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和焦虑的影响_第1页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和焦虑的影响_第2页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和焦虑的影响_第3页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和焦虑的影响_第4页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和焦虑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论文题目: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和焦虑的影响学科(专业):护理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13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采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授课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出入院的收缩压由(158.13±15.60)mmHg下降至(123.27±7.06)mmHg。舒张压由(92.83±8.27)mmHg下降至(76.47±5.58)mmHg,对照组出入院的收缩压由(160.03±14.82)mmHg下降至(128.07±9.55)mmHg。舒张压由(91.30±11.84)mmHg下降至(78.30±7.94)mmHg.未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后血压也相应的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都接受了专业的药物治疗后出院。所以二者前后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的焦虑平均评分是47.29±10.17,对实验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后的平均焦虑评分是32.79±3.97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说明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结论:高血压病人普遍存在焦虑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与高血压的转化密切相关。焦虑情绪影响血压的控制,血压控制不良又会导致情绪不良,形成恶性循环。运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情绪,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两组病人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健康教育的同时给予心理辅导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措施.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大大提高病人认知,改善病人焦虑情绪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情绪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关键词:健康教育血压焦虑对照论文类型:应用研究Thesis:healtheducationforhypertensivePatient’sbloodpressurecontrolandAnxiety

Disciplines(professional):Nursing

Applicant:LeiqingWang

Instructor:ProfessorQifangShi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healtheducationonhospitaliz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andanxietyaffectbloodpressurecontrol.Methods:ThehospitalinpatientJuly2013-October2013Difficulttreated60patientswithhypertens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

groupsof30caseswereobservedusingpeople-orientedindividualizedinstructioninhealtheducation,wereonetooneoronetomanyteachingmethodsofhealtheducation.Results:Onthebasisoftheexperimentalgrouphypertensivepatientsonconventionaltreatmentandcare,targetedhealtheducation,theexperimentalgroup,theadmissionsystolicbloodpressuredecreasedfrom(158.13±15.60)mmHgto(123.27±7.06)mmHg.Diastolicbloodpressuredecreasedfrom(92.83±8.27)mmHgto(76.47±5.58)mmHg,thecontrolgroupdecreasedfromtheadmissionsystolic(160.03±14.82)mmHgto(128.07±9.55)mmHg.Diastolicbloodpressuredecreasedfrom(91.30±11.84)mmHgto(78.30±7.94)mmHg.Conventionaltreatmentandaftercareisalsoacorrespondingdecreaseinbloodpressureinpatientsnottargetedhealtheducatio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wereadmittedtohospitaltoreceiveaprofessionalDrugdischargedaftertreatment.Therefore,bothbeforeandafterthedifferencewasnotsignificant(p>0.05).Afterdrugtreatmentgroupmeananxietyscorewas47.29±10.17,theexperimentalgroupwastargetedhealtheducationaftertheaverageanxietyscorewas32.79±3.97inthecontrol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experimentalgroup(P<0.01),drugtreatmentalonedoesnotexplainsignificantimprovementinanxietysymptoms.Conclusion:Hypertensionprevalenceofanxiety,suchabadmoodandiscloselyrelatedtotheconversionofhypertension.

Anxietyaffectbloodpressurecontrol,poorcontrolofbloodpressurewillleadtobadmood,creatingaviciouscycle.

Theuseofhealtheducationforhypertensivepatientswithpsychologicalcounselingcaneffectivelyrelieveanxietyinpatientswithhypertension,butalsoconducivetobloodpressurecontrol,twogroupsof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

Descriptionofhealtheducationwhilegivingpsychologicalcounselingtorelievepatientanxietyeffectivemeasuresinclinicalcareinhealtheducationcangreatlyimprovepatientawareness,improvepatientanxietyandchangeunhealthylifestyle,ahealthylifestyle,foreffectivecontrol

bloodpressureandmoodisfeasibleandefficient.

