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407-2020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_第1页
DB50T 407-2020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_第2页
DB50T 407-2020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_第3页
DB50T 407-2020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_第4页
DB50T 407-2020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B04重DB50庆市地方标准DBT7—2020代替DB50/T407-2011Technicalspecificationofmulberrysilkwormfreshcocoonsdrying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0/T407—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50/T407-2011《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与DB50/T407-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调整了及时烘炕的时效性,增加了“春季应在24h内烘炕,夏、秋季应在16h内烘炕”的具体——删除了推进式煤灶、方型煤灶和82型热风干燥设备类的烘茧工艺;——修改了“打包”为“包装和标识”,引用GB/T9176《桑蚕干茧》的内容。本标准由重庆市蚕业总站提出。本标准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蚕业总站、重庆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重庆市万州区丝绸公司、重庆市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南大学、重庆市合川区蚕桑技术指导站、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和重庆市黔江区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云、刘木根、张玲、许毅、胡文龙、黄先智、李原平、朱良宏、黄胜、周承凤、杨仁奎、唐俊、宋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0/T407-2011。1DB50/T407—2020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蚕鲜茧烘茧的术语和定义、鲜茧处理、干燥工艺、干燥方法和干茧处理。本标准适用于茧站桑蚕鲜茧的烘炕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176桑蚕干茧GB/T15268桑蚕鲜茧GSBW40001桑蚕茧(干茧)下茧实物样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烘率dryingpercentageofcocoon蚕茧烘炕后质量占烘炕前质量的百分率。3.2还性returnoriginalstate半干茧出灶充分冷却后再行堆放,使茧粒间、蛹体和茧层间水分和热量平衡均匀的过程。3.3一次干driedbyonetime又称直干,鲜茧按照一定的烘炕工艺一次干燥成干茧的方法。3.4头烘firstdrying鲜茧第一次进灶烘成半干茧的过程。3.5二烘seconddrying经过还性后的半干茧进灶烘成干茧的过程。2DB50/T407—20204鲜茧处理4.1鲜茧分类按GB/T15268执行。4.2鲜茧堆放4.2.1堆放方式分为篮堆和架堆。4.2.2篮堆时,茧篮盛茧八成,篮心刨成“凹”形,茧篮对角线排列,成“品”字形堆叠,高度不超过四层,两排之间和四周靠墙处要留通道。4.2.3架堆时,将铺好的茧箔依次置于茧架或晾茧车上。4.3堆放时间4.3.1春茧最长不超过24h,夏秋茧最长不超过16h。4.3.2对即将出蛆、发蛾的茧,应先烘炕。4.4铺网铺箔4.4.1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将鲜茧均匀平铺于茧网上,送入机内进行干燥。4.4.2方型炕室热风干燥设备类和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将鲜茧及时铺箔装车,每箔铺鲜茧4.0kg~4.75kg,四周比中间略厚。顶箔和底箔加铺0.25kg。5干燥工艺5.1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干燥工艺按表1规定执行。表1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干燥工艺工艺温度(℃)温度配置(1)主风温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高温区中温区直干130±5110±5110±595±560±5二次干头烘130±5120±5110±595±565±5二烘110±590±595±585±560±5温度配置(2)主风温一层二层三层五层六层3DB50/T407—2020高温区中温区直干140±5120±5105±5112±597±282668二次干头烘140±5120±5105±5112±590±2806864二烘120±5105±5102±5105±583±27268湿度要求采取强制排湿,并由高温区和中低温区分别排湿。