1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知识规律1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知识规律1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高考化学非金属知识规律1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专题“非金属知识规律(1)”分析及教学建议●高考趋势展望本专题包括硫、氮、磷、碳、硅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其高考的热点是:1.硫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硫化氢的强复原性,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复原性,浓硫酸的性质及应用,SO、SO2的检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取和收集。2.氮气分子构造与其稳定性,氨气、铵根离子的检验与鉴别,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应用,浓硝酸的强氧化性,白磷的分子构造,磷酸与碱反响产物的判定。3.碳、一氧化碳的复原性,二氧化碳气体制取与检验,二氧化碳与碱(NaOH)、二氧化硅与碳等反响产物确实定,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的构造和性质。硫、氮、磷、碳、硅等元素知识是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之一,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今后命题的热点是以氧化复原反响为知识内容,以化工生产或环境保护为背景,综合考察物质的性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实验和计算。二氧化碳作为与生物学相互联系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响物,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在今后的综合测试中应引起重视。●主干知识整合(1)相互转化关系(2)重要反响规律的应用硫和硫的化合物及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是通过氧化复原规律联系在一起的。低价态的硫元素通过氧化反响,可以变为较高价态的硫元素,高价态的硫元素通过复原反响,可以转变为较低价态的硫元素。要能熟练写出H2S、S、SO2、H2SO4等含硫物质相互转变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是通过酸碱反响规律联系在一起的:把上述含硫物质的氧化复原反响规律和酸碱反响规律结合在一起,便可从纵、横两个方面提示出硫及其化合物中的相互联系,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1)相互转化关系(2)分析理解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从分析N2、NH3的分子构造入手,掌握N2的稳定性、NH3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从分析N、P在周期表的位置入手,掌握NH3、PH3的性质差异,HNO3和H3PO4的酸性、氧化性差异。从分析NH3、N2、NO、NO2、HNO3中氮元素的不同价态和有关反响入手,总结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规律。氮、磷由于含多种价态,因此其化合物性质多是氧化性复原性。解题首先要从元素的价态变化与氧化性复原性的规律入手,然后再由得失电子守恒来列式求解。(1)相互转化关系(2)从比照分析硅单质晶体与金刚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晶体构造入手,掌握它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异的根本原因。从分析硅及其化合物入手,ⅣA族与ⅤA、ⅥA、ⅦA族非金属元素比较,其特殊性为:①单质以复原性为主,表现为难与H2生成气态氢化物,制取单质通常用复原法,如用C复原SiO2制单质硅;②难于形成离子,表现为与其他元素化合时,形成共价键,而不能形成离子键,特别是单个原子不能形成离子;③固态氢化物极难溶于水,且不显示酸性,复原性均较强,易燃烧,如SiH4在空气中可自燃。思考讨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是其化学性质及应用,应该如何来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答:(1)物质的构造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原子构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决定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化学键的强弱决定物质分子的稳定性等。(2)由物质的属类(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单质类别)来理解物质的有关性质,使之系统化、条理化。(3)根据元素的价态变化规律分析物质的氧化性或复原性。如硫元素有四种价态(、、、),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中,-2价硫是最低价态,不可能再得电子,只具有复原性;+6价硫是硫的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0价和+4价硫既有复原性,又有氧化性。(4)注意许多物质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如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碘遇淀粉变蓝色等。●精典题例导引【例1】以下浓硫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C.浓硫酸是一种枯燥剂,能够枯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浓H2SO4的特性。浓H2SO4表现吸水性的前提是物质中含有水分子,利用此性质可枯燥除氨气、复原性气体外的气体;而表现脱水性时,一般物质中无水分子,但含氢、氧两元素,将H、O原子按2∶1的物质的量比脱出,故A、C皆不正确;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可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响,但在常温下不与Cu反响却能使铁、铝等钝化,故B不正确。此题答案为D。答案:D【例2】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响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V1>V2>V3B.V1>V3>V2 C.V2>V3>V1 D.V3>V1>V====2HNO3+NO知,3体积的NO2与H2O反响后,变为1体积的NO,此时剩余NO的总体积与原来气体的体积比为4∶6。②由反响4NO2+O2+2H2O====4HNO3可知等体积的NO2与O2混合溶于水时O2过量,假设二者皆为4体积,那么剩余3体积氧气,与原来总体积的比为3∶8。③N2不与水反响,NH3与H2O完全反响,气体剩余体积为原来的一半。显然有V1>V3>V2。答案:B深化拓展根据气体中氮原子、氧原子守恒关系分析讨论:将NO2、NO的混合气体与O2同时通入水中,恰好完全溶解时应满足怎样的比例关系?