Keywords:HealthEducationanxietycontrolhypertension

PaperType:InTheory目录TOC\o"2-3"\h\z\t"标题1,1"摘要 -1-Abstract -3-目录 -6-CONTENTS -6-1前言 -7-1.1背景及意义 -7-1.2研究目的及目标 -8-1.3关键词定义 -10-2研究 -10-2.1研究设计 -10-2.2研究对象 -10-2.3研究工具/方法 -10-2.3.1研究工具 -10-2.3.2研究方法 -11-2.4研究步骤 -12-2.5统计学分析方法 -12-3结果 -13-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3-4.讨论 -16-5.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CONTENTSAbstract -1-Abstract -3-Contents -6-CONTENTS -6-1Introduction -7-1.1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 -7-1.2PurposeandObjectives -8-1.3Keywordsdefinitions -8-2Research -10-2.1Studydesign -10-2.2ResearchObject -10-2.3Researchtools/methods -10-2.3.1ResearchTool -10-2.3.2ResearchMethods -11-2.4ResearchSteps -12-2.5Statisticalanalysismethods -12-3Results -13-3.1Objectofstudy -13-4Discussion -16-5Conclusions -17-Thanks -18-References -19-Appendix -20-1前言1.1背景及意义 高血压病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高发病,由此引起的心血管病致残率与致死率令人惊讶!据2002年中国心血管病年度报告,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我国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已近2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1]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轻度高血压占60%以上。然而,我国人群正常血压(<120/80mmHg)所占比例不到1/2。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除了有遗传因素外,其个性行为、社会因素、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也起到较大的作用。精神压力过大、暴饮暴食、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肥胖、酗酒等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目前我国高血压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群体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对疾病有全新的认识,他是借助多学科和理论知识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他能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他的核心意义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997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现在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形成和发病与人们的心理状况有相关性。不良的心理如焦虑、抑郁、紧张会加剧血压升高使患者感到不适,出现不良的躯体症状。[3]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细心耐心的向病人讲解和疾病有关的知识。举例一些正向病例开导他们,并及时准确的解释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同时加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病人从心理上感受到关怀和支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减少焦虑的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血压下降保持平稳。1.2研究目的及目标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它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会给患者带来很大负担的同时,疾病导致的躯体不适和心理负担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1、增强高血压病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2、提高和维护高血压病人的健康;3、预防高血压病人因焦虑症状影响出现的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4、改善高血压病人的人际关系,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5、增强高血压病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1.3关键词定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4]焦虑: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对照:对照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2.研究方法2.1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类试验性研究对我院住院部2013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采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授课方式进行健康教育2.2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诊断均符合2003年WHO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5](2)成年人(年龄≥18岁),(3)配合本课题研究的住院病人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病、老年性痴呆等不能配合者。2.3研究工具/方法2.3.1研究工具2.3.1.1Zung焦虑自测量表(SAS)【6】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2.3.1.2出入院血压收集表自制出入院血压收集表。为统计病人出入院血压制作的表格。对汇总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有相当的简便性和实用性。2.3.2研究方法随机将我院住院部2013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分别给予针对不良生活习惯、行为和焦虑症状的健康教育。收集两组患者出入院血压值及焦虑自测量表分值。观察血压控制的有效率及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做统计学比较,通过健康教育,实施干预的目标和内容如下:2.3.2.1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高血压的标准,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讲解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知识、早期治疗、急救知识,并发原因等,教会患者自我测量血压。2.3.3.2用药指导1.用药剂量上要从小量开始,根据血压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否则容易引起重要器官供血,发生眩晕和诱发胸闷或心绞痛2.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告诫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遵医嘱逐渐减至维持量。切记突然停药或自行停药,以免发生停药综合症导致血压反跳,心悸头痛等。有些药物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坐位或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以免发生意外。2.3.2.3合理饮食1.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6g,不吃或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吃含盐多的食物:如腊肉、咸菜等,在减少钠盐的同时适当的补充钾盐,钠少钾多的食物如:水果、肉类等。2.控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禁忌油炸食物、猪油及含脂肪多的点心,少食或不食动物内脏。3.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钾、镁,里面的纤维素不但能减少胆固醇的摄入,而且能防止便秘。4.控制肥胖,控制每日的饮食总量,维持热量平衡、保持适当体重。5.戒烟戒酒:烟内的尼古丁可迅速增加动脉血压,吸烟还会降低某些降压药物的药效:酒精不仅不含营养,相反还增加额外热量,使体重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提倡患者戒烟戒酒。6.