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特训练习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三轮冲刺_第1页
专题特训练习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三轮冲刺_第2页
专题特训练习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三轮冲刺_第3页
专题特训练习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三轮冲刺_第4页
专题特训练习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三轮冲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解答题1一、解答题1.(2023·鹿城模拟)图甲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图甲写出一条含有蛙的食物链。(2)图乙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图甲中的蛙对应图乙中的成分是(填字母)。(3)结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说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并解释原因。2.(2023·温州模拟)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各国积极应对,减轻对人体的危害。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资料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易困、贪睡等。资料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对感染细胞进行吞噬,产生的死细胞和病毒大量堆积在鼻腔、咽喉等处,导致鼻塞,咳嗽等症状。若病毒来势汹汹,免疫系统将启动更高级别的防御机制:管控全体细胞,降低细胞活跃度,出现嗜睡症状;调高体温,病毒活动受限,出现发热症状;随后开启第三道特异性免疫防线。资料三:抗原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的一种方法,方法是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图甲是某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部分信息。(1)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有简单的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组成B.各国出现大量的患者,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传染病C.患者出现易困贪睡、体温升高等症状,是因为病非侵入体而产生的免疫保护D.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播中部分基因发生变化,会产生变异E.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帮助人体建立第二道免疫防线(2)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中乙所示,请判定他的检测结果是。(3)随着病毒的变异和医疗的进步,有人认为该病毒会被人类消灭,但也有人认为该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你支持哪种观点,并简述理由。3.(2022·衢江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等害虫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因素;(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3)生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4.(2022·开化模拟)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除了材料一中划出下划线的成分外,还包括;(2)请用上述生物,写出一条食物链;(3)图乙为脊索动物检索表,白颈长尾雉对应检索表中的字母。5.(2022·常山模拟)近年来,常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了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等生态修复工程。昔日尘土飞扬、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如图甲)。如图乙为新型的稻田生态系统,与传统稻田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分析回答问题:(1)通过植树和种草,矿山附近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体现了生物(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2)通过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力。(3)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4)简述开展生态修复的意义。6.(2022·慈溪模拟)如图为某人工的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字母代替生物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2)经测定发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原因包括。①各级生物体内的太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②保留在上一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级生物利用③遗体中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3)碳元素在生物体(群落)与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之间以的形式进行循环。7.(2022·奉化模拟)某森林中生存着冷杉、云杉卷叶蛾和一种特有鸟类,这种鸟的雏鸟只能以云杉卷叶蛾幼虫为食,云杉卷叶蛾的幼虫只以冷杉嫩芽为食。科学家在研究气候变暖对这三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时,通过控制实验的环境温度,测定并记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冷杉开始萌芽、蛾幼虫和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以及冷杉嫩芽、蛾幼虫、雏鸟存在的日期,结果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气候变暖能显著提早冷杉开始萌芽和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对于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影响不大。根据题中信息回答:(1)该森林内的云杉卷叶蛾的集合体属于一个。(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属于。8.(2022·松阳模拟)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A~D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③表示相关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绿色植物属于;(2)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3)图中该生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填字母)来提供;(4)增加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一氧平衡,作为中学生,你有哪些具体做法?(写出一条即可)。9.(2022·滨江模拟)中国目前每年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100亿吨以上,位居全球第一位。2020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工业和生活中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之一,氢能作为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形式进行循环(填物质名称)。