答:将NO2、NO的混合气体与O2同时通入水中,发生的总反响是: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由此分析可知,恰好完全反响时,三种气体中n(N)∶n(O)=2∶5。解析:判断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由CO2合成金刚石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金刚石是C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B不正确。Na在反响中一定失去电子生成Na+,考虑到反响物中有CO2,产生Na2CO3是一种合理的推理,C正确。金刚石是C原子通过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D正确。答案:B【例4】以以下图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Y是胃酸的主要成分,K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反响⑤是工业制X的主要反响之一。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Y:________。(2)反响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molB通过反响②得到1molF,B中F的质量分数为72%,那么B的化学式为______。电解解析:(1)由G为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那么G为NH3;又D+ENH3,A(无色液体)D+C,那么D为H2(因电解液体时不可能得到N2),E为氮气;又C+NH3A+J,那么电解C为O2,A为H2O,J为NO;因为Y为胃酸的主要成分,那么Y为HCl;又I+HClX+K(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那么K为AgCl,X为酸且物质I中含Ag+;又由反响⑤:4NH3+5O2催化剂加热催化剂加热ak========4NO+6H2O是制备X的主要反响之一,所以X为HNO3;而H2O+HNO+HNO3,那么H为NO2;又F+HNO3H2O+NO2+I(含Ag+),所以I为AgNO3,F为Ag。(3)因BN2+Ag,故B中只含N和Ag两种元素,根据题意设B的化学式为AgNn,那么有1∶n=∶,n=3,B的化学式为AgN3。答案:(1)H2ON2AgHCl催化剂催化剂△ak=======(2)4NH3+5O24NO+6H2O(3)AgN3【例5】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三种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C字母填写)(2)单质乙必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据题意①甲+乙A(含甲、乙),②甲+BA(含甲、乙)+C,从①②可看出,B中一定含有乙。③A(含甲、乙)+B(含乙)乙+C,从③式分析,A、B中化合态的乙元素反响后变为游离态的乙,A、B中的乙元素的价态必分别处于正价和负价,反响时发生电子转移生成单质,而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所以可以推断出乙必定是非金属元素。处于正、负价态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响生成单质的例子是很多的,如:2H2S+SO2====3S↓+2H2O,6NOx+4xNH3====(3+2x)N2+6xH2O等。所以,乙可能是S或N等,化合物B是它们的氢化物H2S或NH3。上述反响①为O2+S====SO2(或N2+O2====2NO);反响②为2H2S+3O2====2SO2+2H2O(或4NH3+5O2====4NO+6H2O);反响③为2H2S+SO2====3S↓+2H2O(或6NO+4NH3====5N2+6H2O)。上述反响的反响条件均已略去。答案:(1)A、B(2)非金属因为A、B中均含乙元素,并有如下反响:A+B乙+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由于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所以乙必是非金属。(3)S(或N2)(或NH3)。特别提示一位参加阅卷的教师的指点:此题考察的知识规律是:含同种元素的化合物间发生反响生成单质,这两种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分别处于正价和负价;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题目要求从题中图示的物质的关系中,运用上述根本规律,考察考生知识的调用和迁移应用能力。考生的失分不在于根底知识的匮乏,也不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而在于知识的储存和调用上。此题并非难题,但得分率不高,尤其是问题(2)的得分率相当低,说明不少考生平时不注意根本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在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这个大家的“共识”面前,居然“好似不相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能力提升训练1.非金属元素N、O、C、P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C.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为P>C>N>O 解析:N2、O2、O3、P4为分子晶体,而金刚石为原子晶体,故A不正确;在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NH3、H2O可形成氢键而CH4、PH3不能形成氢键,B不正确;C、N、O三种元素为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即:C>N>O,而P在C、N、O三元素的下一周期,N、P同主族,由于同主族相邻周期间的半径变化大于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半径变化,故C正确;N、C、P有多种价态,故可形成多种氧化物,D不正确。答案:C2.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A→E→B→A→D→C →C→D→E→E→A→A→E→E→B→D→C →B→E→A→D→C解析:检验水蒸气时必须放在气体通过液体之前,排除B、D。由于CO2、SO2皆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要检验CO2,必先检验并除尽SO2。因A中只检验了SO2气体,并没有检验SO2是否除净就检验CO2,所以A不正确。答案:C2Sx(x>2)在构造上与Na2O2、FeS2、CaC2等有相似之处。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复原为NaCl,反响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那么x的值是A.2B.3 解析:在所给物质的变化中,硫元素由-价升高到+6价,氯元素由+1价降低到-1价,根据氧化复原反响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有1×[6-(-)]·x=16×[1-(-1)],解得x=5。答案:D3.20g铜跟50.0mL10.0mol·L-1的HNO3溶液充分反响,复原产物为NO和NO2。假设反响后溶液中有xmolH+,那么此时溶液中含NO的物质的量为A.mol B.