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经济学LawandEconomics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
法经济学第3章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主要内容
3.0概述与基本概念
3.1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理论
3.2厂商选择与供给理论
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
3.4信息经济学:影响决策的信息因素
3.5博弈论:行为主体决策相互影响下的决策均衡
3.6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风险与保险
3.7行为经济学:决策中的心理因素
3.8产权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的边界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0概述与基本概念
3.0.1理性选择的经济学经济学被定义为研究如何在稀缺资源具有的多种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进行选择的学问。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关于人们如何进行选择的一般性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定。认为决策者具有理性是主流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假设。“理性”概念强调人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主体。它认为人们能够发现和界定自身的追求目标,然后按照收益和成本之差最大化的原则来用尽一切可能的措施实现目标。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0概述与基本概念3.0.2一些基本概念1.最大化(Maximization)经济学通常假定每个经济主体都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如何使成本收益之间的差值达到最大—使获得的收益尽可能大,付出的成本尽可能小。
2.均衡(Equilibrium)均衡是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人类社会和谐美好的理想状态的模拟。最大化就是一种均衡状态。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0概述与基本概念
3.0.2一些基本概念3.效率(Efficiency)生产效率:生产过程有具有生产效率的基本条件是:(1)既定成本条件下生产出最多的产品。(2)既定产出条件下支付最小的成本。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是指任何的改变都不可能使社会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同时使其它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的一种均衡状态。帕累托改进是指社会中存在这样的改进余地,即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却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0概述与基本概念3.0.2一些基本概念3.效率(Efficiency)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是指尽管改进会损害部分人的福利,但只要改进产生的收益大于因此而产生的损害,那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改进带来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也是可以接受的。法律分析中更多使用的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1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理论3.1.1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简单地讲就是消费者喜欢什么,希望得到什么。经济学上对偏好的特性有着以下三个基本假定:
完全性可传递性非反转性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1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理论
3.1.2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函数表示某一产品和服务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U=U(X,Y)
无差异曲线是指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福利水平的不同产品和服务的所有组合。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各种组合。I=P1X+P2Y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1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理论OU2U1无差异曲线UAB效用无差异曲线OXYI=P1X+P2Y预算约束曲线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1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理论
3.1.3消费者最优
OX1XY1YM等效用曲线预算约束曲线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1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理论
3.1.4一般化: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将消费者的选择一般化,可以得到:只要微小的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这一变动的边际成本,决策者在与前期选择形成的效用水平比较时就会认为自己在新的水平上的处境更好。只要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他就会继续进行这样微量的调整,直到最后调整时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才会停止,所以所有的最优决策都应处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状态。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消费者就会进行相反方向的调整,直至实现二者相等时的均衡。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1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理论
3.1.5个人需求及需求决策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吉芬商品是个特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会成同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曲线OQP需求曲线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2厂商选择与供给理论3.2.1利润最大化的厂商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生产的是使厂商的收入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的产出水平。厂商生产的是其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的产出量时,该厂商的利润将达到最大。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2厂商选择与供给理论3.2.2厂商面临的约束:成本与技术厂商组织生产时面临着技术约束和经济约束。技术约束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角度决定了能否生产出某种商品经济约束则是指在厂商需要在控制在一定成本的情形下组织生产,一个层面的意思是指厂商需要控制总成本,也就是说控制生产的规模,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是指厂商需要控制单位成本——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实现产出的最大化。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2厂商选择与供给理论3.2.3厂商供给决策:长期和短期
在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有着特殊的含义。在短期内,厂商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内,厂商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以调整的。它们分别对应于会计学中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3.3.1完全竞争下的市场均衡在一个行业中,有如此众多的厂商以至于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通过其自身决策影响市场价格水平,消费者也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也无法独自影响市场价格水平,这样的行业被称为完全竞争行业。市场出清时均衡价格和产量位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交点之处。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OqQpPM供给曲线3.3.1完全竞争下的市场均衡需求曲线市场均衡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
3.3.2一般均衡当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之间的独立决策活动使得所有市场同时实现了出清、达到了均衡状态时,一般均衡实现。一般均衡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1)经济行为人具有完全意志能力,能够保证其效用函数具有有序性和单调性。(2)保证行为人具有完全计算能力:即使存在不确定性,行为人也可以通过概率判断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预期效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
(3)保证行为人具有完全记忆能力,对影响决策的一切因素具有完全信息。(4)环境的不相关是理性选择理论对决策是环境的基本要求。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3.3.3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律指出市场经济的完全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最优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律指出在经济满足一定条件下,帕累托最优均衡可以由一个转移价格(转移禀赋或财富)实现。计划经济也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但是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制都选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即使最为纯粹的市场经济也存在计划的成分),而没有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其中关键原因,一是中央计划者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协调生产和消费,从而使转移价格偏离了最优均衡要求的价格水平;二是中央计划者难以达到完全的利益超脱,其偏好难以完全集中在实现经济的帕累托效率上。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3.3.4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顺利发挥作用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垄断