(2)空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实现的。(3)通过电解水(H2O)方式制得的氢气(H2)纯度高,杂质气体少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绿色氢能供应方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目前主要的储氢方式是“压缩气态储氢”,其原理是。(4)为维持生物固中的碳—氧平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立即停止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减少“碳”排放B.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保护植被C.逐步加大太阳能、潮汐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D.倡导餐饮“光盘行动”、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10.(2022·永康模拟)如图,一个恒温鱼缸,有白沙、朽木、苔藓类植物、藻类植物、三种热带鱼类(红绿灯、彩旗、金苔鼠)等。相关资料:金苔鼠又名青苔鼠,鲤形目,双孔鱼科,浑身金色,主要吸食缸里的沙子、缸壁上的青苔。性情温和,可以和其他鱼类混养,多用于观赏鱼缸清理过多的藻类苔藓类等植物,保证水质清澈,人们又称之为“清道夫”。请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鱼缸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2)写出金苔鼠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藻类植物属于。(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较差,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是因为。11.(2022·南湖模拟)生态浮岛是一种以水生植物为主的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其常用的水生植物有睡莲、美人蕉、菖蒲等,它们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元素,长短不一的根系表面还附着了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避免水质恶化中也起重要作用。(1)生态浮岛除了能吸收水中的氮、磷元素外,它还能遮光,削弱进入水体的光照量,减弱藻类植物的,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生长。(2)生态浮岛上的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但生态浮岛仍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其原因是。(3)睡莲、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体内部大多有管道或空腔,请从生物适应环境角度分析,水生植物的这种形态结构的意义是。12.(2022·南湖模拟)人的生活离不开食物,其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进入人体,供生命活动所需。某同学早餐后进入校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右图为人的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1)食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在内消化。(2)人体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请用图中的数字表示体循环的过程。(3)体育课上同学们挥汗如雨,课后排尿量明显减少,请简要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13.(2022·玉环模拟)鲸落是由鲸鱼死后沉入深海形成的。在北太平洋深海中,科学家发现有一鲸落至少有43个种类的12490个生物体生活于其中。其中一些海洋生物如蛤蚌、蠕虫和盲虾会吃掉尸体上的残余物,一此特殊的微生物可以利用鲸落中的物质进行化能自养,即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自己生产食物,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1)以下生物中,营养类型与化能自养型类似的是()A.蠕虫B.海藻C.鲸鱼(2)从生态学角度看,鲸落属于(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科学家认为恢复鲸鱼的种群数量可以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鲸鱼主要食用海洋中的大量磷虾,而磷虾的食物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写出其中包含的食物链:。14.(2022·玉环模拟)光合作用是自然科学中伟大的发现.但它的发现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1)材料②实验推翻了①的结论,海尔蒙特实验中显示减少不到100克的土壤成分是。但他的观点也不科学,原因是。A.没有意识到植株中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B.没有考虑土壤中水分也会发生蒸发散失C.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光合作用D.没有留意到植株会蒸腾大部分的水分(2)材料④的实验中一组小鼠死亡,另外一组小鼠能正常生活证实了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填气体名称)(3)材料⑤的实验结论是:。15.(2022·丽水模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丽水拥有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莲都峰源自然保护区、大仰湖自然保护区等三大省级以上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1)整个莲都峰源自然保护区属于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2)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中部分生物存在如图所示食物关系,请写出其中一条最短的食物链:。(3)丽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极力维护我市生物多样性,这有利于增强我市生态系统的能力。16.(2022·温州模拟)花生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价值,在古时被称为“长生果”。每100克花生仁中所含物质如下表所示。每100克花生仁中的含量成分含量(克)脂肪蛋白质糖类水其他(1)花生中含有丰富的锌,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这里的锌属于人体七大营养素中的。(2)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花生中的蛋白质从进入食道到被组织细胞利用所要经历的生理过程有(写出2个)(3)图乙为人类膳食宝塔。专家认为每天的花生摄入量不宜过多,应控制在70克以内,其原因是。17.(2022·温州模拟)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①取长势、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做处理。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貼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⑤将三个装置置于同一强度的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的质量。小明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装置实验前质量/%实验后质量/%ABCABC锥形瓶中的水aaaa1a2a3硅胶片mm1m2m3(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老师建议在温度较高且树叶选择表面积较大的植物进行实验,请说明原因。。(2)小明设计如上的实验方案基于的猜想是。(3)小明通过表格数据发现,如果m1-m2>m2-m3成立,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老师认为,这样的推理还不合理:理由是。