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1页
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2页
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3页
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4页
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金昌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2.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3.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4.一片农田弃耕后,依次被杂草、灌丛J-SN森林替代的过程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水生演替

5.下列生物种群,数量呈季节性消长的是()。

A.旅鼠B.海洋浮游生物C.北极狐D.蝗虫

6.生态位包括()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以上三者都是

7.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

A.多种生物个体B.多种生物类型C.多种生物种群D.多种生物群落

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9.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0.下列属于阳性植物的是()。

A.红豆杉B.玉米C.柔毛冷杉D.云杉

11.造成酸雨的各种物质中,作用最大的是()

A.CO2B.SO2C.NO2D.CO

12.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草原

13.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A.10%B.20%C.30%D.40%

14.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A.镶嵌B.成层现象C.季相D.群落交错区

15.北方森林群落乔木层一般属()

A.1个层片B.2个层片C.3个层片D.4个层片

16.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非常重要,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因素是()。

A.生物的繁殖能力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生物的生产量D.生物的散布能力

17.下面四种生物属于K型生长的是()。

A.苍蝇B.大象C.稗草D.盐虾

18.马尾松、柑橘、茶和竹等属酸性土植物,宜于生长的土壤pH值是()

A.5.0~6.5B.6.5~7.5C.7.5~8.5D.>8.5

19.根据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当N=K/2时,种群的()。A.数量最小B.数量最大C.瞬时增长量最小D.瞬时增长量最大

20.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21.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A.天气太热B.呼吸困难C.散热D.过于劳累

22.艾维因肉鸡,生长速度快,体形大是一种优良品种肉鸡,它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根据人类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

C.人工根据肉鸡生长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和人]:选择的共同结果

2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

A.固定CO2

B.分解有机物C.利用光能D.合成有机物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5.下列关于生物小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循环时间长,是闭合式循环B.循环时间长,是开放式循环C.循环时间短,是闭合式循环D.循环时间短,是开放式循环

26.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

A.温度B.光照C.水分D.海拔

27.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8.紫外光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波长为()时就开始有了杀菌作用。

A.400nmB.360nmC.240~340nmD.200~300nm

29.表达人口增长的因素是()。

A.人口数量B.死亡率C.迁出率D.迁入率

30.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增强温室效应D.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填空题(20题)31.林业上常用____________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

32.物种均匀性越大,则多样性越_______。

33.豆科作物根系上的()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34.生态金字塔通常分为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______金字塔三种类型。

35.温周期现象是指生物对温度______变化的反应。

36.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

37.森林群落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______四个层次。

38.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

39.白天由山谷沿山坡而上的风称为()。

40.______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之间的关系。

41.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空气流动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

42.食物链一般分为捕食链、腐屑链、______三类,也有人提出加上混合链共四类。

43.温度对生物的作用一般可分为最适宜、最低和最高温度,即所谓的______。

44.饶基耶尔将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__________、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45.森林的林冠、树枝都能截留降水,森林中的枯枝、落叶更能阻截地表径流。森林对涵养水源、______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6.按照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乔木属于______植物。

47.昆虫、细菌、藻类属于______对策者。

48.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可能成为______因子。

49.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50.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分和土壤。()

A.否B.是

52.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53.生态学在发展过程中,不需要依靠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而且不会影响其他科学的发展。()

A.正确B.错误

54.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属耐酸性植物。()

A.正确B.错误

55.“生态学”这一学科名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

A.正确B.错误

56.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常年温度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57.在野外我们第一眼就可以区别出森林和草地,首先依据的是生活型。()

A.正确B.错误

58.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为了利于被捕食者(如羊)种群的生存,最好将其捕食者(如狼)全部消灭。()

A.正确B.错误

59.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

A.正确B.错误

60.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A.否B.是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62.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63.生物休眠时的特点是什么?

64.什么是种群的内分布型?种群的内分布型有哪几种?

65.水稻这种植物适应光照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67.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68.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69.论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70.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

参考答案

1.C解析:马蛔虫寄生于马身体中,原生动物寄生于马蛔虫中,所以这是一条寄生链,故选C。

2.D

3.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4.B

5.B解析:海洋浮游生物在温暖的春秋两季,大量繁殖生长;在环境过热或过冷的夏冬季节则明显减少,呈现季节性消长,故选B。

6.D

7.C

8.D

9.A

10.B

11.B

12.C

13.C

14.B

15.A

16.D

17.B

18.A

19.D

20.B

21.C

22.B

23.B

24.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5.D

26.D

27.D

28.B

29.D

30.C

31.郁闭度

32.大大

33.根瘤菌根瘤菌

34.能量能量

35.有节奏的昼夜有节奏的昼夜

36.风播

37.苔藓层

38.风播

39.谷风谷风

40.食物链

41.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42.寄生链寄生链

43.三基点温度

44.地上芽

45.保持水土

46.高位芽

47.r

48.限制限制

49.负

50.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51.N

52.Y

53.B

54.B

55.A

56.N

57.B

58.B

59.B

60.Y

61.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扩散(入侵):主动扩散(如动物)和被动扩散(如植物);(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竞争: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逆者淘汰”;(4)反应:定居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对环境起着改造作用。

62.(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63.休眠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也是适应不利环境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进入休眠状态的动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态幅宽得多的环境条件。体温被调节低心率、代谢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应降低。休眠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也是适应不利环境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进入休眠状态的动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态幅宽得多的环境条件。体温被调节低,心率、代谢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应降低。

64.(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或空间格局)。(2)种群的内分布型主要有三种: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成群分布(或集群分布、聚集分布)。(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或空间格局)。(2)种群的内分布型主要有三种: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成群分布(或集群分布、聚集分布)。

65.水稻是一种阳性植物是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育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阳性植物一般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植株开花结实能力较强生长较快寿命较短。阳性植物的茎通常较粗节间较短分枝也多。茎的内部结构是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厚木质部和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数目较多结构紧密含水量较少。阳性植物的叶在着生排列上常常与直射光成一定的角度而叶片一般较小质地较厚叶面上常有很厚的角质层覆盖有的叶片表面有茸毛。

66.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就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操纵者人类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企图建立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所能依赖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无限增长而去盲目地对自然进行征服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所依赖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小甚至遭到破坏。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就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操纵者,人类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企图建立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所能依赖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无限增长,而去盲目地对自然进行征服,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所依赖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小,甚至遭到破坏。

67.答案见解析(1)整体现和综合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

(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

68.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性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它按生态规律要求进行调控,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等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整体发展。(2)层次性。生态农业有多级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在功能上有差别:有的从事粮食生产,有的从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产,也有的亚系统是综合性的。所有这些都为人类的食物生产开辟了多条途径.可通过横向联系,组成一个综合经营体。(3)地域性。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环境决定和影响着生物,生物依赖并改造环境。因此,必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严格按照地域分异规律的要求,才能发挥地区优势,取得成效。(4)调控性。生态农业的调控措施主要有四条途径: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②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③改造生态环节;④把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结合起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5)建设性。生态农业是一种建设性农业,重视统一性规划,并注意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成果,努力完成发展生产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以利于建设、繁荣经济、美化环境。因此,生态农业能够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起来,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69.(1)组成特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2)空间特征。生态系统通常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是生物体与环境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从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3)时间特征。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4)功能特征。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和功能过程是通过生产者、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