饮食上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晚餐要少而精,清淡易消化。2.3.2.4休息与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兴奋剂饮料,避免看刺激的电影或书籍。适当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指定适当的运动方式,活动锻炼最佳时机在下午,活动以慢跑、气功、太极拳等为宜,运动量从小开始,慢慢增加,告知患者每次活动的自测心率,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如70岁心率为100次/min)运动频率应每周3~5次每次持续60~60min。目前减轻体重主要有饮食、运动、药物三种方法,多采用的方法是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运动项目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2.3.2.5.心里指导高血压患者多有焦虑、抑郁和敌对的心理情绪,为了让患者情绪稳定且愉快地接受治疗,应常与患者交流,给予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的个性,指导高血压患者保持乐观情绪,要淡泊名利,宽以待人,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放松,向朋友、亲人倾诉,与他们交谈来维持血压的稳定。多参加社会活动,娱乐活动等,保持密切的社会关系。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或终身治疗,能否得到患者积极配合是康复治疗的关键。患者积极参与一切康复活动.2.4研究步骤对我院住院部2013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性别、心率、病史、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后收集出入院血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分别给予针对不良生活习惯、行为和焦虑症状的健康教育,收集两组患者出入院血压值及焦虑自测量表分值。观察血压控制的有效率及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做统计学比较。2.5统计学分析方法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7、MicrosoftWord2007及IBMSPSSStatistics19软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3结果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我院住院部2013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70岁。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后收集出入院血压。实验组患者出入院血压如下图1:对照组患者出入院血压如下图2两组患者出入院血压统计表1组别人数入院时出院时SBp(mmHg)DBp(mmHg)SBp(mmHg)DBp(mmHg)实验组30158.13±15.6092.83±8.27123.27±7.0676.47±5.58对照组30160.03±14.8291.30±11.84 128.07±9.5578.30±7.94T值-0.4500.594-2.228-1.066P值0.6560.5570.0340.295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出院时较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两组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后发放焦虑调查表进行调查。两组患者焦虑自测量表结果对比如下图3两组患者出院时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比较表2组别人数评分实验组3032.79±3.97对照组3047.29±10.17T值-7.881P值0.000从表2可以看出,出院焦虑评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4.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出入院的收缩压由(158.13±15.60)mmHg下降至(123.27±7.06)mmHg。舒张压由(92.83±8.27)mmHg下降至(76.47±5.58)mmHg,对照组出入院的收缩压由(160.03±14.82)mmHg下降至(128.07±9.55)mmHg。舒张压由(91.30±11.84)mmHg下降至(78.30±7.94)mmHg.未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后血压也相应的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都接受了专业的药物治疗后出院。所以二者前后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的焦虑平均评分是47.29±10.17,实验组经针对性健康教育后的平均焦虑评分是32.79±3.97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说明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国外研究表明焦虑可能使得的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下丘脑、垂体等皮层下血管舒张收缩功能紊乱,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分泌增多,进而心肌收缩增强,全身小静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强,导致血压增高。【7-8】大多数患高血压的患者因为担心身体状况的恶化,出现严重的躯体合并症,会有焦虑、烦躁、易怒的情绪,加重血压的升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耐心的仔细的向他们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时准确的解释他们的提问,同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病人从心理上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支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的情绪发生,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血压平稳下降至正常值。现在学研究也表明高血压的形成和发病与人们的情绪状况有相关性。不良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会加剧血压升高使患者感到不适,出现不良的躯体症状。而这些不适会进一步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然而这种恶性循环使得高血压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抑制。患者了解了高血压对自身生理危害。继而产生对高血压疾病症状及预后的恐惧。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了高血压病人普遍存在焦虑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与高血压的转化密切相关。焦虑情绪影响血压的控制,血压控制不良又会导致情绪不良,形成恶性循环。运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情绪,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两组病人有显著性差异。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措施.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大大提高病人认知,改善病人焦虑情绪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对有效控制血压和情绪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参考文献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R】第三版.2011,3(16):7.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病杂志,2000,9(1):94.3.戴乐.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血压的影响【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2010:31-49.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5.陈灏珠,廖履坦,杨承辉。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31.6.ZungW.Aratinginstrumentforanxietydisorders.Psychsometics,1971,12:371-379.7.ScalcoAZ,ScalcoMZ,AzulJB,etal.Hypertensionanddepression。Clinics,2005,60(3):241-250.8.MeyerCM,ArmenianHK,EatonWW,etal.IncidenthypertensionassociatedwithdepressintheBaltimore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follow-upstudy.JAffectDisord,2004,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