18.(2022·金东模拟)“鲸落万物生",鲸落是出鲸鱼死后沉入深海形成的,可维持几十个种类生物的生存,时间可长达百年,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鲸落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白鳗、鲨鱼、一些蛤蚌等会吃掉尸体上的残余物;然后,一些无脊椎动物以残余鲸尸作为槽居环境,并啃食残佘鲸尸;大量厌氧细茵则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脂类产牛硫化氢(H2S);硫化菌则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蠕虫以硫化菌为食,蛤蚌以蠕虫为食,一并获得能量补充:最后,鲸骨的矿物遗骸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回答下列问题:(1)鲸落属于个;A.生物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鲸鱼的尸体属于;(3)根据以上资料,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4)通过研究鲸落,科学家认为恢复鲸鱼的数量可以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是鲸落能维持更多海洋生物生存,增加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能力:19.(2022·金东模拟)许多水体会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而带来富营养化、甚至水体产生医臭现象。利用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一生态浮岛(如图1所示),可降解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氮和磷的含量,抑制水体中藻类的数量,有效改善富营养化的水质。(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2)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填器官名称)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3)小金同学在某生态浮岛及附近观察到五种植物P、Q、R、S、T,于是制作了如图2的植物检索表来分辨它们,其中属于藻类的是。(4)图3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20.(2022·台州模拟)“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图甲为其内部水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内部生物间的物质流动情况。请回答:(1)“月宫一号”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因“月宫一号”中的生物成分简单,生物种类少,故其能力较弱;(2)图甲中,a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过程通过植物等生理活动实现;(3)请写出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21.(2022·舟山模拟)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E表示某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系统中有一种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参与消化该物质的器官有。(2)①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3)胰脏是人体内唯一的一个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的特殊的器官,其b过程分泌的液体对人体有的作用。(4)2021年的9月,纽约大学医疗中心成功实施了世界首次猪肾移植手术。该项研究为(填字母)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5)排异反应是器官移植成功的最大障碍,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外来组织或细胞引起的。它属于(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22.(2022·舟山模拟)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2)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C点(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3)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4)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23.(2022·舟山模拟)如图所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据图回答:(1)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许多生物濒临绝迹,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鹰要获取5kg的能量,至少需要kg的草。24.(2022·温州模拟)“调定点学说”是解释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一种学说,如图1:类似于恒温器的原理,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37℃)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机制使其恢复至调定点附近。如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源,致热源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1)体温上升过程中,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2)根据图1分析,人体参与体温调定的系统有。(写出两个)(3)图2为体温上升期和高温持续期两个阶段的曲线图,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患者反而会感觉“浑身发冷”,请结合图像用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升高及浑身发冷的原因:。25.(2022·慈溪模拟)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极气温有记录以来首次突破20℃,出现粉红色的“西瓜雪”现象,引发关注。雪呈现粉红色,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温度升高,就会开始迅速生长。这种藻类本身无害,但其出现会导致积雪吸收更多热量,加速冰雪融化。(1)极地雪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它在南极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2)极地雪案的出现使冰雪加速融化,其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3)南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原因是。26.(2022·长兴模拟)林下经济中的“林畜模式”是指利用林下自然生长的野草或者人工种植牧草,用以供给羊、鹅等食用,羊和鹅供人食用。人、羊、鹅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牧草、竹子的肥料。(1)羊与鹅之间有关系;(2)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所固定的;(3)假设该林子能生产玉米,将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理由是。27.(2022·永嘉模拟)心脏骤停会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室内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其结果是心脏不能向外输送血液,其症状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脉搏消失等。