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感染(bacterialinfection):是指细菌等微生物侵入宿主机体,削弱机体防御机制,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致病菌(pathogen):是指能感染宿主引起疾病的细菌。第一节细菌感染目前一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
正常菌群(normalflora)
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中存在的微生物群,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它们不仅对人体无害,有些还有利,通称正常菌群。目前二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目前三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正常菌群作用:1.生物拮抗——作屏障2.营养作用——产营养3.免疫作用——有免疫4.抗衰老作用——除废物
目前四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二、条件致病菌机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状态及正常菌群内各种群之间的平衡,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被打破后,原来不致病的细菌就有可能成为致病菌,称为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也可称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目前五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5
致病条件:1.寄居部位改变如大肠埃希菌从肠道进入泌尿道引起尿道炎和膀胱炎等。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菌群失调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目前六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6一、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能引起宿主感染致病的性能。一、细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包括侵袭力和毒素。是量的概念,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
半数动物死亡/细菌或毒素第二节细菌的致病作用目前七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7致病菌的致病机制主要与三方面有关:细菌的毒力强弱侵入宿主机体的菌量侵入部位是否合适
目前八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8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目前九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91.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机能,侵入机体,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体现出病原菌在机体内的生存能力,它与细菌的表面结构如荚膜、粘附素、菌毛及细菌产生的侵袭性物质等有关。目前十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0黏附与定植侵入
繁殖与扩散
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1鞭毛普通菌毛荚膜细胞壁细菌结构模式图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2黏附(adhesion)是细菌侵入机体的首要条件细菌可黏附于各种组织细胞表面–黏附素形成微菌落或生物膜。荚膜、菌毛、黏附素等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3细菌生物膜:多个微菌落连接成的有序的“社区”结构,不同的微菌落之间依靠伸出胞外的多糖结合,一种膜状结构。微菌落:粘膜表面形成的肉眼不可见细菌集落,多为一个克隆,细菌间通过具有黏附作用的结构黏连。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4牙表面链球菌细胞表面大肠杆菌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5菌毛与宿主细胞黏附黏附素与宿主细胞黏附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6无菌毛细菌-不能与宿主细胞黏附无菌毛细菌-与宿主细胞黏附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7侵入(invasion)毒力强的病原菌主动侵入非吞噬细胞的过程(伤寒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决定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侵袭基因(invasivegene,inv基因)大多存在于质粒上侵入
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8细菌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繁殖与扩散能力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免疫力繁殖与扩散
造成后果:局部扩散(表层、深层)全身扩散(经血液、淋巴液)决定细菌扩散能力的因素:具有侵袭力的酶:如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细菌能否侵入血流,是引起全身扩散的关键。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192.毒素(toxin):是细菌合成的对机体组织细胞有损害作用的物质。
外毒素、内毒素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01.外毒素(exotoxin):
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多由细菌合成并分泌至菌体外;毒性强;有组织选择性;蛋白;A、B两个亚单位对理化因素不稳定;免疫原性强类毒素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1神经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细胞毒素白喉毒素、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A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肠毒素霍乱肠毒素、ETEC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外毒素的种类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2肉毒素作用机制正常神经递质释放肉毒素阻止神经递质释放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3霍乱毒素作用机制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42.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5内毒素1、主要由G—菌产生2、化学成分为细胞壁外膜中脂多糖,耐高温,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4、抗原性弱,感染后体内一般不产生抗毒素,也不能制成类毒素3、各种细菌产生的内毒素毒性作用基本相似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6内毒素的毒性作用热反应: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7内毒素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大量内毒素释放可作用于血凝系统、补体系统、激肽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激肽)血管舒缩功能率乱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休克。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8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指微血栓广泛沉着于小血管中,导致的一种严重综合征发病机理:G-细菌败血症时,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胶原组织暴露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凝聚小血管内微血栓广泛沉着导致DIC。可在此基础上发生继发性纤溶,病情严重。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29种类外毒素内毒素来源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差、60-80℃30分钟破坏好、160℃2-4小时破坏毒性作用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DIC等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0●Shwartzman(施瓦兹曼)现象是内毒素引起DIC的一种动物实验。分局部及全身性二种主要表现为广泛出血、坏死,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激活有关。第一次内毒素家兔皮内注射8-12h后同种或异种内毒素静脉注射局部shwartzman二次均静脉注射全身shwartzman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1(二)、细菌侵入的数量(三)、细菌侵入的部位破伤风芽胞须进入深部创伤才能感染。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2二、感染的类型与表现
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3(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感染后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如结核、白喉、伤寒等。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4(二)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指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感染后机体损害明显,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出现。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5
1.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2.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1.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2.全身感染(generalizedinfection;systemicinfection)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6全身感染常见的全身表现有: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经血液扩散并侵害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一过性地经血流到达适宜部位后繁殖致病。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7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症状。脓毒血症(pyemia):指化脓性病菌在引起败血症的同时,又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8(三)带菌状态(carrierstate)有时病原菌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并未被完全消除,而继续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并不断被排出体外,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carrier),是重要的传染源。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39第二节抗细菌感染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体液因素二、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0非特异性免疫(一)屏障结构完整的皮肤粘膜机械阻挡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桔抗血脑屏障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胎盘屏障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1(二)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种类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大吞噬细胞吞噬作用过程识别吞入杀死、破坏病原菌(吞噬体内多种酶作用)残渣排出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2
吞噬和杀菌过程:识别吞入杀灭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细菌吞噬细胞对细菌吞噬消化作用示意图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3抗体调理吞噬作用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4细菌抗溶酶体消化细菌阻止溶酶体与吞噬小泡融合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5(三)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NK细胞是抗感染免疫中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属淋巴细胞。NK细胞可直接杀伤体内各种带有抗原的靶细胞NK杀伤作用为非特异性(不需抗原致敏、无MHC限制性)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五十三页\编于二十三点5/1/202346(四)体液中的杀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影南国票纸广告合作方案
- 采购合同履行合同法改进重点基础知识点
- 创业企业产品开发重点基础知识点
- 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生物试题
- 冬季供暖工作管理实施方案(9篇)
- 四年级小学工作总结(3篇)
- 银行年度总结述职报告(内容格式14篇)
- 2025医院儿科护理实习个人工作总结(16篇)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江西卷-2025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预测卷(解析版)
- 4.1.1 小数的意义(课件)-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6月时事热点素材(适用话题+运用示例)
- 公对公车辆租赁合同范本
- 普通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农业大学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家庭农场财务管理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
- 《德伯家的苔丝》
- 山姆会员商店营销策略调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