(x+0.1)mol xmol xmol由反响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及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HNO3过量,那么c(H+)>>c(OH-);又根据反响后的溶液中正负电荷守恒,有2n(Cu2+)+n(H+)=n(NO)+n(OH-),由于c(H+)>>c(OH-),所以,n(NO)=2n(Cu2+)+n(H+)=2×0.05mol+xmol=(x+0.1)mol。答案:B3中加蒸馏水,微热,PCl3完全水解,产物之一是亚磷酸(H3PO3),其构造式为。已知:①H3PO3跟NaOH反响只能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②盛H3PO3的试管中加AgNO3溶液有黑色沉淀Ag生成,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那么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32HPO3和NaH2PO3均为酸式盐 D.亚磷酸为二元酸,且具有强复原性解析:PCl3水解的实质是其组成粒子与H2O中的H+或OH-相互交换,为非氧化复原反响,A不正确;由①H3PO3只能生成两种盐可知,H3PO3为二元酸,B不正确;结合H3PO3的构造和已知①可推知Na2HPO3为正盐,NaH2PO3为酸式盐,C不正确;由②可知H3PO3可与AgNO3发生反响:H3PO3+AgNO3====Ag+NO2↑+H3PO4,H3PO3作复原剂,D选项正确。答案:D“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响,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这个反响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响类型上却可以跟以下一个化学反响相似,你认为该反响是A.Mg+2HCl====MgCl2+H2↑ B.NaOH+HCl====NaCl+H2O3+HCl====NH42O+CH3COOHH3O++CH3COO-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H(CB11H6Cl6)和C60发生如下反响:H(CB11H6Cl6)+C60====[HC60]+[CB11H6Cl6]-,从形式上可以看出这是由两种分子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反响,与NH3+HCl====NH4Cl的反响相似。答案:C7.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响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局部:请答复以下问题:(1)混合粉末A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响在“惰气环境”中进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①是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响即可持续进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②的作用是________,反响方程式是________,也可改用________;(5)操作③中稀H2SO4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6)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对D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是________。解析:此题考察了硫的局部物理、化学性质,旨在稳固和应用硫的一些特殊性,只要搞清设计实验的目的,结合硫和铁反响的特点,即可迎刃而解。答案:(1)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C中含铁粉与H2SO4反响,生成Fe2+干扰实验(2)防止环境中的O2参与反响△====△====(4)除去混合物中的硫粉3S+6KOH2K2S+K2SO3+3H2OCS2(5)防止H2SO4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2+(6)参加煮沸的KSCN溶液,看是否变为血红色溶液8.A、B、C、D、E几种常见化合物或单质之间有以下转化关系:(1)假设E是酸酐,D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那么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实现D转化为E的化工设备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设C是酸性气体,B是碱性气体,那么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实际中,合成B选择一定的以下条件的依据是:①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上述外,请你写出两种符合上述转化条件和以下要求的A物质的化学式:A为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为无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BDE知,B、D、E中可能含有同一种可变价态的元素。(1)假设D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为酸酐,那么D为SO2,B可能为H2S、S;结合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AB+C,那么B为S单质;工业上实现由SO2向SO3的转化是在接触室中进展的。(2)由B为碱性气体知B为NH3;由4NH3+5O24NO+6H2O,2NO+O2====2NO2知E为NO2;由于合成氨的反响是一个气体总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响,所以选择压强时需考虑动力、设备、材料等条件,而选择温度时需考虑反响的速率、H2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等因素。(3)由于B为A在一定条件下的分解产物,那么考虑分解可产生含变价元素(C、N、S、Cl、P等)的单质或化合物即可,有机物如CH4、C2H5OH,无机物如NaCl等。答案:(1)S接触室(2)NO2①动力、设备、材料等条件②反响速率、H2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活性等(3)CH3CH2OH或CH4NaCl(依据A发生分解反响确定的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9.有点难度哟!气体A由C、H、F、S中的三种元素组成。将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A在过量的O2中完全燃烧,恢复原状态,放出QkJ的热量。已知气态生成物全部被过量的Ca(OH)2溶液吸收,可以得到6.95g沉淀。再取相同条件下的1.12L气体A装入一个薄膜袋里,袋和气体的总质量为2.20g。(已知CaSO3、CaF2、CaCO3常温下难溶于水)(1)根据上述数据估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会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计算、分析可确定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薄膜袋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该条件下A在O2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解析:(1)n(A)==0.05mol,假设不考虑薄膜袋的质量,那么M(A)===44g·mol-1,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会大于44。