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我们可以使用AED(自动除颤仪,见右图)进行除颤,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除颤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步骤三中AED的使用流程如下:①打开设备上盖,自动激活设备电源,解开病人胸部衣服②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放在右上侧锁骨下,一个放在左乳外側靠下③将电极片插头插入主机孔开始分析是否需要除颤④如果AED分析后建议电击,人员离开,不接触患者,按下电击键。(1)请你说说室颤会引起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2)长期口服某些药物有可能会引起人们室颤,药物被吸收后,最先达到的心脏腔室。(3)校医要定期检查学校里的AED设备,如过是绿灯按一定时间间隔闪烁,则设备正常。已知某校的AED的指示灯功率为,闪烁时亮秒,熄灭秒如此反复工作,该指示灯正常工作一天(24小时)消耗的电能为焦耳。(4)下列关于除颤急救操作和使用AED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能熟练掌握除颤技巧,可以自己拿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的AED进行练习。B.即使我们能够熟练使用AED,发现有人昏厥,脉搏消失,我们还是要尽快打120急救电话。C.为尽量早的除颤,使用AED时,粘好电极后,立刻按下电击键进行除颤。D.除颤时,为了防止电极脱落,影响除颤效果,我们可以用手按住电极进行除颤。E.使用AED后后,患者没有恢复心跳,还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护人员到达。28.(2022·温州模拟)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人体吸入过多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而中毒,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图甲是一个指尖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能随时检测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通常在95%以上。)(1)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和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血氧饱和度偏低。导致了组织细胞的减弱,能量供应不足,(2)当人体血氧饱和度过低时,可以借助图乙所示的ECMO技术抢救,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后流回心脏后血液的含氧量增加,这个过程相当于图丙中的。(选填“过程A”或“过程B”)(3)一氧化碳极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自然状态下难以分离。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医院通常采取让病人进入高压氧舱吸氧的治疗方案,可以将一氧化碳排出体外。请你分析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结合和分离情况:。29.(2022·宁波模拟)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图一表示某荒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动物,则c代表。(2)图二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填序号)过程开始。30.(2022·义乌模拟)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一中的鼠、兔、狐、蛇、鹰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属于。(2)图一中的所有免共同构成了一个(选填“种群”或“群落”);(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4)很多有毒物质进入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因而会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体内相对含量会增加。图二是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相关信息,写出图二中丙所对应的生物是。31.(2022·婺城模拟)图一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水生植物的能量通过条食物链传递给鹭;(2)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3)图三中的字母A~E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①~⑦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字母D代表,数字③④⑤代表。32.(2022·南浔模拟)湿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的6%,却是地球上20%物种的生存家园,被誉为“地球之肾”。图示为我省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回答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3)在该食物网中,鲶鱼数量比水蚤数量少。请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原因:。33.(2022·鹿城模拟)月亮鱼(如图甲)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全身恒温”的鱼类。研究团队通过监测绘制了月亮鱼体温随水温变化情况(如图乙)。月亮鱼在水中胸鳞会持续快速摆动,解剂发现其胸鲔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1)控制月亮鱼体温恒定这一性状的遗传物质是。(2)根据图乙,判断月亮鱼属于恒温动物的证据是。(3)在低温环境下,哪些结构有利于月亮鱼保持恒定的体温。例举一点并说明原因:。34.(2022·鹿城模拟)人体在进食后会产生“饱腹感”消除“饥饿感”,有科学家认为此调节过程如下所示:胃部张力感受器(接受食物压力刺激)→神经中抠A产生“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取血糖浓度感受器(接受血糖浓度刺激)→神经中枢B消除“饥饿感”→减少营养物质吸收(1)进食引起人体产生“饱腹感”消除“饥饿感”的过程中,参与的人体系统有。(例举2个)(2)解释喝水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饱腹感”但无法消除“饥饿感”的原因。。35.(2022·舟山模拟)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动物实验】(1)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4)【临床试验】疫苗X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分组志愿者患病数疫苗组10000人8人安慰剂组10000人160结果分析:III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注: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一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达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打快打疫苗。36.(2021·鄞州模拟)宁波慈溪是杨梅之乡,杨梅的果实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杨梅汁、杨梅酱等,还可以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1)在栽种杨梅树苗的时候,每一棵之间的距离都要保持30cm至35cm。像这样对植物进行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的效率。(2)杨梅汁是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3)冰镇杨梅汁是一种消暑解渴的最佳饮品。