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垄断价格过高,而提供的产量过少,因此不符合最优原则。垄断的原因有法律障碍和技术障碍。
2.外部性:供给不足与过度供给当某个经济主体决策产生的结果并没有全部被该经济主体承担时,由此而产生的效应被称为外部性。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3.3.4市场失灵2.外部性:供给不足与过度供给决策的收益被他人全部或者部分占有时,产生的是正外部性。如果行为所产生的成本一部分或全部被他人承担,这时产生的外部性是负外部性。外部性之所以会导致市场失灵,主要的原因就是行为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不统一。克服外部性的基本途径是外部性的内部化,即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之间重新具有一致性。法律制度是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3.3.4市场失灵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正外部性的极端表现形式,它所产生的收益能够被供给者之外的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所享有。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显著特征。公共产品面临的普遍困境是供给不足。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由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来提供公共产品,即由政府来提供。另一方面也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这种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由政府提供补贴,使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成本和收益相等。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3市场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与市场失灵3.3.4市场失灵4.决策信息的问题信息不完全或不完美信息不对称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4信息经济学:影响决策的信息因素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缺乏该信息的情况。信息不对称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一种是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是指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时,人们为了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风险而采取一些措施时所导致的效应或结果。消除逆向选择的方法为自选择机制或筛选机制。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果是道德风险,是指那些拥有信息的人不会将真实的信息告诉需要知道信息的一方。消除道德风险的方法包括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和竞争。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5博弈论:行为主体决策相互影响下的决策均衡博弈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行为主体在决策时相互之间是如何影响的。博弈分析有三个基本的要素:(1)参与人,即博弈的人;(2)每个参与人的战略;(3)每个选择都要有相应的得益,即每种选择都要相应的成本收益。博弈决策即是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选择对自己的影响,而且也要考虑其他人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博弈会产生多种结果,将其中参与者在对方策略给定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当这种选择不再改变的时候所形成的均衡,称为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不一定是有效率的均衡,并且可能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5博弈论:行为主体决策相互影响下的决策均衡博弈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把不符合效率标准的纳什均衡排除出去,找出有效率的纳什均衡。共同知识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博弈的参与人所共同拥有的知识。共同知识的不同会显著影响参与人对博弈得益的判断,由此也会改变参与人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博弈均衡。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5博弈论:行为主体决策相互影响下的决策均衡
囚徒困境乙坦白不坦白甲坦白不坦白-5-5-1-7-7-1-2-2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6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风险与保险3.6.1期望效用的最大化瑞士的数学家和牧师丹尼尔·伯努利在18世纪发现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追求的不是货币价值的最大化而是预期效用的最大化,预期的范围要比用货币来表示的范围更为广泛。
法经济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推动法律主体在实施行动前,主动比较法律行为的成本和收益,通过对成本和收益的调整实现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期望效用理论是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时使用的一个基本理论工具。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6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风险与保险3.6.2风险态度预期效用的水平受人们风险态度的显著影响。风险态度主要有三种:风险规避指对确定性高的财富具有更高的效用评价。
风险中立指只要预期价值相等,确定性的大小对决策者的预期效用水平没有影响。
风险偏好
指对风险感兴趣,风险偏好者认为风险会增加他们的效用。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6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风险与保险3.6.3保险保险就是把个人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让社会分担个体的风险。保险供给的理论依据是大数定理(Lawoflargenumber),该定理认为在个体看来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在群体中会变成确定的和可以预测的。保险合同的实质就是:风险规避者放弃一定水平的确定性收入(保险费),保险公司因此承担不确定性事件的风险。保险制度的良好运行需要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7行为经济学:决策中的心理因素3.7.1概述行为经济学是在西蒙的大力倡导下发展起来的,它特别强调了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这些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决策并不是理性选择理论界定的那样,存在着众多与理性选择理论不一致的“反常现象”。这些心理机制使决策模式多样化、复杂化,从而使对行为的判断和规范制度的安排更加复杂。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7行为经济学:决策中的心理因素3.7.2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偏好构造:决策时环境的作用偏好构造强调每个行为人的偏好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由决策的环境及其心理感受构造出来的。折中效应(Compromiseeffect)是指在给定的可以排序的选择面前,大部分人会选择其中具有折中性质的组合。对比效应(Contrasteffect)是指决策不是独立进行的,是在不断的比较中完成的,因此是不同选择之间的对比导致了折中效应。框架效应指的是不确定状态下,行为人的选择不仅与不同行动方案的预期效用有关,更与这些行动方案与基准点的偏离方向有关。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7行为经济学:决策中的心理因素
3.7.2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2.偏见(Biases):决策中的心理机制厌恶极端偏见(ExtremenessAversionBiases)厌恶损失偏见(LossAversionBiases)现状偏见(StatusQuobias)与禀赋效应(EndowmentEffect)后见偏见(HindsightBiases)乐观偏见(OptimisticBiases)易得偏见(AvailabilityBiases)锚定偏见(AnchoringBiases)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7行为经济学:决策中的心理因素3.7.2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3.价值的心理评价人们对于货币的不同用途有着不同的心理评价。也就是说人们实际上是将自己的资产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上,并对不同账户上的资产有着不同的评价。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8产权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的边界3.8.1产权及产权经济学产权是经济主体之间围绕财产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占有、使用、处分、收益构成了产权的四个权能。产权经济学是研究产权的产生、发展和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体系。产权经济学是在科斯、阿尔钦、德姆赛茨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3章理性选择的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经济基础02五月20233.8产权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的边界3.8.2产权的功能:界定成本和收益的边界
偷盗-保护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球场施工合同范本
- 餐饮加盟连锁合同范本
- 石英矿业出让合同范本
- 内部供水合同范本
- 园林独栋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全民养羊合同样本
- 主力摄影合同样本
- 2025广东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马口铁罐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LS/T 1201-2020磷化氢熏蒸技术规程
- JJG 109-2004百分表式卡规
- GB/T 5597-1999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 新疆旅游景点大全课件
- 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PPT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 DB32 3709-2019 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诊疗和治疗讲义课件
- 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中级
- 2009-2022历年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公开招聘执法协管员考试《公基》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
- 系统工程第五讲-ISM(解释结构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