(2)由于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4,所以A分子中不可能同时含有S、C或S、F两种元素,即A中不含S元素,A只由C、H、F三种元素组成。设A中碳原子与氟原子的个数分别为m和n,根据题意有:0.05mol(100g·mol-1×m+80g·mol-1×)=6.95g,化简得:100m+40n=139,显然只有m=n=1时成立,根据碳的四价原那么可知A的化学式为CH3F。(3)薄膜袋的质量为:2.20g-0.05mol×34g·mol-1=0.50g。(4)1molCH3F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kJ=20QkJ,所以该条件下A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F(g)+3O2(g)2CO2(g)+2HF(g)+2H2O(l);ΔH点燃=====点燃=====答案:(1)44(2)CH3F点燃=====(10.有点难度哟!2023年9月16日,中国北京曙光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计算机效劳器,在这台效劳器上,奔腾的就是“龙芯”。(1)“龙芯”(芯片)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处在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主族)。(2)在计算机长距离联网使用传输很快的线路,使用的材料叫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这种埋在地下的纤维裸露在碱性土壤中,结果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化学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主族为第ⅣA族,电子产品必含半导体材料,所以“龙芯”的主要成分应为硅。长距离联网所使用的材料称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为SiO2,假设埋在碱性土壤中,那么会因发生反响SiO2+2OH-====SiO+H2O而被腐蚀,造成断路。答案:(1)硅或Si(2)光导SiO2(3)腐蚀断路SiO2+2OH-====SiO+H2O11.有点难度哟!(新情景题)碳的稳定的氧化物除CO、CO2外,还有C3O2、C4O3、C5O2、C12O9等。其中C3O2是一种在常温下有恶臭的气体,其分子中的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构造,试答复以下问题。(1)C3O2的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低氧氧化物中与C3O2的构造式相似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3O2能否与O2发生化学反响______(填“能”或“不能”),如果能发生化学反响,请写出反响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C3O2能与水发生反响:C3O2+2H2OHOOC—CH2—COOH,该反响的类型为______反响(填“加成”“取代”或“消去”)。(5)已知C3O2也能与NH3、HCl反响,试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为新情景试题,主要考察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构造,结合碳和氧的原子构造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和6,推导出只有形成双键才能满足题意。答案:(1)(2)C5O2(3)能C3O2+2O2====3CO2(4)加成(5)+2NH3;+2HCl12.(探究创新题)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等。它们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会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屡次发生过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经过查阅有关资料,我们了解到以下相关信息: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答复以下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假设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那么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3+复原为Fe2+ (2)以下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的是______。 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3)某同学把新制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此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可以使用标准KMnO4溶液进展滴定,试答复:①KMnO4溶液在滴定过程中作______(填“氧化剂”或“复原剂”),该滴定过程______(填“要”或“不要”)另加指示剂。②假设在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那么所测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假设滴定终点读数时目光俯视,那么所得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已知HNO2的酸性比醋酸略强,某同学在家中欲进展鉴别NaCl与NaNO2的实验,但他家中只有浓醋酸,请问该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解析:(1)Fe2+转化为Fe3+,化合价升高,Fe2+作复原剂,所以亚硝酸盐作氧化剂被复原;维生素C又可将Fe3+转化为Fe2+而解毒,那么维生素C作复原剂,故此题答案为A。(2)HNO2为弱酸,故NaNO2水解呈碱性,而NaCl溶液呈中性,故可用pH试纸检验酸碱性来区别。虽然AgNO2和AgCl都难溶于水,但AgNO2溶于酸而AgCl不溶于酸,故可用AgNO3和HNO3来区别NaNO2和NaCl;HNO3在酸性环境中,能把I-氧化为I2,可使淀粉呈蓝色,故C选项正确;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而两种溶液的pH皆大于4.4,故无法将它们区别开。(3)根据题意,氯水将NO氧化成为NO,自身被复原成为Cl-,故有:Cl2+H2O+NO====NO+2H++2Cl-。(4)由于KMnO4在氧化NO的过程中被复原为无色的Mn2+,KMnO4过量时溶液呈紫红色,故不需另加指示剂;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并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故无影响。