杨梅放糖水浸泡后口感更加绵软,这是因为周围水溶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小麦→害虫→蛙(2)B(3)合理密植,增加植物对光照的利用率,能固定更多的太阳能,释放更多的氧气,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使能量大部分流向有利于人类的农作物;农田养蛙,能除掉害虫,减少小麦有机物的流失,且青蛙的排泄物能被微生物分解,为农田提供无机盐【解析】【分析】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终于消费;生态系统的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递减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解答】(1)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所以含有蛙的食物链是:小麦→害虫→蛙;(2)从乙中可以看出A是分解者,B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蛙属于消费者,所以为B;(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递减的,所以提高产量的措施和原因是:合理密植,增加植物对光照的利用率,能固定更多的太阳能,释放更多的氧气,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使能量大部分流向有利于人类的农作物;农田养蛙,能除掉害虫,减少小麦有机物的流失,且青蛙的排泄物能被微生物分解,为农田提供无机盐故答案为:(1)小麦→害虫→蛙(2)B(3)合理密植,增加植物对光照的利用率,能固定更多的太阳能,释放更多的氧气,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使能量大部分流向有利于人类的农作物;农田养蛙,能除掉害虫,减少小麦有机物的流失,且青蛙的排泄物能被微生物分解,为农田提供无机盐2.【答案】(1)B;C;D(2)阴性(3)人类会和病毒共存。由于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人类研发疫苗或抗体维护自身的健康。疫苗或抗体的使用会对病毒进行自然选择的作用,总会时一部分病毒能存活下来,这部分病毒再繁殖、再被选择,最终会和人类长期共存,就像流感病毒一样。(或人类会消灭病毒。人类已经掌握了病毒的基因图谱,只要通过转基因技术就能将对人类有害的病毒转化为其他病毒,从而消灭该病毒。)【解析】【分析】该题需要提取题干信息结合知识点,有些信息需要通过题目学习获得,这里考察自学能力。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是传染病。当有外来致病物质进入机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自动启动,对外来的病原物质产生抵抗的一种反应。【解答】(1)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出现大量患者,在人和人之间已经传染开了,属于传染病,B正确。C:新冠病毒感染后为了控制全体细胞,限制病毒活动,出现发热、嗜睡的情况,这是免疫系统保护自身而做出的反应,属于免疫保护,C正确。D:病毒在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错误,部分基因就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基因被遗传到子代而体现出不同的性状,就会发生变异,D正确。E:接种疫苗后产生针对病原体特定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E错误。(2)两条红色条带为阳性,乙图只出现质控区红色为阴性。(3)人类会和病毒共存。由于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人类研发疫苗或抗体维护自身的健康。疫苗或抗体的使用会对病毒进行自然选择的作用,总会时一部分病毒能存活下来,这部分病毒再繁殖、再被选择,最终会和人类长期共存,就像流感病毒一样。如果选择消灭病毒则要联系转基因技术进行阐述,解答如下:人类会消灭病毒。人类已经掌握了病毒的基因图谱,只要通过转基因技术就能将对人类有害的病毒转化为其他病毒,从而消灭该病毒。故答案为:(1)BCD(2)阴性(3)答案详见解答3.【答案】(1)非生物(2)水稻→蝗虫→青蛙(3)自动调节能力【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食物链是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按照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终点则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解答】(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非生物因素;(2)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青蛙。(3)生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4.【答案】(1)非生物物质与能量(2)草→白颈长尾雉或草→蚱蜢或草→蚱蜢→白颈长尾雉(3)B【解析】【分析】(1)常用的生物分类检索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除了材料一中划出下划线的成分外,还包括非生物物质与能量。(2)写出一条食物链:草→白颈长尾雉或草→蚱蜢或草→蚱蜢→白颈长尾雉。(3)图乙为脊索动物检索表,白颈长尾雉属于鸟类,卵生,体温恒定,对应检索表中的字母B。5.【答案】(1)影响(2)自动调节(3)水稻→昆虫→鸭或者水稻→昆虫→青蛙(4)有利于改善环境;可以开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人类的居住质量等【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单行流动和逐级递减。【解答】(1)通过植树和种草,矿山附近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2)通过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水稻→昆虫→鸭或者水稻→昆虫→青蛙。(4)开展生态修复的意义:有利于改善环境;可以开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人类的居住质量等。6.【答案】(1)D→C→B(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①②③(3)气体的【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如草→兔→鹰。(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生物群落中两者都是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渠道流动的,而且能量流动必须伴随着物质循环来进行;两者的不同之处是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物质是周而复始地循环。【解答】(1)如图D表示生产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B表示次级消费者,E表示分解者,A表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D→C→B。(2)经测定发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①各级生物体内的太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符合题意。②保留在上一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级生物利用,符合题意。③遗体中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③。(3)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变化;"氧循环”是指氧气发生的化学变化;故碳元素在生物体(群落)与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之间以气体的的形式进行循环。7.【答案】(1)种群(2)生产者【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1)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故该森林内的云杉卷叶蛾的集合体属于一个种群。(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故冷杉属于生产者。8.【答案】(1)生产者(2)自动调节(3)A(4)多步行,少坐车;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2)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3)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如图A代表生产者,故图中该生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A来提供;(4)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一氧平衡,作为中学生,具体做法可以是多步行,少坐车;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9.