干燥室内各温区的湿度一般要求:高温区6%,中温区12%,低温区25%。气流控制干燥室内气流速度控制在0.4m/s~1m/s。铺茧厚度直干和头烘2.5粒~3粒,约6㎝(滚筒与茧网间隙);二烘3粒~3.5粒,约6.5㎝(滚筒与茧网间隙)。干燥时间头烘2.0h~2.5h,二烘2.5h~3.0h;一次直干4.5h~6.5h。头烘出灶6成~6.5成干;直干和二烘出灶以断浆成小片,重油而不腻。干燥检查一次干到第二网格末要求达到6.5成左右;二次干头烘到第二网格末要求达到4成左右,二烘到第二网格末要求达到8成左右。出茧后5min~10min,分左、中、右抽样2次,检查干燥程度是否符合要求。网速控制启动茧网前,先将调速器调至零位,启动电机后,再慢慢调快调速器转速,直到达到设定网速,网速一经设定,一般不作调整。4DB50/T407—2020进茧出茧鲜茧进站后要分类存放,分类进烘干燥;倒茧宜用小茧篮,铺网均匀,拣出杂物;茧网中蚕茧有空缺处要及时补上;不同类型的蚕茧铺茧时在茧网上要相隔1m以上;茧网末段开始出茧时启动传送带,及时选出各类下茧,然后装篮。5.2方型炕室热风干燥设备类干燥工艺按表2规定执行。表2方型炕室热风干燥设备类干燥工艺烘茧进程烘茧时间(min)烘茧温度(℃)排气筒状态烘率(%)预热阶段40100~105全关95~98恒速干燥阶段105~115全开60~65减速第一阶段095~80全开50~53减速第二阶段8080~70全开45~48出炕前阶段3065全关40~435.3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干燥工艺按表3规定执行。表3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干燥工艺项目直干工艺烘茧温度高温部(℃)110~115中温部(℃)90~100低温部(℃)75~80换气给气口全关排气筒第一对全开第二对全开5DB50/T407—2020第三对第四对进(出)茧间隔时间(min)28~326干燥方法6.1进灶6.1.1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按表1执行。6.1.2方型炕室热风干燥设备类和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鲜茧进烘前4h开始升温排湿,鲜茧进灶前壁温要求达到115℃。关闭灶内所有排气筒、给气口、烟囱、高温闸板、电机风扇。6.2半干茧处理6.2.1出灶干燥一定时间后,抽取样茧,检验蛹体干燥程度。当蛹尾及头腹部出现明显收缩,腹部深凹,即蛹体达到6成~7成干,或烘率达到60%时出灶。6.2.2散热刚出灶的半干茧,应在堆场内充分散热冷却后,再行堆放。6.2.3堆放6.2.3.1半干茧的堆放一般采用垄堆和篮堆两种。6.2.3.2垄堆:半干茧堆成畦底宽1m左右,面宽0.5m左右,畦高0.5m~0.6m左右,畦中插竹编气筒,畦与畦间留0.8m宽的通道,便于隔一定时间翻垄。堆放时间为3d~4d。6.2.3.3篮堆:半干茧装入茧篮,盛茧九成。“品”字形堆放,高度不超过4层,并注明出炕时间。当还性适当时,将茧篮中的茧倒出进行大垄堆,垄堆高度不超过1m,堆放6h后即可烘炕。堆放时间为5d~7d。6.2.4还性半干茧出炕4d~5d后,应经常检查半干茧的还性程度。用手伸入茧堆中部感觉阴凉,茧层弹性较弱,鼻嗅刚起馊味,剖茧后蛹色稍暗时为还性适当。6.3二烘6.3.1铺网铺箔6.3.1.1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将还性后的半干茧均匀铺于茧网上,送入机内进行干燥。6.3.1.2方型炕室热风干燥设备类和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将还性后的半干茧,进行铺箔装车,每只茧箔铺茧3.00kg~3.25kg,四周比中间略厚,顶箔和底箔加铺0.25kg。6DB50/T407—20206.3.2干燥6.3.2.1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按表1执行。6.3.2.2方型炕室热风干燥设备类按表2执行。6.3.2.3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按表3执行。6.3.3出灶6.3.3.1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从代表网格中抽取样茧,达9成干时出灶。6.3.3.2方型炕室热风干燥设备类和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在预定干茧出灶时间前30min,从茧车中层茧箔抽取样茧,检验干燥程度,达到适干出灶。7干茧处置7.1散热干茧出灶充分冷却后,堆放于干燥通风场所,茧堆高度0.6m,最高不超过1.5m,中间挖成凹形或波浪形,四周离墙0.6m。堆放时间一般不超过24h。7.2整理按GSBW40001选出各类下茧,确保上车茧率达到90%以上。7.3包装和标识按GB/T9176执行。7.4贮存茧包应按井字形通风垛或紧密大垛方法堆放于干茧堆场,一般以4层为宜,四周离墙0.7m,中间留1.2m通道。次、下茧需分别打包和堆放,严禁混杂。注意防霉、防鼠、防虫。7DB50/T407—2020AA附录A(规范性附录)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