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小,所得结果亦偏小。(5)由于NaNO2+CH3COOH====HNO2+CH3COONa①2HNO2====H2O+NO↑+NO2↑②②式的发生使①向正反响方向移动,故CH3COOH加到NaNO2中呈红棕色,而NaCl无此现象。答案:(1)A(2)D(3)Cl2+H2O+NO====NO+2H++2Cl-(4)①氧化剂不要②无影响③偏小(5)能成功因为NaNO2+CH3COOHHNO2+CH3COONa①2HNO2====H2O+NO↑+NO2↑②②式的发生使①式向正反响方向移动,醋酸加到NaNO2中出现红棕色气体;而NaCl无此现象。●教学建议与卤素相比,第ⅣA、ⅤA、ⅥA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幅度更为明显,其中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是硫、氮、磷、碳、硅,复习这一局部内容时,根据知识体系,建议强调以下内容:(1)回忆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熟练掌握化学反响原理。硫、氮元素是多变价元素,每种价态参与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组成,搞清它们的转化关系是复习本专题内容的知识根底。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主干知识整合”中硫、氮元素及化合物转化关系的框图,写出各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响条件,明确采用这种反响条件的原因,表达反响现象。有的转化关系的实现可能不止一个反响,此时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联系题目,表达化学反响在试题中的应用,为以后解题打下知识根底。(2)充分发挥物质构造理论对性质的指导作用。本专题涉及的非金属及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有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由于构造类型不同,造成相邻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例如CO2和SiO2属同族相邻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原子晶体的SiO2决定了其熔沸点、硬度、溶解性与分子晶体的干冰有极大差异;金刚石与晶体硅,都属于原子晶体,但由于C—C键与Si—Si键键能的差异,造成二者物理性质的差异也十清楚显;CH4、SiH4、H2S、PH3、NH3分子的极性差异,是影响其溶解度的重要因素。(3)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高考的热点。本节内容涉及的一些物质对环境产生污染,是对学生进展环保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从污染的原因、途径、防护措施、题目应用等多角度进展分析,同时也使学生对掌握该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很大帮助。例题注释本专题共设计了五个典型例题,均为高考的热点问题。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丰富,实际应用广泛,相互转化关系复杂,与根本概念、根本理论联系密切,在历年高考中涉及较多。题目类型既有考察目的比较明确具体的选择题,又有综合性较强的推断题、计算题。此外,以典型的非金属化合物性质为载体,设计综合实验考察学生灵活应用化学实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题目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综合思维较强,充分表达了高考对实验知识考察的根本要求。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解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思路。注重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寻找化学根底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穿插点、渗透点,培养学生理科综合的解题能力。拓展题例铜与浓硝酸反响和铜与稀硝酸反响的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响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以下图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以下药品,完成该实验,并表达实验步骤。药品:稀硝酸、稀盐酸、Zn粒、CaCO3固体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用注射器向广口瓶内推入氧气(或空气)。(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响,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硝酸的性质(强氧化性)、化学实验等知识应用及在实验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②向试管中参加一定量的CaCO3固体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④待反响完全后,将右边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2)检验生成的NO气体(3)不同意;铜片质量相同,溶液体积相同,生成的Cu2+浓度相同加热绿色溶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例2】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离子。甲的实验为:(1)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假设含有______离子(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乙的实验为:(2)丙认为乙的实验也不严谨,因为试样B中假设含有______离子(仅填一种),也会有此现象。丙的实验为:假设丙方案合理,那么答复:(3)其中试剂Ⅰ是______,现象Ⅰ是______;试剂Ⅱ是________,现象Ⅱ是________。(假设你认为丙方案不合理,以上四空可以不填)解析:此题以SO的检验为载体,考察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分析评价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要注意Ag+、SO、CO等离子对SO检验的干扰。答案:(1)Ag+(2)SO(3)盐酸无明显变化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例3】(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小大气中CO2的浓度。为使CO2液化,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A.减压、升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4)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一种能释放CO2的弱酸性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