【答案】(1)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3)2H(4)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往复循环利用的特点。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2)空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3)通过电解水(H2O)方式制得的氢气(H2)纯度高,杂质气体少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绿色氢能供应方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直流电2H2↑+O2↑目前主要的储氢方式是“压缩气态储氢”,其原理是分子之间有间隙,气体变成液体,体积减小,可以储存更多的氢。(4)A:立即停止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减少“碳”排放,不合理。B: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保护植被,合理。10.【答案】(1)群落(2)苔藓→金苔鼠(或藻类→金苔鼠)(3)生产者(4)生物种类少,成分单一【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据此解答。【解答】(1)鱼缸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2)金苔鼠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即是最短的一条食物链:苔藓→金苔鼠。(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藻类植物属于生产者。(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较差,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是因为生物种类少,成分单一。11.【答案】(1)光合作用(2)长短不一的根系表面还附着了大量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3)为根系输送氧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以适应水生环境。【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结合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解答】(1)生态浮岛除了能吸收水中的氮、磷元素外,它还能遮光,削弱进入水体的光照量,减弱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生长。(2)生态浮岛上的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但生态浮岛仍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其原因是长短不一的根系表面还附着了大量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3)睡莲、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体内部大多有管道或空腔,请从生物适应环境角度分析,水生植物的这种形态结构的意义是为根系输送氧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以适应水生环境。12.【答案】(1)小肠(2)1→3→5→4→2(3)运动时,人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化加快,体温升高,出汗可降低体温,同时也能排出体内部分代谢废物。由于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加强,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解析】【分析】1.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解答】(1)食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肠内消化。(2)人体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用图中的数字表示体循环的过程1→3→5→4→2。(3)体育课上同学们挥汗如雨,课后排尿量明显减少,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运动时,人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化加快,体温升高,出汗可降低体温,同时也能排出体内部分代谢废物。由于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加强,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13.【答案】(1)B(2)生态系统(3)浮游植物→磷虾→鲸鱼【解析】【分析】(1)自养型: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有机体,如绿色植物,能产生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还有一些细菌能合成莲花。异养型:不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但只能依赖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的生物,如所有动物,以及生活在腐生生物和寄生生物中的微生物。(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解答】(1)化能自养,即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自己生产食物,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海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以下生物中,营养类型与化能自养型类似的是海藻。(2)鲸落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故从生态学角度看,鲸落属于生态系统。(3)鲸鱼主要食用海洋中的大量磷虾,而磷虾的食物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据此食物链为:浮游植物→磷虾→鲸鱼。14.【答案】(1)无机盐;C(2)氧气(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解答】(1)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土壤中缺失的水由雨水补充,故减少的不到100克的物质是无机盐。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水,还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尔蒙特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故选C。(2)材料④中,英格豪斯设计了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绿色植物可以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以供小鼠的生活所需。(3)材料⑤的实验结论是:煮沸后冷却的水中没有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没有氧气生成;通入二氧化碳后,光合作用正常进行,产生了氧气。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5.【答案】(1)生态系统(2)植物→黑麂或植物→黄腹角雉或植物→黑熊(3)自动调节【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解答】(1)整个莲都峰源自然保护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2)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中部分生物存在如图所示食物关系,其中一条最短的食物链:植物→黑麂或植物→黄腹角雉或植物→黑熊。(3)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维护我市生物多样性,这有利于增强我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16.