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词语考点归纳训练(一)_第1页
中考文言词语考点归纳训练(一)_第2页
中考文言词语考点归纳训练(一)_第3页
中考文言词语考点归纳训练(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文言词语考点归纳训练(一)(附参考答案)一、之用法及意义归纳:①结构助词,的例句: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解析:“草木”和“花”都是名词,“草木”做定语,“花”是中心语。“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二句意为: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②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句:何陋之有(《陋室铭》)解析:正常语序为“有何陋”“有”是谓语,“陋”是宾语,“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③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解析:正常语序“千里之马者”。“马”是中心词,“千里”是后置定语,“之”为定语后置的t/F志°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解析:“莲出淤泥而不染”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在主语“莲”之后加入助词“之”,取消了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作为“爱”的宾语。⑤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解析:用在动词“鼓”后,无实义。⑥结构助词,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不译例句: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正常语序为“胶鬲于鱼盐之中举”,“鱼盐”为限定词,指鱼盐贩等行业,“之”用在“中”前表限制,可不译。⑦指示代词,译为“这”“那”“这样”“那样”“这件事”“此”等例句: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解析:“之”这里指代上文写到的桃花源的美景。⑧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例句: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解析:“之”为代词,用在动词“与”后,作宾语,可译为“他二⑨动词至IJ,往例句: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解析:“之”为动词,“往、到”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填上。巩固训练:1写出下面各句中“之”的用法。(1)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⑵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⑶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此之谓失其本心⑷行道之人弗受/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⑸得之则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⑹蹴尔而与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陋之有A彳主送之门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小大之狱 D.其此之谓乎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受任于败兵之际B.A.受任于败兵之际B.可计日而待也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徐公何能及君也乃记之而去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舜发于吠亩之中*其如土石何①动词,拜访例句: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解析:“诣”作动词时,如果后面跟的是一个表示人物的名词或代词,可解释为“拜访”,此句意思为:(渔人)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②动词,往、到例句:遣诣京师解析:“诣”作动词时,如果后面跟的是一个表示地点和处所名词或代词,可解释为“往、到",此句意思为:遣送(他们)到京城。巩固训练:写出下面各句中“诣”的词义1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2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三、辞用法及词义归纳:①推辞,不接受;②告别;③推托;④言辞,文辞。巩固训练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辞”字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2数日,辞去(《桃花源记》)3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4在所不辞5不辞而别 四、属用法及词义归纳:①同“嘱。嘱托;②连接;③委托,交付;④类;⑤部属(随从);⑥类似。巩固训练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属”字1属引凄异(《三峡》)2壁门土吏谓从属车骑日(《周亚夫军细柳》)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4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五、会用法及词义归纳:①适逢,恰巧遇到;②聚集,会合;③终将;④时机,机会;⑤一定,应当;⑥能,擅长。巩固训练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会”字1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会天大雨(《陈涉世家》)3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4会当凌绝顶(《望岳》)5适逢其会6能说会道六、悉用法及词义归纳:全,者除巩固训练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悉”字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2悉以咨之(《出师表》)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4悉听尊便七、食用法及词义归纳:①吃;②食物;③俸禄;④供养,给……吃;⑤同“饲二喂。巩固训练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食”字1)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食不饱,力不足(《马说》)4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5废寝忘食6锦衣玉食八、亡用法及词义归纳:①使……灭亡;②无,没有;③灭亡,消亡;④死⑤逃跑、逃走巩固训练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亡”字1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5唇亡齿寒6名存实亡7家破人亡九、益用法及词义归纳:①更加;②增多,增加;③益处,好处。巩固训练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益”字1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4老当益壮5徒劳无益6开卷有益十、文言词语综合训练曾巩曾巩,字子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节选自《宋史》,有删改)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1)辞(2)属(3)会(4)悉(5)食(6)亡(7)益2请翻译下面的重点句子父亡,奉继母益至。译文: 参考答案一、之1(1),结构助词,的(2)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结构助词,的(5)指示代词,译为〃这件事〃(6)人称代词,他,指乞人〃2.D【解析】例句和D项中的〃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A项〃之〃是动词,〃到〃;B项〃之〃是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C项〃之〃是结构助词,〃的〃3D【解析】A项〃之〃前者为结构助词,〃的〃;后者为指示代词,〃这件事〃。B项〃而〃前者为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后者表顺承,〃就,才〃。C项〃于〃前者为介词,到〃;后者为介词,表处所,〃在〃。D项〃何〃两者都为疑问代词,〃怎么〃二、诣1往、到2拜访三、辞1.推托2告别3)言辞4推辞,不接受5告别四、属1连接2部属(随从)3类4类似5同“嘱”,嘱托五、会1聚集,会合2适逢,恰巧遇到3终将4终将5时机,机会6能,擅长六、悉1全,者R2全,者全,都4全,都七、食1食物2同“饲”,喂3吃4供养,给……吃5吃6食物八、亡1使……灭亡2灭亡,消亡3没有4逃跑、逃走5无,没有6消亡7死九、益1增加2更加3益处,好处4更,更加5益处,好处6益处,好处十、文言词语综合训练1.⑴文辞,言辞⑵同“嘱工嘱托⑶适逢,恰巧遇到⑷全,都⑸食物⑹死⑺更加2,父亲死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出生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创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任齐州知州,他迅速把惩处恶势力、紧急的盗窃案作为主要工作。曲堤有个姓周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善良的百姓,(他的)势力能够震动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没有谁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按律法处置。章邱有百姓在乡村中间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曾巩嘱托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