【答案】(1)无机盐(2)消化吸收(3)花生仁中油脂含量过高【解析】【分析】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等七大类。【解答】(1)花生中含有丰富的锌,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这里的锌属于人体七大营养素中的无机盐。(2)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花生中的蛋白质从进入食道到被组织细胞利用所要经历的生理过程有消化,吸收。(3)图乙为人类膳食宝塔。专家认为每天的花生摄入量不宜过多,应控制在70克以内,其原因是花生仁中油脂含量过高。17.【答案】(1)表面积大的叶片,植物蒸腾作用更强,实验现象更明显(2)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的气孔(3)叶片的大小、数量、光照角度等应该尽可能控制相同【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解答】(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老师建议在温度较高且树叶选择表面积较大的植物进行实验,原因是:表面积大的叶片,植物蒸腾作用更强,实验现象更明显。(2)小明设计如上的实验方案基于的猜想是: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的气孔。(3)小明通过表格数据发现,如果m1-m2>m2-m3成立,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老师认为,这样的推理还不合理,理由是:叶片的大小、数量、光照角度等应该尽可能控制相同。18.【答案】(1)D(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硫化菌→蠕虫→蛤蚌(4)自动调节【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解答】(1)鲸落是出鲸鱼死后沉入深海形成的,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属于一个生态系统。(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鲸鱼的尸体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故以上资料食物链:硫化菌→蠕虫→蛤蚌(4)通过研究鲸落,科学家认为恢复鲸鱼的数量可以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是鲸落能维持更多海洋生物生存,增加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19.【答案】(1)生产者(2)根(3)R(4)水草甲一丙一丁(或藻类一乙一丙一丁)【解析】【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生产者。(2)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3)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茎、叶的分化;R无种子,无根茎叶分化,故其中属于藻类的是R。(4)图3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长的食物链有:水草甲一丙一丁。20.【答案】(1)群落;自动调节(2)液化;蒸腾作用(3)植物→人【解析】【分析】(1)所有生物的总和构成群落。自动调节能力和生物种类有关。(2)气态水到液态水是液化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3)能量沿着是食物链逐级递减。【解答】(1)同一片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构成群落。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2)气变液是液化,液变气是汽化。蒸腾作用相当于植物对水的汽化。(3)食物链越短,获得的能量越多,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人。21.【答案】(1)口腔、胃、小肠(2)扩散(3)降低血糖(4)D(5)特异性免疫【解析】【分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生理过程;据图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循环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E表示皮肤。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④表示消化。【解答】(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在胃中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才能够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故参与消化该物质的器官有口腔、胃、小肠。(2)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3)胰脏是人体内唯一的一个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的特殊的器官,其b过程分泌的液体为胰岛素,对人体有降低血糖的作用。(4)肾移植手术,主要是泌尿系统,故该项研究为D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5)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排异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外来组织或细胞引起的。它属于特异性免疫。22.【答案】(1)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2)小于;b点(3)6mg(4)【解析】【分析】考查一天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1.呼吸作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3.区别: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个消耗氧气,一个放出氧气,一个消耗糖类,一个放出糖类,一个需要光,一个不需要光。4.联系:呼吸作用的反应物是光合作用的生成物。【解答】(1)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表示此时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差值的转折点,即该点表示二者相等。即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2)从B点到C点,光合作用强度逐渐降低,但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仍在增加。故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小于C点。由题意可知6时日出,18时日落,说明光合作用的时间为6时~18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下午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即b点。(3)从b点到c点,光合作用强度逐渐降低,但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仍在增加。(5)从乙图可知,10时的呼吸速率为2mg/h,净光合速率为4mg/h,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6mg/h。(4)12时光照最强,此时光合速率最大,18时日落,即12时~18时,光合速率逐渐减弱,CO2吸收速率减弱;18时后只进行呼吸作用,CO2吸收速率不变。23.【答案】(1)草→兔子→鹰(2)自动调节能力;125【解析】【分析】(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解答】(1)图中的食物链:草→兔子→鹰。(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许多生物濒临绝迹,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鹰每增加5kg有机物体重,按理论上计算,要求至少应该用20%的传递效率进行计算,因此至少要消耗草=5÷20%÷20%=125kg.鹰要获取5kg的能量,至少需要125kg的草。24.【答案】(1)糖类(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3)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源,致热源会引起体温调定点升到37℃以上(如39℃)。而低于调定点的温度会刺激冷觉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一方面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后产生冷觉,另一方面行风传至下丘脑再经传出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使体温升高,最终使体温恢复至调定点(39℃)附近。【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体温调节,并以信息题的形式结合发烧的调定点机制综合考察。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而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物质氧化分解的同时,蕴藏其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主要用于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人体体温。人体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的能源物质是主要是糖类。2.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可以接受寒冷或炎热刺激产生兴奋,后将兴奋传递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再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体温的稳定。识记体温调节和过程并能据此分析调定点学说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解答】(1)人体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的能源物质是主要是糖类,体温上升过程中,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2)根据图1分析,人体参与体温调定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3)根据图2分析,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患者反而会感觉“浑身发冷”,主要原因: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源,致热源会引起体温调定点升到37℃以上(如39℃)。而低于调定点的温度会刺激冷觉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一方面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后产生冷觉,另一方面行风传至下丘脑再经传出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使体温升高,最终使体温恢复至调定点(39℃)附近。25.【答案】(1)生产者(2)吸收太阳辐射本领越强(3)生物种类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一所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故还应包括分解者。【解答】(1)极地雪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它在南极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2)极地雪案的出现使冰雪加速融化,其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吸收太阳辐射本领越强。(3)南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26.【答案】(1)竞争(2)太阳能(3)减少;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是单向递减的,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解答】(1)羊与鹅之间有竞争关系。(2)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3)假设该林子能生产玉米,将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减少,理由是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是单向递减的,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27.【答案】(1)室颤时,心脏不能向外输送血液,就不能将氧气运送到大脑,使大脑缺氧导致人死亡(2)右心房(3)2160(4)B;E【解析】【分析】(1)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2)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流回心脏首先经过右心房。(3)电功率乘以时间等于消耗的电能。(4)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的AED不能随意的被拿来。【解答】(1)心脏跳动给循环系统提供动力。否则心脏不能向外输送血液,就不能将氧气运送到大脑,使大脑缺氧导致人死亡。(2)体循环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终点是右心房,药物被吸收后,最先达到的心脏右心房。(3)消耗的电能等于24×3600×(4)医护人员可以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所以我们还是要尽快打120急救电话。心肺复苏才可能使患者有生存下去的希望,所以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护人员到达。故选BE。28.【答案】(1)呼吸作用(2)过程A(3)使与血红蛋白与低浓度一氧化碳分离,与高浓度氧结合。【解析】【分析】(1)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液中的结合氧就是指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解答】(1)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和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血氧饱和度偏低。导致了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能量供应不足。(2)图丙中的A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表示肺循环。B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表示体循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后流回心脏后血液的含氧量增加,相当于肺循环,过程相当于图丙中的过程A。(3)一氧化碳极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自然状态下难以分离。因此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结合和分离情况:使与血红蛋白与低浓度一氧化碳分离,与高浓度氧结合。29.【答案】(1)荒漠雕鸮(2)2【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有关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识图作答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动物,c有机物含量最多,营养级越高,则c代表荒漠雕鸮。(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即从2过程开始。30.【答案】(1)消费者(2)种群(3)自动调节(4)鹰【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一中的鼠、兔、狐、蛇、鹰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属于消费者。(2)图一中的所有免共同构成了一个种群。(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很多有毒物质进入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因而会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体内相对含量会增加。图二是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相关信息,图二中丙所对应的生物是鹰。31.【答案】(1)4(2)浮游动物(3)分解者;呼吸作用【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